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工业设计》课程标准.docx
走进工业设计课程标准表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归属机电工程学院课程类型 理论课程 理实课程0 实践课程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0 限选课程任选课程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课0 任选课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课时32学分2. 0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1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一门新生研讨课,通过一个小型设计任务的模拟,串联起工业设计的全流程,让学生能够对工业设计建立基本的全貌认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课程是学生进入工业设计专业的引导课程,通过案例和 实践教学,让学生产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对后续课程起重要的铺垫,与设计手绘课程同步进行。2. 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本课程知识面广,不求甚解,主要提高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获得成就感。3.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融合手绘、工程、视频、网络资源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进 行职业引导。2 .课程目标总目标:以小任务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工业设计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市场 调查、设计手绘以及基本的软件表现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具体目标:本阶段学习后能够对产品进行般的调查分析以及设计。对设计 工程进行资料,合理各个时间段的任务目标,培养严谨、细致的职业能力。(1)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产品设计的思路及经验;2)具备设计分析的知识。(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手绘表达设计构思;2)能够掌握基本的软件的应用;3)具有基本的资料并分析的能力。(3)素质目标1)具有从事工业设计的兴趣;2)具备设计从业者的基本素质。3 .课程学习内容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各个阶段的学习,通过对产品的模拟设计,掌握工业设计 基本流程。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见表2。表2课程内容与课时序号教学单元课时安排小计理论实践1工业设计概念4222工业设计的程序4133工业设计的创新方法10284工业设计的实践(基础+分析)122105设计作品汇报202合计3210224 .单元教学设计与要求教学单元一:工业设计概念单元学时:4学时学习任务:学习工业设计的概念、分类、好的工业设计标准、分析优秀工业 设计作品。知识目标: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含义及工作任务。技能目标:无。素质目标: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素材的行为习惯,培养职业认同感。重点:科学安排课程作业的规范难点:课程规范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方法与建议:本次课后可以提供各类素材资源,让学生自己学习体会。课外作业:完成资料的收集以及初步的构思。教学单元二:工业设计程序单元学时:4学时学习任务:学习工业设计的基本程序。知识目标:了解产品手绘的基本方法,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技能目标:知道如何进行设计的调查方法素质目标: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手绘进行表现。重点:工业设计的开展史难点:设计软件教学方法与建议:本阶段通过PPt教学结合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学习。课外作业:完善资料的收集,对创意进行思考,并聚焦方案。教学单元三:工业设计创新方法单元学时:10学时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创新设计的各类方法,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任务进行创新。知识目标:理解创新与模仿的关系。技能目标:能够完成基本的构思表达,把自己的方案进一步优化。素质目标:具备精益求精的设计素养,能够对产品的细节进行探讨。重点难点:集成创新教学方法与建议:本阶段进行统一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对方法理 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课外作业:进一步深化构思教学单元四:产品设计实践(基础+分析)单元学时:12学时学习任务:将理论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本阶段深入完成设计工程任务。知识目标:学习产品市场调查的知识,具备开发一件小产品的设计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进行手绘、建模、渲染,并完成版面的设计。素质目标:能够理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设计的意义,理解创新与共生的 内涵,能够热爱自己的设计岗位。重点:版面的细节、学生的手绘能力的表现难点:通过多种设计手段表达创意、调研报告的制作教学方法与建议: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指导,共通问题一起指导。课外作业:完成版面设计教学单元五:设计作品报告单元学时:2学时学习任务:通过系统的汇报和展示,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口头及版面进行说明, 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构思。知识目标: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如何通过口头表达,让受众理解 自己的构思。技能目标:能够完成一件PPT,包括产品的调研、手绘的方案、模型的建立 过程以及最终的版面展示。素质目标:具备设计师沟通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展示自己的创 新。重点、难点:口头表达教学方法与建议:本阶段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创意进行展示,可以进行小组展 示,学生和老师共同点名交叉评分。课外作业:完成ppt设计5.实施建议1. 1.教师基本要求本门课程的教师需要较为全面的工业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产品调研、 设计草图、设计评估、模型建立、版面设计以及ppt制作的能力。可以融入企业 或社会公益课题进课堂进行教学。5.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校内需要具有手绘教室,教师拥有实物投影仪,学 生后阶段需要电脑进行设计。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在课程中可以进行校外调研和考察,让学生了解设 计对象,体会企业设计师工作岗位的需求。6. 3教学方法建议1)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理论知识等方式结合实践讲 授。带学生出去参观开阔学生眼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讨论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试点开展专题讨论,学生撰写体会;以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教学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设计调研、课堂讨论、设计赏析等。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专门设置了与课程相关的课件,以生动形 象的辅助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形成 对专业设计的感性认识,能够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以及对各个基本知识 点熟练掌握,对设计内涵有比拟深刻理解。7. 4教学评价、考核要求1)重点考察学生对某一项具体设计工程的把握能力,以设计成果作为考查 学生学生情况的主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效监督学生设计过程中与老师的 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独立完成能力;2)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相互无记名打分,班级学生对设计作品共同打分等形式 形成评分成绩给任课老师提供参考,表达评价的多元性和客观性。3)考核方式:作品+展示/辩论4)总成绩:平时30% (含出勤等)+期中30%+期末成绩40%5.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幻灯片、投影、录像、视听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 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 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 资源共享。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 网站和电子论坛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 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