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6年北京自考大纲生理心理学.doc

    • 资源ID:36064951       资源大小:124.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年北京自考大纲生理心理学.doc

    201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 课程代码:10070 2014年12月版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生理心理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本科)考试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心理科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它吸收这三大类科学的成果,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它为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是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脑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名词多,常见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名词多,涉及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面广。 因此,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又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掌握它的知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问题、疾病问题、子女教育和老人问题等,是值得自学人员花费力气认真学好的课程。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直作为本课程自学考试教材的生理心理学,2014年更新的第三版,是十二五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吸收了国际最新进展,并特别注重介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医学新成果,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成瘾行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情感障碍、焦虑/恐惧和强迫-强制症障碍、睡眠障碍、肥胖症、人脑性别差异和性取向等问题。本大纲要求的必学内容,是按普通心理学体系,从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等认知过程,到本能动机、情绪情感、人际交往、人格智能等心理活动和特质, 对各自的脑科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介绍。 自学时应抓住这个体系框架,把各章节联系起来。其次,应准确掌握重要名词和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应把各章节中例举的神经精神疾病问题与相应心理过程联系起来,加深理解疾病问题与生理心理学的关系。最后,有些章节既介绍了经典理论又介绍了新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的对比,自觉加强科学发展观的修养。考虑到自学和成人教育的特点,本大纲规定书中约1/3篇幅免试。第一章涉及跨学科研究进展和较深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第三章描述的感觉运动功能属于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神经生理学研究相重叠,本大纲免考这两章内容。4-12章是必学必考的主要内容;但其中部分内容较繁琐或涉及生物学较深,也予以免试。本大纲保留必修课文的部分186页,刚好与本书第二版页数相同;但却含有许多生理心理学最新发展的理论概念,去除了琐细的生物学基础,如217-232页关于饮食、防御和性行为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自学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掌握了本大纲要求的必学内容之后,再适度自学这些免试的内容,具有提高学识水平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2、3节;第六章第1、2、3、4、5节;第七章第3、4节;第十一章第1、2、3节;第十二章第1、2节。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中的基础心理学知识要从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获取;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导论(免考,1-23页),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神经形态学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的整体和细胞生理学基础第三节 遗传信息和神经信息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免考,49-58页)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神经细胞学、组织学和解剖学统称为神经形态学,它们对脑和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肉眼观察的方法,得到解剖学上的脑大体解剖结构、神经组织的显微结构和神经细胞的超显微结构。三个层面上的科学知识,为理解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关于神经系统功能,大体可分为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前者用于维持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后者是实现心理活动的基础。本章所涉及的神经信息化学传递的分子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理解记忆等认知活动以及情感、行为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它们,才能理解各章节所涉及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要求全面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脑的主要结构;深入了解神经信息产生和传递的电学和化学机制;对神经冲动和突触后电位产生和变化的规律以及神经递质和受体相结合的过程,要全面理解,并准确掌握相关的重要名词和概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脑的主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 识记:神经元、突触、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额、颞、顶、枕叶和边缘叶皮层;皮层功能柱、超柱;白质、浅层白质、深层白质、胼胝体;基底神经节、海马、杏仁核、纹状体;脑干、脑干网状结构、小脑、脊髓等,识记这些结构在人脑中的位置和功能。理解: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关系。 (二)经典神经生理学的基本概念识记: 1、反射活动2、反射弧3、基本神经过程 理解: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异同(三) 细胞神经生理学的基本概念。识记: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率编码或“全或无规则”4、级量反应。理解:1、神经信息在神经细胞间电学传递的基本过程和规律2、突触传递的特点(四)脑电生理学: 脑电图和平均诱发电位的各自组成成分和功能意义。识记:1、脑电图及其组成成分和功能意义2、平均诱发电位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意义理解:脑电图和平均诱发电位的记录条件和之间的关系(五)神经信息传递的生物化学机制和脑能量代谢特点识记:1、神经递质及其主要种类2、受体的分类和受体结合3、细胞内信使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4、脑能量代谢特点。 理解: 神经信息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的机制和特点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免考,59-94页)第四章 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失认症与知觉的脑结构第二节 知觉的皮层结构基础第三节 知觉通路和知觉信息流第四节 面孔知觉(免考,107-111页)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人类失认症和脑损伤部位的关系分析,对健康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以及对动物的实验研究,生理心理学已经知道人类视知觉相关的脑结构区和视知觉通路。近十多年,通过细胞电生理技术,学者们得到了更精细的科学数据,证明存在三大类知觉信息流,在知觉通路中发生着复杂的关系,决定着知觉的多样性。大体上可以说,在知觉刺激出现的100150毫秒左右完成的加工信息,是无意识知觉的生理基础;在200-300毫秒内完成的信息加工是有意识知觉的生理基础。 这些知识说明, 即使是简单的视知觉也不是人脑皮层某一区单独兴奋所完成的, 而是通过许多皮层区组成的多个神经通路,进行多重信息流活动所完成的复杂信息加工过程。虽然已知大脑皮层中存在一些特异知觉区; 但它们在复杂知觉通路和信息流中只是发挥关键的作用。要求自学者能将各节知识,联系起来掌握知觉的生理心理学知识, 切莫孤立生硬背颂一些名词。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失认症病人和正常人脑中的知觉关键区识记: 1、失认症的定义与皮层知觉区,2、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发现的人脑皮层的特异性知觉区。理解: 结合人类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层次性特点理解这些皮层知觉关键区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二)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 识记: 1、 超柱的定义2、 多模式感知细胞的定义理解:这两类神经结构的分布区域和功能特点:前者存在于次级视皮层中, 后者存在于联络区皮层, 是更复杂知觉的细胞学基础。(三)皮层视知觉通路识记: 1、皮层初级知觉通路:大细胞优势通路(MD)、颜色优势通路(BD)和色柱间优势通路(ID),2、皮层高级知觉通路: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的组成和功能。理解:1、人类知觉不是单一大脑皮层区孤立活动的结果;而是许多脑区连接成回路,共同活动的结果。2、即使最简单的物体知觉, 也是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诸多脑区活动的结果。(四) 知觉信息流识记:1、 底-顶加工信息流,包含皮层初、高级知觉通路中所进行的信息流,2、 自上而下的信息流, 包括短、中和长距离的反馈信息流,3、 循环信息流, 包括视皮层各区之间的循环信息流及其与额、颞、顶区皮层之间的循环信息流。理解:1、三类信息流和两种信息传递方式(并行和串行)的心理学意义2、两类循环信息流之间时间差差异的功能意义, 3、知觉通路、信息流和信息传递方式与意识和无意识知觉的关系,第五章 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非随意注意第二节 选择注意( 其中选择性注意的心理资源分配理论免考,117-119页)第三节 注意的脑网络和信息流第四节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生理心理学对非随意注意生理机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实验。这类朝向反射理论在50年后,发展为神经模式匹配理论;再经过20多年又得到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支持,一直延续到现在。沿认知心理学发展的路线,对随意注意进行的早、晚选择和多重选择的理论研究,后来也得到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支持。上世纪9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热潮带动了注意的脑网络研究,形成了注意三功能网络和背侧、腹侧注意系统的理论。从注意的生理心理学100来年的发展中, 可以总结出科学发展观中继承和发展的完美统一性, 那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目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机制主要是脑网络理论模型,体现了关于注意过程生理机制和病理机制间互相支持的特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非随意注意的朝向反射理论和神经模式匹配理论。识记:1、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由外部刺激的新异性所决定的反应。 2、 皮肤电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P3a波(怪球实验范式条件下),分别作为朝向反射的外周和中枢生理指标的意义。 3、 神经模式匹配理论的基本要点和不匹配负波(MMN)的基本概念理解:非随意注意特点是被动性和非选择性,其本质是脑内发展的外抑制过程,随刺激重复脑内主动性内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二)选择性注意的早、晚选择理论和多重选择理论识记:1、早选择理论和晚选择理论的概念,丘脑网状核闸门学说和前运动中枢理论 2、多重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相关的理论要点理解:选择注意过程不是独立或孤立的心理过程, 与感知觉、运动、记忆和意识过程密切相关。(三)注意的脑网络和信息流识记:1、定向、执行和警觉三网络各自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脑结构 2、背、腹侧注意网络的各自功能和主要脑结构3、在注意的脑网络中存在着由底至顶、自上而下的信息流以及循环信息流,还存在着额叶眼区(FEF)和 V1区之间的大范围信息交流的机制, 是意识注意和无意识注意的基础。理解:1、注意的脑网络与两类注意的功能关系,2、注意网络和信息流与意识、知觉和记忆的关系。(四)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网络基础识记:1、ADHD 的三种临床类型及主要症状2、脑预置网络及其与ADHD的关系理解:关于ADHD的广泛性脑功能发育障碍模型第六章 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学习模式第二节 学习的脑网络基础第三节 大脑皮层在学习中的作用第四节 脑可塑性与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第五节 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六节 学习障碍和成瘾行为二、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人与动物的各种学习模式及其相关脑机制的共同性和不同特点。重点领会各种学习模式脑机制的共同规律:整体水平上,体现为脑功能定位性和等位性对立统一的特点;细胞水平上,脑网络中的细胞间异源性突触易化(或突触可塑性)是其共同的机制;在分子水平上,蛋白质的变构作用是其最基本的机制;不仅脑细胞参与学习过程,神经纤维和白质也参与学习并发生变化。所以, 学习是脑组织的普遍功能,是许多脑结构组成的脑网络功能;而不是任何单一脑结构的功能,一些脑结构只是在学习网络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学习模式不同, 不仅脑网络组成不同,发挥关键作用的脑结构不同。在自学过程中抓住这些要点,融汇贯通地理解和记忆本章的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学习模式的类型与特点识记:1、联想式学习的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 2、非联想式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3、监督式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4、知觉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5、认知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6、情绪性学习特点和所含的学习类型、(二)学习的脑网络基础和大脑皮层在学习中的作用识记:1、学习中强化的脑功能基础,即脑的奖励/强化系统:包括中脑-边缘脑多巴胺通路、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多巴胺通路、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此外也包括厌恶、逃避和防御系统中对各种厌恶学习发生强化的主要脑结构。2、 学习行为表达的脑功能基础:纹状体和伏隔核以及小脑在学习行为表达中的作用和特点3、学习材料或刺激呈现相关的脑功能基础4、前额叶皮层与延缓反应, 5、颞、顶、枕联络区皮层与延缓不匹配学习,6、以颞下回与海马、杏仁核间的联系为基础的认知学习,7、前额叶和内侧额叶皮层与情绪性学习,理解:1、学习过程必然存在的三个环节:刺激、反应和强化的脑结构基础,涉及许多脑结构, 说明学习是脑的普遍功能;2、但不同学习模式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脑结构又有所不同, 说明脑功能的定位性。3、 在人的学习行为中,脑功能的定位性和整体性是统一的。4、快速运动技能学习,关键脑结构在小脑(后头部),越是复杂的学习,发生关键作用的脑结构分布在前额也和颞、顶、枕联络区皮层。(三)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识记: 1、在细胞水平上,对作为学习机制的神经可塑性即突触的可塑性变化,是通过异源性突触易化机制实现的,已知有两种方式:活动依存性强化机制和突触前-后间强化机制;2、在分子水平上,作为学习物质基础的,是蛋白质的变构作用,已知有两类蛋白质:配体门控受体蛋白和G-蛋白相关的受体蛋白,发挥典型作用;3、学习引起大脑白质微结构变化。理解: 1、学习过程是脑的高级机能,不是某一种特殊分子变化的结果,而是有多种物质经过复杂的代谢环节参与学习过程。由几个亚基组成的受体蛋白或酶蛋白,可以同时接受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影响发生变构作用,实现两种刺激间的联结。所以,蛋白分子变构作用是学习记忆的基本机制。只有中小分子的神经递质、调质和激素的激发并与之结合,受体蛋白或离子通道蛋白才会发生这类变构作用,成为受环境制约的学习过程的物质基础。2、蛋白质变构作用是突触可塑性变化的物质基础,反之突触可塑性变化是蛋白质变构的功能体现。(四) 学习障碍和成瘾行为识记: 1、 学习障碍的定义, 2、 毒品的定义3、行为瘾3、毒瘾形成脑机制的三个要点4、复吸与药物渴求的最后共同通路。理解: 1、毒品引起树突形态改变,以其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分子生物学变化为基础,这个过程与本书所描述的学习的脑强化/奖励机制和长时记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完全相同。简言之,毒品作为配体与受体相结合,通过G-蛋白受体家族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激活,再通过蛋白激酶催化亚基进入细胞核,使那里的基因调节蛋白激活,引起基因表达,合成更多的受体蛋白质,分布在嵴突之中。第七章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传统的记忆痕迹理论第二节 海马的记忆功能(免考,160-162页)第三节 现代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及其脑结构基础第四节 记忆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五节 人类的记忆障碍二、学习目的与要求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从传统单一记忆系统理论,发展为现代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生理心理学对记忆脑机制的认识,也从海马作为特异的记忆脑结构,发展为全脑结构参与的多重记忆网络理论,并且继而从突触和细胞核基因对话中,得到记忆信息和遗传信息的偶联机制,使记忆的痕迹理论为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所代替。从这里我们理解到科学发展的必然性。重点掌握多重记忆系统及其脑网络基础,理解记忆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大体掌握记忆痕迹理论的要点识记:1、短时记忆是神经回路中的生物电反响振荡2、长时记忆是回路中的生化变化以及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3、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需要40-60分钟以上的时间理解:这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理论,认为脑内存在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海马是最关键的脑结构。这一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被现代多重记忆系统理论所取代。(二)现代多重记忆系统及其脑结构基础识记: 1、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的分离技术:双重任务法和双重分离技术2、各种长时记忆的分类3、工作记忆及其认知心理学模型 理解:1、人脑后顶叶背、腹侧工作记忆系统2、情景记忆或自传记忆的脑结构基础:3个新皮层区和海马的功能作用3、语义记忆信息以域特异性存储在三类额颞叶新皮层中:后部多模式和异模式联络皮层、异模式前额叶皮层和内侧边缘皮层;额叶皮发挥提取信息的激活作用4、内隐记忆的脑结构基础:内隐性记忆不存在主动性提取过程,所以,由相应脑结构自动激活或兴奋扩散机制参与记忆功能。职业技能和习惯行为的记忆信息,快速运动技能或精细快速反应的运动技能信息,复杂的知觉表征性记忆信息和简单的联想性记忆信息,分别贮存在不同的脑回路或结构中。(三)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解:1、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乃至人类的脑,尽管其大小和结构有天壤之别;但记忆的分子和细胞学基本机制,在生物进化中却是相对恒定的;2、短时记忆发生在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之中,主要是突触后膜已有的蛋白大分子的变构作用,包括离子通道蛋白分子快速反应(数毫秒)和受体蛋白分子的变构作用(数秒至几分钟),是以局部细胞膜及其邻近的细胞质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3、长时记忆是整个神经细胞的反应,从细胞膜上的突触到细胞质内的信号转导系统,再到细胞核内的基因表达,其结果是合成新的蛋白质和新突触的生长。4、长时记忆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是细胞核和突触间的对话。作为长时记忆基础的突触可塑性的持续变化,不仅取决于该突触自身活动的经历(短时记忆活动),并且还取决于细胞核内基因转录的激活历史,把认知过程的记忆信息和遗传过程中基因负载的信息统一起来。5、与50多年前大鼠电抽搐对学习记忆影响的行为效应十分吻合,从突触前刺激到突触后细胞核CREB-1的激活并开始基因表达,也就是短时记忆形成巩固的长时记忆,需要至少40 min的经历.应用:运用上面的理解4,解释为何负载人脑记忆的物质, 不能移植到别人脑中实现记忆的直接转移?(四)人类常见的记忆障碍及其各自特点 识记:1、柯萨可夫遗忘症是长期酗酒而造成的记忆障碍,特点为:遗忘加虚构和元记忆缺失,是丘脑乳头体严重受损的结果。2、顺行性遗忘症特点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是两半球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的结果3、逆行性遗忘症,是脑震荡以后,首先出现短时期遗忘症,无法回忆受伤的原因和经过。 应用: 应用记忆理论,解释为何脑震荡后, 会出现逆行性遗忘症?提示: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化,需要40-60分钟以上的时间(50多年前的记忆痕迹理论);从突触的短时记忆变化,到细胞核基因表达合成和长时记忆所需的蛋白质,也需要40-60分钟(记忆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理论)。第八章 言语、思维的脑功能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言语和脑(其中语言理解的认知理论免考,183-186页)第二节 脑与思维(其中问题解决的生理心理学基础免考,195-197页)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思维障碍及其脑功能基础二、学习目的与要求言语和思维是高级复杂认知功能,除了利用失语症病人得到一些脑功能数据,只是在脑影像技术问世后,才得到健康被试的实验科学数据,形成了不十分成熟的理论。无论是言语理解还是产出过程,大体都分为三层次,参与功能的脑结构几乎分布于全脑,尤其是社会语言产出的脑回路,不仅包括全部认知活动的脑结构, 还包括调节言语情绪的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中枢。可见, 高层次的脑功能回路必然包容着低层次的脑结构。所以,自学本章的内容,要求理解相关概念和本章基本要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各种语言障碍特点和及其受损的脑结构识记:1、失语症和失读症的异同 2、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的特点和受损脑区 理解:(二)言语理解的脑网络。识记:1、 语言理解过程: 字词理解、句子理解和话语(课文)理解 2、语言理解的背侧和腹侧信息流 理解:Friederrici(2012)关于听觉语义理解的神经回路 (三)语言产出的层次理论及其脑结构基础,识记:1、语言产出的层次理论的三个层次 理解:1、语言产出的神经回路,理解大脑皮层、皮层下结构和小脑之间的层次性关系;2、社会语言产出的脑回路,理解高层次社会语言铲除中包容着低层次的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成分。(四) 思维的脑功能基础识记:1、内隐思维和外显思维的概念,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概念,3、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逻辑推理和产生式策略。理解:1、内隐思维和外显思维的脑功能基础: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显思维忽略视觉和听觉信息源的差异,很快组成动态推理的额颞皮层网络。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脑功能基础:巴甫洛夫用两个信号系统的优势活动解释两类思维的个体差异;斯培里用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解释两类思维。3、在问题解决的思维中,背外侧前额叶和内侧前额叶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一系列皮层和皮层下脑结构形成功能回路。(五)精神分裂症的言语思维障碍及其脑功能基础识记:1、在精神分裂症的多层次分裂中, 思维破裂是最为突出的核心症状, 包括思维过程、内容和形式三者的分裂以及思维与外界环境的分裂。 2、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机能性疾病, 是神经信息化学传递机制上的障碍。理解:1、目前多源性病理学说得到普遍接受,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 具有多位点基因突变导致的多重递质及其受体功能失调的多源病理基础。第九章 本能、需求和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作为人类本能的意识和言语第二节 睡眠与觉醒第三节 饮水行为与渴感中枢(免考217-219)第四节 摄食行为(免考220-224)第五节 性行为(免考225-229)第六节 防御和攻击行为(免考229-232)第七节 人类基本生理心理需求和动机的脑基础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本能、需求和动机的生理心理学科学知识,主要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涉及较细致的激素、体液、自主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对自学人员具有较大困难,所以本大纲中免考4节, 只保留3节内容,将人类意识、睡眠、语言、需求和动机五个方面的四个知识点,列为必学的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作为人类本能的意识和言语识记:1、意识的清晰性、觉知性、层次性和复杂性,2、作为生物物种的人类意识和语言,有其生物本能的特点。3、维持和调节意识清晰性的脑干网状结构, 4、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和人类大脑皮层的预置模式网络理解:1、原始自我是对自身机体状态的一系列无意识的表征,以脑干上部及下丘脑水平上,聚合感觉和体内环境信息的脑回路为基础。2、核心自我(核心意识),把自身发在短时内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以丘脑一些核团和扣带回皮层与其相联系的回路为基础,这是由基因组将脑和身体之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来所确定的。3、自传式自我的脑基础是颞叶皮层和额叶皮层。4、 扩展意识是建立在核心自我基础上,随时变化的,是人类独有的 (二)经典睡眠理论。理解:1、巴甫洛夫理论认为睡眠的本质是大脑皮层起源的广泛扩散的抑制;梦是大脑普遍抑制背景上,细胞群局部兴奋活动的结果;从觉醒到完全睡眠的过渡,即催眠相。2、20世纪30-40年代,猫的孤立脑标本 (isolated brain)和孤立头(isolated head)标本证明,在脑干中,存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3、20世纪60年代认识到,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起重要作用;桥脑下部的网状结构对大脑的睡眠状态起着重要作用;脑干上部与下部的网状结构相互作用于大脑皮层,此消彼长,维持着人类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变化。(三)睡眠类型、睡眠阶段和睡眠周期及其生理学指标。识记:1、睡眠类型: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的定义 2、睡眠阶段的划分标准 3、睡眠周期的概念理解: 睡眠的生物学功能和心理学功能(睡眠剥夺实验)(四)人类基本生理心理需求和动机的脑基础理解:1、扣带回与岛叶皮层、前额叶皮层、运动区皮层、基底神经节、小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均存在着双向连接,是评估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确定每一瞬间最急迫和最适于实现的需求的关键脑结构。 2、扣带回的评估和选择作用是通过它与基底神经节的的联系,经过奖励强化机制实现的第十章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经典生理心理学理论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现代生理心理学理论(其中基本情绪系统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免考240-243页)第三节 情感障碍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情感心理学问题是心理学发展中最薄弱的且充满矛盾的领域,经典理论试图定义情绪、情感活动的特异神经中枢; 但事实上它是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可能由特异脑中枢单一调节。只是近年吸收了新技术、生物学成果和认知理论,才形成了三种现代的情绪、情感新理论,由于基本情绪系统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涉及较多神经生物学名词,本大纲免于考试;但还是鼓励自学者后续自学。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情绪、情感的经典生理心理学理论识记:1、 情绪激活学说2、边缘系统学说3、应激学说 理解:随着神经生理学对脑功能认识的历史发展,从低位脑结构到高位脑结构功能的揭示, 情绪的脑调节中枢从脑干网状结构到边缘系统,再到包括神经-体液调节的复杂机制。(二)情绪、情感维度理论识记:1、情绪、情感维度理论的基本概念2、情绪、情感维度的生理指标:电生理学指标是事件相关电位的短潜伏期反应和皮肤电以及心率变化是对刺激的朝向反应,而事件相关电位的晚正成分才是情绪识别的指标;血氧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幅值和持续时间与情绪的强度和密切相关。 理解:1、情绪、情感维度的脑网络涉及许多皮层区、皮层下结构,特别是内侧前额叶、杏仁核、下丘脑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它们之间经常发生的共激活。(三)人类情感的组成评价模型。理解:1、对于人类复杂的情感, 被定义为复杂的五个组成成分经过4个动态评估过程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2、五个组成成分是:认知、动机、自主神经生理反应、动作表达和情感体验。3、四个评价过程, 包括有明确的时间顺序性、事件与主题的关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应对性;4、三个中枢表达方式:无意识反射和调节表征、意识表征和调节、主观情感体验的言语表达和交流。应用:1、为何说该模型可以解释人类复杂的情感过程(四)情感障碍的脑网络。理解:1、情感障碍的病理网络由四个部分组成:预置网络、恐惧焦虑子网、内脏调节子网和刺激评估子网 2、预置模式网:以内侧前额叶为核心的网络, 每当没有认知任务是此网络变得活跃,BOLD信号发生0.1 Hz的缓慢自发波动; 相反,面对认知任务时,缓慢波动的幅值变低。 应用:1、情感障碍病人的预置模式网络缓慢波动的幅值较大,抑制了与认知任务相关的脑区活动;2、恐惧焦虑子网以杏仁核和海马为核心, 负责调节内环境与情感的关系,并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该子网的活动增强引起的内环境成为情感障碍的重要基础。3、刺激评估和奖励子网,是抑郁病人对奖励淡漠和动机缺失的病理基础。 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和执行监控的脑功能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人际交往和相互理解的脑功能基础第二节 目标行为的执行监控功能第三节 人脑的性别差异和性取向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第四节 社交中烟、酒、茶调节心态的脑功能基础第五节 影响人际交往的神经症及其脑功能基础第六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及其神经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基础二、学习目的与要求关于人际交往和执行监控的脑功能基础知识,都是近年多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对心理理论能力、心理理论模块、镜像神经元和社会镜像神经元系统以及性取向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概念,要求准确掌握其定义和内涵, 然后搞清它们的心理学、脑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意义。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 人际交往和相互理解的脑功能基础识记:1、心理理论能力是通过观察和推理相结合, 才能表现出理解或预测他人意向的能力。2、镜像神经元:只有理解他人的动作意向或动作目标时, 才能受到这一内隐加工过程所激活的神经元。3、心灵理论模块:又称高级心理理论, 是指头脑中积累了许多社会认知的内隐知识库,利用这些知识才能理解他人和复杂社会情景中所发生的行为。4、共情(empathy):看到别人受苦,就会在内心体验到相应的痛苦,并且脑的内侧前额叶受到激活。理解:1、心理理论能力所包含的四项技能及其脑内的相关结构基础 2、心理理论能力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年龄特征3、前扣带回和岛叶皮层也具有镜像神经元特性,但不同于颞上回等背外侧皮层中对动作的镜像反应,而是对他人情绪的镜像反应, 是共情的神经基础。4、人类的社会镜像神经元系统:脑内具有镜像功能的神经元系统,实现对他人心态的理解,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理解和预测。(二)目标行为的执行监控功能识记:1、内侧额叶皮层的的功能:情绪调节、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冲突监控和执行监控。2、3区各自在目标行为执行监控中的功能特点 理解:1、分区及其功能分布特点:后去、眶区和前区,从后先前对动作和行为进行监控;后果预测监控;从认知成分到情感成分;从局部人际关系到社会道德、荣誉检测。(三)性别差异和性取向识记:1、性取向的定义理解 1、男、女性别差异的形成因素和过程: SRY基因,男胎雄激素对脑发挥的组织化作用,脑结构和功能的性别分化2、影响性取向的不同因素:生物医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家庭环境(四)社会交际性物质识记:1、烟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烟硷(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 2、对脑细胞的双重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3、酒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乙醇,加速血循环和提高兴奋性 4、饮料中的有效成分: 黄素嘌呤, 脑能量代谢的必需的辅酶理解:社交中烟、酒、茶调节心态的脑功能基础。应用: 为了不对周围人产生被动吸烟的公害,为何不吃烟代替吸烟?(五)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脑功能基础识记:1、焦虑/恐惧障碍中杏仁核的作用2、强迫/强制行为除发生在强迫症外还出现在多种精神疾病中,理解:1、强迫/强制行为的核心问题是反抑制和认知僵化,其脑功能基础是眶额叶皮层和纹状体之间的神经回路障碍。(六)自闭症谱系障碍 脑科学和分子遗传学基础。识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儿童全面发展障碍, 包括5种疾病理解:1、认知理论:心理理论模块、镜像神经元和长距离纤维(白质) 发育不良 2、动机理论:眶额叶皮层-杏仁核回路危机出的社会动机不足。 3、致病基因:12种致病基因均发生在胎儿晚期和新生儿早期, 半数出现在突触和神经细胞核中。第十二章 人格与智能的生理心理学问题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人格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第二节 智能及其脑功能基础第三节 智能障碍的脑机制二、学习目的与要求对人格和智能这类高级心理特质的生理心理学理论研究,虽然从古至今连续不断;但能经得住科学发展检验的不多。本章例举三个较有影响并有客观实验测量的人格理论概念;但关于智力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研究虽较多,却没有一致性发现,甚至无法理出一些著名理论。 尽管如此,这些研究结果还是值得学生有所了解, 因为这些问题与每个人的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对这些考核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名词。关于老年退行性痴呆和人格障碍,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要求学生不但了解一般概念, 还要对其疾病性质和诊断的主要依据有准确的了解。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识记:1、巴甫洛夫对神经类型分类的四种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2、划分神经型的根据:基本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3、作为人类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 及其在人类气质分类中的意义理解:1、综合理解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和两个信号系统的功能优势在客观划分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运用。 (二)艾森克人格理论的三个重要生理心理学概念识记:1、大脑皮层兴奋水平:先天的决定于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特性与内、外向人格维度相关;2、条件反射能力:先天的生理差异,与内、外向人格维度相关;3、情绪性或驱力:决定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性,与神经质人格维度与内、外向人格维度均有关。理解:1、 综合理解三个生理参数与心理现象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应用:用艾森克人格理论的三个重要生理心理学概念解释反社会人格障碍脑功能基础(278-279页)(三)、两性人格差异的E-S理论。识记:1、E-S 理论的定义 2、共情维度的概念 3、系统化维度的概念理解:1、 男、女脑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应用:用E-S人格理论解释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脑基础(276-277页)(四)智能及其脑功能基础识记:1、一般智力差异的变异中,遗传因素作用在30%-80% 之间;但对其相关基因还不清楚。IQ相差一个表准差的两个人群, 20年后死亡率相差32%,智商高者寿命长。理解:1、智力的脑功能定位和多相分布理论:前者认为一般智力定位于最晚出现的外侧额叶皮层; 后者认为智力是多相分布的脑机制,而不存在于闹的局部定位。2、智力的顶-额叶整和合理论:左额-顶叶与工作记忆相关,左额下回与语言理解相关,右顶叶与知觉组织作用相关, 都是一般智力的组成成分。3、脑白质与智力相关:长距离神经纤维束的尺寸与一般智力正相关。 4、情商的脑功能基础就是情感、情绪的脑基础:内侧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和岛叶等。应用: 短时记忆变化为主的轻度认知障碍在老年退行性痴呆疾病早期预测中的意义和病理机制。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识记:能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理解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指定教材沈政、林庶芝 编著 生理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

    注意事项

    本文(2016年北京自考大纲生理心理学.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