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_1.docx
-
资源ID:36209218
资源大小:25.8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逍遥游》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_1.docx
逍遥游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CAI课件(朗诵视频、PowerPoint课件) 【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及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补充): 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2.庄子和逍遥游: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8226;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3.什么是“逍遥”?“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所谓“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的“绝对自由”。这种理论和办法就是“逍遥游”。“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二、课文涉及的语文知识: 【行文思路】 1.逍遥游的全文结构: 逍遥游是庄子散文中的名篇,它不仅文势纵横恣肆,语言雄奇瑰丽,更重要的是集中而鲜明的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整个文章若即若离,疏而难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庄子先述后议,先破后立,无论是乘天的大鹏,还是蓬间之小雀;无论是短命的朝菌,还是长寿之大椿,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因为有所凭借,有所依赖,所以都无法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接下来作者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说明“游于无穷”境界之难得。“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宋荣子、御风而行的列子也仍然是摆脱不了对外界的依赖;只有至人因为“无己”,所以才能真正达于“逍遥”之境。 课文节选的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何谓逍遥这个问题。 在现实社会当中,有些人的才能可以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可以符合一乡的俗情,德性可以投合君主的心意而取得一国的信任,这些人自鸣得意,以为自己生活得很惬意,其实,他们和蜩与学鸠一样,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自己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依然无法摆脱各种制约,因此远远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全文的最后,庄子指出了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之“正”,指自然之性。“乘天地之正”,就是顺万物之性,也就是顺应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的规律。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摆脱了一切依赖的限制,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逍遥。 这就是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无待、无累、无患的“逍遥”。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个人自由自在的存在。庄子认为,这样的人也就是“无待”的“至人”“神人”“圣人”。这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桎梏之后一种精神上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 2.逍遥游的写作特点: 庄子的文章不但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文章本身亦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儒家经典和其他的先秦诸子文章风格迥然不同。逍遥游就集中地体现了庄子文章的特色。 第一,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逍遥游阐述的是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即什么是自由,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但是,庄子并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论述来阐明这个问题的,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的故事,来展现作者的思想。这些故事将庄子所追求的那种玄妙的、难以表述的逍遥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思想是一种很好的、也是特殊的方式,有意会之妙。庄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可称典范。 第二,想像丰富,境界开阔。阅读逍遥游,我们无不被庄子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所折服,沉浸在庄子所创造的奇幻世界当中。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翱翔太空,想像十分奇特,给人一种开阔的境界。丰富的想像使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庄子的文章在语言风格上别树一帜。庄子的文章不是词意相接、逻辑严谨的论述性的语言,而是语意变化、跌宕跳跃的诗性的语言。在这些变化多端的文字背后,又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这种典型的语言风格。它忽说大鹏,忽说蜩与学鸠,忽说斥,忽又讲到宋荣子和列子,让人应接不暇,但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这是作者在说明所谓的“小大之辩”,这样,文章中的各种比喻在文意上又是统一的。 总之,阅读逍遥游,或者阅读庄子书中的其他文章,都必须了解庄子文章在语言上的这种风格,既要欣赏庄子变换多端的文辞,同时更要注重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意义,这样才不至于被表面的文字所迷惑,不迷失于庄子奇幻的语言和故事当中。 【合作探究】 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 1.为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鲲鹏(kn)抟扶摇(tuán)坳堂(ào)夭阏(è)蜩(tiáo) 决起(xuè)抢榆枋(qing)(fng)舂粮(chng)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其正色邪邪,同“耶”,疑问语气词。三餐而反反:同“返”,返回。 3.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无) A.其名为鹏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怒而飞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动,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C.野马也,尘埃也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D.我决起而飞决:疾速的样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 E.适莽苍者莽苍:色彩朦胧,遥远不可辨析,本指郊野的颜色,这里引申为近郊。 腹犹果然果然:吃饱的样子。 4.文言虚词“之”的词义、词性相同的一组是(B)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词,的)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A.相同,相同,相同B.相同,相同,不同 C.不同,不同,相同D.不同,相同 5.阅读归纳填空: 第一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至“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第二层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以下,作者通过比喻,说明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大小、远近等,其实都是相对的。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0题 6.下面加点词注音、解释有误的是() A.小知不及大知知(zhì):通“智”,智慧。朝菌不知晦朔朝菌(jùn):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 B.蟪蛄不知春秋蟪蛄(huìg):寒蝉。此小年也小年:节气、节日。【寿命短。】 C.然后图南南:打算向飞去。斥鴳笑之曰斥鴳(yàn)池沼中的小雀。 D.翱翔蓬蒿之间蓬蒿(ho):蓬乱的野草。此小大之辩也辩:同“辨”,分辨,分别。 7.下列句中“然”的词义、词性相同的一组是(C) 腹犹果然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未数数然也 A.相同,相同B.相同,相同C.相同,相同D.都相同 【解析】的“然”:助词,的样子;的“然”:代词,这样。 8.下面句中的“且”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连词,而且)B.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C.彼且奚适也(连词,还)D.彼且恶乎待哉(连词,并且)【连词,还】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之二虫又何知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 此大年也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10.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文中加点的字词):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译文:朝菌不知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时间变化,这就是寿命短的。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译文: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11.阅读理解填空: 第二段承接上文,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与大的区别。中心意思还是说明:小与大等一切关系都是相对的。 第一层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指出,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相比,普通的人与彭祖相比,以及上文的蜩、学鸠与大鹏相比,都是小与大的区别。 第二层为“汤之问棘”一段。这段话基本又重复了上文大鹏南飞的故事,这是庄子借助古代的圣贤(汤、棘)之口来加强前文所论述的“小大之辩”,在文中有重要作用。 三、阅读文章第三段,完成1217题 12.为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行比一乡(行xíng:品行)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j:沮丧) 数数然(数数shuò:指急迫用世、谋求名利、拼命追求) 泠然善也(泠líng:轻妙飘然)彼且恶乎待哉(恶w:何,什么)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耐,能力;征: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 宋荣子犹然笑之犹:通“繇”(yóu),嘻笑;之:代词,他们(四种人)。 御六气之辩御:驾驭,掌握;之:结构助词“的”;辩:通“变”,变化。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德合一君(合: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而征一国者(征:使动用法,使信任)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誉:名词用作动词称赞) 彼于致福者(致:使动用法,使到来) 15.指出下面文言句式的特点: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不加劝”前省略主语“宋荣子”)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不亦悲乎”前省略主语“众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翱翔蓬蒿之间(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16.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文中加点的字词):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此而止。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即物我不分。无功:无作为,故无功利。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不立名。) 17.阅读理解填空: 第三段,庄子开始直接论述现实中的人,并最终指出真正的逍遥是(课文原文填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课后作业】 世纪金榜“知能提升作业”准备逍遥游课堂检测(45分钟100分) 【同步练习】(45分钟100分) 一、阅读逍遥游第二段,完成16题(20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朝菌不知晦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A读音相同,读音不同。B读音相同,读音也相同。 C读音不同,读音相同。D读音不同,读音也不同。 【答案及解析】B。都读zho,都读sh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蟪蛄不知春秋奚以知其然也而彼且奚适也 A意义相同,意义不同。B意义相同,意义也相同。 C意义不同,意义也不同。D意义不同,意义相同。 【答案及解析】C。“知”通“智”,智慧;“知”,知道;“奚”疑问代词表疑问,“什么,何”“奚”疑问代词表疑问,“哪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树名)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独以长寿著名)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旋风)D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最北的地方) 【答案及解析】D。穷发:不毛之地。发,指草木植被。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分) 背若泰山此亦飞之至也 A(鹏的)背像泰山;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 B(鹏的)背像泰山;这也就是飞到的地方了。 C(鹏)背负着泰山;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 D(鹏)背负着泰山;这也就是飞到的地方了。 【答案及解析】A。“若”:动词,如同、像、好像;“至”:副词,极、最、极点。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朝菌不知晦朔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邹忌修八尺有余 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同。B与意思不同,与意思相同。 C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也相同。D与意思不同,与意思也不同。 【答案及解析】A。的“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的“修”:形容词,长;的“修”:身高。 6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5分) 绝:A断,断绝B极,非常C高超,绝妙D横渡,横穿E超越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A)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A) 佛印绝类弥勒。(E) 二、阅读逍遥游第三段,完成711题。(26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效:效力,尽力;行xíng:品行;比:合。) 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责难,批评;而:连词,表转折;沮j:沮丧。)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夫fú:句首语气助词;御:驾驭;泠líng:轻妙飘然。) D.彼且恶乎待哉(且:连词,而且;恶w:何,什么;待dài:需要。)【且:连词,还】 8.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C)(3分) A.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耐,能力;征: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 B.宋荣子犹然笑之犹:通“繇”(yóu),嘻笑;之:代词,他们(四种人)。 C.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行:品行;待:凭借,依靠。【行:动词,行走】 D.御六气之辩之:结构助词“的”;辩:通“变”,变化。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判定正确的是(C)(3分) 而后乃今将图南德合一君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彼于致福者 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不同,不同D.相同,相同 【答案及解析】C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合: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誉:名词用作动词称赞;致:使动用法,使到来。 10.判断下面文言句式的特点,将相应的序号填入句后的括号内:(5分) A判断句B省略句C疑问句D宾语前置句E状语后置句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而莫之夭阏者()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答案及解析】A“者也”表示判断语气;D“夭阏之”,宾语前置;B“不加劝”前省略主语“宋荣子”;E介宾短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C“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1分);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1分);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此而止(1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1分);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1分);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1分)。 12.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答案及解析】D。A项,庄子认为宋荣子是对的;B项,按文意,他没有懈怠;C项。“超然脱俗,树立至德”与文意不符。 13.理解填空(3分):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淡泊名利、悠闲自得的样子。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庄子通过“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等的对比,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三、先标点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文后各题。(12分,每题3分)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通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14在原文上,为这段文字加标点。 【答案及解析】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通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15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畜(养)B纵(放)C诸(几个)D延(拜见) 【答案及解析】D。“延”在这里的意思是“请” 16文中有一处名词活用作动词,这个名词是_。 【答案及解析】“棹”原本是名词“桨”,在文中活用为动词“划(船)”。 17林逋归隐山水的原因是() 隐居孤山畜两鹤泛小艇有客至鹤飞为验 ABCD 【答案及解析】A。从原文中不难看出,林逋养鹤的一个作用便是等到自己出游的时候,如游客来访,便让童子纵鹤出笼,这样他在很远的地方便可以看见了,他就可以及时的划小船而返回,所以林逋归的原因应为A。 四、基础知识及应用(42分,每题3分) 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ín)鲲鹏(kn)抟扶摇(chuán)坳堂(o) B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n) C舂粮(chn)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n) D斥鴳(yàn)蓬蒿(ho)泠然(lín)数数然(shuò) 【答案及解析】D。A组,抟扶摇(tuán),坳堂(ào);B组,决起(xuè);C组,朝菌(zho)。 19.下列加点字音、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 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环旋着往上飞) 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 【答案及解析】B。A.怒:奋发;C.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D.有:通“又”,连词,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 C.而后乃今培风培:乘驾。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 【答案及解析】A。怒:振奋。 2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之二虫又何知;且举而誉之而不加劝;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 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 【答案及解析】B。代词,相当于“这”;相当于“而且”;将要。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三飡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答案及解析】B。A.果然:古义指饱的样子;今指与事实相符。C.无功:古义指忘记立功;今指没有功劳。D.春秋:古义指一年;今指春天和秋天。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且夫:表示进一步说下去。 B.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虽然如此。 C.若夫乘天地之正若夫:像这样。 D.而宋荣子犹然笑之犹然:微笑自得的样子。 【答案及解析】B。若夫:至于。 2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 【答案及解析】D。A.用;B.把;C.在;D.与例句一样为“凭”。 26.指出加点“其”不作代词用的一项()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天之苍一,其正色邪?其远而所至极邪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未有知其修者 【答案及解析】B。B项的“其”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推测语气。 27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御六气之辩B汤之问棘也是已C旬有五日而后反D而后乃今培风 【答案及解析】D。A.辩:同“辨”,分辨,分别;B.已:通“矣”,句尾语气助词,表示完成时态;C.反:通“返”,返回。 28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此余之所得也。 【答案及解析】D。判断句,例句用“者,也”表判断,D句用“也”表判断。 2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文: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译文: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译文: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文: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答案及解析】B。漏掉代词“之”。之:这。 3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中的“适”意义相同的是() A少无适俗韵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C从上观之,适与地平D削足适履 【答案及解析】B。A.适:动词,符合、适合;B和例句.适:动词,到、往;C.适:副词,正好、恰好;D.适:使动用法,使符合(适合)。 3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为”意义相同的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为大下笑者,何也 【答案及解析】C。A.为:动词,变为、成为;B.为wèi:介词,替、给;C和例句.为: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疑问语气;D.为:介词,表被动,被。 32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B彼且奚适也C齐谐者,志怪者也D奚以知其然也 【答案及解析】C。ABD是疑问句,C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