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可研报告.docx
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名称: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所属专业大类名称:材料与能源大类所属专业类名称:材料类工程主持单位: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盖章)工程主持人:侯向东申报日期:2015年3月16日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五年三月十六日 作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工程的各项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实施。2 .组建了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资源库建设机制基本形成2014年12月,主持单位联合13所高职院校,8家企业成立了专业 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联盟在教学资源共建、 共享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共建共享知 识产权保障机制、资源持续更新及应用的动态监测与激励评价机制。联 盟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 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资源库建设提供 有效的机制保障。3 .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拓宽了资源库建设视野先后与山西省钢铁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太原钢铁(集团) 公司、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中阳钢铁集团公司、美锦集团、 山西建邦集团等行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冶金行业协会(学 会)为本工程提供最新产业经济技术政策、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结构调 整政策、行业前沿信息和冶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使本工程能够 及时跟踪产业开展趋势和行业动态。钢铁冶金联合企业具有国际上最先 进的冶金生产工艺与设施,丰富多样的产品,经验丰富的工作团队,能 够为本工程提供冶金生产典型案例、事故处理案例等。学院与行业、企 业的交流合作为师生实践锻炼架起了桥梁。4 .主持单位资源库建设经验丰富,院级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主持单位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已完成了教学资源平台的开 发工作。本工程已投入专项建设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工程前期建设经费, 该资金主要用于完成院级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开发以及 课程资源建设等。该专业群已利用资源库搭建结构化课程13门,与山东 星科智能科技股份合作开发系列虚拟仿真软件7套,建成教学 素材资源8965条。冶金技术专业资源库教学资源丰富,资源库平台已顺 利运行并不断更新。三、建设基础.具备了较完善的平台功能平台已建成并运行,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功能,结合职业教育教 学特点,构建了资源存储检索系统、教学交互支撑系统(教师备课、课程组织、自动答 疑统计、作业提交批改、学生预习复习、课程论坛等)、智能测评系统、教学跟踪评价 系统等功能模块,有效支持了线上线下教学与学习。通过此平台,实现了自主建课、资 源推送、学习过程管理等辅教功能。资源存储检索系统功能见图3。资源存储检索系统功能示意 图_提取、映射浏览检索 资源上传 姿漉下载 资源收藏 资源评价 资源审核 资源维护 资源更亲斤 费源支持 奥源制作系统设置 用户管理 统计信息 平安管理 分布代理工下皴:铤接评论、管理谪设基本信息LI注册、权限资源管理接口程序 系统管理接口程序网络课程 ,课1耒例.文献资料 J 常见百商解答 资源目录素弓I 试题试卷文小产/彳见频 图形/国M薪 动画图3资源存储检索系统功能示意图1 .建立了较完善的资源库建设运行机制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工程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设机制。学院先后 出台了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章程、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建设管理方法、冶金技术专业群资源库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方法等制度,使“活” 资源、“活”应用更加接近实际,确保了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不断完善,并逐步形成了长 效机制。学院还建立了资源库建设工程调度机制,由侯向东主任任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组、 专业与课程建设组、标准规范建设组、资源库平台建设组、资金管理组。每周对资源库 建设中的难点进行协调,每月对工作进度进行检查,推动了工作开展,培养锻炼了团队, 丰富了建设管理经验。2 .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已建成的资源库线上运行良好,用户活跃度高,成为教与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获得 师生的一致好评。目前教学资源库注册用户数已到达1050人,总访问量到达3451万人 次,实现了为教师、学生社会人员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等服 务,实现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了冶金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拓宽了技能培养模式,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表1已建成资源统计表内容资源数目(个)电炉炼钢及炉外精炼技术1312钢材质量检验技术157金属学与热处理139连铸生产操作与控制1608炼钢生产操作与控制550炼铁生产操作与控制1349铝冶炼技术1639烧结生产操作与控制1267稀有金属冶炼70氧化铝生产技术562冶炼基础知识105有色冶炼设备操作与控制69重金属冶炼技术138合计8965表2已建成教学资源按素材类型统计素材类型已建数量(个)合计文本素材101649. 5%图片素材3422动画素材113050. 5%教案3视频素材2573课件821合计8965100%、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目标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汇集国内各方优势力量,组建一流建设团队, 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对接企业、管理开放,适应冶金技术开展的 智能化、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库。使其成为冶金技术专业师生交流与互动 的平台、企业员工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培训中心和校企资源共享的联盟。 促进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推动专业群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教育领 域内基于资源库平台的校际学分互认机制,增强服务冶金产业及相关产 业链的能力,引领全国职业院校整体提升冶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拓展 教学资源库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1 .建设思路(1)名家指导、名校名企联合、支撑,组建高水平工程建设团队 联合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各院校的专业骨干教师等多方 力量,组建由指导层、核心层、支撑层构成的高水平建设团队。指导层 由王一德院士担任工程建设首席顾问。核心层由14家行业知名院校构成。 支撑层由冶金技术专业群的8家企业成员单位构成。(2)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统筹规划,搭建资源库平台对国内外知名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为调研对象,在此基础上,构 建职业鉴定理论和实操考核系统,按素材层、资源层、应用层三层架构 资源库,按碎片一知识点一课程一专业一专业群分层建设,使资源能重组复用。(3)分工协作、对接企业、汇聚资源,实现资源集成创新工程建设团队分工协作,整合联合申报单位优势资源,系统构建专 业课程体系;采用自建、共建、引进等多种方式,汇聚涵盖行业企业应 用的课程教学资源,以真实的工程任务、工艺流程为载体,实现资源库 的兼容并包。(4)开放应用,发挥资源库最大功效创新资源库的建设、应用、更新机制,为资源库用户提供一流服务。 建立专业群协作机制,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众群体。初步建立基于资 源库学习校际学分互认制度,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 革,发挥资源库最大功效。(5)建立机制、规范管理、多元评价,促进资源库持续开展建立资源库管理机制。围绕提供资源数量、达标率、被点击人次、 被下载人次、本单位点击资源库人次、下载资源库人次、资源改进提升 及时性、用户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开发绩效评价指标,并建立每年一次的 绩效评价制度。(6)持续更新,保证资源库平稳长效运行探索教学资源开放性建设机制,构建“资源使用一用户评价一评价 结果分析一评价结果反应一资源更新完善一资源使用”的闭环系统,确 保资源每年更新15%以上,保障资源平台技术更新、资源库平稳长效运行。2 .建设内容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规划将遵循“碎片化资源,结 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建设思路,以资源开发为目标,课程体系建 设为主线,将资源库建设按照资源管理、学习管理和门户管理等三个方 向进行统筹建设。建设碎片化资源、积件、模块、课程等不同层次的教 学资源。建设基于行业应用的前沿技术及新成果等拓展资源体,增强资 源建设的普适性;建设数量和类型上要大大超出课程建设所调用的资源 范围,以方便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拓展学习。(1)构建“专业平台+行业应用”的资源体系以冶金技术行业应用为落脚点,构建“行业应用”资源。选取黑色 冶金及有色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典 型资源应用平台。专业对接岗位群,打造“专业化平台”。以培养学生 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理清专业资源的逻辑关系,有机整合冶金技术专 业群资源,融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资源,打造专业资源。专业群课程对 接行业应用。按照“系统设计、资源建设、开放应用、持续更新”的建 设思路,实施“学校、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战略,深度融合行业企业 的应用资源、专家资源、院校相关的专业资源,构建“专业平台+行业应 用”的资源体系。(2)建设分层的资源按照社会需求分析、行业企业信息分析、专业建设分析、课程与辅 助资源开发、教学组织与实施等措施汇集资源,以分解的碎片化资源为 基础,按照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根据资源文件属性、 教学属性、用户属性等进行有效管理,面向用户需求对资源进行整合组 织。建设碎片化资源层碎片化资源层以覆盖专业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为需 求,系统化设计的行业企业信息、专业信息、课程体系、行业应用的典 型工作过程等分解产生的资源,构建基本资源;在资源数量上远远超出 基本资源需求,打造海量资源,不断开发表达行业开展前沿技术和最新 成果的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注重各种类型资源的深度开 发,提高除文本、图形类以外的其它资源比例,努力实现资源呈现的生 动化、形象化、多样化。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地标注资源属性, 加强资源的智能组合功能。系统设计平台资源的应用功能,强化平台的 资源存储、资源评价、资源关联以及资源再生功能;同时完成针对不同 用户的资源检索、学习方案推送、在线学习、讨论互动、监测评价等功 能。建设结构化课程层课程层建设根据冶金行业应用特点,制作企业典型案例资源,指导 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建设,引入行业企业典型生产过程,分解工艺流 程,融入相关课程,表达“企业-岗位-专业群建设”的有机对接与 深度融合。依据职业竞争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开发流程,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系统设计课程内容,依据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或 者单元章节,构建课程模块;依据模块中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分解 模块内容,构建多个积件;以文本、图片、动画、音视频、虚拟仿真等 多种媒体形式,呈现积件包含的知识、技能内容,建设结构化课程层。建设集成化行业企业信息层产业和行业信息的建设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符合产业需求、行业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有助于冶金技术专业群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对接冶金行业和企业的开展需要,深入研 究产业与行业的构成、核心内涵和开展特色,关注其产业化和可推广的 实际应用外延,通过分析产业和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 建设目标、方法和途径。(3)打造可满足终身教育需求的社会服务门户在立足为院校教学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发资源库的社会服务功能, 打造一个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共享的资源平台,并能通过资源库的 一系列功能,完成人员信息交流,成为冶金行业各层次人才在线学习的 重要工具。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将依据用户体验,不断总结改进资 源库的各项功能,以满足各层次人员终身教育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形 成。开发智能化资源应用平台,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 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人员培 训、技能鉴定等服务,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社会学习者个性化 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 强社会服务能力。(4)不断完善建设与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作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建设与共享机制:资源入库、评价、持续更新 完善机制,基于资源库的联盟运行机制和资源库应用机制。资源入库、评价、持续更新完善机制主要包括三级资源入库评审机制、可持续开展 机制。运行机制包括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动态监 测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建立资源库的应用机制,提高资源库使用率, 实现教学方式变革。五、工程建设计划安排1 .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目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完善系列资源 管理、建设、更新推广等制度,制定资源建设标准,如课程资源分层建 设标准、评价标准、实训操作示范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建设标准、慕课、 群众微课建设标准、素材采集与分类标准等,为中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 实基础。(2)中期建设目标利用两年时间,联合各申报单位,通过全过程动态化监控的工程管 理方法、协同创新进行集中建设。在前期制定的各项资源建设规范的指 导下,协同推进联合申报单位完成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充实专业信息、 行业资源、素材库、试题、实训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保证资 源库的常态化运行与管理,完成资源库的验收工作。(3)长期建设目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整合各参建单位的优质资源,完善资源库 平台持续运行管理和更新维护机制,确保教学资源持续更新满足教学需工程名称:冶金技术专业群工程申报单位: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主持人:侯向东工程联合申报学校:共13家(排名不分先后顺序)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唐山科技职业 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吉林电子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 院、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钢铁学校工程联合申报行业企业:共8家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太原钢铁(集团)、首钢长治钢铁、山西安泰集团股份、中国有 色矿业集团、白银有色集团股份、金川集团股份、云南冶金集 团股份、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工程建设期限:年12月2017年6月 求、自主学习需求及技术开展需求,促使资源库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15%。 在确保资源库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建立资源库长效运行机制,使其成为 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学、辅教平台。2.建设时间本工程将按照筹备、顶层设计、资源建设及完善、推广应用等四个 步骤分步推进,工程完成后将开展开放利用与绩效评价,具体建设时间 如下:(1)调研筹备阶段(2013. 12-2014. 06)组建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全面调研全国范围内 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现状。开展冶金技术专业社会需求调研、进行岗位和能力分析,明确专 业定位,形成调研报告。召开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研讨会,在调研基础上,开 展课程体系开发论证,完成资源库系统的顶层设计;同时,对教学资源 进行整体规划,开展基本素材建设工作。(2)顶层设计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进行顶层设计,编制冶金技术专业群资源库建设指导手册对全国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中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构建资源库建设架构开发并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资源集中建设、共享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完成行业企业信息库建设,对行业企业信息进行采集,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程资源库建设,编制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完成课程相关资源的录制、课件制作等素材级教学资源的开发完成素材资源库建设,组织采购特殊工具对行业信息库、专业信息库进行检查验收对课程资源库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重点推进素材级资源建设,特别是虚拟资源建设对课程资源和特殊工具购置和应用情况进行验收,全部完成课程 及相关资源的验收工作全面完成素材级资源建设任务,进行检查验收进行检查验收组织资源的汇总、审核、上传(4)资源库完善、补充、推广阶段(2017年1月2018年4月)组织召开研讨交流会,改进完善提升资源库工程推广应用全面验收(5)开放利用与绩效评价(2018.04-)不断完善积分管理机制、各层级资源版主竞争推选机制、共建共 享管理机制、资源建设的评优机制等建设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库的准商 业化运作加强绩效评价,保障资源建设的持续更新六、工程经费预算本工程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500万元、项目主持学校自筹250万元、行业企业支持100万元、相关院校自筹150 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500万元,严格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 源库工程申报指南规定分配使用。其中,素材制作150. 00万元,占30%; 企业案例收集制作125万元,占25%;课程开发125万元,占25%;特殊 工具软件25万元,占5%;应用推广25万元,占5%;调研论证25万元, 占5%;专家咨询25万元,占5%。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工程资金预算表序号资金用途目设金数 项建资总资金来源(单位:万元)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工程筹措资金合计占工程 建设资 金的比 例(%)其中合计占工程 建设资 金的比 例其中2017 年度2018 年度举办方或地方 财政投入资金行业企业 支持资金相关院校 自筹资金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7 年度2017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合计1000500502003005005020050604090601素材制作24015015609090930202416其中:L1素材收集集成23231581.2基本资源素材制作454513321.3冗余资源素材制作13545222390302021161.4拓展资源素材制作373710272企业案例收集制作13112512.5507560.63.62.4其中:2.1标准与模版开发1010552.2案例开发323212202. 3虚拟仿真软件736528452. 4行业企业信息16105563.62.43课程开发27512512.55075150159060其中:3.1标准与模版开发10010559054363.2 13门课程开发115953065201283. 3专业层资源建设60201554024164特殊工具软件制作79252.51015545.432.421.6其中:4.1手机客户端工具软件4510463521144.2技能鉴定软件3415691911.47.65应用推广89252.51015646.45410其中:5.1培训及推广1010555.2应用培训15155105. 3数字化教学体睑中心646454106调研论证30252. 51015其中:6. 1差旅101028116. 2会务1510646.3资料55237专家咨询25252. 51015其中:7.1方案论证1010377.2咨询、评审55237.3差旅1010558其他13613613.611620皿一其中:8.1平台维护21211838.2资源导入99548. 3资源库软件开发909080108. 3资源库运行基础条件1616133七、建设保障措施.组织保障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由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汇 聚国内优质资源,通过深度校企融合构建起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 工程建设团队,制定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工程建设管理办 法,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工程主持单位牵头成立资源库建设指导小组,聘请王一德院士 担任工程首席顾问,充分保障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前瞻性、先进性 和科学性。工程建设指导小组,负责资源库建设的宏观指导、统筹 规划和统一协调工作,对资源库工程建设进行全面指导及质量监 控。各参建院校的子工程负责人组成“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 库建设高职院校联盟”,由工程主持单位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侯 向东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具体落实指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制定资源 库建设步骤,规范资源建设标准,协调各参建单位的职责与分工, 实施建设过程监控,确保资源库建设质量。“联盟”下设工程开发 组、工程协调组、财务管理组和审计监控组,共同确保资源库各项 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1 .资金保障 制定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 法,工程建设经费按照“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 那么使用。成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对各工程的实施、 资金投向及年度预算进行统筹安排,并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管理。建 立资源库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由各子工程负责人对建设资金 实行全程负责,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程实施进展和资金使用情 况,确保资金不被截留、挤占和挪用。2 .管理保障(1)落实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各子工程经指导小组批准立 项后,建立阶段性目标工作制度和分阶段量化验收考核制度。确定 每个子工程责任人,分解建设任务,明确建设进度、技术标准和质 量要求,签订子工程责任书,确保各子工程有计划、按步骤稳 步推进。所有子工程负责人定期对建设进度、建设成果、经验与不 足等进行监控管理,并定期向工程牵头单位和指导小组汇报。(2)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激励机制:工程工作小组以责任书为 依据,进行建设过程监控,对建设内容和进度进行监管、检查,保 证工程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量化绩效考核方法和细 那么,实行目标管理,在规范程序,明确建设工程监测指标的前提下, 实现责权统一,对工程建设的进程、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等进行动态 监控。对按时完成工程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予以专门的奖励;对不 能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将根据实际情况缓拨或减拨工程建设 资金。(3)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资源的原创性, 防止产权纠纷。制定多方协议明确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共享范 围。对每个资源均设置使用权限,并实现资源使用实名制,防止资 源的非法传播。3 .团队保障工程建设团队由22家单位组成,包括14家高职院校和8家行 业企业,工程团队由业内资深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保证了项 目的高起点和贴近行业生产实际,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和代表 性,为资源库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席顾问:本工程聘请冶金技术领域王一德院士为首席顾问,王一德院士 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冶金工程技术第一线,为我国不锈钢、电工钢事 业和轧钢技术的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不锈钢攻关、“高质量 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国家课题和不锈钢改造,使不锈钢工序本钱 大大降低;形成一整套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自主集成铁水为主原 料K-OBM-S三步法冶炼不锈钢新流程;采用强力粗轧机、大功率精 轧机和世界最新TDC技术改造热连轧;创新集成多项冷轧新技术; 主持建成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自主开发一整套冷轧无取向硅钢 生产工艺技术,与美国、日本同属国际领先水平;屡次主持纯铁新 材料研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性能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国 防军工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点工程需要。撰写论文约40篇, 译著三部约200万字。获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大 会奖1项,国防科工委和冶金部联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 二等奖6项,为推动我国冶金技术的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工程建设指导小组由冶金技术行业权威专家丁跃华教授领衔,聘请上海师范大学 李进校长作建设指导专家,聘请教育部专家姜大源教授作资源库建 设教育核心专家,由企业一流专家和职教顶尖专家组成工程建设指 导小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系统规划、全面改革、规范标准, 集碎到整、共同开发,打造适应冶金技术行业应用的专业群教学资 源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单位组成: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集合行业最强力量,由冶 金技术行业14家职业院校和8家行业企业共同组成工程建设团队, 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参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将展开深度合作,集 合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整合高职院校的精品课 程建设成果,充分吸纳企业优质资源,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资源 库的各项建设工作。4 .运行机制保障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并对工程实行全程监控的动态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1)建立资源库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资源评审机制(包括成立资源评审委员会,建立资源评审 标准,规范资源遴选流程)与资源更新机制,确保资源年更新率保 持在15%以上;完善资源评审流程,六年完成全部资源的重新评审。建立对优质资源提供者的激励机制。采用用户免费注册与积分 管理机制,以半年为时间单位对使用率进行统计,对使用率高的资 源提供者给予奖励,对使用率低的资源实行逐步淘汰。探索对后期 用户实行会员制,对使用频率高的局部用户给予政策优惠。建立对资源库投入的实物资本、资金资本、知识资本等的评价 机制。对资本价值进行评估,采用模拟股份制运作,做到谁投入谁 受益,多投入多受益。资源库资源建设完成后,通过运行平台,在 工程组学校和企业之间,对资源库进行试运行,对资源库测试,收 集问题,持续改进,确保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对平台技术支持系统 进行定期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支持系统技术水平提高。最终 完成对资源库的评审与鉴定。(2)采用全面工程管理制度实施工程负责人管理制度,制定冶金技术专业群资源库建设 工程管理方法,明确各工程责任人职责,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工程工作组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工程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每个子工程确定1名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实施工作。项 目主持单位将建设年度任务分解到子工程组,各子工程组又将工作一、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工程建设背景(1)政策依据本报告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6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教 职成司函2016) 6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 19号)、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 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46号)、教育 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 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意见(教高2006) 14号)、国家中长期教育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进行编制。国家中长期教育开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中提出,通 过资源库建设、优质资源引进、网络课程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 新网络教学模式等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为实现该纲 要的规划要求,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于2010年启动, 其基本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加快发 展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开展, 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和一个资源提供的平台。2016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按照“国家急需,全国一流”的要求,国家级资源库主要面向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 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实行教学资源工程负责与绩效考核制 度挂钩,确保建设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实施。根据工程 实施情况,工程主持单位定期召开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检查子工程 建设进程、建设质量等,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的问题和困难等。(3)实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工程建设实施目标责任制,根据工程建设的周期对建设任务进 行分解与细化,确定各个子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点,制定与之配套的 量化绩效考核方法和细那么,实行目标管理。在规范程序、明确建设 工程监测指标的前提下,实现工程建设责、权、利的统一,对工程 建设的进程、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等进行动态监控。工程建设设立奖优罚劣的专项奖励基金,对按时完成工程并取 得良好效益的单位,予以奖励,同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 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将视情况缓拨或减拨工程建设资金。对 工程建设质量的评价以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 标准,根据专业群的特点构建“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教育资源库评价 指标体系”,实现用户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测评。(4)实行工程建设定期调度制度为配合工程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监控,工程建设实施 定期沟通制度。所有子工程负责人均按照建设计划的时间节点对建 设进度、建设经验、缺乏等方面进行总结,定期向工程建设工作组 汇报。工程组组织专家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对工程 的后期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已完成的阶段性工程,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阶段验收。对方 案执行情况和工程的实际效果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与考核,形成评估 结论和提出改进建议。对于未按照进度完成的工程,专家委员会针 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对后续的建设情况提供建议;对未经领导 小组同意更改建设工程内容的情况,工程组将终止该工程的建设, 对工程负责人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5 .风险预防措施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已建立完善 的管理制度,组建了搭配合理的建设团队,工程整体风险性较小; 但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这需要建设与管理团队必须加强防范、 科学管理、及时应对。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如下:(1)本工程的建设主体是主持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 持单位应注重过程监控,提高建设质量。对于子工程的建设,应该 详细制定共建联盟的建设协调机制,注重效率,保证工程按时高质 量完成。在工程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需 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提高预见性,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应 急预案等,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2)工程多方资金的筹措情况。为保证资源库的质量,各建 设单位的资金要及时到位,由于本资源库中涉及的专业建设基础不 太一样,对重点建设和具有良好的开展前景的课程,应该适当给予 资金倾斜,保障资源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资源库建设资金的投入 保障和合理使用需要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要求制定严格、高效的 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的投入使用。(3)工程建设与应用方面的风险在于如何保障资源库建设的 高质量、资源库的高利用率和高效益,以及如何实现资源库的可持 续开展等问题,应建立过程监控机制,并根据边建设边使用的建设 策略,建立一套完善、长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保障资源的高效应 用和可持续更新。(4)本工程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系统平安保障方面也会存在风 险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制定具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来解决 资源共享所引起的知识产权归属等系列问题。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 和设备来防止黑客攻击、病毒感染和系统崩溃等风险,确保资源库 运行的平安性和可靠性。八、工程预期成效.汇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持单位在国内冶金技术专业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的行业办 学优势;联合院校遍布全国多个地区,具有区域分布优势;联合行 业企业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势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工程建设 单位具有国内领先的职业教育理念,拥有大量的高水准的教学资 源、丰富的行业信息资源和国内一流的专业技术水平。资源库将采 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并以每年15%的速度更新,做到资源库与 专业开展、技术开展同步,紧跟行业最前沿科技。通过自主开发、科学分类、有效整合,构建的素材库,表达了 “个性化服务”特色,为教师定制开发、资源重组,开展个性化教 学,创造了条件。资源库的建设,将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构建校企衔接的冶金技术专业职业教 育体系做出贡献。1 .提升教学能力,快速缩短人才培养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冶金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传统专业,教学手段 单一是专业开展的“瓶颈”。目前全国共有多所院校开设了本专业, 但教学资源不尽相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资源库的应用,可以更 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其课程开发、专业教学和技能水平,从而 有效、快速带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推动各区域院校专业发 展,快速缩短不同院校间人才培养差距,表达辐射带动作用,促进 教育公平,整体提高全国冶金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水平。2 .实现多终端接入,扩大学习时空资源库将引导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让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转变 成主动学习。学习者可根据自身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利用丰富的专 业课程学习资源和实用的技术学习资源,通过资源库多种教学终端 接入,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案和课程体系、训练体系。资源库集专业教学资源、行业企业技术资源和行业技能训练及 评价为一体,是全国冶金技术专业教学、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学习者 的学习中心。采用云服务、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