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消费者的还价心理.docx

    • 资源ID:35997061       资源大小:13.4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费者的还价心理.docx

    透视消费者的还价心理日本的商店原来是不还价的,这是自1852年百货商店在巴黎面世以来 确立的最基本的交易规章,但自从日本对中国旅游者开放以来,不还价 的规章受到动摇。日本商店知道中国消费者不还价不购物,于是想出了 应对之策,即在原来的成交价基础上加价,等着中国旅客还价。假如还 价低于原来的价格,商店当然不卖;假如高于原来的价格,商店当然乐 于成交。于是乎,结果皆大高兴,日本商店卖了个高价格,中国游客在 还价中得到了满足,乐滋滋地抱着商品回国了。还价是一种心理满足“还价”是中国消费者一种独特的消费心理,“货比三家”实 际上主要是“价比三家”。消费者为什么要还价?缘由不外乎这样几方 面:第一,基于“无商不奸”的古训和以往的购物经受,形成不还价就 吃亏的心理;其次,还价是消费者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还价对有些消 费者而言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甚至比消费产品本身能获得更大的满 足,即购物的乐趣比消费的乐趣还要大。在陪女士购物时,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 买到一件很满足的产品。今后再看到相同的产品时,通常还要去问一下 价格,假如价格比成交价高,那么兴高采烈;假如比成交价低,那么垂头丧 气。还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有人说是一种“廉价心理”。其实 不对,还价是一种“占廉价心理”。“廉价”与“占廉价”不一样。价 值5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廉价;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 回来,那叫占廉价。中国人常常讲“物美价廉”,其实,真正的物美价 廉几乎是不存在的,都是心理感觉的物美价廉。“占廉价”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但居于信息不对称原理,消 费者不知道底价,只知道凭自己的还价力量把价格还蕉了,于是从中获 得心理满足。消费者不仅想占廉价,还盼望“独占”,这给商家有可乘 之机。比方,女士在服装市场购物,在消费者不还价就不买的威逼之下, 商家常常做出“妥协”:“今日刚开张,图个吉利,按进货价卖给你算 了! ”“这是最终一件,按清仓价卖给你! ”“立刻要下班了,一分钱 不赚卖给你! ”这些话隐含如下信息:只有你一人享受这样的低价,廉 价让你一人独占了。面对如此状况,消费者鲜有不成交的。不管还价是否理性,也不管是否真的占有廉价,作为营销人要 成认这个基本现实,并在实践中奇妙运用。促销是还价原理的另类形式大卖场不像批发市场一样可以还价,但把消费者的还价心理用 另种更法律规范、更简单操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促销。促销与降价是厂商常用的二种提高短期销量的手段,促销的本 质是一种变相降价,但促销与降价又有着巨大的区分。降价与促销两种营销方式给顾客带来的“实际利益”基本相 同,但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这是由于两种营销方式给顾客带来的“心 理利益”不一样。这正是促销的实质,即促销在给消费者带来“实际 利益”的同时,还给消费者带来“心理利益”。几乎全部的商业活动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前提之下,即“信 息不对称”一一由于买卖双方所把握的信息量不一样,卖家知道交易底 线,而买家通常不知道,双方实际处于不对等的交易地位。由于本钱信 息不对称,消费者处于“本钱黑箱”或“本钱灰箱”状态,他们下意识 依据价格或阅历(阅历形成于过去的购买价格)估算本钱;由于缺乏对 商品品质的专业鉴别力量,消费者下意识也通过价格来鉴别品质。促销的实质就是采用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制造“心理利 益”。促销给消费者传达两个心理示意:一是由于商品价格没有下调, 消费者由此推断商品的品质和本钱没有下降;二是由于意外地获得了促 销品,消费者认为自己获得了原本应当由厂家获得的利益,这个利益就 是消费者获得的“心理利益”。降价的情形与促销有所不同。降价给消费者传递了三个心理示 意:第一,价格是建立在本钱基础之上的,是否本钱有所下降?其次, 降价可能意味着产品形象(或档次)降低,连续购买是否会影响自己的 形象?第三,假如没有足够的理由,为什么会降价?是否质量出了问 题?这就是价格与促销的差异。降价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际利益, 但不能带来“心理利益”,而促销能同时带来实际利益和心理利益。从消费心理学分析,降价时,消费者购买的是“廉价商品”, 没有获得“溢价收益”,即没有获得额外的好处;促销时,消费者购买 的是“占廉价的商品”,获得了额外的“溢价收益”一一促销品。“独占”是人类下意识的经济本能,独占心理反响到促销上, 就是消费者本能地盼望促销是自己或少数人独占的利益。因此,促销在 为顾客制造实际利益时,还要给顾客制造比拟利益一一给顾客制造“独 占感”。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独占心理,企业在促销时必需讲究技巧,营 造少数人独占的促销气氛:第一,促销应当有条件。为促销设定一些 “苛刻”的条件,可以满足符合这些条件顾客的独占心理,吸引其购买; 但在实际执行时又有意放宽条件让不符合条件者获得“额外利益”,吸 引其购买。其次,每次促销的时间不能太长。促销期越短越符合独占心 理,假如顾客再次光临时,上次的促销活动还在进行,顾客就会在心理 上给上次购买所获得的利益打折扣。第三,促销方法不行单调,应当常 常更换。每一种促销方式,可以让顾客进入一个新的独占思维模式,摆 脱原来的独占比拟方式,有助于形成新的独占感觉。还价原理在新产品定价上的应用新品上市时,经销商和业务员常常提出如下要求:质量更好一点,包装更美一点,价格更低一点,促销更大一点。假如依据上述要求 推广新产品,失败的概率要大于胜利的概率。其中,“价格更低一点” 就是熟悉误区。新品上市时,价格的作用是什么?不是用来成交,而是 用来为新产品定位的。新品价格低,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不是物美价廉, 而是新品档次低。消费者通过什么为新产品定位?主要通过价格,价格 高传递的信息是档次高。新品价格高,消费者购买可能并不踊跃,这并不行怕。重要的 是通过价格“高开低走”或促销,给消费者制造占廉价的感觉。手机行业最擅长用价格为新品定位。手机定价的特点是“高开 低走”,新品上市时的价格通常很高,定位于高端消费者群,然后随着 价格走低,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手机价格每一次走低,都使购买者获得 以下感觉:用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一款以前比自己收入更高的消费者使用 的手机。消费者的满足感正是由此而来。还价现象对产品更新换代的影响中国市场有一个特别现象:名牌止步于乡镇。乡镇二批又被称 为“名牌杀手”。为什么在乡镇市场存在这种特别现象呢?由于乡镇市 场还价现象广泛存在。消费者讨价还价,意味着价格可能随时穿底。一旦某个消费者 把价格还到低于均衡价格,其他商家就会把新价格作为新的均衡价格。消费者每次还价,都可能意味着价格走低,同时也意味着经销商的利润 空间被压缩。当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至肯定程度,就会要求降价或促 销,否那么,就会转向推举其他产品。此时,厂家面临二种选择:第一, 顺应要求降价或促销,但降价或促销总有底线;其次,推出利润空间更 高的新产品。在通路市场,产品常常由于无法给经销商带来利润空间而退出 市场,因此,通路市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更快。本土企业之所以能够占 据广阔的农村市场,并非质量更好,也并非价格更低。不管做什么行业, 都必需具备产品快速更新的力量。只要能不断推出为经销商赢取更大利 润的新产品,经销商就情愿下功夫推广,产品就简单翻开市场。假如名 牌产品不能为经销商带来利润空间,经销商就会群体拒绝销售。名牌止 步于乡镇,这种现象就缺乏为怪了。营销的本质是制造心理利益金焕民先生给名牌的评价标准是:同样的质量,比别人卖得更 贵;同样的价格,比别人卖得更多。叶茂中先生说,品牌是属于精神和 心理层面的东西,品牌是带给消费者的幻想。我们可以用“溢价”来解读二人的话。对厂家而言,品牌意味 着“溢价收入”;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意味着“溢价收益”。这是“双赢”。因此,营销的高境界是获得“溢价”,其本质不是把价值100元 的东西以100元的价格卖出去,而是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厂家获得的“溢价”是真金白银,并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 消费者获得的“溢价”是掏更多的钱,但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厂商和 消费者更多的满足来自何处?不是来自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产品 的心理价值。讨论消费者价格心理的意义正在于此,既要让消费者掏更多的 钱,又要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满足。

    注意事项

    本文(消费者的还价心理.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