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doc

    • 资源ID:36207607       资源大小:79.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doc

    第10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0.1  难点重点归纳西方宏观经济学是由三个理论发展而来的,具体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之一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1)新货币数量论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MV=PT,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正向关系。它们被认为是早已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表达形式。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程:式中L为对货币的总需求;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息率;P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弗里德曼根据自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或者)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而是决定V值的函数,V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V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根据自然率和菲利普斯曲线得出一个货币主义的结论:在短期,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是,在长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2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主要观点:(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具有决定作用;(2)长期中,货币数量主要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而不影响就业和实际国民收入;(3)短期可以改变实际变量;(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稳定性。政策主张:(1)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政策;(2)反对“斟酌使用”(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3)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力避免国家干预。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其四个假设条件如下:(1)个体利益最大化。(2)理性预期。即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包含3个含义: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3)市场出清。即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4)自然率。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1)宏观政策无效论。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来的变化。(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5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古典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建立自己的经济模型的时候引入了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AD的变化可以由意料之中的因素(如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以及意料之外的因素(如自然灾害),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因素(如外汇波动等)引起。对于意料之外的因素所造成的价格和产量的波动,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是不能使用经济政策来使之稳定的。由于意料之外的因素无法事先得知,所以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包括国家的经济管理人员在内,事先都不知道这些因素的存在,更谈不到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理性预期学派的最终结论是,在任何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6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等。虽然冲击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它们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是有限的,要么使人们的偏好发生变动,要么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因此,该理论有代表性的论文都把技术冲击作为波动源。7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分析(1)公债非中性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不仅把公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也认为公债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为此,他们还提出了所谓的“公债哲学”,其要点是:第一,公债的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欠公众的债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公债不会对子孙后代构成负担,因为发生公债可以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使子孙后代在偿付公债的负担之后,还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和消费。由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把用公债来弥补由于增加支出而造成的政府预算赤字这一办法看作是经济萧条时期刺激总需求的重要途径。总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公债的效果是非中性的,即是有益处的。(2)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推测: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用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或相同的。西方学者把它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不但认为货币政策不能改变产出增长的长期路径,而且认为用公债弥补政府赤字或减税的办法刺激经济都无济于事,因而公债的效果是中性的,即不会带来益处。巴罗认为,不管公债负担落在当代人身上还是后代人身上,李嘉图等价定理仍是成立的。8新凯恩斯主义面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责难和挑战,一批仍然信奉凯恩斯主义基本思路的西方学者也随着新古典学派的成长而形成了目前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派别;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斯蒂格利茨、曼昆、泰勒等人。(1)对新古典学派的观点的肯定和吸收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新古典学派的部分观点是能够加以肯定的,从而应该被吸收过来。他们所肯定和吸收的观点大致有下列两个: 理性预期新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但是,他们也认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测能够趋于正确;收集的信息不但涉及过去,而且牵涉到未来的事态。 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者同意,宏观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条件。这就是说,宏观经济理论必须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2)对原有的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的坚持在部分地吸收新古典学派的观点的同时,新凯恩斯主义者也坚持了一些凯恩斯主义的原有论点。被坚持的论点约有6个:工资和价格粘性。市场非出清。原因是工资和价格粘性。“斟酌使用”的原则。李嘉图等价定理不一定成立。第一,普通人的远见不够;第二,人的生命有限,利己的人未必关心下一代的还债情况。挤出效应的影响受条件的限制。第一,挤出效应只有当LM曲线处于垂直状态时候(充分就业时候),才完全发生,但是垂直状态毕竟不是常态。第二,在没有充分就业前,只是部分挤出私人投资,如果政府用适当的扩张货币政策相配合,利率未必上升很多。经济萧条对自然率具有永久性作用。永久性作用是指经济萧条的长时间存在会对自然失业率的数值造成永久的作用。例如,由于长期荒废工作,工人的技能失效了,这会导致自然失业率的增加。9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理由(1)工资粘性的理由:合同的长期性。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效率工资论。效率工资是指满足效率对工资的弹性为1时的工资,即工资增加1%,效率也提高1%时候的工资。为了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厂商愿意支付高于平均工资的效率工资。长期劳动合同论。认为长期劳动合同对厂商和对工人都是有利的,可降低谈判成本,减少罢工次数,而这种劳动合同排除了工资适应条件变化而迅速调整的可能性。(2)价格粘性的理由市场的不完全。工资的粘性。菜单成本: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解释原因等等措施都会带来费用和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一样,如果价格变化很多,成本会增加,顾客可能也不满意。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10新凯恩斯模型和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把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市场的情况加以比较,可以看到,前者的劳动市场处于不出清的状态,供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后者的劳动市场中,存在着出清的状态,这种不出清和出清的差别也应该存在于二者的其他市场。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主张方面所持有的观点是,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经济衰退),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10.2.1  概念题1粘性工资 (sticky wage)(武大2001研)2货币非中性(上海交大2004研)3货币工资刚性(武大2002研;西安电子科大2006研)4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华中科大2003研;武大2002研)5理性预期(上海交大2004研;对外经贸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2002研;南京大学2001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南航2006研)6自然率假说 (natural rate hypothesis)(人大1999研)7菜单成本(menu costs)(人大2004研;人大2000研;北大1999研;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8凯恩斯革命(北师大2004研;北大1998研)9效率工资理论(北大1998研)10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武大2000研)11李嘉图等价定理(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人大2006研;西安交大2006研)12长期劳动合同论13市场出清假说14凯恩斯经济学14. 货币中性(深圳大学2007研;中财2007研;北航2007研)1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16庇古效应(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17弗里德曼难题18费雪的“过渡时期”19凯恩斯定律20托宾Q比率(复旦大学2006研;西安交大2006研)21. 卢卡斯批评(西安交大2006研)10.2.2  简答题1按照新凯恩斯学派的分析,价格为什么呈粘性?它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有什么影响?(北师大2002研)2简述效率工资理论。(武大2003研)3写出适应性预期的定义式,根据定义式分析适应性预期的优缺点。(北大2005研)4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差异何在?(人大2000研;厦门大学2000研)5简述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南开大学2000年研)6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刚(粘)性的主要理论。(人大2001研)7简述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中南财大2003研)8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武大2003研)9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并加以评价。(华中理工大学2001研)10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人大2002研)11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论”。(北大1999研)12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人行1998研;南航2006研)13简述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问题的。(南京大学2005研)14简要评述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主张上的差异。(华东师大1997研)15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来自于哪些方面?(人行1999研)16试比较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关于通货膨胀的观点。(上海大学2000研)17.假设附有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为Ys=Yf+200(PPe),总需求函数为Yd=1000+G+20Ms/P,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Yf=4000,Pe和P分别为人们对物价的预期和实际的物价水平。(1)如果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近期不会有政策变化的预期,名义货币供给Ms=1000,政府购买G=1000,实际的物价水平是多少?(2)如果中央银行宣布名义货币供给增加1000,且言行一致,产量水平和实际价格水平将为多少?(3)如果中央银行公开宣布增加名义货币供应1000,实际却增加了5000,产量水平和实际价格水平是多少?(南航2006研)18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别?19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电子科技大学2004博)10.2.3  论述题1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价格和工资黏性的?由此提出的经济稳定政策是什么?(对外经贸大学2004研)2分析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分歧。(对外经贸大学2004研)3试述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政策的评判。(北方交大2002研)4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传统货币数量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何在20世纪30代遭到批判?什么是现代货币数量说?(上海财大1994研)5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6试述货币数量学说对货币需求分析的贡献。7试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8如何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得出名义收入受货币数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观点?9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在逻辑。9. 经济学家提出了几种理论来解释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些理论又是怎样解释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深圳大学2007研)10比较分析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关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观点。11试述理性预期学派的产量、价格决定理论及其政策含义。12古典、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存在怎样的差异?由此导致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南开大学2005研)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10.3.1  概念题1粘性工资(sticky wage):指不能迅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工资。工人的名义工资通常不能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迅速调整,在短期内表现为“迟钝的”或“粘性的”。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该模型假设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决定就业,以及工人和企业根据目标实际工资和对价格水平的预期来确定名义工资水平。当名义工资是粘性的时候,价格水平提高会降低实际工资,促使企业多雇佣劳动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总供给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新凯恩斯学派提出工资粘性的理由:合同的长期性。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效率工资论。长期劳动合同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粘性工资论认为,无论是通过合同制还是理性预期机制来稳定工资水平,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努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刺激企业生产和用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完全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和劳动者提供劳动的质和量来决定,工资是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和流动的惟一手段。2货币非中性:与货币中性论相对,是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速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的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间,货币变动会主要影响产出;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3货币工资刚性:是指货币工资不随劳动需求和供给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调整,特别是当劳动需求量低于供给量时,货币工资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从而呈现出一种向下的刚性的现象,是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工资刚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西方国家里有大量工会存在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和工人都希望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以便预先规定厂商和工人的未来行为,工资因此会在一个合同生效期固定不变,合同到期后也不一定能得到迅速调整;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不敢轻易调整工资,而宁愿接受生产数量的变动;第三个原因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一条折弯的劳动供给曲线,降低工资可能会使人才流向其他企业。工资刚性是从供给方面对失业的一个基本解释,当价格水平较低时,实际工资较高,这样会形成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由于工资能上不能下,这种状况将持续下去,这就是产生失业的原因。4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私人经济在对当前的行动做出决定之前,对将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变量(主要指价格波动)所作的预测。预期分为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其中适应性预期是指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预期的方式。“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了起来。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5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指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将发生的事实。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它的含义有三个:首先,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其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最后,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它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假设(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市场出清和自然率),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6自然率假说 (natural rate hypothesis):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它是货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新古典主义的重要基本假设。“自然率”的存在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只有在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能奏效。“自然率假说”从理论上论述了政策作用的有限性,为理性预期学说确立了重要的理论前提。7菜单成本(menu costs):企业为改变销售商品的价格,需要给销售人员和客户提供新的价目表所花费的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的成本。它是新凯恩斯主义为反击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并证明其所主张的价格刚性的重要理由。关于菜单成本能否引起价格的短期粘性,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菜单成本通常非常小,不可能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却认为,菜单成本虽然很小,但由于总需求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粘性,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引起周期性波动。8凯恩斯革命:参见概念题第14题。9效率工资理论:参见简答题第2题。10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参见简答题第4题。11李嘉图等价定理: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该定理若成立,须具备许多前提条件:无论是用税收还是用公债融资,初始时期的政府支出不变;初始时期发行的公债必须用以后时期课征的税收收入偿还;资本市场是完全的,即不存在流动性约束,而且个人与政府的借贷利率是相同的;个人对现在和将来的收入具有理性预期;个人作为现行纳税人和将来的潜在纳税人,其行为就好像能永远生存下去一样;个人能完全预见包含在公债发行中的将来时期的纳税义务;征收的是总税额,并且减税及税负下降是均等地落在每一个消费者身上,每个消费者具有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公债持有者的数额与未来纳税额的负担是对称的。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该理论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12长期劳动合同论:新凯恩斯主义者用来解释名义工资粘性的一种理论。据解释,在西方国家中,诸如汽车、钢铁、建筑等许多行业是高度工会化的,而像服装、饮食等行业主要是非工会化的。在工资模式上,非工会化行业的工人常常效仿工会化的行业。在工会化的行业中,劳资双方一般签订为期三年或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就造成了每三年谈判一次工资的周期。但是,不同厂商或行业的合同的谈判和签订不是同步的,一般是错开的。影响工资谈判的因素有预期的劳动生产率、产出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其他可比工人的工资等。劳资双方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调查研究,因而谈判要花费成本。罢工则给劳资双方带来的损失会更大。而长期劳动合同对厂商和对工人都是有利的,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减少罢工次数。所以,追求最大化的厂商和工人都愿意通过谈判签订为期几年的长期劳动合同,以便预先规定厂商和工人的未来行为。结果不但合同期内工资固定,而且合同到期后,工资也将受到期工资固定的影响,而不能迅速充分地调整,从而排除了适应条件变化而迅速调整工资的可能性。13市场出清假说:指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及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根据供求情况作出迅速的调整,因此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存在超额供给的情况。因为一旦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超额供给,价格会下降,直降到使买者把超额供给用光为止;如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会下跌,直跌到使企业愿为所有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因而市场总能出清。14凯恩斯经济学: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对经济学重新作了分类。传统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分为价值论和货币论。价值论讨论的是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货币论讨论的是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价值论和货币论相互独立,相互隔绝,联系很少。凯恩斯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严重不足,应该予以纠正。他认为正确的分类应该依据分析的是个量还是总量把经济学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论述的是单个厂商和行业的理论以及既定数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报酬的理论,称之为微观经济学;一部分论述的是整个经济体的产量和就业水平,称之为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部分,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并将对以后的经济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凯恩斯认为自己的学说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传统的经济理论只不过是其学说的一个特例。凯恩斯对传统经济学的充分就业假设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因为充分就业是一种特殊情况,因而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理论是一种特殊的理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情况具有不稳定性,就业情况从充分就业到普遍失业都有可能存在,典型的就业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认为自己的理论可以解释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的各种情况,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是一般理论。现在经济学界已达成共识,凯恩斯的通论或一般理论属于宏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则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而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决定利率。因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否认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现大量失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本人为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其弟子和追随者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在他们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经济学家,如英国的R.哈罗德、J·罗宾逊、J·希克斯,美国的A·汉森、P·萨缪尔森等等。他们坚持了凯恩斯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和政策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果理所当然成为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果主要有:用模型解释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把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结合起来分析经济周期;用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来补充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丰富和发展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把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长期化、动态比,提出了解释经济问题的各种增长模型;分析了影响投资的多种因素,发展了投资理论;发展了货币理论;建立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建立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经济政策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凯恩斯思想的解释和发展存在很多分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最著名也最为重要的有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和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战后蓬蓬勃勃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7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严重的“滞胀”问题对凯恩斯经济学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到了今天,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又重新占据主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将来还将产生深远影响。14. 货币中性: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变动。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此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则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并认为只有对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才可以提高实际经济水平。1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继续得以发展,它与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一起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十分巨大。实际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成员主要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构成,对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对理性预期学派的研究。萨金特在1979年出版的宏观经济理论中首次使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这一术语认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已不能只用理性预期这一概念来概括了,因为该理论体系除了包含理性预期的特征外,还包含着更为重要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特征。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对这一学派最好的标识和概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尼尔·华莱士、埃德渥德·普雷斯科特、罗伯特、巴罗,英国的P?明福尔德等。其中,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有货币周期理论;巴罗和普雷斯科特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卢卡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理论等新的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由于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看法不同而分为两派,即所谓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前者以卢卡斯为代表,后者以普雷斯科特为代表。货币经济周期学派由于在理论上存在一些缺陷,在实践上又缺乏经验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这一理论便逐渐失去了支持者。事实上,自80年代以来,一批自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的学者们就已经把注意力转到了实际因素方面来,他们试图用实际因素解释宏观经济波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这样,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作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在此假设基础之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该派理论的目的是想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卢卡斯等人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无效。该论述的中心内容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只有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才影响产量。新一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不满足于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他们将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财政政策分析,得出了财政政策也无效的命题。16庇古效应:是宏观经济学中利率传导机制的一种,描述了消费、金融资产和物价水平之间相互关系。庇古效应作为凯恩斯模型的一种补充,其内容是价格下降后,消费水平也会提高,从而IS曲线右移。这解决了凯恩斯效应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两种情况下不起作用的难题,从而论证了在价格和工资可以自由升降的情况下,经济能够自动回复到均衡状态,并将凯恩斯学派模型中低于充分就业的非均衡归因于价格刚性。17弗里德曼难题:指货币收入的变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划分的问题。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是“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货币量增加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短期内会引起产出增加。但在名义收入的增加中,有多少是由于实际收入增加,多少是由于价格水平提高,弗里德曼认为,根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是很难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却是十分重要的。“货币收入的变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划分,亟待更多的研究”,因而这一问题被称为“弗里德曼难题”。18费雪的“过渡时期”:费雪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中专辟一章,讲述“过渡时期”的状况:货币量增加的最初影响是引起物价上涨,投资者的利润增加,从而鼓励他们向银行借款扩大投资,投资扩大使产出和就业增加。物价上涨也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因为人们预期物价可能继续上涨,都急于将货币换成价值稳定的实物。“货币和存款的突然变动将会暂时地影响它们的流通速度和交易量,因此,在过渡时期内很难说数量说是绝对正确的”。当M和P的上升停止,V和T回到以实际因素决定的正常水平时,“M上升引起物价的严格按比例上升是过渡时期结束以后正常和最终的效果”。费雪的“过渡时期”也许会长达10年,这期间所发生的变化,才是许多经济学家最感兴趣的,费雪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19凯恩斯定律: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需求能创造出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凯恩斯认为,仅靠自由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达到充分就业的,必须加强国家干预。据此他提出,在需求出现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时,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而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地增长,以至达到充分就业,使生产(供给)增加。这一论点被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奉为定律,因此叫凯恩斯定律。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流行,萨伊定律在西方经济学中日渐销声匿迹。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严重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越来越无能为力,凯恩斯定律日渐失去地位。20. 托宾Q比率: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指: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

    注意事项

    本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doc)为本站会员(青****9)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