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急诊室故事》.docx
-
资源ID:36198742
资源大小:13.8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急诊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急诊室故事》.docx
急诊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急诊室故事 关键词急诊室;职业危急;防护 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始终是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的焦点。医院的工作环境存在潜在的职业危急,医护人员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急因素中,特殊是急诊室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 1急诊室常见的职业危急因素 1.1常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急诊室的病人病种多,病情紧急,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和背景了解不是很清晰,各种血液化验结果不知道,而当病人处于紧急状况时,都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往往忽视了自身的防护。 1.2常常接触各种感染病人 在急诊室每天要接待数百的病人,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居多,据调查显示,每年急诊室护士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比病房护士要高45%以上。 1.3常见的接触各种消毒剂、抗生素 常常接触各种消毒剂,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损害;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水肿,同时持续突变、致癌、致畸,也是发生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缘由。而抗生素引起的慢性皮肤过敏屡见不鲜,甚至有在操作中因接触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1.4意外损伤 在急诊室的护士中调查发觉,几乎每名护士都有被锐器或针刺伤的时候,有20%的人还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所刺伤过。有35%的护士人被病人的血液或分泌物溅到自己的皮肤上或眼睛里。眼、鼻、口腔暴露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几率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几率为0.1%。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 1.5心理性危害 护士这一职业主要是女性担当,女性特别的生理心理状况、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等是护士职业危急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在急诊室工作的护士,科技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抢救治疗手段的层出不穷,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在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现有的医疗条件还不能满意全部病人的须要,尤其护士的地位还没有被社会所完全认同,所以当病人的需求没有被完全满意时,护士常常是某些病人或家属的出气筒,有时,因为给小孩穿刺时没有一语道破就破口大骂,甚至打人、砸东西。这些问题给护士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和惊慌感。 1.6护士的工作姿态、站立时间 专家们已证明:护士的工作姿态与能量消耗有肯定关系,工作姿态与疲惫也有肯定关系。急诊室配药护士配药时保持颈椎前屈1520进行配药,注射护士每天需精神惊慌在注射台上给200多名患儿进行穿刺,巡回护士均用240步/min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均在时间7h/日或以上。 1.7暴力事务 近年来,医院暴力事务频发,急诊科作为一个特别性的医疗场所,更是袭医事务的高发科室。发生暴力事务主要缘由有:现有的医疗条件达不到病人和家属心中的标准和要求、就诊病人及家属素养参差不齐、对医院诊疗规程和收费不理解、接诊医生或护士看法欠佳及穿刺时不能一语道破等。这些来自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暴力侵扰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同时也严峻危害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2防护对策 2.1针刺伤防护 护士首先要规范操作程序、工作中仔细细致、同时严格处理好污染的注射器等锋利物品,操作后回套针头帽时必需用单手法,运用后马上丢入锐器盒,是防范针刺伤的有效措施。另外应充分相识针刺伤的危害性,一旦发生应主动处理: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用碘酒消毒后用敷贴包袱伤口,并进行各种有关血液检查。加强预防接种,以防止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刚好清洗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接触面,操作前后严格洗手。 2.2社会心理因素防护 提高适应实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实力和增加体质。能够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面对要求自信及高效率的急诊室护理工作,提高自尊是最重要因素,它可以舒缓工作压力,促进精神健康,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实力。 科室定期举办心理学学问讲座,指导护士驾驭心理调整的方法;组织各种活动,使护士郁闷和不良心情得以发泄和缓解,提高其适应实力。 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拥有充足的精力,急诊室人员应配备足够,采纳弹性排班制,削减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3改善工作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簇新,定时通风;加强空气消毒措施,并运用空气净化消毒机,定期做空气培育。 2.4加强自我防护 重视洗手: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洗手和无菌技术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传播性疾病的关键环节。急诊护士应驾驭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在护理操作前后进行有效的洗手,削减交叉感染的几率。 重视预防接种:提高急诊科工作人员的免疫力,对一些可以经过免疫注射降低血源性、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流感等,应进行预防接种。 2.5暴力事务防护 加强平安法制教化,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自我爱护意识,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预案,增加相应的应急实力。 改进急诊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看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协作,避开暴力事务。 不断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各种急诊抢救的胜利率,削减暴力发生的诱因。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只有具备比较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给病人更多的亲情关怀,避开不必要的冲突及暴力事务。 医院应加强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平安保卫制度,。 3探讨 急诊室护士处于特别的环境,存在职业危害的因素较多,对病人负责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负责,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自我防护意识是不行的,细致、周到、科学的防护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也使确保病人满足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