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小组(8页).doc
-
资源ID:36105395
资源大小:29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如何有效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小组(8页).doc
-如何有效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小组-第 8 页论文如何有效地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小组 汝南县第二小学 姚猛如何有效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只有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有序的合作的常规,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过程性等的评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做到有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2010年,汝南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采用”先学后教与目标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使汝南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开启了汝南教育事业的明天,如今的汝南一高响彻天中,汝南的教育成为驻马店教育的引领者,我愿做课改的忠实者,坚定着,为汝南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然而,课改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小组合作学习缺少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指导性、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缺乏充足性、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理评价。针对课改出现的问题,我将继续坚持课改,完善课堂,深化小组合作,下面是我针对课改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策略,不足之处请批评与指正。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1、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68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2、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 、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和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照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小组应有组名,组号、组长、组员姓名、职责分工、奋斗目标;并在小黑板上写上组名,便于学生在展示后教师能很好的评价学生;在小黑板上制作小组评价表,供每一节课老师记载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评价情况,统一设计制作一个小组学习评价周公示表,各组每天汇总,每周公示,按月评比,根据总评情况在半期和期末评出班级优秀学习小组,给予表扬。4、对小组长要培训。一个小组的组长就是一个组的负责人。老师要告诉组长:“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有责任心对同学们负责,严格的组长是能够带领出一个优秀的,有实力的小组的。老师要告诉组长,组长的作用非常大,组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组员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老师还要告诉组长,组长个人优秀了不叫优秀,能够带领组员共同进步,那才叫真正的优秀。组长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去发现组员的优点,要能够充分利用组员身上的优点,要善于去鼓励自己的组员。一个优秀的组长,是一个心胸开阔、大度的组长,一个优秀的组长,是一个有毅力的组长,一个优秀的组长,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组长。5、小组成员要培训。第一、加强小组成员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第二、给差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于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二、选取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有效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专研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什么内容需要学生合作解决。 1、有难度的问题值得合作学习。有难度的问题一个人不可能解决,如果采用小组的合作,在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启发,思维与思维产生碰撞,又能激起新的思维,学生在想、做、说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配合,难点就迎刃而解。 2、有争议的问题值得合作学习。学生在研究某个问题时会产生分歧,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争议,这就需要合作学习。3、有较多内容要在短时内学习时,值得合作。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较多内容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使小组人人有事干,人人有学习的机会,最后合成,就能解决时间少,内容多的矛盾。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助力器(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或“不劳而获”的现象。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困难。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使一些思维相对较慢的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被动地接受,尽管检查时你发现他们能应答自如,但是仅限于模仿和机械地重复,并没有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必然扼杀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惰性。结果导致班级学习上严重的两极分化,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还可以让学困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再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尽可能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帮助一些学困生,达到整组共同进步。(二)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任何时候我们都得学会先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话,然后再思考:他说得对吗?跟我所想的一样吗?然后再进行补充和纠正。只有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才能有效地合作。(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踊跃地发言,要使发言的学生具有一种代表小组的荣誉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三、正确的组织、引导,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 (一)、及时指导: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同时要在讨论的方式、思路上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A:启动式的点拨。学生认为已经达到了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时教师予以启动式的点拨。B:提示式的点拨。学生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C:点睛式的点拨。合作学习关键时刻,教师可以给予“突破”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二)、调控引导:在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重视引导,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习伙伴之间会存有意见冲突,要正确的引导,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四、强化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1、改变评价对象,由对单个学生的评价转为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班级可实行一日一考核,一周一总结,选出l2个红旗小组,给予该组每名成员奖励,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成功来自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他人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对合作的内涵和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合作的热情。2、改变评价主体,由教师作出评价转为小组自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组织各小组自评,各小组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共同制订出本组今后的活动方案。3、引入竞争机制 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积极的态度,产生强烈的愿望。如开展“红苹果,金苹果”活动,设立“智多星小组”,表扬表现最突出的小组成员;设立“希望星小组”赞许有最大进步的小组成员,以此来激励学生的竞争。通过“竞争激励再竞争”的反复训练,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只有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发挥个体最大潜能,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进而健全人格、形成团队精神。课改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坚信:有付出总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