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国学经典之诗词(11页).doc

    • 资源ID:36047260       资源大小:14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学经典之诗词(11页).doc

    -国学经典之诗词-第 11 页国学经典之诗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金元好问雁丘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金元好问雁丘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金元好问雁丘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金元好问雁丘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金元好问雁丘词)

    注意事项

    本文(国学经典之诗词(11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