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doc
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 3二、选择题- 3三、简答题- 3参考答案-3第二章 输血安全- 4一、名词解释- 4二、选择题- 4三、简答题- 5参考答案-5第三章 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6一、名词解释-6二、选择题-7三、简答题-13参考答案-13第四章 免疫血液学-17一、名词解释-17二、选择题-17三、简答题-24参考答案-24第五章 血液成分制备-27一、名词解释-27二、选择题-27三、简答题-29参考答案-29第六章 临床输血-31一、名词解释-31二、选择题-31三、简答题-42参考答案-43第七章 输血不良反应-51一、名词解释-51二、选择题-51三、简答题-55参考答案-56第八章 输血相关传染病-57一、名词解释-57二、选择题-57三、简答题-60参考答案-60第九章 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62一、名词解释-62二、选择题-62三、简答题-64参考答案-64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A型题】1.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 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 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 B.有偿献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 D,采供血集中化E.自体输血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A.疟原虫(疟疾),梅毒 B.甲肝,丙肝C.HIV,乙肝 D.禽流感,巨细胞病毒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 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二、选择题【A型题】1.A 2.B 3.D 4.E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在zO世纪80年代初病毒学的重要发展HIV病毒的发现。此重要发现使病毒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同时,由于确认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使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大量的研究推动了输血学这方面的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也使输血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第二章 输血安全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 2. 病毒高危制品二、选择题【A型题】1.乙型肝炎病毒是威胁输血安拿的丰要病毒之一,原因是 A.感染后造成肝脏损伤 B.乙肝可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C.普通人群中乙肝感染率很高 D.乙肝病毒抵抗力强E.乙卉病毒为DNA病毒 2.无偿献血是为了从低危险人群挑选安全的献血者,因此献血者A.应该都是重复献血者 B.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应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C.应该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D.应该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E.应该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对病原体进行常规筛检必要性的前提条件是A.经血液传播是该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感染将导致临床后果(发病)B.病原体人群中感染率高 C.病原体献血者中的感染率高D.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灵敏性高E.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特异性高4巨细胞病毒(CMV)可以经输血传播,目前未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原因主要是A人群对CMV免疫水平高,感染后大多数人不发病B.没有适合于大规模血液检测的试剂和方法 C.检测试剂质量达不到要求 D.血站检测的管理上存在困难 E.可以通过除白细胞过滤等其他方法预防CMV经血传播5.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是安全的,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却可以传播输血相关病毒,其主要原因是A.肌注丙球没有病毒污染,但静注丙球有病毒污染 B.两种制品的制备工艺流程不同C.肌注丙球中含防腐剂 D.两种制品的丙球浓度不同E.两种制品的注射途径(肌注/静注)和用药剂量不同(静注一次用量6.建立和不断改进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体系是保证血液安全的A.物质保证 B.法律保证C.人员保证 D.组织基础E.最重要措施7.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液安全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 B.聘用高学历的技术人员C.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和改进检测试剂/方法并引进新的检测技术D.多次检测 E.采用价格高的试剂8.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血液 B. 进=步提高输血安全C.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D.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E.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开支9.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原则是A.配合性输血 B.选择低成本的血液制品C.优先保证急症抢救用血 D.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E.保证重大手术用血三、简答题1.为什么输血必须同时兼顾输血安全和疗效?2.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已很小,为什么还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 为了全面推动和加强全球的安全输血工作,WHO制定了如下血液安全的战略,此应成为我们加强输血安全工作的指导原则。(1)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系统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2)只从低危人群中的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3)严格检测血液。对每单位血液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包括HIV、肝炎病毒、梅毒和其他传染病病原体。在采供血梭有方面,包括血型定型、配合性试验、血液成分制备和血液制品的保存和运输中实施规范管理和操作(GLD)。(4)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并尽可能应用简单的血液代用制品。2.病毒高危制品 传播输血相关病毒危险性大的血液制品称为病毒高危制晶,如抗血友病球蛋白(凝血因子)制品即属于病毒高危制品。法律规定此类制品必须用经过验证的病毒灭活方法处理,应用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病毒高危制品造成病毒感染的要负法律责任。一、选择题【A型题】1.C 2。B 3.A 4。A 5。E 6。D 7。C 8。B 9.D三、简答题1.为什么输血必须同时兼顾输血安全和疗效?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和有效,这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输血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如果尽管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缓解了患者的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输注的血液制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会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失去意义或大打折扣。2.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已很小,为什么还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尽管输血的安全性已得到显著的提高,残留的输血危险已大幅度降低,但是,输血安全问题,特别是输血传播HIV等相关病毒的问题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尽管输血传播病毒的发生率已经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对于被感染的接受输患者来讲,就是严重问题,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晌,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尽管输血传播病毒的问题仅发生在个别或少数人身上,但是,其后果严重,影响大,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处理不好甚社会产生全局性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三章 安全鲜血和输血管理一、名词解释1.血液成分制品 2.质量 3.质量管理 4.固定献血者 5.无偿献血者6.保密性弃血 7.地位献血者 8.危险行为 9.主动延期献血 10.冷链一、选择题【A型题】1.对采血人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有个别献血员有呼吸道疾病 B.有个别献血者有肝炎C.有的献血员有皮疹 D.针尖意外刺伤引起的感染E.有的献血员有真菌感染2.血液从采血车(点)运至血库最佳温度为A.0 B.04C.-30 D.28E.-203.装有病理标本的包装只能A.在邮差和工作人员共同监督下打开 B.由工作人员打开C.由实验室人员打开 D.在实验室中由指定人员打开E.由实验室的主任打开4.血站血液检验的原始记录应保持A1年 B.3年C5年 D.10年E.20年5. 温度计应放在冰箱的什么位置A上层 B.中层C下层 C.不断变换位置E.上中层 6. 血浆一旦融化,应保存在A.-20 B.0C.4 D.28E.-107. 血浆融化后,保存最多不超过A2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 D.48小时E.36小时8.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A.5% B.2%C.0.9% D.0.5%E.0.99%9.使用最广泛的消毒溶液A.碘酒 B.酒精C.次氯酸钠溶液 D.甲醛E.丙酮10.低危献血者指A.经常献血 B.不要报酬C.定期献血 D.输血传播传染病危险性低E.无偿献血11.吸引新献血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给予献血者报酬 B.现有献血者现身说法C.通过广播电视 D.组织旅游E.给献血者发营养品12.下列哪种来源提供的血液最安全A.职业献血者 B.定期无常献血者C.家庭成员献血 D.有偿献血者E.不要报酬 13.目前认为HIV血液流行性比例较高的年龄段为A.20岁以下 B. 2045岁以下C.4560岁 D. 6070岁E.7080岁14.下列哪个不属于危险行为A.注射毒品 B. 同性恋C.嗜酒 D. 多个性伙伴E.卖淫15.有疟疾病史者接受治疗后无症状者应推迟献血A.612个月 B. 23年C.3年以上 D.4年以上E.5年以上16.流动采血时的冷藏箱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A.210°C B. 28C.4-6 D. 48E.21017.献血时鼓励以下哪些人群做自我排除特别重要A.国家工作人员 B. 高校学生C.吸毒人员 D.个体人员E.税务人员18.取得献血者病史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A.献血者每次献血时填写自己的病历号码,然后向医院咨询B.献血者每次献血时拿每次的病例证明C.献血者每次献血时由宣传人员替代填写一份调查表D.献血者每次献血时填写一张标准的病史调查表E.献血者每次献血时提供病例本19.以下哪个方面不属于献血者登记记录的内容A.临床医院用血计划 B.献血者健康征询表C.献血者临时延期记录 D.献血者的个人登记表(卡)E.同意书20.当确认某人不可能被接受作为献血者时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A.用明了和系统的方法向他们解释原因B.不需要进行跟踪了解C.不通知本人具体原因,而与家属直接联系D.结果在网上公布,献血员自己查E.结果需要献血者自己到医院咨询21.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加强献血者资料的保密A.血站工作人员可以向他人提供献血者资料B.血站工作人员可以把资料提供给患者C.采血员允许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和献血者名字出现在样本管上D.提供一定的地方保证献血者与工作人员的谈话不被第三者听到E.患者可以到血站来查献血者的档案22,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A.针头太钝 B.经脉太细C.采血者的技术不够娴熟 D.献血者过度紧张E.新的献血者23.关于静脉穿刺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最清晰可见的静脉不一定是最合适的B.皮肤上有许多种类型的微生物可导致污染C.皮肤通过消毒可以做到无菌D.静脉穿刺应选择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E.静脉穿刺针尖入静脉后须沿静脉方向前进1cm左右24.静脉穿刺时,刚进针时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为A. 30° B.45°C.60° D.20°E.35°25.静脉穿刺偶尔不成功时,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是不正确的A.让献血员适当休息一段时间 B.向献血者解释采血不成功的丿C.取出针头,弃去血袋 D. 继续在同一手臂再进针E.让献血员摁住针眼处直到不出血26.穿刺过程误刺动脉,经处理待出血停止后绑上绷带,应告诉献血者绷带维持的时间为A.46小时 B.30分钟C.2小时 D.3小时E.3.5小时27.发生轻度献血反应进行处理的措施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继续献血 B.提供冷饮料C.抬高双脚,降低头部以增加供血 D.向献血者解释原因E.安慰献血者,消除他们的担心28.以下哪个不属于重度献血反应的症状A.重度晕厥 B.惊厥C.献血者有知觉 D.大小便失禁E.面色苍白29.有关献血反应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献血反应加强管理后可以杜绝B.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性别有关C.友好愉快的气氛可以减少献血者的焦虑,甚至可以防止副反应D.200ml血液可以导致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E.献血环境和献血反应没有关系30.献血者献血后身体调整必须有一段多长的休息时间A.5分钟 B.10分钟C.2O分钟 D.8分钟E.12分钟31.关于献血后护理的指导以下哪种描述正确A.建议6小时后可以从事剧烈活动B.静脉针口贴上胶布12小时后才能取走C.用餐时过量饮酒D.献血当天晚上可以熬夜E.献血当天晚上要大量补充营养32.身体基本检查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身体检查可以不测量身高和体重B.对献血者皮疹应评估C.身体检查需在每次献血时都进行一次D.身体检查包括体格检查E.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33.建立固定献血队伍的重要性体现在A.提供安全的血液来源 B.紧急情况下不愿意鲜血C.有献血经历,不容易配合 D. 固定献血可以预防输血传染病E.固定献血可以不进行血液的检测34.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多少年A.5年 B.1年C.8年 D.3年E.10年35.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献血者血清(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当是多长A.与全血有效保存期相同 B.是全血有效保存期的一半C.是全血有效保存期的一倍 D.全血有效保存期满后半年E.全血有效保存期满后一年36.血站对献血者两次采集间隔期不能少于几个月A.3个月 B.4个月C.5个月 D.6个月E.1年37.国家提倡哪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1645岁 B.1845岁C.1855岁 D.1660岁E.18-60 岁38.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最多不得超过多少A.200m1 B.450mlC. 300ml D.350mlE. 400ml39.PDCA循环以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质量监督以和质量改进为核心的质量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PDCA分别为哪一组英文的缩写A.plan,do.check和actB.plan, do, check和approveC.purpose, do, check和 actD.plan,direct,check和actE. plan, do, change和act40.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质量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个A.血液检测 B.质量体系文件C.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D.血液E.质量鉴定4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血液监测的范围A.献血者 B.血液制品加工C.血液制品输注 D.从业人员的资质E.受血者41.下列哪一项对血液标准和标准化的描述是不正确A.血液标准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是血液标准B.血液标准的制定、发布和贯彻实施标准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C.血液标准的修订不属于血液标准化的工作D.血液标准是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但血液的标准化工作与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无直接关系E.血液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地区标准和机构标准不同猷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内容A.质量体系种类识别 B.质量体系的策划与建立C.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和评审 D.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E.质量体系的实施43.质量体系的贯彻实施不包括A.人员培训与质量意识教育 B.实验室质量控制C.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 D.过程质量控制E.环境和环节卫生的质量控制45.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制品在国家强制标准GB1泓69- 01全血和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没有质量规定A.全血 B.浓缩红细胞C.新鲜冰冻血浆 D.单采血小板E.冷冻血小板三、简答题1.献血和献血者的种类有哪些?2.常见的危险行为有哪些?3.献血者的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效果评价指标是什么?4.教育、动员和招募献血员活动的方法有哪些?5.献血者选择包括的内容有哪些?6.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哪些?7.献血不良反应按照程度划分的种类有哪些?应分别如何处理?8.献血者的记录需要立卷归档的资料包括哪些?9.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功能是什么?10.输血科(血库)的职责是什么?11.医院输血委员会的功能是什么?12.医院输血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1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全输血保证策略主要有哪些?14.全面质量管理比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进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5.血液成分制品的质量管理范围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l.血液成分制品 即将一定量正常人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与一定量的保养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均一制品。2.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明示的、通常有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3.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4.固定献血者 至少献血3次并保持每年至少献血1次的人(或一有电话联系就前来献血的人)。5.无偿献血者 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或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钱或其他报酬的献血者。6.保密性弃血 指在献血者要求下将献血者所献的血液处理掉。7.低危献血者 指传播输血传染病危险性低的献血者。8.危险行为 指使人感染上输血传染病危险的行为。 9.主动延期献血 指自愿献血者决定等到不适合献血的状况改变后或条件符合后再献血。10.冷链 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浆贮存和运输的系统,采用尽可能安全的方法维持血液的各项功能。二、选择题A型题】1.D 2.D 3.D 4.D 5.D 6.D 7.C 8.C 9.C 10.D 11.B 12. 13.B 14.C 15.A 16.B 17.C18.D 19.A 20.A 21.D 22.E 23.C 24.B 25.D 26.A27.A 28.C 29.C 30.C31.B 32.A 33.A 34.E 35.D 36.D 37.C38.E39.A 40.E 41.D 42.C43.A 44.C 45.E 三、简答题1.献血和献血者的种类有哪些?家庭或替代献血者:患者所需的血液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患者家庭成员或社区提供有偿或职业供血者:为了获得金钱或其他报酬而献血的供血者。志愿无偿献血者(简称无偿献血者):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成分而不获得任何报酬的人。也就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钱或其他报酬的献血者。固定的无偿献血者(简称固定献血者):至少献血3次并保持每年至少献血一次的人(或一有电话联系就前来献血的人)成为固定献血者。2.常见的危险行为有哪些?有一个以上的性伙伴;卖淫;同性恋;二重性行为(同时与同性、异性发为);注射毒品;皮肤多次划破,纹身和血祭;与有危险行为的人发生性行为。3.献血者的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效果评价指标是什么?公民中参加献血人数是否增加;无偿献血人数是否增加;再次献血和连续献血人数是否增加;由于输血传染病丽永久排除献血的人数是否减少。4.教育、动员和招募献血员活动的方法有哪些?献血前知识和教育演讲;教育材料;报刊;广播和电视;网络;电影院等。5.献血者选择包括的内容有哪些?献血前咨询;危险行为;询问病史;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6.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哪些?精神因素;献血前过度疲劳;献血环境不理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欠佳,语音生硬,不热情,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穿刺疼痛等。7.献血不良反应按照程度划分的种类有哪些?应分别如何处理?不良反应的程度从轻到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1)轻度献血反应:主要症状为紧张焦虑、呼吸和心跳加快、面色苍白伴有出汗、眩晕或连续的哈欠和恶心呕吐,此时献血者仍有知觉。马上停止献血。使献血者平卧,抬高双腿、头低位以增加血液供应,给一杯冷饮料让其在凉快、空气清新的地方充分休息等。(2)中度献血反应:渐进的轻度反应导致失去知觉。此时献血者脉搏减慢,浅表呼吸,长时间无知觉。必须立即停止献血。让献血者抬高双腿,头低位,侧卧防止呕吐,保持室内空气凉爽、清新,定期观察献血者的表情和检查其脉搏,全过程要有人陪同。(3)重度献血反应:惊厥伴有晕厥,晕厥较常见,惊厥极少见。主要症状有头晕、虚弱、出汗、面色苍白,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和大小便失禁。立即停止献血,使献血者平卧,抬高双脚,头低位,松开衣领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将献血者移至空气凉爽、清新的环境中,与其他献血者隔离,防止影响其他献血者献血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向献血者解释所发生的一切,消除献血者的疑虑,婉转地告诉献血者以后不要献血了。经常检查献血者的脉搏,用手指掐人中穴或合谷穴,如惊厥超过5分钟,应作医疗急救,在医生的指导下静脉注射地西泮。8.献血者的记录需要立卷归档的资料包括哪些?个人献血的登记记录:包括同意书,病史记录,身体的基本检查记录;献血者的献血记录;流动采血点的纪录;献血者的分析表;献血者选择记录。9.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功能是什么?(1)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各级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2)认真贯彻执行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决定,执行输血技术规范,指导全血或成分血的合理使用,保证输血安全。(3)根据临床用血申请做好用血计划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9,并按计划领取所需血液、血液成分。(4)做好全血或成分血的贮存与质量观察。(5)输血前的血液免疫学检测。(6)发血。(7)临床输血会诊。(8)输血反应的检查、统计分析与上报。(9)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如成分输血、自体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10)积极宣传与贯彻无偿献血制度。(11)输血医学的科研与教学。10.输血科(血库)的职责是什么?(1)全血和血液成分的运输。(2)领取或接受血液、血液成分后,要认真检查核对验收,外观检查合格、血袋密封良好、标签填写齐全清楚、包装合格、数量与取血单相符,即可存人贮血冰箱,并登记。(3)血液、血液成分应按品种、规格分类贮存。(4)贮血室周围无污染源(如传染病房、细菌室、厕所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室温控制在28°C以下,定期消毒。(5)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以防止血液污染。(6)接受有医护人员送来的输血申请单和血样管。(7)交叉配血前认真核对患者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内的)和供血者标本。复查ABO血型和Rh(D)血型,均无误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8)白细胞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均需ABO同型输注,并作交叉配血。血浆也应同型或相容输注。(9)确定输血后,由医护人员凭申请用血单到输血科(血库)领血。家属或非医护人员领血一律不能发给。(10)血液发出后,立即将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管保存于28C冰箱7天。(11)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例中并和时填写输血反应记录卡,于24小时内送回输血科(血库)。(12)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尤其要注意血液疗法的器械消毒,严防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3)大力宣传和推广使用成分输血,逐步提高血液成分输注在临宋中的比例。(14)必须使用有卫生行政部门正式比准文号,符合质量要求的血型试剂、诊断试剂、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和血袋。(15)临床输血有关资料需要保存10年。11.医院输血委员会的功能是什么?客观分析医院用血或各种血液成分的情况。指导临床各种血液或血液成分的输注治疗,提高临床用血的疗效.倮证临床用血的质量。12.医院输血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制定各种临床输血治疗用血的原则。评估输血科(血库)的统计资料。分析全血或成分血的使用情况。估算输血科(血库)贮备血或输血的比例。评估输血反应和输血后感染症。审核院内不正常用血的情况。协助输血科(血库)动员献血者(鼓励手术前和手术中的自体输血)。对院内有关输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一年至少一次。协调沟通输血科(血库)与各科室间有关输血工作的事宜。1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全输血保证策略主要有哪些?第一,建立国家输血服务的体系,并实施输血质量管理体系(Quaky Management System QMS);第二,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第三,对血液进行筛查;第四,临床合理用血。14.全面质量管理比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进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是涉和到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以预防质量问题发生为指导的管理思想;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关键作用;突出了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在管理方面重视质量信息。15.血液成分制品的质量管理范围是什么?涉和到献血者征募、献血前咨询、健康检查与献血后服务、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筛查、血液储存运输等一系列采供血机构的过程和活动。第四章 免疫血液学一、名词解释1.血型2.ABO正反定型3.RhD阴性4.连锁不平衡5.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6.PCR-SSP7.血小板特异性抗原8.血小板相关抗原9.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