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名篇100首欣赏 [唐宋诗词探胜校本内容编选构思设想] .docx
-
资源ID:36208571
资源大小:14.0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唐宋诗词名篇100首欣赏 [唐宋诗词探胜校本内容编选构思设想] .docx
唐宋诗词名篇100首欣赏 唐宋诗词探胜校本内容编选构思设想 本文提出“以各种题材作品为经,各时期诗词大家代表作品为纬,并辅以其他手段来串织编选阅读学习唐宋诗词学习校本内容”的构思设想,并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论述,旨在探讨这方面校本及其课程的开发。唐宋诗词 校本内容编选 题材分类G632 A 16744810(2012)14007202在浩繁绚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中,产生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可谓是蔚然大观的珍宝异品。现行的全国通用的人教版初中、中学语文教材,仅是选取了一些名家或名篇而已,远远无法满意新奇心与审美趣味日渐增加的中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须要,也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供应了广袤的探究与开发的机会。那么,如何开发和编组初、中学学生系统接触并较全面地赏学唐宋诗词的“校内文本”(即校本)。其中主要的主见大致有两类:一类以清代学者孙洙为代表。他在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明确提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主见,强调的是多读多记,功到自然成,他也因此按诗词的外在体裁形式编辑了唐诗三百首。后人按此样式又编辑了宋词三百首(近人朱祖谋编)。二是以编辑现行的高校、中学教材的专家学者为代表。他们在编纂唐诗宋词的指导思想多为精选名家名篇,旨在由名家名篇为引导,举一发而代全貌,启发学生了解与学习唐诗宋词的爱好。这两种主见各有其优势,但对于今日求学的学生来说,又各有难以顾全之虞,再加上其他指导手段的疏忽,原本可以让学生大有爱好的学习资源,如今却让相当多的学生对此敬而远之。究其缘由,或许有时代发展和学习价值观改变的缘由,或者学生自身的主观缘由,但不行否认的是,更有其文本编组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指导方面上不够完善的客观缘由。因此,探讨开发符合现代学生实际的唐宋诗词文本编组这一课题,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一 将浩繁的唐宋诗词文本资源归纳成类是学习的必要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成就最为绚烂的时期,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灿若群星的时期。全唐诗所录诗人即达2000多人,其中开宗立派、影响久远的大家不下20人,而特色显著、在文学史上有肯定地位的诗人更有百人之多。现存唐代诗歌近5万首,且多种艺术风格争奇斗艳,蔚为大观。“近人唐圭璋先生综合历代诸家所刻,又广泛从宋元以来的典籍中钩深抉隐,编成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收词人1330人,词作19900余首。”如此浩繁的作品,若采纳汉代“古诗十九首”的全面阅读方式是不行能的,也在现实生活中无此必要;那么随意撷取,只由兴涉猎,走马看花,事实告知我们也只能知凤毛麟角,难窥全豹的。因此要精而全地阅读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非分类学习不行。清代学者孙洙(号蘅塘退士)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编纂的唐诗三百首择要选萃地以体裁对唐诗进行了分类编排,即按“五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体裁分类对唐代诗歌进行了选择编排,使初学者能按部就班地大致领会唐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便利了对唐诗的阅读学习。近人胡云翼编纂的宋词选根据年头依次,并在偏重作品思想意义的前提下,兼顾艺术水准地收录了75位有影响的词家的383首词作。但唐诗三百首意在引导学习者学会写旧体诗,似与今日学诗不尽吻合,且数量不少,风格错杂,也难以让初学者短期便知全貌;而宋词选过于推崇豪放派,忽视宋词主流婉约派,且数量也大,故现今各类学校基本不干脆采纳它们做学原来进行唐宋诗词的教学。现今高校和中学教材多是以诗词名家为经线贯穿唐宋诗词作品发展来介绍学习的,使学生能快速驾驭唐宋诗词的突出成就、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若教授者不加以向广度和深度引导,就会使学生不能全面驾驭唐宋诗词的整体成就,难免对唐宋诗词产生片面之感。如对李白,大多数学生只知道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有高涨的从政热忱和爱国情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写过儿女情长的、有深厚生活气息的长干行,写过反映江南水乡女子娇娆的清爽如洗的越女词,写过充溢现实主义情怀的丁都护歌;更少有学生知道李白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乐府诗行”上。而在格律诗创作上,王昌龄、杜甫等人与他难分伯仲。再如,对苏轼,大多数学生也只知道他是豪放派词家,有“此事古难全,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却很少留意到他也有“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深情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婉约。故这种以“名家名篇”作引导的系统学习唐宋诗词的方法,一旦引导不好,就不能起到对唐宋诗词作品全面系统相识的效果,有时甚至有“肢解”诗家词家作品成就之憾。因此,学习唐宋诗词作品必需分类,且应有一个既省时而又适合中学学生全面认知的、合理分类的“校本”,这是中学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上不容迟缓的课题。二 以题材分类为经,找寻全面了解唐宋诗词作品成就的途径“诗言志,歌咏言。”唐宋诗词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传统,作者面对所处的风云改变的时代,写出了题材广泛、思想深刻、风格多样的浩瀚的诗词佳作。客观上也给今人阅读学习唐诗以一个系统的学习启示,即可以通过不同题材内容的代表作梳理出唐宋诗词作品的概况,即依据题材划分的类别,把握学习唐宋诗词作品之经,进而较充分地熟悉与学习唐宋诗词的成就。例如,依据唐诗作品的内容,也为了便利教学,大致可以把唐诗作品的题材归纳为抒怀诗、边塞诗、写景诗、田园诗、思念诗、送别诗、即事诗、咏物诗、生活情感诗、批判现实诗、风俗诗、怀古讽喻诗、游仙诗十三种,来对唐诗作品进行纵向的“学习文本”内容的编选,以此来较全面地了解唐诗创作的大致成就。又如,对宋词作品的纵向选编亦可按男女相悦、亲友思念、伤离惜别、怀春感秋、山川风月、咏物寄意、登临怀古、抒发怀抱、思乡怀旧、国难家恨十类题材内容进行,以此来较全面地了解学习宋词创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