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在晏婴学习与领导相处的艺术.docx

    • 资源ID:36194296       资源大小:14.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晏婴学习与领导相处的艺术.docx

    在晏婴,学习与领导相处的艺术摘要:晏子认为,人君应当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臣子属下的话,虽不能每句都听,但绝不能拒之不理。天下万物都是积少成多、累卑成高的,治理天下当然不能靠一个人。山东,古称齐地,可谓人杰地灵。自武王成汤伐纣胜利,将齐地赐予国师吕尚(又称姜尚,人称姜太公)后,吕尚的子孙就在此地繁衍生存。这块土地上既诞生了孔子这样的管理学家,也诞生了闻名的职业经理人管仲和晏婴。历史上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百年后,晏婴再次辅佐齐景公而使齐国达到中兴。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国君),由于节约简朴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敬重。他做了齐国CEO(宰相),食不甘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看法;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吩咐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吩咐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擅长向领导推销自己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接连听到了很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兴奋,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齐景公同意了。三年后,齐景公果真听到有很多人在说晏婴的好话。景公大悦,确定召见晏婴,重重赏赐他。谁知晏婴却推辞不受,景公好生惊奇,细问其故。晏婴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他说: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尽心竭力,秉公办事,得罪了很多人。臣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遭到了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富绅们的反对;臣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又遭到了豪强劣绅的反对;臣表彰和荐举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处那些懒散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肯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贵官的反对。这样一来,这些反对臣的人一齐散布我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足。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来说臣坏话的人,自然起先夸奖臣了。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嘉奖臣,反而要惩处臣;后三年大王应惩处臣,结果却要嘉奖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齐景公听完晏婴这一番话,才知道晏婴的确是个贤才,而深悔自己以前听信了谗言,错怪了晏婴。于是,齐景公将国政委于晏婴,让他辅佐自己治理齐国。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领导看不到你的才识是常有的事。怎么办?是找机会向领导展示自己的实力,还是辞职另找伯乐?同事之间确定会发生一些利益纠纷的冲突,他们就会在别人甚至在领导跟前说你的坏话,让领导对你产生误会。这时候,假如你一怒冲冠,愤而辞职,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误会依旧误会,对你而言只是躲避而已。还有人实行听之任之的方法,自己心里想着轻者自清,浊者自浊,就会显得被动而无助。晏婴的斗争哲学就很值得学习,通过做事情让领导相识你,了解你,进而你影响领导,获得领导的信任。懂得如何劝谏领导有一次,齐景公召来晏婴请教如何兴国安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指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晏婴沉吟片刻,说道:臣陪大王微服察访一下民情,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这齐景公原来就轻国事而重享乐,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见晏婴要陪自己微服私访觉得很簇新,便同意了。君臣二人来到京都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进了一家鞋店。鞋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却很少有人问津,生意清淡。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景公惊讶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处人以刖刑,许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景公听罢,心中很不是味道。回宫的路上,晏婴见景公闷闷不乐,知道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对景公刺激不小。于是说道:先君桓公之所以建树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意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国风清正。君臣戮力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地位。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良,百姓还未等晏婴讲完,景公打断了晏婴的话,说道:相国不必说了,寡人已经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又有一次,晏婴和景公及群臣到故纪国的纪地巡游,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致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里边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慧地说明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厌烦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合,赞美景公理解深刻。晏婴在一旁默然良久后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景公有些不服,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名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子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见应当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常常望见,并且比照去做,能不亡国吗?景公若有所悟;频频点头。并对随从的大臣们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领导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但领导的错误一般人不敢指出来,尤其是古代的帝王,搞不好是要杀头的。可晏婴就有能耐不被杀头,不但如此,晏婴还能让领导自己相识到错误。所以许多时候,我们不要埋怨领导,而应当想着如何帮助领导相识错误。领导成为领导后,位置越高,获得真实信息的实力就越弱,被下面人哄骗的机会就越多。假如你驾驭了劝谏的艺术和技巧,就会获得领导的信任,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驾驭和领导相处的尺度晏婴的政绩,主要表现在齐景公时代。景公与晏婴辅佐的前两位国君相比,是比较有作为的。这就使得职业经理人晏婴的很多政治理想与治国方略,能够得以付诸实施。在中国历史上,臣下对于国君曲意听从、看风使舵、投其所好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晏婴却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把劝谏国君作为政治生涯的重要内容,如记载晏婴言行的晏子春秋中有一半章节涉及晏子谏君的内容,足见晏子劝谏的技巧!晏婴以为,君臣关系应当是和而不同。所谓和,就是臣与君在观点、才性、爱好方面有所不一样,君甘而臣酸,君淡则臣咸;所谓同,就是臣与君在各方面都相同,君甘则臣甘,君咸则臣咸。朝廷的重大决策,必需充分探讨,在对立看法的辩论交锋中加以完善。要做到这一点,国君四周必需有不同见解的人,以各自的头脑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索。晏子认为,人君应当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臣子属下的话,虽不能每句都听,但绝不能拒之不理。天下万物都是积少成多、累卑成高的,治理天下当然不能靠一个人。对正确看法拒而不受,就会亡国。这就是人之将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国之将亡,必先恶忠臣之语的道理。

    注意事项

    本文(在晏婴学习与领导相处的艺术.docx)为本站会员(ylj18****41534)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