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其境界其心胸古诗文解读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36052076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其境界其心胸古诗文解读新人教版.doc
其境界其心胸读观沧海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曹操的作品,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诗歌写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在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望海所见所感,写下此篇。其描写的境界,其展现的心胸,雄视天下。其境界。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到高处,纵目远望,静态的,动态的,视觉的,听觉的,可见的,不可见的形象,都入眼入耳,以“观”统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俯视大海,碧波万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威武雄壮。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诗人由“海”及“岛”,让“海”及“岛”两者相互映衬,展现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一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是静景。虽然已到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仍然给人诗意盎然之感,“自古逢秋悲寂寥”,但诗人却写出秋景“胜春朝”。“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一句又将视线移向远处的大海,由“岛”及“海”,是动态之景。诗人再看大海,同时诉诸听觉,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洪波巨澜,汹涌起伏,展现了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以上六句是写诗人眼前所见,所写景物随着诗人的视线转移,或动或静,展现了一种博大的境界。然而,更博大的是诗人不能见之景,是诗人想象的虚景。接下来四句,便是写诗人的想象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诗人由大海气势磅礴的境界展开想象,运用夸张的表现方法,描写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象,创造了一个及其开阔的意境。诗人虚实结合,远望近观,动静相宜,描写了一个包含寰宇的博大的境界。这境界,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心胸呢?或者说,诗人的眼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境界呢?其心胸。“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选择的意象,所描绘的博大的意境,均展现了诗人博大的心胸。我们先看诗人所写的实景。诗人所选的意象包括“何其澹澹”的大海,“竦峙”大海中的“山岛”,丛生的“树木”和丰茂的“百草”等。这里,诗人并未对海洋做形似的描摹,而是状其神,表现其汹涌澎湃、内涵丰富的性格。眼中装满大海的人,心中定澎湃着海洋的激情,孕育着海洋的梦想。这里,诗人既写大海,也写自己,通过海的性格表现自己的性格,通过海的澎湃表现自己的澎湃。我们再看诗人所写的虚景。诗人让日月星辰和大海交融在一起,形成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象,这气象即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心中的激情和梦心。也即诗人博大胸怀、开阔胸襟和宏大抱负的外化,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我们最后再结合写作背景看诗人的心胸和志向。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削平了北方群雄,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此时此刻,诗人面对大海,想着自己已经成就和即将成就的功业,内心怎能不激动呢?怎能不澎湃着一种“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豪情呢?其心胸,便装着大海,装着日月星辰,装着天下了。曹操写观沧海,其描写的境界,澎湃着海洋的激情,运行着日月星辰的梦想;其展现的心胸,雄视寰宇,万马奔腾,气壮山河,势不可挡。201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