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阶段性小结(4页).doc
-
资源ID:36111462
资源大小:149.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阶段性小结(4页).doc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阶段性小结-第 3 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小专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通过近阶段的不断研究,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取得了极端性结果,我发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策略。 一、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来源 钟祖荣认为,学习动力由于其作用的不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起力、指向力,把人的 力量指引向一定的对象、目标,驱使人去学习;一种是维持力、坚持力,使人的学习行为持续一定的时间。维持力又来自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因此,学习动力根据来源的不同实际上可分为三种:目标动力、生理动力、心理动力。目标动力即学习动机,它是由学习需要引起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满足学习的需要。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景中的学生学习动机包括三种需要:一种是认知需要,即获得知识的 需要,第二种是自我提高的需要,即获取得地位和成就的需要,第三种需要是获得赞许的需要, 或称为人际交往的需要,它是一个人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做好工作的需要,这种 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最突出。 心理动力是指由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除需要和兴趣外)推动学习的力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是引起学习,而是维持学习。生理动力是由人的生理机能而产生的动力。学习是一种精神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物质的 活动。精神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本身是一种物质,大脑的运转还需要其他物质。这些物质 的性能如何、供应是否充足,同样影响精神活动的效率。 上述三种动力在学生实际学习活动中是综合地起作用的,提高任何一种学习动力,都有助 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二、 提高学习动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既然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三种力量来源,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就要根据 它们的来源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1、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增强目标动力。首先,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并提供内容新颖的学习材料,通过新奇的活动的变化的方式呈现材料,从而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方法,它可以制造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主张更多的让学生自己提问,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的的确确是他们自己不明白、想解决的问题,而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真正不明白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注意搜集教材以外的内容新颖的学习材料,并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各种现代 化教学手段来呈现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认识需要。 其次,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自信心,对成功给予奖励,对失败给予帮助,从而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比如给学生创造多种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另外通过开展各种竞赛,给他们创造取得成就的机会,并鼓励他们自己和自己竞赛,不断超越自己。对学生,教师应以表扬为主,并给学习失败的学生给予耐心细致的关心、帮助,使他们也获得 成功。 另外,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多关心学生,从而满足他们 的交往需要。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公正对待所 有学生,跟他们多接触、多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2、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动力。 最常用的锻炼意志品质的方法是强身健体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进行挫折训练,克服困难,比如军训、野营、长跑、劳动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改善学生 的意志品质。榜样激励法也有同样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人物传记、人物画像、影视手段、身 边的榜样等多种途径进行榜样激励,如教师自己以身示范,带头锻炼,传授锻炼技巧等。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我暗示、命令、要求、定规矩等方法来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或运用适当 延迟做事时间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忍耐力。锻炼意志品质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教师应充 分激发起学生的锻炼兴趣,让他们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达 到逐步改善意志品质的目的。 3、调节学生的生理状态,增加生理动力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膳食。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身体的发育与营养有着密切的 关系。教师应倡导学生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在主食方面粗粮细粮搭配、谷类豆类混合,在副食 品方面荤素搭配、蔬菜加豆制品等,从而大大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应注意一日三 餐的安排,有句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是很有道理的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休息与合理作息。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是相互交替的,休息是为 了更好的学习,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学习。怎样才能休息好?方法有很多,如睡眠、静坐、闭 目养神、参加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更换学习内容与形式等。对于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放松等调节生理状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