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讲稿.ppt

    • 资源ID:36016731       资源大小:2.56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讲稿.ppt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第一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几个实例(判断):几个实例(判断):某地在某地在20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一项高血压普查,共普查对象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一项高血压普查,共普查对象20000人,发现高血压患者人,发现高血压患者2000人,发病率为人,发病率为10。2002年年11月月2003年年6月月25日中国内地共发生日中国内地共发生SARS病例病例5327例,其中因例,其中因SARS死亡死亡348例,死亡率为例,死亡率为6.53。甲、乙两市甲、乙两市2010年传染病报告病例分析显示:甲市乙型肝炎病年传染病报告病例分析显示:甲市乙型肝炎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例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30,而乙市乙型肝炎病例仅占全部报告病,而乙市乙型肝炎病例仅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例数的20,说明甲市乙型肝炎的流行较乙市严重。,说明甲市乙型肝炎的流行较乙市严重。1.2010年某地肿瘤发病报告显示:该地城区的肺癌发病率为年某地肿瘤发病报告显示:该地城区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而郊区为万,而郊区为45/10万,结论是城区人群肺癌的流行较郊区严万,结论是城区人群肺癌的流行较郊区严重。重。第二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某地有某地有100000自然人群,自然人群,2010年年1-6月共登记新发肿瘤病人月共登记新发肿瘤病人200例,发病率为例,发病率为200/10万。万。某市共有两个区,甲区共有某市共有两个区,甲区共有10万人口,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万人口,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100/10万,乙区共有万,乙区共有20万人口,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万人口,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110/10万万,该市平均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该市平均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105/10万。万。某地有报告胃癌的死亡率为某地有报告胃癌的死亡率为120/10万万,其中男性为,其中男性为75 /10万,万,女性为女性为45/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第三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测量指标的统计类型 比例(proportion) 比或相对比(ratio) 率或真率(rate or true rate)第四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2- = 0.5 = 50% 4比例 (构成比)Proportion:tell us what fraction of the population is affected分子必须包含在分母里比较的必须是同一属性的事件或状态波动范围只能是01 百分比 =构成比第五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构成比构成比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常以,常以%来表示。来表示。第六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5 / 2 = 2.5 / 1 比或相对比 Ratio分子不必包含在分母里可以比较不同属性的事件或状态 第七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相对比相对比说明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的若干倍或说明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百分之几。两个相比的指标两个相比的指标:性质相同,如时间比、性别比性质相同,如时间比、性别比性质不同,如医院的门诊人数与病床数之性质不同,如医院的门诊人数与病床数之比。比。第八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率 Rate: tell us how fast the disease is occurring in a population2- = 0.02 / year 100Observed in 2007Numerator - 特定时间里观察的新发事件数Denominator- 事件发生的人群基数(危险人口,population at risk)- 与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长短有关 描述特定事件里某事件发生的速度第九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率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1/万、万、1/10万等作单位。万等作单位。 率的结果常以保留率的结果常以保留1-2位整数为宜。位整数为宜。第十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RatesandProportionsRates: tell us how fast the disease is occurring in a populationProportions: tell us what fraction of the population is affected RatesandProportion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ex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diseaseburden in a community or population第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测量指标的应用类型测量指标的应用类型 频率测量指标:频率测量指标:分类测量中可以对各类别计数,算出它们分类测量中可以对各类别计数,算出它们的发生强度现存比例,从而得出疾病、伤残或死亡在人的发生强度现存比例,从而得出疾病、伤残或死亡在人群中出现的指标,即频率测量指标。属流行病学的描述群中出现的指标,即频率测量指标。属流行病学的描述指标。指标。 频率测量指标主要分频率测量指标主要分2种类型:疾病率和死亡率。种类型:疾病率和死亡率。 效应测量指标:效应测量指标:在频率测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病因作用或防在频率测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病因作用或防治效果做出估计,从而得出因果强度或比重的指标,即治效果做出估计,从而得出因果强度或比重的指标,即效应测量指标。属流行病学的分析指标。效应测量指标。属流行病学的分析指标。 效应测量指标主要分效应测量指标主要分3种类型:绝对效应种类型:绝对效应(率差率差)、相对效应、相对效应(率比率比) 、归因、归因(防治防治)比例比例第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发病率与患病率发病率与患病率从统计特征可将发病率分为风险从统计特征可将发病率分为风险(危险概率危险概率)和和真率真率(发病密度发病密度)第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发病率发病率 incidencerate定义: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年)、一定人群中某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年)、一定人群中某 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公式:公式: 万或同时期暴露人口数病新病例数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发病率10000/%100kk意义:意义: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 险性大小,对疾病险性大小,对疾病发生过程发生过程进行描述的一进行描述的一 种指标。种指标。 第十四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理解:理解:(1)发病时间:)发病时间:以新发病例来计算,必须了解发病时间。以新发病例来计算,必须了解发病时间。 急性发病急性发病的疾病:如流感、胃肠炎、心肌梗塞等容易确定。的疾病:如流感、胃肠炎、心肌梗塞等容易确定。 慢性发病慢性发病的疾病:如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很难确定。的疾病:如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很难确定。(2)观察时间:)观察时间:发病率计算必须以特定观察时间为准。发病率计算必须以特定观察时间为准。一一 般以般以“年年”为单位为单位。也可以很短,。也可以很短,如如罹患率罹患率。(3)分子、分母的界定:)分子、分母的界定: 分子:分子:新发病例。注意发病的诊断。新发病例。注意发病的诊断。 分母:分母:同期同期暴露人口暴露人口,也称,也称危险人口危险人口,必须符合,必须符合 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 必须必须有可能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患所要观察的疾病。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以年平均人口年平均人口计算。计算。 第十五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应用:应用: 一些一些急性疾病,死亡率较低的疾病急性疾病,死亡率较低的疾病分布的描述。常用来分布的描述。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措施效果。发病率的准确性受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发病率的准确性受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性影响。的正确性影响。 罹患率罹患率 attackrate用于衡量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小范围、短时间(月、周、日月、周、日)内新发病例的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频率。 用于测量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用于测量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时的发病几率。流行时的发病几率。第十六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1 1、发病率的分类、发病率的分类从统计特征可将发病率分为风险从统计特征可将发病率分为风险(危险概率危险概率)和和真率真率(发病密度发病密度)第十七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风险或危险概率风险或危险概率 指个体在一个特定期间并以不发生其他原因的死亡为指个体在一个特定期间并以不发生其他原因的死亡为条件条件(无竞争风险无竞争风险),发生某病或经历某健康状态改变,发生某病或经历某健康状态改变的概率。的概率。 该类测量指标无测量单位,数值范围该类测量指标无测量单位,数值范围01,可表达,可表达为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队列的累计发病率为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队列的累计发病率(发病数发病数/观察期初无病人数观察期初无病人数) 观察的观察的“特定期间特定期间”是人为确定的是人为确定的 单纯从分数的观点看,风险属于比例,即分子包括在单纯从分数的观点看,风险属于比例,即分子包括在分母之内分母之内第十八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真率或发病密度真率或发病密度 在给定时间在给定时间(点点)上,疾病发生相对于观察队列大小在上,疾病发生相对于观察队列大小在单位时间的瞬时改变强度单位时间的瞬时改变强度 该类测量指标有量纲,为时间的倒数该类测量指标有量纲,为时间的倒数(1/ 时间时间),理论,理论上数值范围上数值范围0,即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或动态队,即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或动态队列的发病列的发病密度密度(density)(发病数发病数/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时数)第十九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PTIID 2 2、估计、估计发病密度的估计发病密度的估计 发病密度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是指在一定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新病例的速度。间内发生某新病例的速度。I 是观察期间新病例的发生数PT (person-time,PT)是该期间内观察人群产生的人时数(人年、人月、人日)ID的单位是的单位是1/时间时间第二十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例:有一固定队列例:有一固定队列101人随访人随访2年,在年,在2个新病例刚好个新病例刚好发生在随访中点,计算发病密度。发生在随访中点,计算发病密度。 NiitPT1PT=992+21=200(人年)(人年)ID=2/200=1/100/年或年或0.01/年年指第i个被 随访个体的观察期间,即从进入研究到疾病发生或中途退出。it中途退出包括:由于迁移或不合作等而失访;由于非研究疾病的原因而死中途退出包括:由于迁移或不合作等而失访;由于非研究疾病的原因而死亡;研究观察活动终止;由于观察开始后某些原因使被随访者不合格而被亡;研究观察活动终止;由于观察开始后某些原因使被随访者不合格而被排除。排除。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例:假设例:假设12人开始无病作随访个体,研究观察活动期人开始无病作随访个体,研究观察活动期间间5.5年,有年,有5人发病,有人发病,有2人因其他原因死亡,有人因其他原因死亡,有2人人随访到研究终止,还有随访到研究终止,还有3人失访。人失访。 计算发病密度。计算发病密度。ID=5/(2.5+3.5+1.5+2.5+4.5+0.5+0.5+2.5+2.5+2.5+1.5+1.5)=0.192/年年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如果假设随访的动态人群是稳定的,即人群大小和年龄分布保持恒定,人时(PT)就可以用稳定的无病人群大小(N)乘以实际随访期(t)来计算:)(/tNPT例:对例:对100,000人随访人随访5年,该期间发生膀胱癌新病例年,该期间发生膀胱癌新病例500人,人,ID=500/1000005=0.01/年年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风险的估计风险的估计 风险风险(风险概率风险概率)的估计常用方法有的估计常用方法有简单累计法简单累计法和和精算法精算法简单累计法简单累计法(simple cumulative method): 对一组对象随访一段时期对一组对象随访一段时期(t),可以通过计算观察期间,可以通过计算观察期间(t0,t)内新发生病例的比内新发生病例的比例来估计风险例来估计风险(概率概率),这个比例即为累计发病率,这个比例即为累计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0),(),(/00NICIRttttI (t0,t)期间新发生病例,期间新发生病例,N观察期初观察期初(t0)的非病例数的非病例数由于风险是条件概率,如果有失访或竞争风险由于风险是条件概率,如果有失访或竞争风险(死于其他原因,尤其在随访死于其他原因,尤其在随访期较长时期较长时),CI将不是风险的精确估计。将不是风险的精确估计。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精算法精算法(octuarial) 在固定队列或是尤其是在动态队列在固定队列或是尤其是在动态队列(研究开始后仍有新对象进入研究开始后仍有新对象进入)中,非中,非病例数个体的随访期病例数个体的随访期(ti)变化很大时,常用精算法来计算变化很大时,常用精算法来计算CI以估计以估计R。)2/(1/0),(),(00WNCIRttttW 随访期间内的各种中途退出人数;)2/(/0WN 有效风险人数(假定中途退出时间发生于随访期的中点)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患病率患病率 prevalencerate也称也称“现患率现患率”或或“流行率流行率” 定义:定义: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数现患(新、旧)病例数 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公式:公式: k =100%、1000、或、或10000/万万 意义:意义:是人群中某疾病的静态构成比例,是是人群中某疾病的静态构成比例,是疾病疾病 的存在状态的存在状态,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k同期平均人口数数某特定时间内现患病例患病率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理解:理解:(1)观察时间:)观察时间:时点(时点(timepoint)患病率)患病率 期间(期间(period)患病率)患病率(2)分子、分母的界定:)分子、分母的界定: 分子:为新、旧病例,即分子:为新、旧病例,即现患病例现患病例 分母:同期平均人口数分母:同期平均人口数(3)和发病率和病程的关系:)和发病率和病程的关系: 患病率(患病率(P)=发病率(发病率(I)病程(病程(D)(4)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 应用:应用: 一般用于一般用于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通过通过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也称(也称“现况调查现况调查”或或“现患调查现患调查”)进)进行。行。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万或同时期暴露人口数病新病例数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发病率10000/%100kkk同期平均人口数数某特定时间内现患病例患病率k =100%、1000、或、或10000/万万发病率与患病率比较发病率与患病率比较疾病状态疾病状态 时间时间 应用应用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Deaths,Cured, Lost.DurationPrevalenceIncidence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分类发病率患病率来源队列研究或疾病登记报告队列研究或疾病登记报告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分子观察时间内新发生的病例数观察时间内新发生的病例数调查时点的病例数(新、旧病例)调查时点的病例数(新、旧病例)分母平均人口数或暴露人口数平均人口数或暴露人口数调查人数或平均人口数调查人数或平均人口数时间有时间长度(一般为有时间长度(一般为“年年”) 理论上无时间长度(一般为理论上无时间长度(一般为“时点时点”)性质频率频率构成比构成比用途动态频率动态频率各种疾病各种疾病病因分析、效果评价病因分析、效果评价静态比例静态比例病程长的疾病病程长的疾病卫生服务投入依据卫生服务投入依据第三十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死亡与生存频率死亡与生存频率 死亡频率死亡频率分类:分类:在随访期间在随访期间(t0,t)发生的死亡事件可分为相互排斥发生的死亡事件可分为相互排斥三种情况:三种情况:lDx:直接死于研究疾病:直接死于研究疾病XlDxy:疾病:疾病X的病例直接死于其他原因的病例直接死于其他原因 Y(非非X),疾病,疾病X为根本或贡献死因为根本或贡献死因lDy:未患疾病:未患疾病X的人死于其他原因的人死于其他原因Y总死亡数总死亡数X=Dx+Dxy+Dy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死亡频率死亡频率( (密度密度) )分三类分三类 1死亡率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在指在总人群总人群中特中特定疾病定疾病X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指直接死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指直接死于疾病于疾病X的死亡的死亡(Dx)或有疾病或有疾病X的死亡的死亡(Dx+Dxy)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死亡率死亡率 mortalityrate,deathrate定义:定义:指在一定期间某人群因某种原因的总死亡人指在一定期间某人群因某种原因的总死亡人 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公式:公式: k=1000、或、或100000/10万万 意义:意义:反映一个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反映一个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 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 k同期平均人口数某期间内死亡总人数死亡率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2病死率病死率fatality rate :指在患疾病指在患疾病X的人的人中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指直接死于疾中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指直接死于疾病病X的死亡的死亡(Dx)或有疾病或有疾病X的死亡的死亡(Dx+Dxy),但研究对象是患病,但研究对象是患病X的人,的人,而不是总人群。而不是总人群。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病死率病死率 fatalityrate定义: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患某种疾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患某种疾 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公式:公式:意义:意义: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医疗水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医疗水 平。受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水平和医平。受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水平和医 院治疗水平等的影响。院治疗水平等的影响。注意可比性!注意可比性! 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数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病死率100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3总死亡率总死亡率(totaldeathrate):指在总人群中所指在总人群中所有疾病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即总死亡数有疾病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即总死亡数X=Dx+Dxy+Dy。 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死亡频率的估计死亡频率的估计 死亡密度死亡密度(mortality density,MD) 在给定的随访期间在给定的随访期间(t0,t)人群中直接由人群中直接由于疾病于疾病X的死亡密度的死亡密度MDx MDx(t0 , t)=Dx/PT幻灯片幻灯片 22 在给定的随访期间在给定的随访期间(t0,t)人群中伴疾病人群中伴疾病X死亡密度死亡密度MD MD(t0 , t)=(Dx+ Dxy)/PT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病死密度病死密度(fatality density,FD) FDx (t0 , t)=Dx/PTc FD(t0 , t)=(Dx+ Dxy)/PTc PTc 的计算严格面言应针对新病例的随的计算严格面言应针对新病例的随访经历访经历 总死亡密度总死亡密度(total death density,DD) DD (t0 , t)=(Dx+ Dxy+Dy)/PT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生存频率的估计生存频率的估计 生存频率度量同死亡对立的状态,常用生存频率度量同死亡对立的状态,常用生存概率或其推算出来的平均生存时间生存概率或其推算出来的平均生存时间,它是反映生命数量或防治效应基础的,它是反映生命数量或防治效应基础的重要指标。由于重要指标。由于“生存生存”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事件,所以不能计算不是一种事件,所以不能计算“生存密生存密度度”。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生存概率生存概率(survival probability)是指从观察开始至少到某是指从观察开始至少到某时点仍处于存活状态时点仍处于存活状态(活到或者活过该时点活到或者活过该时点)的概率:的概率: 上存活人数观察起点仍存活人数至少到某时点)(t)(t0iS生存概率生存概率1-等于同期死亡概率。等于同期死亡概率。第四十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生存函数与期望生存函数与期望(平均平均)存活时间存活时间 生存函数可用于表示生存概率的变化,即从生存函数可用于表示生存概率的变化,即从观察起点的观察起点的1(全部观察对象存活全部观察对象存活)到无限制时到无限制时间终点的间终点的0(全部观察对象死亡全部观察对象死亡)。tMDetS)( S(t)生存概率 MD 死亡密度 t 观察时间两边取对数,可推出:两边取对数,可推出:)(ln1tStMD而期望而期望(平均平均)存活时间等于存活时间等于1/MD第四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例:胰腺癌患者例:胰腺癌患者5年年(t=5)生存率为生存率为25%。求平均存活时间。求平均存活时间。)(61. 3277. 011277. 0)386. 1(51)25. 0ln(51年MDMD第四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第四节第四节 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 1、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 定义:定义: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 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意义:意义:PYLL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期望寿命为基期望寿命为基 准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死强调了早死 的健康损害的健康损害。同时可消除死亡者年龄不同对预期寿。同时可消除死亡者年龄不同对预期寿 命损失的影响。命损失的影响。 第四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公式:公式: e-为预期寿命(岁)为预期寿命(岁) i-年龄组(组中值)年龄组(组中值) ai-剩余年龄,剩余年龄,ai=e(i0.5) di-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eiiidaPYLL1第四十四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应用:应用:是是人群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人群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也是评价人 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衡量某种死因衡量某种死因 对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对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目前,该指标多用。目前,该指标多用 于综合估计导致某人群早死的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于综合估计导致某人群早死的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 性,为确定不同年龄组重点疾病提供了科学手段。性,为确定不同年龄组重点疾病提供了科学手段。 也适用于防制措施效果的评价及卫生政策的分析。也适用于防制措施效果的评价及卫生政策的分析。派生指标:派生指标: 潜在工作损失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orkingPotentialYearsofLifeLose,WPYLL) 潜在价值损失年数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aluedPotentialYearsofLifeLose,VPYLL)第四十五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2、伤残调整寿命年、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定义:定义:指从发病到死亡(康复)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康复)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 包括因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ofLifeLose, YLL)和)和残疾所致的寿命损失年残疾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ofLifeLostwithDisability,YLD)两部分。两部分。 意义:意义:是一个定量计算是一个定量计算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残疾对健康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残疾对健康 寿命年损失的综合指标寿命年损失的综合指标,即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即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 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 第四十六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应用:应用: (1)从宏观上认识和控制疾病;)从宏观上认识和控制疾病; (2)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 (3)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第四十七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第五节第五节 效应测量效应测量 效应测量是在频率测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病因效应测量是在频率测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病因作用或防治效果做出估计,从而得出因果强作用或防治效果做出估计,从而得出因果强度或比重的指标。度或比重的指标。效应测量指标主要分效应测量指标主要分3种类型:绝对效应种类型:绝对效应(率率差差)、相对效应、相对效应(率比率比)、归因、归因(防治防治)比例比例第四十八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一、绝对效应一、绝对效应 绝对效应绝对效应(absolute effect)是指暴露是指暴露(处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频率测量之差,又称差值组与对照组的频率测量之差,又称差值测量测量(difference measure),反映暴露,反映暴露(防防治治)组中归因于暴露组中归因于暴露(防治防治)的频率效应。的频率效应。对于发病、患病或死亡,差值为正值表对于发病、患病或死亡,差值为正值表示危险效应,差值为负值表示保护效应示危险效应,差值为负值表示保护效应。对于反映有效频率的功效,差值为正。对于反映有效频率的功效,差值为正值表示有效。值表示有效。第四十九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常用绝对效应指标 发病差值发病差值(incidence difference) 发病密度差值发病密度差值 IDD=ID暴露暴露/处理处理ID对照对照 发病概率差值发病概率差值 RD= R暴露暴露/处理处理 R对照对照 患病差值患病差值(prevalence difference) PD=P暴露暴露 P 对照对照 死亡差值死亡差值(mortality difference) MDD=MD暴露暴露 MD 对照对照 功效差值功效差值(efficacy difference) ED =E防治防治 E 对照对照第五十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二、相对效应二、相对效应 相对效应相对效应(relative effect)是指暴露组与非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对照对照)组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组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值测量(ratio measure)。反映暴露组中归。反映暴露组中归因于暴露的频率比效应,比值因于暴露的频率比效应,比值1表示危表示危险效应,比值险效应,比值1表示保护效应。表示保护效应。第五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三、归因比例三、归因比例 归因比例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ion)是指绝是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对效应与暴露(处理处理)组或人群频率之比,组或人群频率之比,它是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它是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的预期效应比例。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为01,常表达为百分比,因而又称为归,常表达为百分比,因而又称为归因百分比因百分比(attributable percent)第五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二页哦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流行病学测量讲稿.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