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
资源ID:35990247
资源大小:23.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傅彩(fu) 狡黠(xid)怡情(yi) 藻饰(zdo) 统筹(ch6u)诘难(ji6)聪颖(ying)滞碍(zhi)要诀(ju6) 劝诫(jie)吹毛求疵(ci)灵魂(hun)惆怅(chduchang) 崇高(ch6ng)气概(gdi)真挚(zhi)赋予(f(i )暮霭(di) 渲染(xuan)夔门(kui)沁园春(qin)意蕴(y(m)附丽(fu)笼统(16ng)缥缈(pi do mi do) 蛾眉(6)寂寥(lido) 谚语(ydn)铢两悉称(zhU) 心旷神怡(yl ) 栩栩如生(xti) 信手拈来(nian)惟妙惟肖(xido)驱遣惟妙惟肖(xido)驱遣(q i a n ) 歌谣(ydo) 桥墟(tu) 契合(q1)1)阻障旷远(kuang)(zhang)海啸(X i do)鉴赏(j i an )拘泥(ni) 怅然(chang)重点词语怡情怡情藻饰统筹傅彩狡黠诘难滞碍劝诫吹毛求疵惆怅崇高真挚赋予暮霭渲染意蕴附丽笼统缥缈谚语铢两悉满意旷神怡栩栩如生信手拈来惟妙惟肖驱遣桥城契合旷远拘泥怅然鉴赏三、重点释义(1)怡情:使心情愉快。练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3)傅彩:涂上色彩。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4)狡黠:狡诈。(5)诘难:诘问,为难。(6)推敲:斟酌字句,反复琢磨。(7)滞碍:不通畅。(8)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1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11)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过失。(12)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13) 豁然贯通: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14)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15) 惆怅:伤感,失意。(16) 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17)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18) 暮霭:黄昏的云雾。(19)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20)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21)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22)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23)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24) 附丽:附着,依附。(25) 寂寥:寂静;空旷。(26)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29)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30)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31)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32)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也说目不忍视。(33)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34)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表达;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35) 驱遣:驱使;赶走;消除,排除(情绪)。(36) 桥墟: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37)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38)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39) 怅然:怅怅。(40)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41) 审查: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资历等)(42) 旷远:空旷辽远;久远。(43)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也作得意洋洋。四、文学常识L作者(1)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 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提出“假相”说,认为经院哲学使人与自然隔绝,束缚于 教条和权威之下,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主张打破“假相”,铲除各种幻想和 偏见。主张双重真理说,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主要著作有随笔论 科学的价值和开展新工具论新大西岛等。(2)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早年在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参加“一八艺社”。抗日战 争时期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46年任教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齐 白石、黄宾虹,得前者“墨块” “墨线”,后者“积墨” “渍墨” “破墨” 之诀,丰富了传统技法的表现力。1954年起游历雁荡、黄山、桂林等地,观察 写生,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创山水画黑、满、重、亮的新画风。长期执教于 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等职。有李 可染画集等。(3)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1925年起先后 赴英国、法国研习哲学、心理学和艺术史,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四 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学部委员等职。早年接受克罗齐、里普斯的美在直觉说、移情说。后提出美是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价值等观点。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 西方美学史等。(4)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社会活动家。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隔 膜火灾,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等等。2.文体知识(1)立论和驳论:这是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正面阐述自己的论点,以证明 其正确性,就是立论;反之,证明对方的错误,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就是驳论。立论和驳论的共同点是都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立论和驳论的 区别,首先在于论辩的直接目的不同:立论重在证明自己正确,驳论重在证明对 方错误。其次,从论辩的过程来看,立论包括确立论点、组织论据、推理证明三 个步骤;驳论那么包括辨析错误、确立论点、展开批驳三个步骤。(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作论据。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 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 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 力的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道理 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 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 原理、定律、公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