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唇裂等口腔科9个病种临床路径_课件.doc

    • 资源ID:36123557       资源大小:22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唇裂等口腔科9个病种临床路径_课件.doc

    唇裂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唇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唇裂(10:Q36)行唇裂修复术(93:27.5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唇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2.有的上唇皮肤及黏膜完整,但肌发育或连接不全,称为唇隐裂。3.可同时伴有鼻孔、鼻翼、鼻小柱、牙槽嵴不同程度的畸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唇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 1.一般认为,进行单侧唇裂整复术最适合的年龄为3-6个月,体重达6-7kg;双侧唇裂一般为6-12个月时施行手术。2.手术年龄应当依据患儿全身健康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例如患儿血红蛋白过低、发育欠佳或尚有胸腺肥大者均应推迟手术;3.血尿常规以及其他化验检查应在正常范围;4.无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等症状;5.胸片无异常,胸腺大小在正常范围;6.无其他脏器的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系统等疾病;7.口、鼻唇区皮肤、黏膜无湿疹、疥疮、皮肤病等。(四)标准住院日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Q36唇裂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5)胸片、心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超声心动图(心脏杂音/先心病)。3.术前拍摄面部正、侧位X线片,记录唇部畸形情况。4.术前3天应尽可能开始练习用汤匙或滴管喂饲流质或母乳,从而使患儿在术后能适应此进食方式。5.术前1天作局部皮肤的准备。可用肥皂水清洗上、下唇及鼻部,并用生理盐水擦洗口腔;如系成人,应剪除鼻毛及剃须、洁牙、清除病灶,并用含漱剂漱口。6.手术当日,患儿可能进食饮较差或进食饮较晚,可考虑补液支持。7.有其他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儿童:一日量为20-30体重,分3-4次给药;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婴幼儿可选用基础麻醉加局麻、气管内插管全麻;成人可采用局部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当时病人情况而定。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3.唇裂修复后当天,创口可用敷料覆盖,之后可采用敞开伤口,涂敷少许抗菌药物软膏,保持创口的湿润,减少创口感染的机会。在张力较大的病例,可采用18号不锈钢丝制成的唇弓,保持减张固定,利于创口愈合。4.对幼儿应当加强护理,预防双手活动自行损伤或污染伤口。5.正常愈合的伤口,可在术后5-7天拆除皮肤缝线,8-10天拆口内或鼻腔内缝线。如在拆线前出现缝线周围炎,应当对症处理,保证伤口引流通畅;必要时提前拆除有感染的缝线,并行减张换药和加强减张固定。6.如使用唇弓,至少应在10天后去除。在使用唇弓期间,应注意皮肤对胶布有无过敏反应和皮肤压伤,如有发生及时拆除。7.术后或拆线后,均应当嘱咐家属防止患儿跌倒,以免创口裂开。(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出院。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综合征,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必要时需要行、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2.上颌骨段移位严重的唇裂必要时需要正畸辅助复位移位的骨段、缩小裂隙。3.裂隙过宽的双侧唇裂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来分别关闭两侧的唇裂裂隙。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4000-6000元。二、唇裂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唇裂(10:Q36)行唇裂修复术(93:27.54)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1天时间住院第1天(入院日)住院第2天(手术准备日)住院第3-4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术前化验单、影像检查单、心电图检查单、会诊单(根据病情需要)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向患儿家属交待诊疗过程和住院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确认手术方案 开术前医嘱、完成术前准备 术前讨论(视情况而定)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 向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完成术前小结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手术 开术后医嘱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术者查房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外科二级护理 饮食:普食半流食流食其他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凝血功能 肝功能、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视情况而定) 正位胸片 超声心动图(先心病患儿)临时医嘱: 拟明日全麻(或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行唇裂修复术 术前6小时禁食水 口鼻腔清洁 抗菌药物:术前30分钟长期医嘱: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外科一级护理 术后6小时流食 抗菌药物临时医嘱: 心电监护 持续/间断吸氧 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指导饮食及喂养方法 执行入院后医嘱 指导进行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晨起静脉取血 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嘱禁食、水时间 口鼻腔清洁 药敏试验 术前更衣、遵医嘱给药 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情况 给予术后饮食指导 指导并协助术后活动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4-5天(术后第1日)住院5-7天(术后第2-3日)住院8-11天(术后第4-8天,出院前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 住院医师常规病历记录 询问进食量 观察体温 观察伤口渗出,伤口清洁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 住院医师常规病历记录 询问进食量 观察体温 观察伤口渗出,伤口清洁 必要时复查血常规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手术效果和伤口愈合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流食 抗菌药物 解热镇痛类(小儿) 创口换药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临时医嘱: 唇裂修复术拆线(试情况而定) 明日出院(出院前1日)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情况 观察进食情况并给予指导 术后心理及生活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饮食情况 心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指导伤口及进食护理 指导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腭裂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腭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腭裂(10:Q35)。行腭裂修复术(93:27.6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腭部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2.有的为黏膜下裂(隐裂),腭部未见明显裂隙。3.完全性腭裂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唇裂,牙列错乱。4.常伴有上颌骨发育不足,面中部凹陷畸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腭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1.10个月以上的患儿,血常规、胸片等都在正常范围内;2.无严重先天性其他脏器的异常;3.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及其他异常;4.口腔内无溃疡及黏膜糜烂;5.两侧扁桃体、增殖体无炎症。(四)标准住院日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10:Q35腭裂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5)X线片(胸片);(6)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心脏杂音/先心病);(2)头颅定位侧位片、头颅(必要时);(3)有条件、能够配合的患儿可开展鼻咽纤维镜和/或鼻流计等腭咽功能及语言功能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及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儿童:一日量为20-30体重,分3-4次给药;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定。(九)术后住院恢复4-7天。1.根据当时病人情况而定复查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3.必要时使用止血药。(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综合征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和治疗。2.上颌骨段移位严重的腭裂必要时需要正畸辅助复位移位的骨段、缩小裂隙。3.裂隙过宽的单、双侧腭裂可能需要犁骨粘骨膜瓣来关闭腭裂的鼻腔侧裂隙。4.软腭过短、腭咽闭合功能差的腭裂必要时需要同时行咽成形术以改善发音。(十二)参考费用标准:3000-6000元。二、腭裂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腭裂(10:Q35)行腭裂修复术(93:27.6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1天时间住院第1天(入院日)住院第2天(手术准备日)住院第3-4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术前化验单、影像检查单、心电图检查单、会诊单(根据病情需要)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向患儿家属交待诊疗过程和住院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确认手术方案 开术前医嘱、完成术前准备 术前讨论(视情况而定)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 向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完成术前小结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手术 开术后医嘱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术者查房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外科二级护理 饮食:普食半流食流食其他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必要时) 正位胸片临时医嘱: 拟明日全麻下行腭裂修复术 术前6小时禁食水 口鼻腔清洁 抗菌药物:术前30分钟长期医嘱: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外科一级护理 术后6小时流食临时医嘱: 心电监护 持续或间断吸氧 抗菌药物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指导饮食及喂养方法 执行入院后医嘱 指导进行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晨起静脉取血 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嘱禁食、水时间 口鼻腔清洁 药敏试验 术前更衣、遵医嘱给药 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情况 给予术后饮食指导 指导并协助术后活动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5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5-7天(术后第2-3日)住院第8-11天(术后第4-7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 住院医师常规病历记录 询问进食量 观察体温 观察伤口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 住院医师常规病历记录 询问进食量 观察体温 观察伤口情况 必要时复查血常规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手术效果和伤口愈合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流食 抗菌药物 解热镇痛类(小儿) 创口换药临时医嘱: 必要时使用止血药 根据患儿进食量补液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更改护理级别) 口服抗菌药物 明日出院(出院前1日) 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情况 观察进食情况并给予指导 术后心理及生活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及饮食情况 心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指导伤口及进食护理 指导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颌骨骨折(10:S02.6)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93:76.7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明确的外伤史。2.临床检查存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3.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的骨折影像。(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适应证为:1.有外伤史,下颌骨骨折诊断明确;2.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和手术,危及生命的全身合并损伤已经得到有效处置,生命体征稳定;3.下颌骨骨折段错位明显,咬合关系紊乱。(四)标准住院日为2-3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S02.6下颌骨骨折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心电图;5.影像学检查(颅颌面及全身影响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及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儿童:一日量为20-30体重,分3-4次给药;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7-10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2.手术内固定物:骨折接骨板、钉和其他类骨折内固定物。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细胞分析和影像学检查。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十)出院标准。1.全身一般情况稳定。2.切口甲(口外切口)或(和)甲(口内或开放性伤口)愈合。3.咬合关系恢复。4.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需手术治疗的下颌髁突骨折,下颌粉碎性骨折,下颌骨骨折合并面中部骨折,下颌骨病理性骨折不进入该路径。2.急诊病人不进入该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4000-6000元。二、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颌骨骨折(10:S02.6) 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93:76.76)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3周时间住院1-3天住院4-6天住院7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术前检查检验单、心电图检查单、会诊单(根据病情需要)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诊疗过程和住院事项 开放性骨折按照急诊诊疗程序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确认治疗(手术)方案 开术前医嘱、完成术前准备 牙齿洁治(视情况而定) 取牙模型(视情况而定) 术前讨论(视情况而定)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 签署手术麻醉和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完成术前小结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手术 开术后医嘱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术者查房 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外科一/二/三级护理 饮食:¥普食¥半流食¥流食¥糖尿病饮食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12岁以上患者) 超声心电图(视情况而定) 正位胸片 下颌曲面体层片+下颌正位片 颅面(视情况而定)临时医嘱: 拟明日在全麻/局麻下行下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6小时禁食水 术前留置胃管(视情况而定) 术前留置尿管(视情况而定) 常规皮肤准备、口腔清洁 抗菌药物(术前30分钟使用)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外科一级护理 禁食水12-24小时临时医嘱: 今日在全麻/局麻下行下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持续/间断吸氧(视情况而定) 留置胃管(视情况而定) 留置尿管(视情况而定) 抗菌药物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执行入院后医嘱 指导进行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晨起静脉取血 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及口腔清洁 嘱患者禁食、水时间 药敏试验 术前更衣、遵医嘱插胃管、给药 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情况 保持各种管路通畅 给予术后饮食指导 指导并协助术后活动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1.2. 无 有,原因:1.2. 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8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9-14天(术后第2-7日)住院第15-21天(术后第8-14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 住院医师常规病历记录 观察体温、血压 观察伤口 观察咬合关系,如果发现咬合错乱,做颌间牵引或重新手术复位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 住院医师常规病历记录 撤除引流(视引流量而定) 检查咬合关系 拍摄曲面断层片或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手术效果和伤口愈合,明确是否出院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流食(未留置胃管者) 保留胃管(留置胃管者) 鼻饲流食(留置胃管者) 口腔冲洗(颌间牵引),2次/日 抗菌药物 补液(视术后进食情况)长期医嘱: 同术后第一日 停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临时医嘱: 拍术后X光片(原则上应及术前所拍的片位相同) 流食(未留置胃管者) 保留胃管(术后5-7天拔除胃管后停医嘱) 鼻饲流食(留置胃管者,拔出胃管后改为流食) 停口腔冲洗(术后5-7日打开咬合后)出院医嘱: 二级护理(第4日),出院前应改为三级护理临时医嘱: 出院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情况 遵医嘱口腔冲洗,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各种管路通畅 观察进食情况并给予指导 心理及生活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及饮食情况 心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口腔功能锻炼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指导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 宣教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面部外伤、3个月内禁咬硬物、开口训练等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1.2. 无 有,原因:1.2. 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乳牙中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乳牙中龋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牙中龋(10:K02.901,K02.102)。行龋齿充填术(93:23.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冷热酸甜敏感,无自发痛史。2.检查:表面可有颜色改变或呈墨浸样变,牙齿表面完整性破坏,质地粗糙、松软。3.咬合翼片有助于显示发生于邻面的龋损,釉质及牙本质浅层可见透影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对乳牙中龋的治疗指征为:1.凡有以上症状者都应进行治疗;2.征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治疗为1疗程。(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K02.901,K02.102乳牙中龋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治愈标准或疗效好转标准。1.治愈:患牙无自觉症状,功能良好。2.未愈:充填体折断或脱落。(七)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牙大面积缺损、固位较差,需行预成冠等治疗。2.患儿因身心原因不能耐受或配合治疗时,需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采取全身麻醉、镇静或束缚下的治疗方式,此前需完成必要的相关检查。(八)参考费用标准:50-100元(根据使用充填材料不同,费用存在差异)。二、乳牙中龋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牙中龋(10:K02.901,K02.102)行龋齿充填术(93:23.2)日期诊疗内容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完成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向患儿及其监护人交代诊疗过程 隔湿、去尽龋坏组织(必要时在局麻下进行) 制备必要的洞型 按所使用的充填材料要求完成对龋洞的充填 修整磨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口腔卫生宣教 定期复查临时医嘱: 按所使用充填材料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使用局麻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护理工作 协助医师完成相关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年龄: 门诊号: 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次数:1次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牙慢性牙髓炎(10:K04.003,K04.011)。行根管治疗术(93:23.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可无疼痛史;若有自觉症状,可表现为:(1)咀嚼食物嵌塞窝洞时有不适感;(2)较轻的隐痛、钝痛; (3)一过性冷热刺激痛或不适;(4)自发痛、放散痛、阵发痛。2.检查:表面可有颜色改变或呈墨浸样变,牙齿表面完整性破坏,可见近髓龋洞,探诊可有疼痛;叩诊时无明显疼痛或稍感不适。3线片牙齿冠部可有透影区,根尖周组织无病理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对乳牙慢性牙髓炎的治疗指征为:1.凡确诊为慢性牙髓炎的患牙,牙根生理性吸收未超过1/3,应当选择根管治疗;2.征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治疗疗程为2-3次。(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K04.003,K04.011乳牙慢性牙髓炎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治愈标准或疗效好转标准。1.治愈:无自觉症状,功能良好,修复体完好,X线片提示根充物完好,根尖周组织无病理性改变。2.好转:无明显自觉症状,功能基本恢复,修复体基本完好,X线片示根充物基本完好,根尖周组织无病理性改变。3.未愈:症状未消失或加重,X线片示根尖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七)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牙大面积缺损,无法修复者。2.患牙大面积缺损、固位较差,需行预成冠等治疗。3.患儿因身心原因不能耐受或配合治疗时,需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采取全身麻醉、镇静或束缚下的治疗方式,此前需完成必要的相关检查。(八)参考费用标准:800-1200元。二、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牙慢性牙髓炎(10:K04.003,K04.011)行根管治疗术(93:23.7)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年龄: 门诊号: 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次数:2-3次日期诊疗第1-2次诊疗第2-3次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完成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向患儿及其监护人交代诊疗过程 局部麻醉下去腐、开髓、隔湿:封失活剂(7-14天),延期拔髓拔髓 根管预备 根管消毒、封药 预约复诊 询问患儿上次治疗后的反应 隔湿、去除暂封物,清洁干燥根管 根管充填,拍X线片确认根充情况 垫底 按所使用的充填材料要求完成对龋洞的充填 修整、抛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口腔卫生宣教临时医嘱: 使用局麻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封失活剂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长期医嘱: 定期复查临时医嘱: 按所使用充填材料交代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医师完成相关工作 协助医师完成相关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个别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个别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个别乳磨牙早失(10:K00.6,K00.606)。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93:24.8)。(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个别乳磨牙早失。2.检查:乳磨牙缺失,间隙存在。3线片可见继承恒牙正常发育,近期不能萌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对乳磨牙早失的治疗指征为:1.凡诊断为个别乳磨牙早失的患儿,应当行丝圈式保持器治疗;2.征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治疗疗程为2次。(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K00.6,K00.606个别乳磨牙早失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治愈标准或疗效好转标准。1.治愈:保持器固位良好,间隙无变化。2.好转:保持器固位松动,间隙无明显变化。3.未愈:保持器脱落,间隙丧失。(七)变异及原因分析。1.游离端乳磨牙早失。2.固位基牙大面积缺损,需行预成冠等修复。3.乳磨牙早失伴继承恒牙胚先天缺失。4.患儿因身心原因不能耐受或配合治疗时,需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采取全身麻醉、镇静或束缚下的治疗方式,此前需完成必要的相关检查。(八)参考费用标准:150-300元。二、个体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个体乳磨牙早失(10:K00.6,K00.606)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93:24.8)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年龄: 门诊号: 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次数:2次日期诊疗第1次诊疗第2次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完成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向患儿及其监护人交代诊疗过程 设计间隙保持器 取口腔印模 预约复诊 询问患儿上次治疗后的反应 试戴制作好的间隙保持器,必要时调整 隔湿、粘固 嘱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口腔卫生宣教长期医嘱: 定期复查(3个月到半年) 不适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医师完成相关工作 协助医师完成相关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10:K13.752)。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二)诊断依据。根据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结合病史复发性、自限性、周期性特点,及临床症状体征做出诊断。1.病史规律:(1)复发性:有至少2次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病史;(2)自限性;(3)周期性。2.临床表现:(1)口腔黏膜溃疡呈单个或数个反复发作,间歇期不规律;(2)溃疡发生部位多见于非角化黏膜;(3)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略凹陷,周围有充血红晕,表面有黄色假膜;(4)轻型溃疡直径约2-5;口炎型(疱疹样)溃疡直径稍小,可出现十余个至数十个散在分布的小溃疡;重型(腺周口疮)溃疡可深达黏膜下层,常单发,直径大于5 ,愈合后常留有瘢痕;(5)溃疡疼痛明显。(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注意事项

    本文(唇裂等口腔科9个病种临床路径_课件.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