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功能区划(36页).doc
-山东省水功能区划-第 36 页山东省水功能区划一、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二)河流、水系概况。/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河道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干流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1552条,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 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在鲁中南山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辐射状水系,向南流的有沂河、沭河两大水系,经江苏省入海;向北流的主要有潍、弥、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均注入渤海莱州湾;向西流的主要河流为大汶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漷河、白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东流的主要河流有绣针河、巨峰河、付疃河、潮河、吉利河等。 在胶东半岛地区,由大泽山、艾山、昆仑山、伟德山等构成了一个西南东北向的天然分水岭,形成了一个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北流入渤海的有界河、黄水河等,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沁水河、辛安河等;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河、五龙河、母猪河、乳山河等。在泰沂山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之间的南、北胶莱河分别流入胶州湾和莱州湾。 坡水性河流也分两部分,在鲁北平原区内,除漳卫新河穿过冀鲁边界外,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由西南向东北汇集鲁北平原大部分地表径流,平行流入渤海湾。在湖西平原,主要有洙赵新河、万福河和东鱼河等自西向东流入南四湖。 山东省的湖泊主要有淮河流域的南四湖、黄河流域的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内的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南四湖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南四湖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525公里,南部微山湖、北部独山湖比较开阔,中部昭阳湖狭窄,称为湖腰。1960年在南四湖湖腰处修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湖面面积602平方公里,下级湖湖面面积664平方公里。南四湖承接鲁苏豫皖四省317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来水,南四湖下级湖蓄水位32.5米时,相应库容为7.78亿立方米,上级湖蓄水位34.2米时,相应库容为9.24亿立方米。 东平湖是山东省境内的第二大淡水湖泊,位于东平、梁山、汶上三县交界处,西靠梁济运河,北临黄河,东有大汶河流入,是接纳和滞蓄黄河、大汶河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调蓄水库,库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水库由二级湖堤分隔为老湖区和新湖区两部分,老湖区现状主要接纳大汶河入流和调蓄黄河的中小洪水,常年有水,面积209平方公里,防洪最高蓄水位46.0米(大沽高程),相应库容11.94亿立方米;新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防洪蓄水位44.0米。(三)水资源特点及供需状况。1、水资源及其特点。 根据1956-1999年实测资料分析,山东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毫米,折合水量103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57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 (1)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为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三位。我省人均水资源量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7立方米,也仅为全国平均亩均占有量的16.7(为16)。全省当地淡水资源量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却养育着占全国7.3%的人口, 灌溉了占全国7.4%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8.4%的粮食,创造了占全国9%的国内生产总值。(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山东省各地降水量、径流量和水资源量差别较大,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从鲁东南沿海的850毫米递减到鲁西北的550毫米。年径流的地区变化更为突出,多年平均径流深东南沿海高值区为260300毫米,鲁西北平原和湖西平原低值区只有3060毫米,地下水资源山丘区与平原区差别较大。 (3)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开发利用调控难度较大。 山东省各地降水量、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很大,存在着明显的丰、枯水年交替出现现象,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出现频率也比较大。水资源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降水量约34和天然径流量约4/5集中在汛期,特别是7、8月份,降水量和径流量甚至是集中在一、两次特大暴雨洪水之中,开发利用调控难度较大。 (4)黄河入境水量逐年下降,可利用量呈减少趋势。黄河水是山东省重要客水资源,由于受流域降雨丰枯变化和流域内引黄用水量逐年增加的影响,黄河来水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平均入省水量骤减至22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42.4,今后随着黄河上中游引黄水量的大幅度增加,黄河来水量还将继续减少,我省每年70亿立方米引黄指标的保证程度也会大大降低。2、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根据省政府批准的21世纪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现状条件下,全省保证率50、75、95情况下可供水量分别为277.97、248.09、212.06亿立方米。现状用水条件下全省总需水量保证率50、75、95情况下分别为310.89、316.77、316.77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缺水量分别为34.17、68.67、104.70亿立方米,缺水率分别为11.0%、21.7%、33.1%。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全省总需水量,保证率50%、75%、95%条件下, 2010年水平年分别为401.6、408.0、408.0亿立方米,2030年水平年分别为490.5、497.1、497.1亿立方米。现状供水条件下,全省2010年分别缺水123.6、159.9、195.9亿立方米,缺水率分别为30.8、39.2、48.0;2030年分别缺水212.6、249.0、285.0亿立方米,缺水率分别为43.3、50.1、57.3。在考虑节约用水和开发当地新的供水水源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全省2010年平水年和一般枯水年份缺水率预计在510,特枯年份缺水率为20左右;预计到2030年平水年和一般枯水年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特枯年份稍有缺水,缺水率在10左右,水资源紧缺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四)水资源质量评价。根据全省115个基本站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全省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质状况分汛期、非汛期及全年进行水质评价。通过对1998-2002年全省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和污废水排放量资料分析,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质状况基本稳定,部分河段监测的水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但是,水质类别所占河流长度的比例上下波动且变化不大,说明我省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本次区划全国统一以1998年为现状年,1998年全省共监测河段65个,评价河长4572km。其中:类水质河段1个,代表河长24.0公里,占总评价河段和总评价河长的1.5%和0.5%;类水质河段4个,代表河长225.5公里,占总评价河段和总评价河长的6.2%和4.9%;类水质河段4个,代表河长339.0公里,占总评价河段和总评价河长的6.2%和7.7%;类水质河段7个,代表河长413.6公里,占总评价河段和总评价河长的10.8%和9.0%;类水质河段4个,代表河长288.5公里,占总评价河段和总评价河长的6.2%和6.3%;劣类水质河段45个,代表河长3282.0公里,占总评价河段和总评价河长的69.2%和71.8%;主要污染超标参数为高锰酸盐指数、BOD5 、氨氮、挥发酚等。南四湖水质状况:微山湖微山岛、韩庄运河水质均为类;南阳湖南阳、昭阳湖二级湖闸上、二级湖闸下水质均为劣类,主要污染超标参数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全省共评价水库30座,其中:没有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水库;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水库5座,占16.7%;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水库20座,占66.7%;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水库2座,占6.7%;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水库1座,占3.3%;劣于类水质标准的水库2座,占6.7%。主要污染超标参数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二、水功能区划体系(一)水功能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省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等问题仍十分突出,特别是水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切实加强对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需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合理确定江河湖库等水体的使用功能,科学分析水体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贯彻水利部新的治水思路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新水法对水功能区划的划定、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和水功能区的监测作了明确规定。开展水功能区划工作,对于缓解我省水资源紧缺矛盾,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水功能区划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水体使用功能,并制定各水域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作为进行水资源保护规划,确定水域纳污能力的基础,同时也为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也是解决地区间、部门间的用水、排水的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全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法定依据。(二)水功能区划原则。水功能区划是依法管理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实现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强化水资源目标管理工作的保证条件,是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根据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确定水功能区划的原则为:(1)可持续发展原则。 水体功能区划要突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符合国家和地方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充分考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相协调。在局部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要重点考虑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水体功能区划应将流域、水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应当兼顾河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不同水域,近、远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优先保护好黄河山东段及东平湖、南四湖,保护好主要大中型水库,保护好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和自然生态保护区。 (3)前瞻性原则。 重要河流、湖(库)的水体功能区划和重要功能类型的确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即要满足现状使用功能,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更高的需求,为今后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余地。如在一些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社会需求程度不高和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水域划定保留区的做法,就是从这一原则出发确定的。(4) 水质水量并重,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水量和水质是水资源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然属性,两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水质和水量的关系体现在水功能区划上,既要保持水体一定的自净能力保证水环境质量,同时要综合考虑涵养水源,防止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做到水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5)主导使用功能为主的原则。同一水域有多种功能要求时,功能的确定以主导功能为主,兼顾现状使用功能;有两种以上主要用水功能时,功能确定时就高弃低。(6)分级划分原则。重要河流、湖(库)的水体功能区划和功能类型,由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划分;省辖其它河流、湖(库)的水功能区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分,下一级划分要与上一级划分相协调。(7) 实用可行、便于管理原则。水功能区划方案力求实用可行,考虑与行政区划、监测站网等管理基础设施的衔接,具有可操作性,并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达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重点突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措施,便于功能区划的管理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实施。(8)水质目标不低于现状标准的原则。规划中各水体功能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其现状水质标准。(三)水功能区划体系。根据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要求,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即水功能一级区划和水功能二级区划。一级区划主要考虑从宏观上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考虑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二级区划只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主要协调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水功能一级区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划只在水功能一级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分饮用水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共七类。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一级区划 缓冲区保护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 饮用水水源区二级区划排污控制区工业用水区过渡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1、水功能一级区分类及划分指标。(1)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区指对水资源保护、饮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功能区划指标包括:集水面积、保护级别、调(供)水量等。划区条件:-源头水保护,系指以保护水资源为目的,在重要河流的源头河段划出专门涵养保护水源的区域。-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水域。以上两种类型保护区的功能区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因自然、地质原因,不满足、类水质标准的,应维持水质现状)。-已建和规划水平年内建成的跨流域、跨省及省内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的水源、输水河道和调蓄水库;省内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对典型生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执行对该类保护区议定的水量水质标准。()缓冲区。指为协调省际间、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以及在保护区与开发利用区相接时,为满足保护区水质要求需划定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跨界区域及相邻功能区间水质差异程度。划区条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河流、湖泊的边界水域。-省际边界河流、湖泊的边界附近水域;-用水矛盾突出地区之间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按实际需要执行相关水质标准或按现状控制。(3)开发利用区。主要指具有满足城镇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渔业、景观娱乐和净化水体污染等多种需水要求的水域和水污染控制、治理的重点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产值、人口、水质及排污状况等。划区条件:取(排)水口比较集中,取(排)水量较大的水域(如河流流经重要城市河段、具有一定灌溉用水量和渔业用水要求的水域等)。功能区水质标准:按二级区划分类分别执行相应水质标准。(4)保留区。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区域。该区域内应维持现状不遭破坏。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产值、人口、水质等。区划条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水域;-目前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水域;-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2、水功能二级区分类及划分指标。 (1)饮用水源区。指城镇生活用水需要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人口、取水总量、取水口分布等。区划条件:-已有的城市生活用水取水口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者在规划水平年内城市发展设置供水水源区。-与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补给关系密切的河段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2)工业用水区。指城镇工业用水需要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工业产值、取水总量、取水口分布等。区划条件:-现有的或规划水平年内需设置的工矿企业用水取水点集中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3)农业用水区。指农业灌溉用水需要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灌区面积、取水总量、取水口分布等。区划条件:-现有的或规划水平年内需设置的农业灌溉用水取水点集中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4)渔业用水区。指具有鱼、虾、蟹、贝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功能的水域,养殖鱼、虾、蟹、贝、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渔业生产条件及生产状况等。区划条件:-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人工放养和保护的渔业水域;水文条件良好,水交换通畅;有比较适宜的地形、底质。功能区水质标准: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并可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5)景观娱乐用水区。指以景观、疗养、度假和娱乐需要为目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景观娱乐类型及规模。区划条件:-休闲、度假、娱乐、运动场所涉及的水域;-水上运动场;-风景名胜区所涉及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执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并可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6)过渡区。指为使水质要求有差别的相邻功能区顺利衔接而划定的水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相邻功能区的水量水质状况和拟定保护目标。区划条件:-下游用水要求高于上游水质状况。-有双向水流的水域,且水质要求不同的相邻功能区之间。功能区水质标准:按照出流断面水质达到相邻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确定相应的水质控制标准。(7)排污控制区。指接纳生活、生产污废水比较集中,所接纳的污废水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的水域或便于集中治理的地区。功能区划分指标包括:排污量、排污口分布等。区划条件:-接纳污废水中污染物可稀释降解,水域的稀释自净能力较强,其水文、生态特征适宜的。功能区水质标准:按照出流断面水质达到相邻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确定相应的水质控制标准。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尽可能选择靠近开发利用区上游或受开发利用影响较小的水域,在划分饮用水源区时,应将取水口附近的水源保护区涉及的水域一并划入。对于零星分布的,可不划,但对特别重要的取水口,则可根据需要考虑单独划区。原则上不能与渔业用水、景观娱乐用水、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重叠。 (四)、水功能区划的编制。1、水功能区划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5)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6)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7)水利产业政策(8)山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9)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10)山东省人民政府水利产业政策实施方案 (11) 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058号文) (12)全国水资源保护技术大纲(13)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14)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15)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16)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17)山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大纲(18)山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2、水功能区划主要技术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7) (5)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3839-83)(10)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 3、水功能区划范围。 水功能区划范围包括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漳卫南运河(漳卫新河)、黄河山东段、金堤河、大汶河、东平湖、沂河、祊河、沭河、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洸府河、泗河、梁济运河、南四湖、韩庄运河、白马河、城河、小清河、孝妇河、淄河、支脉河、潍河、渠河、潍汶河、弥河、白浪河、胶莱运河、大沽河、大沽夹河、五龙河、母猪河、黄水河等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及重点中型水库和其他重要水体,进行水功能区划的河长为 公里。水功能区划重点突出主要河流源头水和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特别是黄河山东段、南四湖、东平湖、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主要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上游补给区的河流水质,加强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等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能力建设,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水平。(1) 一般山丘区河流,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均单独进行功能划分。平原区300-1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选择部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或跨县级以上(含县)行政区域的河流进行了单独的功能区划分。(2)对大型水库、为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的重点中型水库进行了功能区划分,对引用黄河水的平原水库、引水渠道等封闭水域未进行功能区划。(3)对南四湖、东平湖、芽庄湖、白云湖、麻大湖、大明湖等6个湖泊进行了功能区划。(4)在功能区划中,未单独进行区划的较小支流,除已概化为入河排污口的外,应与其入汇河流属同一功能区,即支流从属干流的原则。对某一河流的某河段或某一水库一般不进行区划,即功能区划上下连接,相互之间不留空白。对未进行水功能区划的河流、水库等水域,各市可结合当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自行划定更加详细的功能区进行管理,但各市所划分的功能区应满足省级水功能区划分的要求。4、水功能区划的方法和步骤。 某水域现状存在多种使用功能的,应确定主导功能,该水域的水质标准按各项使用功能中水质要求最高的标准控制。在确定主导功能时,首先考虑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的需求,多水源条件下可以通过替代工程调整的除外。各功能区之间互不干扰时,多功能同时并存;不能兼容时,确定主导功能,舍弃与之不能兼容的功能。在同一水功能区中,具有多种功能时,涉及生活饮用功能的,无论其取水量大小,以生活饮用为主,划为饮用水源区并确定相应水质标准。除饮用水源区外,其他工业、农业、渔业、景观娱乐4种功能重叠时,以取用水量的大小确定主导功能,功能区水质标准取水质要求最高的,在农业用水区内、景观娱乐用水区内,在不影响该功能区水质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兼顾排污的要求。水功能区边界断面应设在有明显标志的地方或行政交界处。跨设区市的河流,无论上下游水体使用功能是否一致,必须分别划定水功能二级区。黄河干流由于沿河基本没有排污口,而且南北岸区划不一致,可以连续区划。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控制断面,应当设在水质最有可能超标的河段,并符合水量水质监测的基本要求,尽量与现有的监测站点结合。5、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确定。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态省建设目标,近期(2010年)力争使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污染源达标排放后,通过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纳污总量控制等措施,基本遏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恢复水体的生态环境,确保湖泊、水库丰、枯水期及全年水质均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以上,河流水质年均达到类标准。地下水超采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远期(2020年)目标为各水体功能区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实现地下水水量采补平衡;地下水污染和海咸水内侵等环境地质灾害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重点区域有所恢复;基本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6、水功能区划合理性分析。在水功能区划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省主要河流的水文条件、入河排污口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合理选用河流水质预测模型,以河流中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NH3-N)的浓度为控制指标,从上到下,逐个计算水功能区单元上、下断面和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浓度、环境容量等指标,综合分析水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合理性分析的主要原则:上下游功能区之间的功能确定、水质保护目标是否能够满足整个水系水质保护目标的要求,如所有入东平湖、南四湖河流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必须满足入湖水质控制目标的要求、否则就要对整个河流水功能区的长度、水质保护目标等进行调整,如果仍不能满足,就要对整个河流的功能进行调整。水功能区内入河排污口的位置设置、排放污染物总量和浓度不能影响水域正常使用功能。水功能区划即能满足水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能充分利用水域的自净能力,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7、水功能区命名和编码。按照水利部大纲要求,一级区划分区命名由河名+行政区域+水域功能组成,行政区域采用市、县两级行政区名称,其中:自然保护区沿用原定名;源头水和调水水源区为河名+地名+源头水(调水水源)+保护区;跨省区的缓冲区地名采用有关省的简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二级区划分区命名类似一级区划命名,但地名使用县、乡镇、街(村)地名,功能重叠的采用河名+地名+主导功能+第二功能命名。如,东平湖自然保护区、石汶河泰安源头水保护区、金堤河豫鲁缓冲区等。水功能区编码应具有唯一性特点,即能够准确的反映特定水域的功能及位置,以便于数据库系统检索和图上标注。编码采取主导因素法,将流域、水系、河流、水功能一级区、水功能二级区等五大因子进行编码,力求从编码中反映出水域、功能及隶属关系。编码由十四位数字组成,其中第一、二位数字编码表示流域,海河流域03,黄河流域04,淮河流域05;第三、四位表示水系;第五、六、七位表示河流,按先干后支(干流至支流)、先上后下(上游至下游)的顺序由001编至999;第八、九、十位表示一级功能区的序号,按先上后下(上游至下游)的顺序由010编至990;第十一位为水功能一级区的类型,按1为保护区、2为保留区、3为开发利用区、4为缓冲区的顺序编码;第十二、十三位表示水功能二级区的序号,按先上后下(上游至下游)的顺序由01编至99;第十四位为水功能二级区的类型,按1为饮用水源区、2为工业用水区、3为农业用水区、4为渔业用水区、5为景观娱乐用水区、6为过渡区、7为排污控制区的顺序编码;无水功能二级区的后三位数字为000。8、水功能区划与水环境区划的关系。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3月21日下发了关于山东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0086号)。山东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确定32条河流、5个湖泊、29座大中型水库作为省级区划范围。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88)为基本依据,划分为生活饮用水区、水产养殖区、农灌用水区、工业用水区、景观用水区五个功能区,并执行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值类别,并在入河排污口附近,在不影响邻近功能区水质和鱼类回游通道的前提下划为混合区,在混合区不执行任何地面水水质标准。本次区划充分考虑到与2000年省政府批准的山东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衔接,在遵照水利部工作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水功能区划与水环境功能区划相比,除保留了每个区划单元相对独立的特点外,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和国家新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施行,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整;(1)更加注重整个水系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取水与排水间的相互联系,对省界水域的水质要求进行了有效衔接。 (2)区划分类体系更加系统完善,采取两级区划,一级区划主要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二级区划主要协调不同类别用水和排水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河流的水量、水质状况来确定水体的功能。(3)按照国家新发布施行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与水功能区水文状况和功能需求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参数来计算水域的纳污能力,对水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4)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控制单元内的河流、输水线路和主要调蓄水库的规划水质目标进行了调整。 总之,水功能区划更能客观的反映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能体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积极保护的需要,更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需要;为有效控制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行水域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等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三、水功能区划概述(一)水功能一级区划。本次区划共划分水功能一级区160个,总规划河长为10101.2公里,湖库水面面积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28个,规划河长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10.0%;保留区23个,规划河长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开发利用区91个,规划河长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缓冲区18个,规划河长428.8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4.2%。山东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见表1,全省各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一级区划结果统计表见表2。(二)水功能二级区划。 二级区划在91个开发利用区内划分了226个水功能二级区,总规划河长7公里,湖库水面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饮用水源区71个,规划河长2415.2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30.9%,湖库水面面积229.06平方公里;工业用水区26个,规划河长1155.4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14.8%,湖库水面面积平方公里;农业用水区84个,规划河长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47.5%;渔业用水区6个,规划河长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0.7%,湖库水面面积平方公里;景观娱乐用水区13个,规划河长90.7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湖库水面面积平方公里;过渡区6个,规划河长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排污控制区20个,规划河长333.9公里,占总规划河长的4.2%。山东省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见表3,全省各水资源分区和各市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统计见表4、表5。表2 全省各水资源分区水功能一级区划成果统计表水资源分区二级区沂沭泗河区沿海诸河区花园口以下徒骇马颊区合计三级区湖西区湖东区中运河区沂沭区小清河区潍弥白浪区胶莱大沽区胶东半岛区东南沿海区黄汶区鲁北平原区保护区个数317102127428河长(km)8840360543340河长(%)100面积(km2)1266141554014保留区个数0000049334023河长(km)1380河长(%)100面积(km2)0开发利用区个数8838681311591291河长(km)162701.7河长(%)100面积(km2)0缓冲区个数305600002218河长(km)7775河长(%)100面积(km2)0合计个数11119217122415102218160河长(km)279河长(%)100面积(km2)01266000140015540表4 全省各水资源分区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统计表水资源分区二级区沂沭泗河区沿海诸河区花园口以下徒骇马颊区合计三级区湖西区湖东区中运河区沂沭区小清河区潍弥白浪区胶莱大沽区胶东半岛区东南沿海区黄汶区鲁北平原区饮用水源区个数52551215966671河长(km)591933063892415.2河长%6.98.05.912.714.113.73.616.116.6100面积(km2)工业用水区个数3313355226河长(km)151481391155.4河长%8.84.612.89.612.036.314.6100面积(km2)281农业用水区个数1154107769151984河长(km)210145221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