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工程实例.docx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工程实例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某工程总用地面积26666. 7m 2 ,场地内拟建两幢分 别为358nl (二号塔楼)和102.9m ( 一号塔楼)高度的塔楼 以及3层裙房,整体设置4层地下室。基坑面积约为 22900 m 2 ,周长约为585mo基坑挖深塔楼区域约为 20. 6m23. 1m,裙楼区挖深约20m0工程处于新开发区域, 周围尚无建成的建(构)筑物。基地四周的道路和道路下已 埋设的市政管线为本工程的保护对象。图2-10为本工程的 塔楼、裙楼分布和周边环境条件情况。图2-10塔楼、裙楼分布和周边环境条件情况.工程地质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市塘沽区海#岸,场地总体地势平坦, 仅四周地势略高,地面大沽高程介于2. 041.25嗅 基坑开 挖深度范围之内的场地土层主要以粉质粘土为主,浅层分布 有较厚的流塑淤泥质粘土,深层分布有深厚的粉、细砂微承 压含水层,微承压含水层顶板已基本接近基坑底部。场地内 土层局部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2-10所示。二、基坑总体设计方案选型分析类似特点和规模的基坑工程基于不同的经济性和工期 等因素的要求,可选择的总体方案一般有“整体顺作”、“全 逆作”、“分区顺作”和“顺逆结合本工程的两幢塔楼均为超高层建筑物,塔楼核心筒、框 架柱等竖向承重构造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全逆作法根据其自 身工艺特点,要求塔楼地下局部竖向承重构造留设多道施工 缝,对塔楼竖向承重构造的抗风、抗震等性能有不利影响, 因此两幢塔楼均不适宜采用逆作法实施。同时考虑到塔楼区 域所占地下室面积相当大,因此“全逆作法”或“顺逆结合” 方案均不适合在本工程中应用。因此从技术可行性角度,本工程可采用以下两套总体方 案设计思路:1 .方案一:整体顺作方案裙楼和塔楼基坑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实施,根据本基坑工 程的面积和开挖深度、地下室外墙与红线的关系以及周边的 环境,本工程应采用板式围护体结合坑内设置多道支撑的支 护体系。2 .方案二:分区顺作方案考虑到358m高的二号塔楼的工期是本工程的控制工 期,为加快整体工程的工期,首先对该塔楼区域开展单独围 护,采用顺作法施工,待该基坑工程完毕、进入上部构造的 施工之后,才采用顺作法实施剩余的裙楼和一号塔楼基坑。 同样,分区基坑均采用板式围护体结合坑内设置多道支撑的 支护体系。分区顺作设计方案平面图如图2-11所示。图2-11分区顺作设计方案平面图根据对方案的工程量比照分析,分区顺作方案由于需要 设置一道临时隔断围护体,因此工程量相比整体顺作方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从工期角度,将较大幅度地增加一号 塔楼的总工期。因此经与业主沟通,本工程选择整体顺作方 案。三、围护体选型分析根据软土地区已实施的大量基坑工程的成功实践经验, 类似深基坑工程中可供选择的围护体有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SMW工法)、灌注桩结合隔水帷幕以及地下连续墙。1 . SMW工法现阶段可供选择的SMW工法桩抗侧刚度较为有限,在 软土地区开挖深度超过13m的深基坑工程中,采用工法桩 时基坑的变形较难控制。而本基坑工程面积大,开挖深度深 到达20nl23. 1m,经初步估算,即使采用目前可供选择的工 法桩中刚度最大的010007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并满插 H850X300X16X24型钢,计算变形大,不能满足规范的要 求,而且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一旦开裂,会影响到围护体的止 水可靠性。另外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深,体量超大,其施工工期 相对较长,初步估计围护体施工至±0.000工期在一年以上。 采用SMW工法桩,不仅型钢用量大,型钢租赁期也较长, 经济性较差。综上所述,方案设计不考虑采用SMW工法桩 作为围护体。2 .钻孔灌注桩结合隔水帷幕钻孔灌注桩结合隔水帷幕作为一种成熟的工法,其施工 工艺简单、质量易控制,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在#以 及长三角等软土地区应用十分广泛,尤其适用于顺作法基坑 工程。隔水帷幕可根据工程的土层情况、周边环境特点、基 坑开挖深度以及经济性要求等综合因素选用合适的工艺。钻孔灌注排桩围护构造施工便捷,造价经济。围护桩一 般设置于地下室以外距地下室外墙800mm的位置,仅在基 坑开挖阶段用作临时围护体,且在主体地下室构造平面位置、 埋置深度确定后即有条件设计、实施。图2-12为钻孔灌注 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剖面图。图2-12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剖面 图.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具有抗侧刚度大、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保护 周边环境,以及施工工艺成熟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在周边环 境保护要求高以及基坑开挖深度大的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大 量的应用。地下连续墙既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围护体,同时 作为地下室的构造外墙,称为“两墙合一二地下连续墙整体刚度大于别离式的钻孔灌注围护桩,因 此基坑开挖阶段水平变形比钻孔灌注桩小,且基坑挖土施工 时周边渗漏情况一般比钻孔灌注围护桩少。由于两墙合一可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且可节约地下室外墙费用,因此经济 性较好。“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形式近年来在#及长三角等软 土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已经开展并形成了成套 的设计理论和专项施工技术,几乎已成为类似面积和深度规 模基坑工程首选的围护体形式。但对于本工程而言,由于工 期紧迫,且难以及时提供“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计所需 的相关主体地下构造资料,因此经权衡,最终确定选择钻孔 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隔水帷幕作为围护体。四、水平支撑体系选型深基坑板式支护体系中常用的水平传力体系有水平支 撑和锚杆两种形式。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有较厚 的高压缩性的软弱淤泥质粘土,该土层中难以提供锚杆足够 的锚固力;而且四周紧邻下方埋设有众多市政管线的道路, 采用锚杆很难满足受力和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此外本工 程地下室外墙与用地红线的距离较小,也不具备施工锚杆的 空间。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本方案选用水平内支撑作为 基坑开挖阶段的水平传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