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科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比较.doc

    • 资源ID:36121212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科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比较.doc

    外科修补和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疗效比较 摘要:目:比较外科修补和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疗效。 方法:本院收治6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接受外科修补术32例(A组)或介入封堵术33例(B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长期随访情况。 结果:B组有1例出现封堵器移位转行手术治疗,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15.6% vs3.0%,P<0.05)。两组长期随访中均未见室间隔缺损处残余分流,心功能恢复良好,且生命体征稳定。 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和外科修补手术效果相当。 关键词:外科修补介入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85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79-02 外科手术修补和介入封堵术是治疗室间隔缺损主要措施1,2。为探讨治疗室间隔缺损最佳术式,本研究分别采用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为本院收治6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均经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临床症状确诊;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213岁,平均年龄为(6.7±3.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接受外科修补术32例(A组)或介入封堵术33例(B组),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A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5.2±3.4)岁;B组: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为(7.4±2.8)岁。 1.2方法。A组在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方法简述如下:胸骨正中切口后,纵向切开心包,建立体外循环,在距房室沟12cm处切开窦房结,牵拉三尖瓣,显露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大小进行对应修补手术操作。B组则给予介入封堵术治疗。 1.3评价指标。分析两组手术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长期随访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其余以“率”表示并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效果。除B组有1例出现封堵器移位转行手术治疗外,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发现房室传导阻滞,也未见围术期死亡,B组术后72h内生命体征稳定,封堵器位置较好,未见残余分流。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住院时间。B组住院时间为(9.2±1.6)天,短于A组(12.8±2.5)天(P<0.05)。 2.3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A组共有5例术后并发症,分别1例切口不愈合、2例肺部感染及2例胸腔积液,B组仅1例并发症,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15.6% vs3.0%,P<0.05)。 2.4长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长期随访中均未见室间隔缺损处残余分流,且心功能恢复良好,生命体征稳定。 3讨论 当发生室间隔缺损时,血液会发生左向右分流,分流量受两室压力差、肺血管阻力及缺损面积3。 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需将缺损部位进行无缝修补,而外科修补和介入封堵术均可达到此要求。本研究发现除B组1例转行外科修补外,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表明两术式操作均安全。但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表明A组术后恢复较慢,主要和其需行开胸及体外循环有关,对患儿机体损伤较大,因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同时,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较高,主要原因为外科修补对心脏损伤较大,可导致一些并发症,这也是影响术后康复,导致住院时间较长一个原因。远期随访发现两组心功能均恢复良好,且室间隔缺损处未见残余分流,表明介入封堵可获和外科修补相当治疗效果。尽管介入封堵手术操作繁琐,个别患者可能需转行手术治疗,但考虑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优势,在符合介入封堵适应症前提下,可考虑替代外科修补手术。介入封堵适应症主要:年龄大于2岁,体重大于10kg,左室面缺损直径3 12mm(儿童以<10mm为宜),左动脉右冠瓣脱垂瓣叶未遮挡缺损口,不合并病理性主动脉瓣返流,无明显三尖瓣发育异常及中度以上三尖瓣返流。 综上所述,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两组手术效果相当。 参考文献 1洪小杨,周更须,许煊等.室间隔缺损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新生儿手术可行性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8):1430-1432 2张云涛,郭立新,金敬琳等.比较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残余瘘J.中国介入影像和治疗学,2012,09(7):520-522 3俞梅,马骥,徐耕等.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71例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2,34(6):451-453

    注意事项

    本文(外科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比较.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