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97页).doc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第 97 页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修养”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修养”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一贯之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各家各派当中,都有很多关于“修养”的讨论,除了儒家之外,道家和佛家当中也有很多关于“修养”的思想。不仅如此,在先秦诸子百家里面,有关“修养”的理论非常丰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甚至阴阳家,里面都包含有关“修养”的思想。所以,“修养”的问题,并不是每一家、每一派单独所倡导的理念,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诸子百家学问共同贯穿的一种基本思想。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修养问题?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总是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修养不好,一方面他自身活得不会很幸福,在成功的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的坎坷和曲折,他可能接受不了来自于外部的挑战;另外一方面,对别人可能也会带来伤害和负面的影响。我们今天想先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这个题目当中的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国学”,第二个是“修养”,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含义。一、何谓“国学”?既然我们讲国学,我们先简单地说一下“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国学”严格说来,古代的中国人是不把自己的学问称之为“国学”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学问是为一切可能意义上的人服务的,不是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服务。国人的国家观念跟今天也不一样。学问是为全天下服务的,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决定了古人没有“国学”这个概念。不使用“国学”这个术语,就好比今天的英国人不会把流动力学称之为“英国学”,德国人不会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称之为“德国学”,更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德国学”,因为它本身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是为哪个民族服务的。(一)“国学”概念的形成它的研究方法也是普世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古人也是这种观念,中国人也是这种观念。但是,为什么后来形成了“国学”这个概念呢?这是因为甲午战败以后,很多中国人到日本,首先在日本学到了“国学”概念。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深深感受到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强调日本的民族性,所以,把自己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文化里面的一部分称之为“国学”,这种“国学”概念是带有强烈的日本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在里面。中国人把日本人建立起来的“国学”概念挪运到中国,二十世纪初开始被中国人广泛地接收。“国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学问,也就是中国人学问的研究方法,人们发现它跟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称之为“国学”。所谓“国学”,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固有的学术,或者是研究中国固有学术的学问。胡适甚至把“国学”称之为旧学或者国固学。(二)“国学”的几种概念那么“国学”这个概念,有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呢?应该是没有的。究竟什么是国学?有点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人们所使用的“国学”概念,它一般有几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有几种不同意义上的“国学”概念。第一个是把“国学”理解为泛泛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国学”跟我们过去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同义词。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气功、太极,有京剧、黄梅戏,有书法,所有这些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国学”的范畴。这样一种“国学”的范畴是具有泛泛而谈的意义,过于广泛。学者一般不将这个意义看作是“国学”概念。但是在民间和社会上,这种使用方法是存在的。2.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另一个现在影响最大的“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是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这主要是基于中国过去传统学术思想的主体(其主要成份是儒道释)这样一种观念,把“国学”理解为是有这三家学问构成的整体。但是这个理解也是有片面性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远远不限于这三家。除了这两种不同的“国学”概念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一种相对比较狭义的,或者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为重心的学术思想,同时把诸子百家的学问,当成是依附于儒家思想,或者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们构成了一种边缘的学术思想的整体。有这么几种观点,比如马一浮,他认为“国学”就是以六艺或者经学为核心的学问,甚至可以说国学就是六艺之学。这是马一浮先生的说法。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也就是说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子学包括诸子百家在内,小学是指文献考据和考证为内容的学术思想。方克力先生总结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四部及其相关的学问。其“国学”概念是在章太炎先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钱穆先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整个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都包括在内,包括先秦的诸子之学、汉代以后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南北朝到隋唐的佛学,以及清代的考据学,诸如此类,统统属于“国学”。这样的理念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国学”的,不是以哪一家、哪一派作为中心,凡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人的思想体系、思想学说称之为国学。这一种“国学”概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国学”这个概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其中第三个理解相对更狭义一点,是以儒学为线索,或者说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学术思想潮流为线索来理解国学的概念。这是国学的问题。二、何谓“修养”?下面我们再来简单地讲一下“修养”的概念,我们今天讲“修养”,未必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做“修养”?(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修养”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巨著当中是什么意思?严格说来,“修养”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巨著当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古人所使用的是跟“修养”这个词含义相近的一些概念,比如以“修”打头的概念,有“修身”、“修己”;以“养”打头的“养生”、“养性”、“养气”、“养勇”。以“修”打头和以“养”打头各有一系列相关的术语,后人认为这两种术语的含义有相通之处,都是指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培养。但具体来说,“修”和“养”的含义还是有所区别的。1.“修”的含义首先,这个“修”,我们知道,下面有三撇,如果仔细观察繁体字,可以发现,繁体字当中有很多跟发须有关的字有三撇的,比如说胡须的“须”,头发的“发”,还有一些其他的汉字,都有三撇。“三撇”在甲骨文里,据我的理解应当是指头发或者说发须之类的东西。修理的“修”,严格说来是一个形声字,其中三撇的部分是指它的含义,跟发须有关。去掉三撇剩下来的部分,原来的写法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应当代表“修”这个字的读音。所以,“修”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意思应当是说头发梳理的很整理的样子,这是“修”字的本意。2.“养”的含义我们再来看看“养”这个字,“养”的繁体字,大家仔细观察,上面是个“羊”,今年是羊年,骏马羚羊的羊,下面是食物的“食”。根据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的说法,“养”这个字是从食,羊声,上面的“羊”是代表它的读音,下面的“食”代表它的含义,所以“养”的本意是以食物来供养。这也是一个形声字。3.“修”和“养”的区别“修”和“养”这两个字的含义应当是有重要区别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修”代表一种强制性的或者说人为刻意的、带有一定造作性质的努力。就像我的头发很乱,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标准,一次性的、强行地把它梳理整齐,而不需要去尊重头发本身的意愿,头发本身完全受我们支配和控制。这是“修”,是一种强制性、人为的,完全按照主观标准来改变一个对象。“养”是有所区别,“养”是强调一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和成长的法则来改变一个对象。就好比说,你家里如果养了一棵盆景,一棵小树,你发现这棵树长歪了,它的树干扭曲了,你想让它长直,强行把它扳直是不行的,因为它可能断掉;你可以通过调整这棵树的方位,或者改变阳光射入的角度等一系列方法,通过缓慢地引导、诱导的方法来改变它,不能够强行去改变它,你要改变它,就得尊重它自身成长的规律和法则。尊重一个对象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改变一个对象,可以理解为就是“养”。4.“修养”的含义 “修”和“养”都是对对象的一种改变,但改变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把“修”和“养”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术语来理解,所谓的“修养”,是指对人的改变,既包括强制性的、人为的改变,也包括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和理解我们自身生命成长的法则、规律来改变自己。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是对人改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这是“修养”的本意。我们现在讲这个“修养”,身心修养的“修养”,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这么重视修养的问题呢?我想谈两个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概念。(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刚才我们只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修”和“养”两者的区别。现在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修养”。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儒家经典大学,也就是后来“四书五经”里面的第一本书,“四书”的第一本书大学,是以修养、修身为核心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修身的不朽经典。这本书里面曾经引用诗经当中的一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君子修身养性的过程。朱熹在大学章句里对这句话有一个发挥,说“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朱熹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所谓修养或者修身,就是好比是工匠加工玉石,一块玉石从矿山上采回来,你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卖出一个好价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首先,你要用刀和锯把它锯成你想要的一个形状,把它雕琢成你想要的形状,就好比是切和磋;有了切和磋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要对它进行反复地打磨,让它散发出光泽,让它熠熠生辉,让它精美无比,就好比是琢和磨。严格说来,“切”、“磋”、“琢”“磨”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加工玉石或者是加工一个对象的过程和方法。朱熹想要说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 “修身”就好比工匠加工玉石一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修理,修理和打磨的功夫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儒家经典大学和朱熹所解释出来的“修养”的含义。2.“治气养心之术”荀子在他的一篇文章修身篇里也谈到了“修身”的含义,即“治气养心之术”。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修身”或者“修身养性”的另外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和前面朱熹的解读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荀子强调的“修身”或者说“修养”,包括“治气”和“养心”两个方面。“治气”是指一个人的气需要改变,有的人气质比较刚,有的人气质比较柔弱,需要自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养心”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需要反复不断地调整,需要反复地去加以引导、规范和管理;“养心”同时也指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让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得到营养。不然,人在心力枯竭、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有好的生活的,也可以说是系幸福指数很差。这是从“治气”和“养心”两个角度来理解“修身”或者“修养”的问题。三、“修养”的必要性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修身”或者说“修养”的必要性究竟有哪些?我认为,其必要性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气质之偏第一个方面,我称之为是气质之偏。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从童年时代起,或者说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受到父母的遗传;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环境当中成长,会养成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区别,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可能都有自己的片面之处。“气质”是指,有的人性格很急躁,有的人性格很缓慢,有的人更在乎金钱,有的人更在乎人际关系。总之,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或者说考虑问题的偏好、癖好有所不同,而这种癖好或者偏好很可能是有片面性的,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负面影响。所以,修身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要治气。用荀子的话来讲,这是“气质之偏”的问题。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幼年时期的生长环境所导致的。(二)心理疾病我觉得第二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是有心理疾病的。所谓“心理疾病”,就是人的心理不健康。我看到过一个调查,说中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其比例在16%左右;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严重的人占20%到25%左右。2005年,全国几大网络媒体联合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中国职场员工有25%左右的都有相当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困扰人类的最大问题之一。现在,我们中国一年自杀的大概至少有60万人以上,中国的平均自杀率是全球平均自杀率的3倍左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自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特别是患有抑郁症。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应当从它的来龙去脉上去诊治,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心理世界出了问题。虽然按照现代心理学的标准来看,世界上心理百分之百健康的人几乎没有,即使再正常的人,心理健康也有出现偏差或者问题的时候,但是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疾病,可能还是由于个人特殊的经历所致。比如,我们童年时代所经历的一些事件,在我们心理上留下了创伤,长期挥之不去;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施加给我们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过于强大的压力,在我们心理留下了伤痕;个人情感上的失败、事业上的失败、学业上的打击,在我们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所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修养,如果就其养心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让人的心理从有病的状态得到滋养,让本来不健康的心理得到正能量。这就是所谓的“养心之道”。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自己的任务,认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认识自己心理疾病的根源在哪里?虽然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心理世界背后的矛盾问题或者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或者如果我们愿意彻底地冷静下来,面对自我和反省,我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疾病,还是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实际上,虽然现在有心理医师、精神分析师等专家帮助人们克服心理疾病,但是最好的心理医师应该是自己。因为很多患者都在误导心理医师,心理医师面对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有时恰恰是人们不愿意面对自己,即使在大夫面前也不愿意彻底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让大夫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没有办法给他治病。假如我们有足够的自我分析能力,就能够引导和调治自己的心理疾病,那么,不需要依靠心理医师,我们也能够找到医治自己心理疾病的最好办法。这也是古人所讲的“养心之道”。所以,这是修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生存环境我认为,需要修养的第三个理由是生存环境。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竞争是无比的激烈,外部的压力也是无比的强大。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对于人生的很多事情还来不及想清楚,就已经不得不盲目地投身其中,甚至我们在几十年来都没有把很多问题想清楚的情况下,就已经匆匆忙忙地度过了。说是我们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罢,性格当中的一些问题也罢,人生选择当中的一些问题也罢,我们本来应当可以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但是由于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反省、来不及自我调整,在强大的外部压力面前、在过于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社会潮流面前,我们被淹没了。在这种被淹没的情况下,我们的一生都活得很茫然。所以,修养的重要性就是,让我们暂时放慢自己的脚步;让我们在非常忙碌和匆忙的环境当中安静下来,好好地去面对自己;让我们在泰山压顶般的挑战和压力面前,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面对自己、反省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之所以需要修养,与今天生存的过于浮躁、过于急迫、过于功利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非常强大的压力,不得不随着时代的车轮快速地行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所谓的“修养”也就无从谈起。“修养”无从谈起,很可能做事的时候就乱了分寸,一错再错,甚至有时候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是我们需要“修养”的第三个重要的理由或者说原因。(四)贪婪之心第四个重要的理由或者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贪婪之心。我们之所以修身、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认识人心的贪婪,认识我们自己在多年的成长道路上,可能由于疏忽,可能由于麻痹,可能由于环境的误导,对自己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自己人心的贪婪认识不足。人总是有贪心的,在生活和工作的中,在需要自己做选择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贪婪之心就会暴露出来。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他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屡见不鲜。修养,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夫是所谓的“自省”,所谓的“慎独”。自省也罢、慎独也罢,都是让我们对自己人性当中那些丑陋的东西、肮脏的东西、不光彩的东西、贪婪的本性有非常清醒地认识。我们认识了自己人心的贪婪、丑陋、堕落,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因为我们的人性弱点在其他人身上同样暴露出来。比如,你开车的时候,看到别人跟你抢道,你可能很生气,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有时候也会去跟别人抢道,无论是你抢别人的道,还是别人抢你的道,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都体现出人性的共同的本性,那就是贪婪。假如我们知道,别人跟我抢是因为人性的弱点,这在自己身上也同样存在,可能我们的心态会稍微平和一点,不会那么生气。假如我们对人性堕落、丑陋的东西看得更深刻一点,那么在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也可能会更加清醒、更加理智地去面对他,不至于情绪化、非理性地起冲动起来,或者走上不光明正大的小人之道。 “修身”或者说修养有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是因为我们人性在气质上有偏颇,可能是由于天生的因素或从小生长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气质之偏;第二,可能是因为我们心理世界的一些不健康问题根深蒂固,在我们的潜意识、下意识当中隐含着的某些疾病、某些问题不被我们所清醒地认识,但实际上,它在深深地决定和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所以,心理疾病治理的需要是我们修养或修身的第二个重要理由;第三个重要理由,是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压力太大、节奏太快,对我们的影响太强,如果我们不能够修身或者修养,很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去面对来自于环境的挑战和压力;第四,是人性需要我们去认识,特别是人性的丑陋、阴暗、贪婪,我们要不断地去认识,只有深刻地认识了人性、丑陋与贪婪,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才能更好地应付和他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这是我们讲的“修养”或者“修身”的理由,古人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相关的说法和理论。比如儒家经典大学当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天子,无论你这一辈子打算做一个轰轰烈烈、功成名就之人,还是只打算做一个平常普通的百姓,都需要修身、都需要修养,因为这是决定我们人生是否活得幸福、精神是否保持健康、生命是否实现自身意义与价值的前提条件。所以,都要以“修身”为本。四、“修身”八条目大学提出“修身”的八个条目。我们下面就简单地讲一下“修身”的方法问题。前面是讲修身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含义。那么,修身的这些方法或者具体的内容或步骤,在儒家经典大学当中提出了所谓有名的“修身”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方面,怎么来理解呢?(一)外王我们首先简单地熟悉一下这八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人们一般认为,从格物、致知一直到修身这五个条目,借鉴于内慎,所谓“内慎”,就是内心世界的自我完善。“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所谓“外王”是在外部世界取得了公认的成就或者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好评。外王的“王”字,按照汉代学者董仲舒等人的解释,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所以“王”贯通天、地、人。这个“王”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称王、称霸的“王”,国王的“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孟子讲所谓的“王道”“王阵”,都是从贯通天、地、人这个角度来理解。什么叫做“贯通天、地、人”?即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会引起天怒人怨。比如,现在很多坑蒙拐骗的行为,虽然没有被有关司法机关管理部门惩罚,虽然他发了大财,但是惹得天怒人怨,这就叫不能够“贯通天、地、人”。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不仅让自己得到了幸福和快乐,也让全世界或者说所有跟你行为有关的那些人和对象能够从中受益,就是“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当于外王。(二)内慎 “格、致、诚、正、修”相当于内慎。“格、致、诚、正、修”什么意思呢?“格”是格物,格物是研究事物;“致知”中的“知”就是智慧的“智”,它是一个通假字,指获取智慧;“诚意”是说自己在意念上、在动机上的一种诚实、实在;“正心”是端正自己的心态。这五个条目从格一直到修,实际都是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也可以拉入到广义的“修身”的范畴之内。这是大学用八个方面来讲的修身的含义,也可以说是修养的含义。这八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从低到高,但是这个从低到高,不一定是指时间上的先后,而是指一种逻辑上的层次关系,层层递进的概念。如果把它理解为时间上机械的从前到后的关系,那是不对的。王阳明就说过,“八条目者一条目也。”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条目,什么条目呢?就是“修身”,或者说“修养”。用王阳明的话也可以理解为 “知良知”,就是知行合一。这样来理解也可以的。五、“修养”的九大范畴 我曾经也在儒家修身九讲这么一本小书当中,讲到“修身”的九个方面,我在这本书里,把古人有关“修身”或者“修养”的思想,结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从九个方面加以探讨。绝对不是说我讲的这九个方面足以充分地概括古人有关“修身”或者“修养”思想的全部,主要是基于我自己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认为这九个方面比较重要,或者说对我们现代人尤其重要。古人有关“修养”的思想,还有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甚至对现代人也同样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可能没有全面地去概括。我讲的这九个方面,包括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九个方面的含义。(一)守静第一个方面是守静,古人认为人的修养问题,首要的一条是要恪守内心的平静,人的心理就好比是一潭浑浊的水,如果长期得不到安定,在浑浊状态下,它是不可能透明、不可能照见万物的。同样,人心如果不能安定下来,也照不进万物、照不进自己,那么,人在这样一种浑浊不堪的心态之下,不仅容易出错,更重要的是缺乏对自己的清醒把握。诸葛亮曾经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什么非宁静无以致远呢?因为人心静不下来的话,就不可能保持高度的清醒和理智,就不能够致远,不能够走得更长远。1.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我们现在发现,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从先秦一直到明清时期都非常重视守静的功夫。除了诸葛亮的例子,到宋代以后,学者们在静养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力,也可以说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功夫,不仅仅佛家和道家花大量的时间去静坐,儒家学者也提出“半日读书,半日打坐”。宋代学者陈怡和朱熹等人都对“静坐”非常重视,王阳明也非常重视“静坐”这个问题。可以说古代的士大夫们,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儒家士大夫们在“静坐”方面投入的功夫,超出了我们今人的想像。朱熹和他的老师李延平在一起静坐的时候,有时候,师徒二人终日相对不发一语。曾国藩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近代史上忠信名丞之一,清朝末年的大学者,他曾在自己日记里写道,“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不管多么的繁忙,要保持半个时辰,相当于今天一个小时的静坐和静养的时间。近代学者包括钱穆先生、梁漱溟先生、郭沫若先生也都有非常丰富的静坐和静养方面的功夫和体验。我们今人在修养方面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缺乏或者不懂得守静的重要性。2.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我在清华大学开儒家经典导读这门课,每次上课前,让所有学生跟我一起集体静坐5分钟时间。结果发现,一学期课程下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在作业里面,都或多或少地讨论到“静坐”。在课程的网上自由讨论区里面,也有一半以上的帖子都是有关于“静坐”的。一学期课程文章里面,写得最精彩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讨论“静坐”的问题。这让我感觉非常惊讶。我每个星期给学生上课的时间,加在一起是90分钟,去掉5分钟的休息,去掉5分钟的静坐,实际上我只讲了80分钟。而80分钟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还不如5分钟一句话不讲所创造出来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学生在文章里也谈到,从小到大所有的家长和老师们,从来只知道告诉我们如何地动,动得越快、动得越多,就意味着成果越多、收益越多。从来没有任何人教过我们如何静下来。在这门课的课堂上,他们学会了静坐,学会了守静,第一次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第一次发现了人活在世界上如果静下来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讲的修身的第一个条目是守静。(二)存养 第二个重要的条目,我称之为“存养”。“存养”二字来源于孟子的一句话,叫“存其心,养其性。”什么叫做“存其心”呢?就是一个人在麻木的时候,他的心也就丢失了;或者说一个人在过于忙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心迷失了方向,也就不能“存其心”。“养其性”就是培养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身心世界。“存养”,从根本上来讲,是要求人们学会把生活本身当成目的,把生活的每一个片断、每一段时间都当成记忆来追求。1.为什么我们不会养生?前些年,温州有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叫王均瑶先生,38岁英年早逝。他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多达数十亿的财富,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名人企业家,而且他的起点非常低,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确实非常不容易,也因此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他曾经担任浙江省商会的会长,获得了很多像“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之类的荣耀称号。但是,当他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时,没有及时地去治疗;又在治疗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没有充分进行的情况下,匆忙地投入了工作,甚至向自己的家人、亲友隐瞒自己的病情。这么一个工作狂式的人物,连自己的命都不顾,还要疯狂地去工作。像这样引发英年早逝的现象,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蔓延。前些年,清华大学一位36岁的讲师,猝死在自己的家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32岁的学者肖亮中先生英年早逝,也是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和劳累所致;高秀敏是我们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小品演员,46岁英年早逝。这些人英年早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过于忙碌,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常年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以至于把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追求自己生命意义的工具和手段工作,变成了主宰,变成了目的。而我们的生命意义却要被当成手段牺牲掉,当成工具消耗掉,颠倒了两者之间的举此轻重关系。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人非常急功近利,人心过于浮躁,大家过于在乎物质利益上的所得、表面上的风光与外在的成就,而忽视了自己心理世界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健康。所以,不能够“存养”自己。我们今天讲“存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让人们学会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从而让自己把生活本身当成一种目的和意义来追求。北宋一位学者程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即从人的心气来检验自己,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摸摸自己的胸口,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气是否平和。如果你闭上双眼,放松感受一下自己的胸口,发现自己的胸口有点混乱,心态不是很放松,那就是心气不够平和;如果发现你自己总是或者经常能够保持心如止水的状态,那就是做到了“存养”。古人讲“存养”之道,借用程颐的哥哥程颢的一句话来讲,叫“动息皆有所养”。即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让自己得到滋养,不仅仅是身体、生理世界需要滋养,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同样需要滋养。这不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幸福、心灵变得更加得快乐。这是所谓的“存养”的问题。(三)自省第三个重要的话题,我称之为“自省”,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从表面来看,大家对自省都应该非常了解,没有人不知道“自省”的含义。“自省”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充分地面对自己。实际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人要克服自己、战胜自己,也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去对付别人,但是未必能够真正有效地对付自己。就像奥运会比赛场上冠、亚军的决赛,冠、亚军之间比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对自我的把握能力,跟自省有一定的关系。大家可能知道,弗洛伊德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过有关“认识人”的问题,他把人的意识世界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识,就是每个人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内容;第二个层次为浅意识或无意识,无意识是人自己意识不到,但实际上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比如,有些人从小到大在家庭环境当中受到很多不公平对待,父母对他进行打骂,甚至虐待,他从小生活在屈辱的环境下,让他在幼小时期心灵就蒙上阴影,总是觉得自己很自卑,低人一等。长大以后,他在面对其他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跟其他成人交往或交流的时候,接受他人批评的能力往往比较差。因为他内心深处比较自卑,当别人批评他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他强烈的反弹,他总感到别人对他的批评不怀好意,别人对他正常的、合乎理性的评价包含着某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可能会采取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去反击或仇恨他人。他之所以不能够包容别人的批评,不能够和他人正常理性地交流,可能跟他童年时代的生长环境,特别是父母对他的对待方式有极大关系。但他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只是在一种自卑心理的支配下,本能地开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假如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在人际关系交往当中的矛盾、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跟他的自卑情结有关,而这种自卑情结又与他幼小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有关,那么他可能会改变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的心理。这就是人要自我认识。弗洛伊德这个人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复杂。远远超出人们想像的范围。他甚至这样比喻,就是人的意识世界好比是大海当中冰山露出海面的那一角,而人的无意识世界恰恰是冰山隐藏在海面之下庞大的机体。 除了意识和无意识之外,还有一个下意识。下意识是第三个层次,这个下意识就好比是海平面,是从无意识世界到意识世界的中间过渡或转换环节,它是处在一种意识和无意识相混杂的模糊、浑浊状态。这就是弗洛伊德非常有名的无意识世界、意识世界和下意识世界的三个层次的划分。论语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什么要“三省吾身”?就是提醒人们认识自己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认识自己的艰难。人从小到大在一种环境下,养成一种思维的定式和习惯,一旦思维的定式和习惯形成以后,要想改变是非常难的。定式和习惯让人们把自己当下所接收的某种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当成是不言而喻的真理来对待,不会认识到其中的缺陷和问题。 我曾经在报刊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些人到南亚国家去旅行,我们知道,南亚国家是热带地区,大象非常多,很多人把象养在家里。大象跟人生活在一起,就像我们中国人家里养猫、养狗一样,而他们家里养的是大象,一头有几千公斤重。这些南亚国家很多人家里养的几千公斤的大象,只用一根非常细的铁链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只要大象稍微使一点点力气,就能够把铁链挣断。但是,主人为什么丝毫不担心大象会挣断铁链跑走呢?我们发现,这些大象在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主人家,在大象幼小的时候,主人就用这么一根细小的铁链拴住它,小象无论如何用力也没有办法把铁链挣断,久而久之,小象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铁链是永远不可能挣断的。即使在它长成几千公斤重,可以毫不费力地把铁链挣断的情况下,它也丝毫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要去挣断铁链。因此,主人也丝毫不必担心它会挣断铁链跑走。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它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人一旦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和定式以后,要自身突破自己是多么地艰难。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地养成自己的习惯。按照我的理解,我们成人,特别是在35岁以前,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习惯形成定式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成长过程当中,有几个关键时期,如青少年时期、中小学时期和大学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接触的人,都会影响我们思维定式和习惯的形成,从而塑造我们的人格和习惯。而一旦塑造成形,我们往往终生把它当成是绝对正确的,我们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行为处事,即使出了问题,遭遇挫折,甚至是灭顶之灾,我们也丝毫不会怀疑是由于错误的思维定式或者习惯所导致的。这也说明,人需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但应该怎样来突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自省。也许没有比自省更基本、更有效地突破自己思维定式的途径了。(四)定性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的另外一个重要范畴就是所谓的“定性”。“定性”表面的含义是说一个人处变不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或强大的压力,都能够保持自己内心世界的淡定,不会轻而易举地受到诱惑,乱了分寸。前些年,我到一个亲戚家里去,他的孩子只有6岁,这个孩子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什么都是浮云,要淡定”。由于受电视广播的影响,现在连6岁的孩子都知道“淡定”的重要。这个“淡定”一方面是指处变不惊,另外一方面指一个人只有看淡了很多东西,才能够处变不惊。不是说你想要让自己不惊就能够做到,实际上我们内心深处在乎太多的东西,从而导致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处变不惊。古人关于这个问题也讲得非常好,我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下。宋代有位学者叫程颢,我们前面曾经说到过这个人,他是程颐的哥哥。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弟弟程颐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二程”,是“北宋五子”的杰出代表。后来所谓的“程朱理学”,就是从他这儿开始的。程颢曾经写过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叫定性书。所谓定性书,就是说人要怎样才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他在定性书里提到,张载曾向他提一个问题,说“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就是一个人在没有外部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可以安然不动,保持定性。而一旦有了外部的诱惑,有了外界的挑战和压力,怎样才能够做到定性。程颢在回答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即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定。“定性”并不是说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安静。“定性”主要是说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做到了心如止水,做到了神闲气定,不一定指一个人在外部的行为方面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这是程颢的意思。怎样才能够保持内心世界心如止水,神闲气定?即使在遇到了突发事件,遇到了强大的诱惑或者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这种状态?程颢在定性书里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胜万物而无情。”他的意思是说,真正能够做到处变不惊的前提是,一个人有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无论你做的事情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多么重要,对自己多么有价值,也要保持一种能够放下、能够放手的心态。如果我们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过于执着,一旦遇到压力、威胁的时候就可能会乱了分寸,很难把持住自己。所以他说,天地普照万物,表面来说它是有心的,但实际上是无心的;圣人处人处世非常合乎人情,表面来说圣人是有情的,但实际上是无情的。圣人和常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够在用情之时忘情,用心之后无心,处在有心和无心之间,用情和忘情之际;然后让自己保持在一种出入自如的状态,所以才能够做到淡定,才能够做到定性。这是程颢对于“定性”问题的一种理解,他认为人要善于放得下。我觉得这种思想跟佛教和道教有一定的相关之处。大学中也讲到了一种“定性”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应该跟程颢的说法有所区别。“知止”这个词理解起来,是有点麻烦,“止”表面意思是停下来。大学里所讲的一些其他话语,跟“止”有一定关系,所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如果从这个方面理解,大学当中讲的“知止”,是说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立身取世的根本有效之道,可以让自己满足了,可以让自己以此为最高标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人要“知止”很难。打个比方来说,你想赚钱,钱赚得越多,欲望也会越大,更上一层楼。所以,你并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真正得到满足,这叫不“知止”。读书人想出名,出了一本书,还想出第二本、第三本。其实我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