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doc

    • 资源ID:36046205       资源大小:275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doc

    中医妇科学习题马宝璋总论第一章  绪   言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一、 学习要点重点: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难点:必须在掌握中医学理论基础上学习中医妇科学。二、知识点精析(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学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二)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要点、妇科病的治法概要、预防与保健。各论中讲述的疾病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马宝璋)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一、 学习要点重点、难点: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熟悉十大历史时期;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打下基础。二、知识点精析(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技术。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妇科药物、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关于难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陆终(妻女嬇)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关于妇科药物和种子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妇产科用药。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其中就有“种子”及“避孕”的药物。关于胎教的认识列女传有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的记载。(二)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内经的出现,提出了妇科相关理论。关于优生的记载 左传僖公23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了女性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还初步论述了一些女性疾病的病理,如血崩、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覃、石瘕等。还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四乌贼骨一蘆茹丸。还出现了专门从事妇产科工作医生“带下医”扁鹊。(三)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汉代,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专论。公元前 l 世纪已有了药物堕胎(流产)的记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胎产书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初步见解。现存的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方论书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产后发热、热入血室、带下、经闭、癥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华佗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创伤药(神膏),并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书中记载了许多妇产科用药。(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晚婚与节育的主张,记载了针刺引产成功的案例,以及逐月养胎的理论。晋·王叔和著成脉经,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描写了产时“离经脉”。南齐·褚澄著褚氏遗书1卷(10篇),其中从摄生角度,提出了晚婚与节育的主张。北齐·徐之才著逐月养胎法,提出了逐月养胎理论。隋代,巢元方等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书中有妇人病8卷,前4卷论妇科病,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后4卷论产科病,内容颇为丰富。(五)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唐代设立了“太医署”,这是唐朝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自晋至唐临证医学日益兴盛,发展特点是逐渐趋向专科化。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全书凡30卷,有妇人方上、中、下3卷,而且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王焘著有外台秘要,成于公元752年,全书计40卷,1104门,其中有妇人 2 卷 35 门。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昝殷著的产宝(现刊行的书名叫经效产宝),成书于公元852856年。(六)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杨子建著十产论,成书于公元1098年。对各种异常胎位和助产方法作了叙述。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成书于公元1184年,书中还写了产后“冲心”、“冲胃”、“冲肺”的症状和治疗。齐仲甫著女科百问成书于公元1220年,提出的“胞宫”一词为今人所习用。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成书于公元1237年。系统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还特别谈到了对难产的处理。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一直风行300多年,对后世医家也有巨大影响。(七)金元时代(公元1115公元1234年;公元1271公元1368年)金元时代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刘、张、李、朱四大家的学术发展,开扩了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法主用寒凉,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成书于公元1184年,该书妇人胎产论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对妇女生理作出了规律性阐述。张子和著儒门事亲,成书于公元1228年,认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李杲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始生”,治病着重应用补脾升阳除湿之法,著兰室秘藏,成书于公元1276年,该书所论:“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朱震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著格致余论,成书于公元1347年。该书受胎论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八)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   明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13科,其中有妇人科。突出表现在薛、赵、张对肾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薛己著薛氏医按,成书于公元15281554年,即医案16种,凡28卷,大旨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科理论也有重要影响。其中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阐发理论有新意。万全著广嗣纪要、妇人秘科, 成书于公元15491615年,其广嗣纪要·择配篇对妇女生理缺陷的螺、纹、鼓、角、脉的五种不宜,即“五不女”作了论述。王肯堂著证治准绳·女科, 成书于公元1602公元1607年,博采各家之长,加以发挥。明王化贞著产鉴一书系产科专著,成书于1618年。武之望著济阴纲目,成书于公元1620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成书于公元1578年,并著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其对月经理论和奇经八脉的论述,对中医月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成书于公元1624年。全书凡64卷,有妇人规3卷。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认为阳气阴精互为生化,对妇科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明·赵养葵著邯郸遗稿系妇科专书,为其晚年作品,成书年代不详,独重命门学说,“论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如肾中无水胎不安,用六味地黄丸壮水;肾中无火,用八味地黄丸益火”,使妇科治疗别开生面。陈素庵妇科补解约成于16131630年,系陈素庵第十九代裔孙陈文昭从素庵全书妇科部分录出并补解的。此期妇科代表性著作应为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证治准绳·女科、景岳全书·妇人规、邯郸遗稿等,可称当时妇产科的佳作。(九)清代与民国(公元1636公元1949年)清代妇产科的著作较多,流传也较广。民国时期妇产科著作较少。傅山著傅青主女科,作者生于公元16071684年,著作系后人辑录而成。书中论述平正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简效。萧赓六著女科经纶,成书于公元1684年,辑前人之论,间有己见。亟斋居士著达生篇1卷,成书于公元1715年。陈梦雷等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成书于公元1726年。凡520卷,其中有妇科20卷,提供了妇产科学重要资料。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成书于公元1742年,内有妇科心法要诀,集清前的妇产科大成,成为医者必读的参考书。陈念祖著女科要旨,成书于公元1804年前后。沈尧封著沈氏女科辑要,公元1850年由王孟英校注刊行。对妇产科有其独到见解,所论精详。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成书于公元1830年。其求实与创新精神,和对活血化瘀法的发展,对妇科治疗学有很大影响。唐容川著血证论,成书于公元1884年,对气血的化生、作用的讨论,治疗上重视调和气血,对妇产科治疗学有较大影响。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比较大的著作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书于公元1918年,创制的理冲汤、安冲汤、固冲汤、温冲汤、寿胎丸等方为今人习用。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成书于公元1933年,曾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总之,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等。(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妇科学的发展(公元1949年以后)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七版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现在编写了七年制规划教材。1979年开始了中医妇科学硕士学位教育,1982年开始了中医妇科学博士学位教育。1989年开始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评审。三、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中医妇科学2五不女(二)填空1中医妇产科学是以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来研究女性 和的一门临床学科。2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的药方是。3在中医妇科学史中,最早记载对胎教认识的书是。4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癥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了和 的外治法。5朱震亨所著中第一次明确描写了的形态。6我国现存历史最早、理论较完备的产科学专著为著的。7宋代在妇产科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和他的著作。8.  著成的 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描写了产时“离经脉”。9. 自清代以近的妇产科学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为巨大的首推、和。(三) A1型单项选择题1. 女性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经、带、胎、产     B经、孕、产、乳      C冲、任、督、带       D胞宫、天癸         E经、孕、产、杂2.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夏商周时代妇产科的萌芽表现(    )A妇科药物   种子           难产 .双胎妊娠            胎教理论3. 春秋战国时代,中医最大的成就是(     )A黄帝内经        B左传            C史记      D文子九守篇      E胎产书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汉代的著作(      )A汉书许皇后传   B神农本草经      C胎产书      D金匮要略方论    E褚氏遗书5. 下列哪本著作是最早的妇产科专著()A胎产书        B经效产宝        C逐月养胎法D十产论          E达生篇6. 提出“居经”、“避年”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脉经       逐月养胎法 褚氏遗书     难经7唐代把妇人胎产列于卷首的医著是()A外台秘要经效产宝   坤元是宝 产育宝庆集   千金要方8产科成为独立的专科,并设有产科教授的朝代是(      )秦汉时代 隋代         宋代唐代   清代9. 宋代妇产科成就最大的著作是(      )A妇人大全良方 十产论    女科百问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育保庆集10.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清代以近的代表著作(      )A傅青主女科   薛氏医案    达生篇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四)B1型单项选择题A肾   B心     C肝        D脾       E肺1. 少年着重治()2. 中年着重治()3. 老年着重治()(五)X型题1. 明代妇产科代表性著作有 (      )A. 万氏妇人科   B. 证治准绳女科   C. 胎产心法   D. 叶天士女科E. 景岳全书妇人科 (六)简答题试述黄帝内经对中医妇科的重要贡献有哪些?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妇女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疗规律和研究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2某些妇女因先天性生理缺陷而造成不孕症的情况有五种,即所谓螺、纹、鼓、角、脉,称为“五不女”。(二)填空题1生理、病理特点;防治妇女特有疾病2四乌贼骨一蘆茹丸3烈女传4阴道冲洗;纳药5格致余论;子宫6昝殷;产宝7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8王叔和;脉经9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三)A1型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E   5、A     6、B   7、E   8、C   9、E  10、B(四)B1型单项选择题1、A    2、C    3、D(五)X型题1、A、 B、E   2、3、4、5、(五)简答题内经的理论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医妇产科的重要贡献主要有:(1)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2)初步论述了一些妇女疾病如血崩、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覃、石瘕等的病理。(3)记载了妇科的第一首方剂一四乌贼骨蘆茹丸。(马宝璋)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脏器第一节  阴户、玉门第二节  阴道、子门第三节  胞      宫一、 学习要点重点:熟悉阴户、玉门、阴道、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与功能。熟悉胞宫的别名。难点:中医学胞宫与西医学子宫的区别。二、知识点精析(一)阴户、玉门是女性外生殖器官的解剖术语。阴户,又名四边。系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玉门,又名龙门、胞门。相当于外生殖器的阴道口及处女膜的部位。据脉经、诸病源侯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阴户、玉门的功能:是娩出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也是“合阴阳”的出入口。(二)阴道、子门是女性内生殖器官的一部分。阴道,又名子肠。是中医学中的固有解剖名称,其解剖位置与西医学一致。子门,又名子户。是指子宫颈口的部位。阴道、子门的功能:也是娩出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是合阴阳,禁闭子精,防御外邪的处所。(三)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是女性的重要内生殖器官。胞宫的位置:位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连阴道。    胞宫的形态:始见于格致余论,景岳全书进一步描述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可见中医学的子宫形态是形如合钵,状若倒置的梨形,上有两歧,即除了包括子宫的实体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输卵管、卵巢),说明中医学的“子宫”与西医学“子宫”的解剖范围是不同的。为了不使中医学的“子宫”与西医学“子宫”相混淆,所以中医妇科学自二版教材将“子宫”定名为“胞宫”,而将子宫定为胞宫的别名。胞宫的功能:具有化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其功能特点是“亦泻亦藏,藏泻有时”。它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充分表现了胞宫功能的特殊性。三、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胞宫         2.子门            3.阴户           4.玉门        5阴道     (二)填空题1. 玉门又名龙门、胞门。胞门属            ,龙门属        。2. 胞宫的位置在类经附翼中说:“子宫居              之前,            之后。”3.胞宫具有            和             的功能。4.胞宫又名            ,             和            。(三)A1型单项选择题1.“胞宫”一词始见于()A神农本草经     B女科百问    C女科经纶   D女科摄要      E女科要旨2. 下列哪一项是指西医解剖学的子宫颈部位()A子肠      B胞门      C玉门    D龙门     E子门3. 胞宫有“奇恒之腑”之称,于经间期的主要功能是()A藏而不泻的功能      B孕育功能 C泻而不藏的功能D既藏又泻的功能   E以上都不是4胞宫通过哪条经脉与肾相通A冲任二脉          B督带二脉       C胞络      D肾脉             E任脉(四)B1型单项选择题A阴户      B玉门     C子门    D阴道    E子处1. 相当于外生殖器的阴道口及处女膜部位的是(     )2. 相当于内生殖器的子宫颈部位的是(     )3. 相当于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部位的是(     )(五)X型题1关于玉门的功能主要有哪些()A娩出胎儿的关口         B排出月经的关口C合阴阳的出入口         D防止外邪侵入的关口E约束带脉,禁闭带下的关口2四边的范围包括:A阴蒂         B大阴唇        C小阴唇 D阴道前庭   E阴唇系带(六)简答题1胞宫的解剖位置及形态特点如何?2胞宫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四、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解剖名。又名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血室、血脏等。胞宫一词,始见于女科百问“热人胞宫,寒热如疟”。胞宫位于膀胱之后,直肠之前。有化生月经和胎孕的功能。2、解剖名。又名子户。指子宫颈口的部位。为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3、解剖名。又名四边。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4、解剖名。又名龙门、胞门。玉门的部位相当与外生殖器的阴道口及处女膜的部位。5、解剖名。又名子肠,是中医学中的固有解剖名称,其解剖位置与西医学一致。 (二)填空题1、已产;未产2、直肠;膀胱3、化生月经;孕育胎儿4、女子胞;子处;子宫(三)A1型单项选择题1、B   2、E  3、A    4、C  (四)B1型单项选择题1、B   2、C   3、A(五)X型题1、ABC   2、ABCDE(六)简答题1、胞宫的位置,明类经附翼说:胞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具体来讲,它位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子宫的形态,形如合钵,状若倒置梨形,上有二歧。即中医学的子宫形态除包括子宫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附件(输卵管、卵巢),说明中医学子宫的解剖范围与西医学子宫的解剖范围不尽相同。2、胞宫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月经,孕育和分娩胎儿。因其具有藏而不泻,泻而不藏的双重功能,所以早在内经就把它称为“奇恒之府”。这是根据其功能特点提出的,胞宫亦泻亦藏,藏泻有时。其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这种有规律的定期藏泻作用又以五脏六腑之精气为基础,其间通过胞脉,胞络及冲任二脉取得联系,而胞宫与其它脏腑并无表里相配,故有“奇恒之府”之称。(马宝璋)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是女性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带下、胎孕、产育和哺乳等,这些与男性的不同点便构成了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的经、带、胎、产、乳等特殊功能,主要是脏腑、经络、气血乃至天癸的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表现。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找出其活动规律,必须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女性生理中的特殊作用。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胞宫是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气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经络是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因此,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必须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深入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整体关系,尤其要着重了解肾、肝、脾胃和冲、任二脉在妇女生理上的作用。这样才能系统阐述中医妇科学的月经、带下、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理论。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一、 学习要点重点:掌握冲任督带四脉、脏腑、天癸与胞宫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女性生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熟悉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了解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难点:天癸的生理基础与生理作用。二、知识点精析(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胞宫是体现女性生理特点的重要器官,它与脏腑有着密切的经络联系和功能联系。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与带脉交会,冲任督带又上联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通。因此,冲任督带四脉将胞宫与脏腑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冲任督带四脉在妇女生理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冲任督带有四个共同特点:冲任督带四脉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形态。冲任督带四脉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冲任督带四脉是相互联通的。流蓄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1.冲脉与胞宫冲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冲脉起于胞宫;冲脉上行支与诸阳经相通,使冲脉之血得以温化;冲脉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得到胃气的濡养;其下行支与肾脉相并而行,使肾中真阴滋于其中;其“渗三阴”,自然与肝脾经相通,取肝脾之血以为用。可见冲脉的功能是来源于脏腑的。冲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冲脉“渗诸阳”、“渗三阴”,与十二经相通,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而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因此,冲脉之精血充盛,才能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的生理功能。2.任脉与胞宫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任脉亦起于胞宫;任脉与胃脉交会于承浆,得胃气濡养;任脉与肝、脾、肾三经分别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可见任脉的功能也是来源于脏腑的。任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脉,主一身之阴,凡阴精津液等都由任脉总司,故称“阴脉之海”。任脉又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等生理功能。3.督脉与胞宫督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督脉亦起于胞宫;督脉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督脉与肾脉相通,而得肾中命火温养;督脉与心脉相通,而得君火相助;督脉与足太阳相通,行身之背而主一身之阳,又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阳脉之海”。可见督脉的功能也是来源于脏腑的。督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督二脉互相贯通,任行身前而主阴,督行身后而主阳,循环往复,维持着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从而使胞宫的功能正常。督脉与任脉共同主司女子的孕育功能。4.带脉与胞宫带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带脉横行于腰部,总束诸经,并通过冲、任、督三脉间接地下系胞宫;带脉与足三阴,足三阳诸经相通,取肝、脾、肾等诸经之气血以为用。可见带脉的功能也是来源于脏腑的。带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带脉可约束冲、任、督三脉以维持胞宫的生理功能。以上所述,说明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又上联十二经脉而与脏腑相通,从而把胞宫与整体经脉联系在一起,并且十二经脉蓄存着充盈的气血,以维持妇女的生理功能。(二)脏腑与胞宫脏腑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胞宫的行经、胎孕的生理功能是由脏腑的滋养来实现的。1.肾与胞宫肾与胞宫的经络联系: “胞络者,系于肾”。说明肾与胞络直接相连;又肾脉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与督脉同是“贯脊属肾”。所以肾脉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肾与胞宫的功能联系: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而且精又为化血之源,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提供物质基础。肾主生殖,而胞宫的全部功能就是生殖,可见肾与胞宫的功能是一致的。因此,肾与胞宫两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女子发育到一定时期后,肾气旺盛,肾中真阴天癸由先天之微少,而逐渐化生、充实,才促成胞宫有经、孕、产、育的生理功能。2.肝与胞宫肝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肝脉与任脉交会于“曲骨”;肝脉与督脉交会于“百会”;肝脉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可见肝脉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肝与胞宫的功能联系:肝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主疏泄而司血海,而胞宫行经和胎孕的生理功能,都是以血为用的。因此,肝对胞宫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脾与胞宫脾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脾脉与任脉交会于“中极”;脾脉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可见脾脉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脾与胞宫的功能联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司中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有收摄、控制的作用。脾司中气的主要功能在于“生血”和“统血”,而胞宫的经、孕、产、育都是以血为用。因此,脾所生所统之血,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提供物质基础。4.胃与胞宫胃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胃脉与任脉交会于“承浆”;胃脉与冲脉交会于“气冲”。可见胃脉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胃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多气多血之腑,所化生的气血为胞宫之经、孕所必需。因此,胃中的谷气盛,则冲脉、任脉气血充盛,与脾一样为胞宫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5.心与胞宫心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督脉“上贯心入喉”。心通过胞脉、督脉与胞宫相联系。心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统辖一身上下。因此,胞宫的行经、胎孕的功能正常与否,和心的功能有直接关系。6.肺与胞宫肺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肺与督脉、任脉相通,并通过督、任二脉和胞宫相联系。肺与胞宫的功能联系:肺主一身之气,有“朝百脉”和“通调水道”而输布精微的作用,机体内的精、血、津、液皆赖肺气运行。因此,胞宫所需的一切精微物质,是由肺气转输和调节的。(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1.天癸的生理基础天癸的定义: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1)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滋养。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而化生并成熟,天癸即先天之精。(2)天癸,男女皆有,是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物质。2.天癸的生理作用(1)“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2)在天癸的“至”与“竭”的生命过程中,天癸始终存在,并对冲任、胞宫起作用。所以天癸的生理作用不仅促使胞宫生理功能的出现,而且是维持胞宫行经、胎孕正常的物质。(四)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由脏腑化生,通过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运达胞宫,在天癸的作用下为胞宫的行经、胎孕、产育及上化乳汁提供基本物质,完成胞宫的特殊生理功能。三、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名词解释天癸    (二)填空题1. 胞宫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            、             、             、             作用的结果。2. 从形态上看,冲、任、督、带四脉属           范畴;从功能上看,冲、任、督、带四脉有            一样的功能,冲、任、督、带四脉是互相          。同时溢于这四条经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              。3. 天癸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      、     的作用,是促成      、      的重要物质。4. 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      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5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         ,           ,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      ,太冲脉           ,        ,       ,故形坏而无子也。”(三)A1型单项选择题1. 冲、任、督三脉起于()A胞中      B胞脉        C带脉        D阴户      E胞络2. “十二经之海”是()A任脉      B冲脉        C带脉        D督脉      E胞脉.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A四脉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      B四脉是相互连通的        C四脉共同主宰人体的精气血      D流蓄于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经      E从形态上看四脉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形象. 月经来潮与绝经是由以下哪项决定的()A冲任          B胞脉     C天癸      D脾                               E肝(四)B1型单项选择题A经、带、胎、产、杂    B经、孕、产、乳   C胞宫、产道D冲任、天癸           E脏腑、气血、经络1. 妇女的生理特点是()2. 妇女的病理特点为()A经、带、胎、产、杂    B经、孕、产、乳   C胞宫、产道D冲任、天癸           E脏腑、气血、经络A任脉              B冲脉      C督脉、    D胞脉          E带脉3. “阳脉之海”是指()4.“阴脉之海”是指()(五)X型题1肾与下列哪项女性生理有关()A主生长、发育          B化生天癸      C主导月经的产生        D主生殖                E系胞宫2肾通过哪些经络与胞宫相联系()A任脉      B冲脉        C胞络        D督脉      E胞脉(六)简答题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七)论述题何谓天癸?其生理作用是什么?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二)填空题1、脏腑;经络;气血;天癸2、经络;湖泽海洋;连通;十二正经3、冲任、胞宫;月经产生;孕育胎儿4、肾气盛5、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任脉虚;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三)A1型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C  (四)B1型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A (五)X型题1、ABCD E   2、ABCDE (六)简答题(1)从形态上看,四脉皆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现象。(2)从功能上看,四脉皆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即十二经脉中气血旺盛流溢于奇经,使奇经蓄存着充盈的气血。(3)四脉是相互联通的。这对调节全身气血,渗灌溪谷,濡润肌肤,和协调胞宫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4)流蓄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七)论述题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对女性来说,其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冲任、胞宫的作用方面。“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即在天癸“至”与“竭”的生命过程中,天癸始终存在并对冲任、胞宫起作用。因此,天癸通达于冲任经脉,不仅促使胞宫生理功能出现,而且是维持胞宫行经、胎孕正常的物质。                                                     (马宝璋)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一、 学习要点重点: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熟悉带下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妊娠期机体的生理特点、妊娠表现与妊娠机理;产育中预产期计算、分娩先兆、产褥期时限、新产后机体生理特点、恶露持续时间难点:天癸的生理基础与生理作用。二、知识点精析(一)  月经胞宫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又称它为“月事”、“月水”、“月信”等。1.月经的生理现象(1)月经初潮  妇女月经第一次来潮的时间称为月经初潮。初潮年龄在14岁左右。可受地区、气候、体质、营养而异,在我国女子初潮年龄早自11周岁,迟至18周岁,都属正常范围。(2)绝经健康女子一般到49岁左右月经闭止,称为“绝经”或“断经”。在我国女子4652岁期间绝经,也属正常范围。(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但在2135天也属正常范围。经期,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7天,多数为45天。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5080ml;经色,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转呈淡红。经质,指经血的质地,正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