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备课.docx
-
资源ID:35994474
资源大小:44.7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育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备课.docx
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41、42、43、44、45课题杯子变热了课型新授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8. 2. 26授课时间3、7.63、8.5、63、9.3、5材析本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探究的基本方法为依托,采用“生活导入、 提出问题、猜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汇报结论”的模式,从生活场景 入手,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生活中的传导现象。学标 教目1、能从不同视角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 探究实验。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教学 重点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在固体中传递,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教学 难点实验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媒体 运用PPT、实验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课前交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实验材料,你认识吗?出示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玻璃 棒等,让同学们认识并说说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生:自由回答。(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杯子,也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杯子,生活中我们天天和它打交道,但是关于 杯子有很多学问,在这里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研究,现在我有个问题,你摸到杯子 有什么感觉?生:感觉很凉。师:如果往杯子里倒上热水,会有什么感觉?生:感觉 很热。师:杯子是怎么变热得?热在杯子中是如何传递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杯子变热了板书课题:杯子变热了(二)、学习新课:2、怎样证明?设计什么样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实验方案。)3、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你觉得他们的实验方案怎样?有没有什么问题?4、还有其他的实验方法吗?(三)室外活动,验证猜测。1、下面就按照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2、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实验材料在阳光下进行比照实验:用手感觉黑白颜色的手套吸热本领的强弱;用温度计测量黑白易拉罐内水的温度变化;比照不同颜色的纸板吸热本领的强弱;在一只手上涂上墨汁,另一只手不涂,比照两手的感觉;(四)表达与交流。(组织学生回到教室)1、我们的猜测得到证实了吗?2、你们的猜测是什么?验证结果呢?3、你们有什么收获?4、猜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既然是猜测,那就有好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 有的是正确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没有验证之前,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还有哪个 小组做了不同的实验?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颜色的物 体吸收太阳光能的能力强,浅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能的能力弱。(板书:深颜色一一吸热强浅颜色一一吸热弱)三、落实生活,了解应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四、课堂小结,课后拓展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谈收获。3、利用本课的研究和收获,课后自己设计冬暖夏凉的衣服或房子。比一比谁的设 计既科学又实用。板书谁热得快设计深颜色一一吸热强浅颜色一一吸热差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颜色深浅对辐射热的吸收的影响通过实验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能够很轻松的掌握,学习起来没有什么难度,而且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热辐射的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通过这节课也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就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41、42、43、44、45课题它们会生热吗课型新授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7. 2. 13授课时间3、28.63、29.5 > 63、30.3 > 5教材 分析冬天,穿上棉衣就会感觉暖和,这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但原因在哪?秘密在 哪?学生的认识很模糊。本课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其中的奥秘,从而用 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标 教目1 .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测,会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棉被、棉衣 是否生热,并用科学的观点加以解释。2 .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他人合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条件改善 生活。3 .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不会生热教学 重点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测,会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棉被、棉衣是否生 热,并用科学的观点加以解释。教学 难点实验操作中规范性,确保实验准确无误 引导学生认识生热与保暖的区别媒体 运用PPT实验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一、情境引入,发现问题1、情境引入: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人们在服饰上有什 么变化呢?我们为什么在冬天要穿棉衣呢?冬天穿棉衣盖棉被为什么会感到暖和呢? (引导学生猜测)2、提出探究的问题:冬天穿棉衣盖棉被,真的是因为它们会生热吗?想不想来研究 一下这个问题呢?这便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课件出示 它们会生热吗?) 二、实验探究,探索规律(一)设计实验方案1、教师提出要求:教师:要想来研究棉衣、棉被会不会生热,我们必 须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教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设计好了自己的方案,这很好,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 今天我们做的这个实验,是一个比照实验。那就是需要将温度计包裹之前 的温度与包裹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比照。如果温度没有变化,就说明棉衣棉 被不会生热只能保温;如果温度变化了,那么说明他们能够生热。实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课件出示)严格按照分工进行操作。 1、操作的同学不准用手触摸温度计的液泡,不准长时间的揉捏包裹物,不 准长时间的靠近温度计呼吸,以免影响实验的效果;2、观察温度计的同 学要听从看表同学的指挥,随时注意温度计的温度;3、记录的同学要注意 听从观察同学的指挥,随时做好实验单的记录。4、实验完毕后,小组内要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论)(二)分组实验探究秘密学生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教师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指导。1、用手轻轻拿起温度计,记录下温度计的初始温度,注意手不要接触温 度计的液泡,2、将选择的材料包裹在温度计的液泡上面,然后将温度计平放在桌面上, 注意不要乱动温度计。3、随时观察包有材料的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并记录。4、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比拟,得出结论(三)实验汇报交流1、完成后小组进行汇报a说一说操作的过程,实验前的温度,试验过程中的温度b得出结论2、归纳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说棉衣棉被会生热吗?(不会生热)那为什么我 们穿着会感到暖和呢?(会保温)说的对极了课件出示 他们不会生热,只会保温!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同学们,喜欢吃雪糕吗?老师小时候也是偶尔会吃几只冰棒,不过 那时候没有冰箱,人们是在一个木箱里面铺上棉被,把冰棍儿裹在里面, 然后推车叫卖。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他们为什么 这么做吗?2、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啊。五、活动延伸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明白了棉衣、棉被不会生热,只能够保温, 但是,我们还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在冬天,我们穿棉衣或者、羽绒衣或者 皮衣,有时感觉到不一样,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来研究。板书设计它们会生热吗棉纱不会生热只是保温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这堂课从设疑入手,由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再用反证法加深知识,从开始就把学生紧紧抓住;反证 法的再次应用一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探究活动 中能灵活运用。对于课本上略提的散热性,把它与导热性、保温性共同来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堂课的缺乏之处是:实验的过程中由于用棉纱把玻璃泡包起来想不触到玻璃泡是很困难的,实验 数据有了些许差异;以后的实验要加以改进,考虑是否可以给每个玻璃泡穿上“小靴子”。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41、42、43、44、45课题温度计的秘密课型新授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7. 2. 13授课时间4、3.64、4.5、64、8.3、5教材 分析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本课以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定情况下都具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教学 目标1、能够观察液体受热受冷时液面高度的升降变化,会提出有关液体性质所涵盖 的科学奥秘的问题;2、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会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 重点怎样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 难点怎样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媒体 运用PPT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温度计老师这里有一杯水,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知道这杯水的温度?大家的意见呢?(师板书:温度计)二、练习使用温度计看来,对于温度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你会使用温度计吗?那你是怎么用的?1、(我会请什么样的同学呢?请你一一坐姿最端正的同学!)2、在他发言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请及时举手发言。(1)学生交流。(2)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还有吗?3、在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对于温度计的构造掌握的不是很清楚,谁能详 细介绍一下温度计的构造。4、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支温度计、两杯水,给你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测量,比比 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生交流测量的结果。三、揭开温度计的秘密看来大家的测量结果大致差不多。那在测量的过程中,你都有哪些发现?(生:测量热水时温度计的液柱向上升,反之那么下降。)师板书:热 冷2、你发现了吗?你们呢?真奇怪!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大胆猜测一下。(1)猜测可是科学发现的前奏,老师希望能在课堂上看到大家踊跃发言的身影。(生 交流)(2)那你们的猜测对吗?下面我们让来自制一个简易的温度计,看看能不能发现温度 计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板书:的秘密)3、想要制作一个温度计,你都需要哪些实验器材?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展示)锥形烧瓶、插有玻 璃管的橡胶塞、三种不同的液体(酱油、醋、橙汁)。利用这些器材,选择一种你喜 欢的液体,制作一个温度计,那怎么做呢?小组快速讨论,别着急,小组讨论时,我 们应该注意些什么?(1)学生交流后开始讨论。(2)交流。追问:能给大家详细说说吗?你用锥形瓶做温度计的哪个局部?那插有玻 璃管的橡胶塞呢?酱油呢?液体的多少有没有具体的要求?你可以观察一下实验桌上 的温度计。谁来帮帮他?5、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果没有那我们就先按照这个组的方法组装一个温度 计。如果你在实验的过程中突发奇想,也可以大胆尝试一下。那在组装温度计的过程 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下面请各小组组长领取实验材料。(1)我会请哪个小组先来选择呢?当小组长去领用材料时,我们其他同学应该怎样表 现?(2)下面请小组长有序地到前面领取实验器材,实验开始。7、老师发现大局部小组的温度计已经做好了,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介绍一下 你们小组温度计的组成局部。那我们怎样利用它来研究温度计的秘密?别着急,老师 还为大家准备了两样实验材料:(展示)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现在有想法了吗?(1)学生交流。(2)教师引导:你想通过冷热水的变化来研究温度计液柱上升、下降的秘密。6、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动手研究一下。那在使用自 制温度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1)测量时要注意?(2)操作员操作时,其他同学应该怎样?如果此时有所发现?7、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只补充一点,实验结束后,请及时整理好实验器材,并填写 好实验记录单。实验开始。8、老师发现第二小组不仅实验认真,实验结束还能自觉整理实验材料,这可是个好习 惯,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1)生交流,追问:是什么原因使温度计的液柱上升或下降了?是锥形瓶里面的酱油 变多或变少了吗?那是什么变了?因此,你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板书:变大一一 胀变小一一缩)(2)有用橙汁做温度计吗?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你们的结论?(3)有用醋的吗?9、看来,(醋、酱油、橙汁)等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我们的温 度计正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四、拓展活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热胀冷缩现象,开动脑筋,快速思考,看谁的发现最多。1、生交流,追问:你知道它是利用谁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看来气体和液体一样,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那固体是否也具有这种性质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探究。五、自由活动一给温度计标刻度1、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自制温度计,它和普通温度计有什么不同?2、温度计的刻度是温度计的重要组成局部,那我们怎样给它标上刻度?感兴趣的同学 课后继续研究,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温度计的秘密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的反常膨胀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学生通过实验很好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节实验的实验成功之处1、采用了田老师的建议回入了高锅酸钾着色;2、教会了学生怎么去开创性的开展实验,而不是拘泥于课本上的形式。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41、42、43、44、45课题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课型新授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7. 2. 13授课时间4、11.64、12.5、64、13.3、5教材 分析本课与上节课共同探计的是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本课主要是探究气体和固体 的热胀冷缩现象,教科书以自行车胎在夏天充足气后容易爆胎的生活以验为引 子,导出对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研究再拓展到研究固体,然后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表达了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思想教学 目标1 .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 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2 .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 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3 .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 缩现象。教学 重点认识固体、气体的热胀次冷缩性质教学 难点用实验的方法从生活现象入手,探究热胀冷缩的特性媒体 运用PPT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 堂练习检测等)实验一:热在固体中是怎么传递的?1、提出猜测:师:同学们猜测一下热在杯子中是如何变热的?生:自由回答。2、设计实验方案:师: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实验材料小组讨论思考,设计你们的实验方案,来研究热在固 体中是如何传递的?3、汇报实验方案:我们想研究热在圆形铁片上是如何传递的?方法:在圆形铁片的中间和四周滴上蜡烛油,加热铁片的中间,看看哪里的得蜡油先 融化?我们想研究热在铁丝上是如何传递的?方法:在铁丝上均匀的滴上三滴蜡油,把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铁丝的一端,看 看哪边的蜡油先融化?4、教师说实验考前须知。5、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6、汇报实验现象:热从铁片的中间传向四周。热从铁丝的一端传向另一端。7、得出实验结论: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从温度上考虑)。生:自由发言。师:总结: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 传导。那么谁来解释一下刚才的杯子为什么会变热了?生:自由回答。实验二:不同材料的物体传递特的本领不同。师:老师有两只杯子,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铁的。让同学们摸摸,说感受。如果 老师同时倒入相同多的热水,再让同学们摸摸说感受。生:不一样热,铁的杯子比塑料杯子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学生猜测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了这一课后都能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二、自主探究(一)、明确探究目的大家都知道物体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液体、气体、固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 知道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气体有这个性质吗?证明猜测最好的方法就 是自己亲手去做一做。(为了给同学们更多的动手机会,分成两大专题组,固体组、液体组同时进行。) (二)、设计探究方案1、下面听清要求:翻开盒子,看看里面的材料,然后设计出你们的实验方案,比一比 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2、投影出示:温馨提示:我们准备用什么方法使气体(或固体)受热或受冷?选用哪种材料,空气用什么容器装?用什么方法观察气体(或固体)体积变化?3、 学生分组自主设计试验方案汇报实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补充提示。就他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它组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什么提示或建议也可以说 一说。重点解决:A:注意平安,防止烫伤。B:使用酒精灯的方法。C:给气体加热的方法。(三)、探究发现1、你们不仅是出色的设计师,还是大胆的猜测家,但不管是多么出色的设计,还是大 胆的猜测,都是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的,好,听任务:结合刚才我们的讨论,先完善好 你们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单。灵活运用桌子上的材料,动手做做吧!(材料准备:共六组,三组适用于做气体热胀冷缩实验,三组适用于做固体热胀冷缩 实验。)提醒各小组注意做好试验纪录。2、学生分组试验,教师巡视,及时处理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研究汇报:汇报要求:要想取得发言权,必须先对前面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发言,相 同的内容不要重复,否那么取消发言权。(提醒不同主题组注意总结其它小组的经验。)3、 交换场地,动手实验,一句话汇报试验情况。4、 小结:通过这节课以及上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也就是说一般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应用释题1、师谈话: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只要 你仔细看、用心想,大胆做就能解开他们的微妙。2、出示课件1提问:老师这里有两张简笔画,画的是同一种事物,一张是夏天画的, 一张是冬天画的,你能区分出来吗?并说明其中道理。学生回答3、出示课件2提问:图中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谁能结合着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 释一下其中的道理。学生解释后师板书课题4、全班交流学生们知道的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5、再次出示小喷泉实验装置,提问:刚才老师让同学们解释瓶子为什么会画画,同学 们说是液体热胀冷缩的缘故,现在还要不要做一些补充?生解释:液体、气体受热后共同作用的结果。四、动手解疑1、出示暗箱(完整电路)提问:小电珠是怎样被烧亮的?,想不想动手做一做。要求: 不仅能说出其中的道理,还得把从中得到的启示或受到的启发告诉大家。2、学生分组操作。3、全班交流。五、课后延伸:师:人类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道理,提高科技水平,反过来,又 用兴旺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开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套用一句话,就是来自生活, 服务生活。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智慧改善我们的生活吗?好,课下你可以根据这节课所 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也可以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把你认为有趣的热胀 冷缩现象写一写,那就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这项任务吧!板书设计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气体液体固体热胀冷缩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热胀冷缩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子就在我们身边,怎样启发学生去认识身边的科学现象,激 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兴趣是这节课的重要组成局部,从课堂效果看相当不错,学生在认识 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去思考,并能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四年级课题课型新授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材 分析学标 教目教学 重点学点 教难媒体 运用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板书 设计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1、提出猜测:师:老师同时倒入相同的水,为什么会不一样热呢?生:自由回答。可能铁比塑料传热快。2、设计实验方案:师:那么我们用我们手中的实验材料来设计实验方案。3、汇报实验方案:生:同时把铁丝、铜丝、塑料、玻璃棒、橡胶棒、木条放入热水中,摸摸谁先热?如 果铁的、铜的先热,说明金属易传热。4、实验验证:5、汇报实验现象:生:金属易传热,非金属不易传热。6、得出实验结论:师: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像非金属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如:玻璃、塑料、木头、竹子等。 (三)科学应用:师:刚才我们把杯子里倒入热水会烫手,同学们想方法不烫手。生:自由回答。师:我们这就是运用的热的不良导体这个知识,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这个原理,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筷子、锅把、水壶生:自由回答。(四)课堂检测:1、热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2、分别列举三个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3、有的同学的杯子有系,观察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五)课堂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自由回答。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这叫热传导。还学习了,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不 良导体。课下,同学们继续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杯子变热了热传导:板书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设计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像非金属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总体来讲,学生对于热传递的方向性有一初步认识,还需要在后面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强调了固体 的传递热的方式只有传导。注意了与后面要讲内容的区分。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相比照拟简单, 上学期在讲材料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介绍,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很多。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41、42、43、44、45课题水变热了课型新授教学课时2课时备课时间2017. 2. 13授课时间3、14.63、15.5、63、16.3、5教材 分析本课借助煮饭、烧水的生活经验,以“沸水活鱼”为切入点,通过木屑在水中 的流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对流的概念,并由此推想到空气的对流,学会用 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学 目标1、知道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概念。2、观察热对流的实验,能通过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研究结果。3、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教学 重点1、知道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进一步深化对流的概念。2、推想空气的对流教学 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对流现象媒体 运用实验、PPT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第一课时一、导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杯水,最明星的不同是什么?(颜色不同)显是的,一瓶加了红墨水,一瓶加了蓝墨水,如果老师将这两个瓶口相对,猜猜看,会 发生怎样的现象?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到底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想不想看看?教师演示。(为了防止水流出,用塑料板把瓶口盖住)学生观察现象。学生回答。如果把它们倒过来,又会怎样呢?(边说边做)仔细看,(稍停)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红色的水上升,蓝色的水下降,逐渐变成紫色的了) 二、猜测假设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稍停)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猜测。看来大家都认为可能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并且是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三、探究活动: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1、介绍实验器材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有哪些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 柴、废物桶等。)生熟悉材料,并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实验方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实验方案要能够方便观察水的传热情况。) (可以加热一杯水,观察水受热后的变化。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的现象,可以在水里放进一些物体,借助物体来观察。)可以让生举例说说,放些什么好。(师提供木屑、碎纸屑、。)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选用哪一种?学生讨论并取走所选物品。2、课件出示实验过程中的考前须知。(一、注意平安;二、先观察木屑、纸屑在水中的现象,再观察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并把看到的现象画下来。)3、学生动手做实验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在受热过程中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准确的描述 和表达。4、汇报交流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水的传热方式。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 热以后,水中的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生汇报。(板书: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师进一步解释: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样,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科学上把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 对流。(板书:对流)热水上升就是水在传递热,通过对流,烧杯里的水温度就升高了,温度升高,水就变 热了。(板书课题)水是通过什么方式变热的?简单地说,对流就是什么?同学们真不简单,利用实验认识了对流现象。四、理解应用师出示金鱼,问学生这种普通的金鱼生活在常温水还是热水里?在日常生活中,它只能生活在常温下的水里。如果把它放入开水里会怎样?(学生猜 测。)但是今天,老师就让这条金鱼在开水中游泳,老师开始加热!要仔细观察,看谁最先 发现现象。师引导学生发现(烧得是瓶子的上端)。加热一段时间后,瓶口的水很热,而鱼却还 能在瓶下自由自在的游泳。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回答上方的水开了,热水不容易向下流动,下方的水仍然是凉的,所以,鱼还能 自由自在的游动。如果在底部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回答。为什么在瓶口加热,小金鱼还在游来游去,谁再来说一说?学生回答。你们的意思是说下面的水是凉的,谁敢上来摸一摸下面的水究竟是凉的还是热的?学生摸。看来,当热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时,不容易形成对流,尽管瓶口的水很热,但下面 的水仍旧是凉的,所以,鱼还能自由自在的游动。回过头来想想开头的实验,哪瓶是热水?学生回答。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再来试一次?为了节约时间,我提前在瓶子里放上了颜色和冷 水,仔细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热水在下,冷水在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的现象。看来,只有在什么情况卜容易发生对流现象?这种情况呢?学生回答。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水属于液体, 也就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板书:液体)第二课时五、类比推理:热在空气中怎样传递1、启发学生根据液体热对流的知识,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空气的对流。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认识并画出“房间是怎样变暖的”示意图。3、小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对流是它传递热的主要方 式。也就是说,热在气体当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板书:热空气上升冷空 气下降气体)六、自由活动1、加热稀饭时,怎样让稀饭热得更快?2、怎样让炉火更旺?七、拓展活动看书上的资料卡,了解太阳的热是怎样传到地球上来的。2、水变热了热水上升冷水下降板书设计(液体)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气体)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对流对学生来讲认识起来有点难度,好在四年级的学生对炉子还有认识,学对流教师还有讲的角度, 有生活的实例;以后的班要换讲法了。从火炉的例子可以引导出传导、对流、辐射,学生有亲身经 历,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授课人赵家志主备人赵家志执教班级41、42、43、44、45课题谁热得快课型新授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7. 2. 13授课时间3、21.63、22.5 > 63、23.3、5教材 分析本课以热得快为切入点,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测验证使学生认识到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认识到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辐射”学标 教目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 录。2、能对物体吸热能力的原因作假设性解释,并能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3、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4、认识到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辐射”教学 重点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学点 和难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媒体 运用PPT 实验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图片,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与冬天人们穿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2、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说说你的理由。3、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 领更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板书课题)二、猜测与假设(-)针对问题,提出猜测。你认为颜色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大小有没有关系?(二)设计实验方案1、看来大家意见并不统一,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设计实验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