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土壤地理学(整理)(26页).doc

    • 资源ID:36058009       资源大小:255.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壤地理学(整理)(26页).doc

    -土壤地理学(整理)-第 25 页第一章1、土壤的概念土壤位于地球陆地表面,是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肥力的薄的疏松物质层。 2、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溶液)、气相(土壤空气)和土壤生物有机体四部分组成。(土壤的形成首先需要岩石风化而成的疏松物质层,这些由基岩风化所产生的疏松碎屑称为土壤发育的母质 ) 3、自然土壤的剖面层次划分及其代号(国际土壤学会1967年代号)04、土壤的基本特征(1)土粒密度 (2)土壤密度(3)土壤孔隙度(4)土壤磁性(5)土壤颜色5、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区别肥力是生产力的基础,但不是生产力的全部。高产的土壤必定肥沃,但肥沃的土壤不一定高产,还要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6、土壤中主要的次生矿物(次生矿物因颗粒较小,具有胶体性质)次生矿物:原来母质、母岩中没有,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成分和构造都有所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矿物次生铝硅酸盐7、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结构中注意一种特殊的结构:团粒结构)土壤粒级:将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称为粒级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常用各粒级土壤占土壤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土壤结构:土壤中的固体颗粒往往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各种团聚体的排列组合状况,叫做土壤中的固体颗粒往往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各种团聚体的排列组合状况,叫做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一部分土粒紧密排列成团,具有水稳性,遇水不容易分散,团粒之间存在适当比例大小的空隙(总孔隙度可达55%)。8、砂土、壤土、粘土的主要特点砂土:贫瘠,缺乏氮素和矿质营养,通透性好,但不容易蓄水保肥。黏土:不容易通气、透水,降雨时容易积水。壤土:通透性好,蓄水保肥能力强。 9、学会查土壤质地三角表10、土壤有机质及其作用土壤有机质是泛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和这些生物残体的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11、矿质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矿质化作用:是指有机质(动植物残体及土壤腐殖质)在土壤微生物参与下,分解成简单有机化合物,最终被彻底分解成无机化合物,如CO2,H2O,NH3等的过程。 腐殖化作用: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其实质和细节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意见。 012、土壤胶体的性质在胶体化学中,胶体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颗粒,实际上土壤中直径2000 nm的粘粒都具有胶体的性质,所以通常所说的土壤胶体实际上是指直径在12000 nm之间的土壤颗粒,它是土壤中最细微的部分 13、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土壤固体部分的重量与同体积水(4)的重量之比,称为土壤的比重(真比重)。单位体积的原状土(包括固体和孔隙在内)的干土重(克/立方厘米),称为土壤容重(假比重)。 孔隙度是用来表示土壤中孔隙的多少,以土壤中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14、土壤水分形态、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常数)吸湿系数:土壤吸持汽态水的最大含量;凋萎系数:植物产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饱和持水量:土壤所有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15、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及其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方式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土壤空气来源于大气)不连续,土壤中不同位置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所差异;土壤空气的含水量比大气高;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氧气含量比大气低,同时还存在由生化作用产生的气体。 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方式有两种: 整体交换气体扩散16、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关系土壤水分和空气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土壤水、气含量的对比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土壤固、液、气三相热容量和导热率存在差异第二章1、风化作用的类型,理解化学风化中水的作用风化作用的两种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矿物的化学风化作用表现最突出的是溶解、水化和水解。 2、硅铝铁率硅铝铁率(SiO2/Al2O3+Fe2O3或简写为SiO2/R2O3)是指土体或粘粒部分的SiO2/R2O3分子比值。首先需要求出SiO2、Al2O3、Fe2O3的摩尔数。 硅铝铁率可以反映土壤母质的化学风化程度(与母质对比)。 3、风化过程的阶段性(一)碎屑分化阶段(二)钙淀积风化阶段 (三)饱和与酸性硅铝风化阶段 (四)富铝化风化阶段 5、自然成土因素及其作用(5大因素)(一)母质因素(1)、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2)、非均质母质使得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化学组成不均一,造成地表水分与能量迁移的不均一性。从而影响到土壤中物质的淋溶和淀积过程,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的方向。 (3)、母质的种类、矿物和化学元素组成对土壤发育的方向和速率起决定性影响 (4)、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也不同 (二)生物因素 生物的代谢过程构成了地表营养元素的生物小循环,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发育。(1) 植物使土壤有机质发生聚集 (2)、植物对土壤矿质养分及性状的影响 (3)、动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微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三)气候因素 (1)、气温对成土过程的作用(2)、降水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四)地形因素 (1)、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 (2)、不同地形部位母质分配不同 (3)、地形发育与土壤演变 (五)时间因素 (1)、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强度,均随着土壤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并可从土壤剖面分异,以及土壤的形态和性质上反映出来(2)、土壤性质随土壤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3)、不同土壤类型所需的发育时间不同 6、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地表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矛盾统一土壤是自然界各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地表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过程的矛盾统一。 地质大循环过程总的趋势是植物养分元素的释放、淋失;生物小循环则是植物养分元素的积累;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这一对矛盾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土壤肥力也得到不断发展。地质大循环是土壤形成的基础,生物小循环是土壤形成核心 7、主要成土过程:课件中12个过程(一)灰化过程 :土体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在酸性溶液作用下发生淋溶的过程。 (二)黏化过程 :是指土体中黏土矿物(2m)聚积的过程。(三)富铝化过程 :也称铁铝化过程或脱硅富铝化过程。是指土体中脱硅、铁铝相对富集的过程 (四)钙化过程 :土壤中的碳酸盐(CaCO3、MgCO3)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主要发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五)盐化和脱盐化过程 : 盐化是指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的聚积过程。易溶性盐积累的浓度达到0.2%以上,危害作物的生长,则称为盐化土壤或盐土。 脱盐过程是指盐化土壤或盐土中易溶性盐的淋失过程。(六)碱化和脱碱化过程 :碱化过程是指土壤强碱弱酸盐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相对富集,导致土壤中的Na+进入土壤胶体交换出一定量钙离子、镁离子和铵离子,水解后释放出碱质,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并使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脱碱化是指碱化土和碱土的碱化度和总碱度以及pH降低的过程。碱土用含有石膏的灌溉水淋洗改良,即为人工脱碱化。 (七)潜育化过程 是指土体在水分饱和、强烈厌气条件下发生的还原反应 (八)潴育化过程 是指土壤中氧化还原交替作用的过程(九)腐殖质化过程 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十)泥炭化过程 (十一)土壤熟化过程 :指自然土壤在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综合作用下进行定向培育,使其成为适于植物生长的耕作土壤,即从生土变为熟土的发育过程。(十二)土壤退化过程 是指自然环境不利或认为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性状和土壤质量恶化、肥力下降、作物生长条件恶化、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如土壤侵蚀、盐碱化、污染、土壤酸化等。 8、土体分异及其原因在发生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土层垂直序列组合构成的土壤剖面形态,称为土壤剖面构型,简称土体构型。土壤在形成过程中出现土体的分异导致不同土体构型的形成。 第三章1、1992年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的分类单元自上而下设立了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7级分类单元。 (1)土纲是对某些具有共性土类的归纳和概括,反映了在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迁移、转化与累积过程所引起的土壤属性的重大差异。如铁铝土,湿热条件下脱硅富铁铝化过程。 (2)亚纲是对土纲范围内土壤群体的续分,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和土壤属性的重大差异性。反映了控制现代土壤形成过程方向和强度的成土条件。如铁铝土分为湿热铁铝土和湿暖铁铝土 (3)土类是高级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土类的划分过程中,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者的统一和综合。同一土类是在同一生物气候、地质水文、耕作制度下形成的,如黑钙土代表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经历强烈腐殖质化和钙化,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弱碱性土壤。 (3)亚类是土类的续分。根据主导成土因素以外的附加的或次要的成土过程划分。(4)土属是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土壤分类单元。根据母质类型、岩性和区域水文等地方性因素来划分,如红壤亚类中,根据母质影响划分为铁质红壤、铁铝质红壤、硅铁质红壤等土属。(5)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层单元。根据土体构型和土壤发育程度或熟化程度来划分。如山区土壤根据有机质含量、土层厚度,盐碱土根据盐化、碱化程度来划分等。(6)亚种是土种范围内的变化。一般以表层或耕作层的某些变化来划分。如地面覆盖程度的变异;新修梯田、其它新形成的田地土壤中所表现出的不十分稳定的熟化特征。 2、了解土壤系统分类,理解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土壤分类。必须首先建立一系列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鉴别土壤、进行分类的依据。 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的特定土层,与土壤发生层是密切联系而又相互平行的体系。诊断特征: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2、土壤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造成生物、气候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征。 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因海陆分布的势态,由此产生的大气环流造成的不同地理位置所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使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变化特征。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指土壤随地形高度的升降依次变化的规律,把土壤随地形高低自基带向上或向下依次更替的现象,叫做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3、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4、主要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及其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关系n 显域性土壤:苔原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隐域性土壤:水成土壤、半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岩成土壤、山地土壤土壤 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土壤肥力 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土壤自净能力 指土壤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消失的性能。土壤组成和性质原生矿物 是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次生矿物 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土壤矿物质的迁移转化 (1)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 (3)生物风化(1)碎屑阶段(2)钙淀积阶段(3)硅铝风化阶段(4)富铝化阶段(1)碎屑阶段 在物理风化作用下,岩石矿物发生机械粉碎形成碎屑风化壳。风化壳中细土粒很少,主要为粗大岩石碎块,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所以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也未发生迁移,属风化的最初阶段。(2)钙淀积阶段 岩石进入风化第二阶段,化学和生物作用加强,原生矿物进一步遭到分解破坏,最易移动的元素Cl、S及一部分Na被分解淋失,一部分被生物吸收。Ca、Mg、K等大部分保留在风化壳中,有些被分解出来并与碳酸根生成不易溶解的碳酸盐,如CaCO3等,在土壤或风化壳中聚积,形成钙淀积风化壳,故称钙淀积风化阶段。(3)硅铝风化阶段 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潮湿气候条件下,风化壳中的盐类受到大量分解淋溶,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分解形成的硅酸,也很快被淋失,风化壳中的阳离子显著减少,残留在风化壳中的主要是高岭石、伊利石等次生粘土矿物,因风化过程中盐基大量淋失,并相对地堆积了Si、A1、Fe组成的次生粘土矿物,所以叫硅铝风化阶段。(4)富铝化阶段 这是岩石风化的最后阶段。硅铝风化壳进一步受到高温多雨的风化淋溶,不但风化壳中的盐基彻底淋失,而且硅铝酸盐分解出的硅酸也大量淋失, A12O3和少量Fe2O3残积在风化壳或土壤中,故称富铝化阶段。土壤矿物质的地理分布在干冷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原生矿物;次生粘土矿物的分布,在强烈化学风化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化学风化作用 溶解作用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 脱盐基作用 脱硅作用 富铝化作用。土壤有机质 是指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和这些生物残体的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 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残体,主要为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有机残体及其分解产物和代谢产物。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质分解后重新合成的一系列黑褐色高分子有机化合物(1)胡敏酸 胡敏酸是溶解于碱、不溶于酸和酒精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胶体的特性。胡敏酸的一价盐均溶于水,而二价和三价盐则不溶于水,具有弱酸性、吸附性和阳离子交换性能,因此对土壤结构体保水保肥性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富里酸 富里酸是溶解于酸和碱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强酸性,其一价、二价和三价盐均溶于水,因此,对促进土壤矿物风化和矿质养分的释放都有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土壤生物的参与下,一方面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变成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叫做矿质化过程。 另一方面是分解后的较简单的产物被土壤微生物重新合成,形成更复杂的有机质,即土壤腐殖质含氮有机质的矿质化(简要概括各个阶段的特征)氨化硝化反硝化 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意义(1)释放出植物所需要的速效养分和微生物所需要的能量(2)生态系统中元素的生物循环的重要途径(3)为腐殖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储藏养分的过程(2)影响和参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3)形成的有机胶体使土壤产生更大的吸收性能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1.内在因素 C/N(1)土壤通气状况(土壤质地)(2)土壤水热状况(3)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2)改善土壤肥力特性(1)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3)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由土壤颗粒的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称膜状水 被吸附在吸湿水膜外层的水分称膜状水。膜状水即使含量还高,植物便开始凋萎,植物呈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称毛管水。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地下水沿毛管上升而存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毛管悬着水是指毛管水与地下水无联系而保持在土壤上层的毛管水,主要由降水、灌溉、融雪等产生的重力水向下运动而成。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多余的水分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的非毛管孔隙向下渗透,如果没有不透水层的阻隔,它可以一直渗透到地下水中去,这称自由重力水。如果有不透水层阻隔,它可以在不透水层之上蓄积下来,即成支持重力水或叫上层滞水。土壤空气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通的性能,称为土壤通气性。 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亦称土壤机械组成。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1)砂质土 砂质土的通气好,降水和灌溉水容易渗入,内部排水快,但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烈。砂质土的养分少,又因缺少粘粒和有机质而保肥性弱,人畜粪尿和一些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所以砂质土的透气透水性能较好,而保水保肥能力较弱。(2)粘质土 粘质土通气不畅,雨水和灌溉水难以下渗而排水困难。粘质土由于通气不畅,有机质分解缓慢,因而容易积累。所以粘质土的透气透水性能差,而保水保肥能力强。(3)壤质土 它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之优点,即具有一定的透气透水性能,又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较为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作物种类多。.土壤结构类型 单粒状、粒状、块状、柱状、片状和大块状 土壤结构的形成 (1)土壤结构形成的胶结物质及其作用 无机胶体的凝聚作用 土壤有机胶体的胶结作用 (2)土壤结构形成的外力作用 生物作用 干湿交替作用 冻融交替作用 耕作的作用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1)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2)团粒结构土壤可以较好地解决水气矛盾(3)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4)团粒结构土壤宜于耕作土壤的一般物理性 单位体积固体土粒的风干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土壤的比重。 单位体积原状土体(包括固体和孔隙)的质量(风干),称为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称为土壤孔隙度。 色调是指土壤所呈现的颜色,又叫色彩或色别。 彩度也叫饱和度,是指光谱色的相对纯度或强度,也就是一般所理解的浓淡程度。 亮度也叫色值、明亮度,是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一种物质以细小粒子的形式相当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物质里,所构成的整个体系称为分散系。胶体的性质(1)同晶置换作用(2)晶格破碎边缘的断键(3)胶体向介质解离或吸附离子而带电土壤胶体表面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介质中其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相交换,称为土壤的离子吸收和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可逆反应,并能迅速达到平衡;阳离子交换按当量关系进行,即离子间的相互交换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阳离子代换力:一种阳离子将其他阳离子从胶粒上代换下来的能力,称为阳离子代换力。影响因素a:阳离子代换能力随离子价数增加而增大b:等价离子代换能力的大小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c:离子运动速度愈大,交换力愈强d:离子浓度愈大,交换能力愈强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称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称为盐基饱和度。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引起的酸度,称为活性酸度或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H+和A13+所引起的酸度,称为潜在酸度。土壤的缓冲性是指当加酸或碱于土壤时,土壤具有缓和酸碱度改变的能力。土壤发生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土壤与成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由于土壤形成因素存在着地理分布规律,所以研究土壤时一定要考虑到土壤地理分布的规律性。 (一)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 首先,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 其次,非均质的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较均质母质更为复杂,它不仅直接导致土体的机械组成和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而且还会造成地表水分运行状况与物质能量迁移的不均一性。 第三,母岩种类、母质的矿物与化学元素组成,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矿物、元素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而且对土壤形成发育的方向和速率也有决定性的影响。(二)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5.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三)土壤发育与生物的关系(四)土壤发育与地形的关系(五)土壤发育与时间的关系 首先,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强度,均随着土壤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并可从土壤剖面分异,以及土壤的形态和性质上反映出来。 其次,任何土壤类型的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壤发育阶段不同,某些特性可能不大一样。 再次,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土壤要获得同一个特性所需要的时间极不一样。最后,年龄与土壤发生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土壤形成过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条件下,土体中进行的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的总体过程,它也是地球表层系统物质能量迁移转化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形成过程(一)原始成土过程 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的岩石风化物,在低等植物如地衣、苔鲜及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累积有机质,并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条件。这是土壤发育的最初阶段即原始土壤的形成。(二)腐殖质化过程 是指在各种植被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结果在土体上部形成暗色腐殖质层的过程。(三)泥炭化过程 土壤形成的泥炭化过程,即指有机质以有机残体的形式在土壤上层不断累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有积水的沼泽地段,特别是在低温潮湿环境中,湿生植物的残体在嫌气条件下不能被彻底分解与转化,而是以未分解、半分解状态的有机物形式累积与地表,形成一个暗灰色泥炭层的过程。(四)灰化过程在寒带和寒温带针叶林植被下,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地面堆积了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在针叶林残落物中,富含单宁与树脂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真菌微生物的分解,产生一种强有机酸富里酸,这种强有机酸对土壤矿物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产生强酸性淋溶。其结果是土体上部的碱金属和碱土淋失,土壤矿物中的硅铝铁发生分离,铁铝胶体淋溶淀积与下部,而二氧化硅则残留在土体上部,从而在表层形成一个灰白色淋溶层次,称为灰化层。(五)粘化过程在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土体中水热条件比较稳定,一般在土体内部发生较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机械淋洗的过程。因此,一般在土体中下层有明显的粘粒聚积,形成一个相对较粘重的层次,称粘化层。(六)富铝化过程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盐基物质,使风化液呈中性或碱性环境,盐基离子和硅酸随风化液大量淋失,而铁、铝、锰等元素在碱性风化液中发生沉积,滞留于原来的土层中,其结果是造成铁、铝、锰氧化物在土体中残留或富集,而使土体呈红色。(七)钙化过程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季节性淋溶,使矿物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易溶性盐类大部分被淋失,而硅铁铝等氧化物在土体中基本不发生移动,而相对活跃的元素钙镁,则在土体中发生淋溶、淀积,并在土体的中、下部形成一个碳酸钙和碳酸镁相(八)盐化过程(八) 盐化过程是指土体中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的过程。发生在滨海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形成具盐化层的盐渍土。对富集的钙积层。(九)碱化过程是指土壤胶体上吸持较多交换性钠,使土壤呈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结果在土壤底层形成具碱化层的碱化土。(十)潜育化过程由于土层长期被水浸润,空气缺乏,处于缺氧状态,由嫌气微生物进行分解有机质的同时,高价铁、锰被还原为低价铁、锰。由于铁、锰还原的脱色作用,使上层颜色变为蓝灰色或青灰色,这个过程称为潜育化作用,这个还原层次称为潜育层或青泥层。(十一)潴育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氧化还原交替进行的过程。形成潴育层,特点:产生锈斑锈纹、铁锰结核,发生于地下水浸润土层、地下水升降频繁区。(十二)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层由于上层滞水,引起铁锰氧化物被还原为可溶的低价态铁、锰离子,当水分过多时,一部分低价态铁锰离子以侧渗方式流出土表之外,另一部分则在土层中积聚形成铁锰结核,其结果导致土壤表层中有色矿物如氧化铁、氧化锰逐渐减少,并使该土层逐渐脱色形成了一个灰白色的白浆层。(十三)人工熟化过程土壤剖面 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O层凋落物层:指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 质为主的土层。 A层腐殖质层:形成于表层或位于O层之下的 矿质发生层。土层中主要由腐 殖质构成。 E层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 失的土层。 B层淀积层:土壤物质积累的层次。 C层母质层。 R层母岩层。土壤的个体发育 土壤的个体发育是指土壤从岩石风化产物或其他新的母质上开始发育的时候起,直到目前状态的真实土壤的具体历史。 土壤的系统发育 土壤系统发育是指土壤圈中各土壤发生类型在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土壤的演替土壤演替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土壤或土壤类型组合土被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过程。 土壤分类土壤分类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1)古代朴素(2)近代土壤发生学(3)现代定量化诊断层 就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别,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的特定土层。诊断特性 就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别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土壤发生学分类共分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中国土壤分类共分为: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土壤发生学分类和土壤诊断学分类的联系与区别及其优缺点西欧土壤分类的共同特点土壤分布土壤分布规律是指土壤类型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变化的特性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从而引起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使水分条件和生物等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相应的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而按经度(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化的规律。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指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水分和热量出现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的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的特性。1.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有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2.在相似的纬度上,从湿润地区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到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先是趋于复杂,最后又趋向于简单,而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3.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包含的土壤类型也愈多。4.山地坡向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组成及同类土壤分布高度也有差别。世界土壤分布在欧亚大陆内部,自北而南,土壤类型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高山(高原)土壤、红壤和砖红壤等。在大陆西岸沿海地区,土壤类型自北而南依次是冰沼土、灰化土、棕壤、褐土;在大陆东岸沿海地区,其土壤分布类型自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 陆地表面连续分布的土壤状如被覆,故也称土被土壤区划就是对土壤群体进行地理区域上的划分 ( 一综合性 二是强调土壤地带和农业地带的一致性。)土壤类型灰土地理分布 灰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即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区。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呈现纬向地带性分布。在中国,灰土分布区相对较小,灰土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成土条件 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气温的季节变化很大,降雨集中在夏季。 植被:灰土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地形:灰土分布区的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或平原。 母质:多为更新世冰川沉积物。成土过程 在寒温带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针叶林对土壤有机物累积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强酸性化合物将矿物分解成为各种氧化物,并使土体发生分异,其土壤剖面特征土壤性状灰土剖面分异明显,土体构型为O-A-E-B-C型。 灰土表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其土壤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灰土呈现强酸性反应。阳离子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很低。粘粒含量从表层向下明显增高,质地有明显突变性。淋溶土地理分布 淋溶土广泛分布于温带湿润气候区,淋溶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7%,横跨了5个大自然带。中国淋溶土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均有分布。成土条件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17之间,年降水量在6001800mm之间,年均干燥度多数在0.51.0之间。 植被:淋溶土分布区,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草甸和草甸沼泽类型的草本植物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低平原河谷阶地、山间盆地和盆地、山前台地及部分熔岩台地。母质:残积物、坡积物、第四纪沉积物。成土过程 在温暖多雨季节,原生矿物分解强,土壤中的易溶性盐类和碳酸盐均遭到淋失,原生矿物分解的结果,形成粘土矿物,如水化云母、蛭石、高岭石等。这些粘土矿物,一部分就地残积于土体层,一部分随着季节性水分的变化,向下淋溶,在心土层淀积起来,形成粘化层。在粘粒形成的同时,铁、锰逐渐释放,被释放出来的亚铁化合物因氧化而淀积,并以棕色胶膜形态包被于土粒或结构体表面,使土体呈棕色,而这种颜色由高纬向低纬越来越鲜艳、醒目,因此,由高纬向低纬的土壤类型是暗棕壤、棕壤和黄棕壤。 土壤性状淋溶土的土体构型为OABC。淋溶土呈微酸性至酸性,pH值多为6.07.0;土壤阳离子代换量较高;淋溶土质地黏重,次生黏土矿物水云母、蛭石为主。 富铁土地理分布 富铁土广泛分布于世界亚热带地区。成土条件富铁土形成于湿热气候条件下,其自然植被以常绿林为主,地形主要为丘陵,其成土母质种类繁多,有第四纪红土,基性火成岩(玄武岩)风化物,还有风化不彻底的各种母岩风化物。 成土过程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受到强烈风化,以致硅酸盐类矿物强烈分解,产生了以高岭石为主的次生粘土矿物和游离氧化物。在风化过程中,盐基离子的淋失是富铁铝化作用的前提,富铁土中盐基离子已被强烈淋失,使土壤盐基离子含量明显降低,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中,交换性铝离子占了优势。此外,不仅盐基离子淋失,硅酸也被迅速淋失,从而使铁、铝的富集作用比较明显,当移动到一定深度时即发生凝聚沉淀作用。土壤性状富铁土的土体构型为AhBsC。富铁土质地粘重,粘土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在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小于1,且胡敏酸的分子结构也较简单,分散性强;富铁土一般呈现酸性至强酸性反应,土壤PH值在5.05.5之间。富铁土的结构较差,多呈块状结构,土壤结构的水稳性差,干时坚硬湿时黏糊。 铁铝土地理分布 铁铝土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雨林气候区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成土条件 ,年降雨量在10002500mm之间。 植被: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繁茂生长,铁铝土原有植被为热带雨林或热带及亚热带季雨林。 地形和母质:铁铝土一般分布于地势略呈起伏、坡度平缓、地表相对稳定的低丘阶地地形上,其成土母质为各类母岩强度风化物,或经短距离搬运后的沉积物,也包括第四纪红土和浅海沉积物。成土过程在铁铝土的风化成土过程中,盐基离子遭受强烈淋失,阳离子代换量较低,盐基饱和度也很少超过40%,在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中铝离子占优势。除了盐基离子外,在铁铝土的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硅酸也被强烈淋失,而致铁、铝氧化物产生极明显的相对富集作用。除此之外,在铁铝土区,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雨林密集的植物种群终年生长茂盛,并将大量凋落物归还土壤表层,形成强烈的生物富集过程。 土壤性状铁铝土土体构型为:AhBmsBCC。铁铝土因成土过程强烈,土壤矿物已遭受彻底风化分解,故其土壤中原生矿物含量很少,土壤质地粘重,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并含有大量的三水铝石和氧化铁;铁铝土一般呈现强酸性反应,土壤PH值在4.55.0之间。均腐土地理分布 均腐土分布于世界温带半干旱及半湿润气候区。在中国均腐土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成土条件 气候:均腐土分布区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为主,在中国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植被:均腐土形成发育的植被条件是温带森林草原、温带干草原和暖温带森林灌丛为主,在黄河中游地区长期的旱作农业活动也形成均腐土。 地形和母质:均腐土区的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平原、平原、丘陵、山地等;均腐土的成土母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花岗岩、片麻岩、辉长岩、石英砂岩、玄武岩、石灰岩、白云岩等风化物,也有黄土、黄土状沉积物以及洪积物、冲积物等。成土过程均腐土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繁茂,每年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较多,冬季严寒漫长,土壤冻结,微生物分解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质主要以腐殖质的形态积累于土壤中,形成较厚的、腐殖质含量由上向下逐渐减少的腐殖质层。 在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由于降水不足,降水只能淋洗其易溶性的氯、硫、钠、钾等盐类,而钙镁等盐类只部分淋失,部分仍残留于土壤中。因此,土壤胶体表面和土壤溶液多为钙镁所饱和,土壤呈中性或碱性。土壤表层的部分钙离子,可与植物残体分解所产生的碳酸结合,形成重碳酸钙向下移动,并以碳酸钙的形式淀积于土层中、下部,形成钙积层,或者只具有钙积现象。 土壤性状土体构型为AhABBkC。均腐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可达1.5,预示均腐土具有强烈的腐殖质化过程;均腐土呈现中性至微碱性,土壤盐基饱和度在90%以上,其代换性盐基离子以钙、镁离子为主;均腐土质地以壤质为主,在土体下部往往有微弱的粘化现象。黑土剖面形态特征黑土的剖

    注意事项

    本文(土壤地理学(整理)(26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