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4届高三物理复习能力提升第14章第3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doc
-
资源ID:36170596
资源大小:627.5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通用2014届高三物理复习能力提升第14章第3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doc
第3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考纲解读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3.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1黑体辐射和能量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只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C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D普朗克最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答案BCD2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答案D解析由hh知,当入射光波长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时,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由EkhW知,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B错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 s,故C错3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反映了光的粒子性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C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只有运动着的小物体才有一种波和它相对应,大的物体运动是没有波和它对应的答案AC考点梳理一、黑体辐射与能量子1黑体与黑体辐射(1)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2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的大小:h,其中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二、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2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2)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4)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h,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 J·s.(2)光电效应方程:EkhW.其中h为入射光的能量,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是金属的逸出功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c.(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3)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考点一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例1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只有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D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为线性关系,但非正比关系,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错误答案AD突破训练1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答案C解析光电效应瞬时(109 s)发生,与光强无关,A错;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极限频率,与光强无关,D错;对于某种特定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入射光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B错;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有关(可理解为一个光子能打出一个电子),光强减弱,逸出的电子数目减少,C对考点二对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和Ek图象的考查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Wh:光电子的能量W: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E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由Ek图象(如图1)可以得到的信息图1(1)极限频率:图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c.(2)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EW.(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例2如图2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图2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解析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截止频率,A正确,B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khW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C正确;金属的逸出功为Whc eV1.77 eV,D错误答案AC突破训练2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4 eV,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 m/s,求该紫外线的波长(电子质量me9.11×1031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1 eV1.60×1019 J)答案2.01×107 m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Wmev2所以2.01×107 m.考点三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的考查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例3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D突破训练3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D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机械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不同属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58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例4(2010·江苏单科·12C(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3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图3解析由于光的频率相同,所以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相同,选项A、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在同样的加速电压下,光强度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数目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C1.常见电路(如图4所示)图42两条线索(1)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高考题组1(2012·四川理综·18)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5所示用a、b两束光()A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B先后照射某金属,a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则b光照射时 图5也能逸出光电子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光也不能进入空气D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光的反射角比b光的反射角大答案C解析光的干涉说明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选项A错误由题图可知,光束a的折射角ra大于光束b的折射角rb.根据n,知两束光的折射率na>nb,频率a>b,因此a光照射金属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光照射时则不能逸出光电子,选项B错误根据临界角公式sin C知两束光的临界角Ca<Cb,因此入射角相同时b光发生全反射,a光也一定发生全反射,选项C正确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所以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界面上时,两束光的反射角相等,选项D错误2(2011·江苏单科·12C(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答案A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有这样的关系: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由此规律可知应选A.3(2010·天津理综·8)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6所示则这两种光()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图6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答案BC解析由题图知,Ekma<Ekmb,故选项A错误;对同一光电管,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W0,知a<b,由sin C知,Ca>Cb,故选项B正确;由x及知,频率越小,波长越长,间距越大,即xa>xb,故选项C正确;因a<b,所以通过三棱镜时,b的偏折程度大,故选项D错误4(2010·浙江理综·1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7所示则可判断出()图7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均为Uc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W0及eUc20Ekm可知甲、乙两光频率相同,且均小于丙光频率,选项A、C均错;甲光频率小,则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选项D错误;乙光频率小于丙光频率,故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选项B正确模拟题组5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答案A解析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选项A正确6如图8所示,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8A增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a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答案CD解析增大a光的强度,从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增多,金属板带电荷量增大,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增大,选项A错误;a光照射金属板时,光电子从金属板飞出,金属板带正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正电,选项B错误;经分析,a光在真空中的频率大于b光在真空中的频率,故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选项C正确;氢原子跃迁,因为|E4E1|>|E5E2|,故选项D正确(限时:30分钟)题组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考查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射线具有显著的粒子性,而不具有波动性答案C解析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是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显示波动特征光子是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而电子是带负电的实物粒子,它们虽然都是微观粒子,但有本质区别,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C.2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规律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答案BCD解析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因而把光波叫做概率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C、D.题组2对光电效应理解的考查3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答案A解析根据光子说,金属的一个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若所吸收的光子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且光子的吸收是瞬时的,不需要时间的积累,若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光子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则电子不能逸出金属表面,不能成为光电子4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至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答案D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kh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没有关系,但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选项A、C错,D对;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B错5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答案AD解析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选项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hmvW知,频率越高,初动能就越大,选项D正确6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答案BD解析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须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且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吸收多个光子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题组3对光电效应方程应用的考查7如图1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cC入射光的频率为2c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图1D入射光的频率为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答案ABC解析由题图并结合EkhW得,EkhE,故逸出功WE,故选项A对;当Ek0时,c,故Ehc,故选项B对;2c时,可得出EkE,故选项C对;当入射光的频率为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D错8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材料铯钙镁铍钛逸出功(1019 J)3.04.35.96.26.6现用波长为400 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0×108 m/s)()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A解析要发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由题可算出波长为400 nm的光的能量为Ehh6.63×1034× J4.97×1019 J,大于铯和钙的逸出功所以A选项正确9如图2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0的光照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图2A若换用波长为1(1>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若换用波长为2(2<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D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答案B解析用波长为0的光照射阴极K,电路中有光电流,说明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换用波长为1的光照射阴极K,因为1>0,根据可知,波长为1的光的频率不一定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此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A错误;同理可以判断,B正确;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开始时,光电流随电压U的增加而增大,当U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这时即使再增大U,在单位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光电子定向移动,光电流也就不会再增加,即饱和光电流是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增大电源电压,若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则光电流也不会增大,C错误;将电源极性反接,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光电管两极间电场力做的功,电路中仍有光电流产生,D错误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3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 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 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图3答案4.5 eV为零解析根据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6.0 V,由动能定理得eUEk;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kEW,解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4.5 eV;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仍为零11紫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4.5×107 m,问:(1)紫光光子的能量是多少?(2)用它照射极限频率为04.62×1014 Hz的金属钾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产生,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h6.63×1034 J·s)答案(1)4.42×1019 J(2)能1.36×1019 J解析(1)Ehh4.42×1019 J(2)6.67×1014 Hz,因为>0,所以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hWh(0)1.36×1019 J.12如图4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图4(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答案(1)0.6 eV(2)1.9 eV解析设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阴极材料逸出功为W当反向电压达到U0.60 V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达不到阳极,因此eUEkm由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W由以上二式得Ekm0.6 eV,W1.9 eV.14 /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