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pdf
-
资源ID:36277422
资源大小:43.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 :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 1 米=100厘米 100 厘米=1 米5、线段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写出线段的长度。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刻度数减去起点刻度数。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 1(米) 30(厘米)练习本宽 13(厘米)铅笔长 17(厘米)黑板长 2(米)图钉长 1(厘米)一张床长 2(米)一口井深 3(米)学校进行 100(米)赛跑教学楼高 25(米)宝宝身高 80(厘米)跳绳长 2(米)一棵树高 3(米)一把钥匙长 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 24(厘米)讲台高 90(厘米)门高 2(米)教室长 12(米)筷子长 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 1(米)爸爸的身高 1 米 75 厘米或 175 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 厘米或 1 米 20 厘米小朋友的头围 48 厘米第二单元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 :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不要遗漏进上来的“ 1”。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的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加 10 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 再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先读题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作答。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要点归纳: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3、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4、用直尺画角方法: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7、画直角的方法: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9、三角板上的 3 个角中,有 1 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 个角,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 个锐角,最多有 3 个锐角。 1 个三角形中只有1 个直角或者只有 1 个钝角。七巧板中有5 个三角形, 1 个正方形, 1 个平行四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有 24 个直角。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拼角:一直(角)一锐 (角)拼钝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知识要点归纳: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 23=6或 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 34=12 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 6 乘 3 等于18”。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乘数乘数 =积加法:加数 +加数=和和加数 =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 =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加法: 3+3+3+3+2=14 乘加: 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 4 和 3 相加是多少?用加法( 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如: 求 4 个 3 相加是多少?(3+3+3+3=12或 34=12或 43=12)4 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 几几 . 如:2 和 4 相乘用 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 几几。如: 2 个 8 相乘用 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 4 个 2 相加”,也可以表示“2 个 4 相加”。“5+5+5”写成乘法算式是( 35=15)或( 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 5)相加35=15读作: 3 乘 5 等于 15. 53=15读作: 5 乘 3等于 15 相同得数,不同口决:(49=36 66=36)(26=12 34=12)(38=24 46=24)(29=18 36=18)(28=16 44=16)(18=8 24=8)(19=9 33=9)(16=6 23=6)(14=4 22=4)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9 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圆柱从不同方向看可能会看到圆或者长方形。第七单元认识时间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 60个小格,分针长,时针短。分针指 12,就是几时整(:00)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时针走 1 大格是 1 时分针走一圈是 60 分,也是 1 时。时针走 1 大格=分针走 60 小格,所以1 时= 60 分。一刻钟是 15 分,半小时是 30 分,1 小时是 60 分。时针从 12 走到 1,走了( 1)时,分针从 12 走到 1,走了( 5)分。时针从 12 走到 3,走了(3)时,分针从 12 走到 3,走了( 15)分。时针从1 走到 4,走了( 3)时,分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从1 走到 4,走了( 15)分。分针从 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 60)分或( 1)时。时针从 12 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 12)时。【补充】分针从 1 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1,走了()分或()时。时间: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 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写时间:可以用“几时几分”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时针指在 8 和 9 之间,分针指着 7,这个时刻是(8 )时(35 )分。8 时少 5 分是( 7:55 )7 时过 10 分是( 7:10)时间的顺序: 1 时,1 时多, 2 时,2 时多, 3 时,2 时多, 4 时,4 时多,5 时,5 时多, 6时,6 时多, 7 时,7时多, 8 时,8 时多, 9 时,9 时多,10 时,10 时多, 11 时,11时多,12 时,12 时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1、用 1,2,3 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6 个两位数。分别是 12、13、21、23、31、32。2、用 4,0,7 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4 个两位数。分别是 40、47、70、74。3、3 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 种坐法。(用 1,2,3 表示这 3 个人,可以写成 123、132、213、231、312、321)4、3 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 次。可以用连线法。 4 个人就要握 6 次手。5、3 个数 5、7、9,任意选取其中 2 个求和,得数有 3 种可能。也可以连线。分别是 5+7=12、5+9=14、7+9=16。6、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