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怎样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14页).doc

    • 资源ID:36378037       资源大小:197.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怎样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14页).doc

    -怎样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第 14 页怎样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1能口述诗歌感情题的两大类别(局部感情题、整体感情题)及其特点。2能举例陈述诗人在诗歌中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一轮诊断】1不会从多角度分析诗歌整体方面的感情。不能从标题、作者、意象、语句、注释等方面分析与归纳诗歌的整体情感。2不能正确认识诗歌整体感情与局部感情的关系,不了解“词不离句”“词不离联”“词不离篇”“句不离联”“句不离篇”“联不离篇”的解读原则。【二轮对策】1常见题型这首诗(词、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诗、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诗中的“”含有哪些寓意。“”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前两联写诗人所见的哪些意象?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高尚品质?作者为什么要写?他想借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2复习诀窍(1)了解诗歌中五种“局部”情感及其命题形式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局部与整体之别。虽然有的局部感情与全篇感情一致(如运用象征、烘托、渲染手法创作的诗歌),但有的也不尽相同(如运用衬托、对比手法创作的诗歌),而且,诗歌中时空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往往也随之变化。这些局部包括“字”“词”“句”“联”“阕”五种。命题者常常着眼于局部设题,如“某字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尾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等。(2)掌握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六种方法细品标题。标题是一首诗的眼睛,解读标题往往能得到许多有效信息:或显示文章的写作内容,或介绍作品的写作缘起,或透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许多诗作蕴含的情感,细品标题便可知其大概。联系作者。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人生际遇,据人悟诗,对把握诗歌的情感大有裨益。分析意象。分析意象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如“月亮”这个意象,常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捕捉诗眼。抓住了诗眼,便抓住了解读诗歌主旨的钥匙。有的字词虽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值得认真分析的。借助注释。命题者往往在原诗后面附有注释,或介绍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或介绍作者的人生际遇,或介绍作者与诗中人物的关系,等等。解题时,参考注释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诗作的情感。关注流派。同一流派的诗作,其表达的情感常常是比较接近的。山水诗表达的往往是流连山水,回归自然的情怀;田园诗表达的常常是表达对农耕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边塞诗往往与报国激情、热爱边疆、控诉战争等情感相关。关注相关流派有助于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3解题技巧(1)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应从具体的意象、具体的诗句出发,综合运用上述六种方法。(2)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遵循“词不离句”“词不离联”“词不离篇”“句不离联”“句不离篇”“联不离篇”的解读原则,能借助局部情感理解整体情感,还要能在整体情感的关照下解读局部情感。【突破训练】类题突破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杨炎正寒眼乱空阔,容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注 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 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题:“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1拟人(或“比喻”或“双关”)。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忽醒然”三句写奸佞当道,使爱国之士难有作为,满腔热血化作感慨。“可怜”“空白”二句是自抒神伤与壮志难酬的感叹。“都把平生”三句写出一腔悲愤:英雄困于末路,更加消损憔悴,随光阴的流逝老去,难有作为。据前文可知,末句中“此意”是指报国壮志,但为时势所迫也只能将它“仗江月”“分付与沙鸥”,即沉沦江湖了。)2 山居即事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_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诗人的感情主要是通过意象来承载的。含着“新粉”的“嫩竹”,脱下“故衣”的“红莲”,袅袅升起的“烟火”,“采菱”归来的人,这些意象承载着作者的感情。结合所学王维诗歌的特色和“山居即事”这一诗题可知诗歌表达的是幽居山中悠然闲适之情。)3 喜见外弟注又言别李 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 外弟:即表弟。题:说说“语罢暮天钟”一句描写了什么情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3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与表弟久别重逢后交谈的情景。他们从白天一直谈到日落黄昏、寺院钟声响起,表现出两个人交谈的时间之长。诗人明写他们交谈时间长,暗写他们相互倾诉的内容之丰富,交谈的气氛之热烈,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情谊的深长。(诗歌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要尽可能根据画面揣摩诗句的言外之意,从而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语罢暮天钟”字面上描写了诗人与表弟久别重逢后交谈一直谈到日落黄昏、寺院钟声晌起的情景,表现出两个人交谈的时间之长。言外之意是说他们相互倾诉的内容之丰富,交谈的气氛之热烈,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情谊的深长。)4 虚 堂寇 准注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题: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4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月”照“半轩”映“疏树”,“夜深风露更凄清”,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5 眼儿媚阮 阅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题:“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5反衬。词人借双飞燕和两行雁(成双成对的燕和雁)反衬自己此刻的孤独,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从上阕“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与“画角声残”,以及下阕“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可知“一双燕子,两行征雁”隐含的是思妇的离愁与寂寞。)6 鹧鸪天夏 竦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题: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一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说:“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答:_6离别之前,女子郁闷难过,整天无心描眉梳妆,见到丈夫打点行装,她更是无精打采,愁上心头。表现了女子对爱人强烈的不舍之情。然而,女子在饯行时唯恐丈夫伤心,却是竭力控制情绪,强忍泪水,又表现了女子的细心和对丈夫的关心。(本词着力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神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传达离别之愁。“无心扫黛眉”“愁见理征衣”表现了女子对爱人强烈的不舍之情,尤其“阁泪汪汪不敢垂”这一细节更是体现女子的细心和对丈夫的关心。)7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 纳兰性德:满洲贵族,著名词人。 榆关:山海关。题:“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7比拟。风雪“聒”,拟人;“碎乡心”,拟物。既表现思乡之情,又反映边关行军的悲壮情怀。(因阵阵风雪“聒碎”了“乡心”,以致“梦不成”。此“梦”是何梦?是思乡之梦。阵阵风雪从何而来?由边关行军而来。所以这一句也表现边关行军的悲壮情怀。)8 江城子秦 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便做:纵使。题: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答:_8“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尽管诗中“杨柳”“飞絮”的内涵是固定的(如“留别”“飘忽”),也要依据词作的情意进行具体分析。从词作内容与其中“动离忧,泪难收”“人不见,水空流”“流不尽,许多愁”等字眼可见本词“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不仅有传统的“惜别”“漂泊”之意,而且有对春光易逝的留恋、感伤之情。9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 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题: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_9自己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一同畅游?诗人以问句作结,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渴望与朋友在京城相聚,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奈等复杂的情感。(表面上看“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两句,表达的是想念家乡故人,希望他们再次畅游京城。从题干要求解说的“复杂的情感”看这两句,就不是如此简单了。自然要考虑到个人抱负实现方面的话题,诸如希望实现又不能实现,但又坚持继续努力之类。)10 正宫 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 侬:我。 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题: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答:_10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本题是比较典型的借助整体理解局部的感情题,题干说得很清楚。全曲小径舟横、门前流水、青山绿水美不胜收,重点句子“隔断红尘路”表明心境;加之注释说“鹦鹉洲”为“渔父居处”,“渔父”乃隐士代名词,可见全曲呈现的是世外桃源的景象。)11 小重山·端午元 舒 顿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1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处处忙”“庆端阳”,只有作者“空惆怅”,因为“谁复吊沅湘”。) 12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 方 回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题: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12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结尾两句是精彩的意象描写,可以通过分析这种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由诗作第二句“节近清明路近家”可知“夹岸桃花”是家乡的美丽风光,而这一意象又让人自然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可想而知。)13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注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前朝。题:“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13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本题要求理解局部(两个词与两句诗)感情。可以联系诗人顾炎武的人生际遇,知人论世,结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感情来分析这首酬答诗。诗人在抒写离愁别绪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14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注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 争:怎。题: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答:_14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解答本题,抓住了词眼,便抓住了解读词作感情的钥匙。范词的词眼是“愁”,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秦词的关键词是“久长”,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15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题: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答:_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解答时要联系全词以及标题综合考虑。从标题“思远人”,可以看出本词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词中“千里念行客”“何处寄书得”都直接表现了对远方行人的思念。结尾一句是实实在在的“尾重心”,通过“红笺为无色”表现思念程度极其深刻。)16 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 李弥逊(10851153):吴县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题: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答:_16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以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门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不仅要关注诗歌自身的内容,还要关注诗下注释,要知人论世。)17 南浦菰蒋覆白萍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南浦菰蒋覆白萍,东昊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_17作者通过对眼前满目惨淡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给老百姓的深重灾难的忧虑之情。(根据诗作小序,此诗是因“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才“怅然有作”;再结合诗的内容,“人家尽空”是因为“烽火年年”。两者结合解题,就不难了。)18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注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题: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18上阕“道是天公不惜花”是扬,下阕“道是天公果惜花”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排挤的愁苦情怀,表现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以花被“雨洗风吹”比喻人才受到摧残,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怨愤。注释说词人“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由此可知作者借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有心报国却生不逢时的复杂心情。)19 子 规注余 靖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注 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答:_19对范仲淹遭贬的同情及对执政者的愤慨。无意于仕宦、归隐田园的感情。(开篇写“子规”“声声万古冤”,传递“啼冤”情绪。结合注释看,此意更加明确。诗人想借“子规”之口为范仲淹喊冤。尾联“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表达出作者摒弃功名、回归家园的感情。)20 西 江 月注苏 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 此词大概作于元丰三年(1080)中秋,时词人谪居。题: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答:_20有谪居后的苦闷心情;有对人生虚幻与短促的感叹;有对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小人当道的愤懑;有渴望被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哪些感情”说明感情较为复杂。根据注释“时词人谪居”结合开头两句可知有谪居后的苦闷心情;“看取眉头鬓上”表达出对人生虚幻与短促的感叹,也有对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中秋谁与共孤光”表达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月明多被云妨”,“明月”“云”显然是比喻,表达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小人当道的愤懑;“凄然北望”表达出渴望被朝廷理解、重用,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之情。)21 鹊桥仙陆 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 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漾的风光。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题: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答:_21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元奈与牢骚。(两种人,是对比,也用享乐官员的飞黄腾达反衬爱国志士的不公平待遇。) 22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 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题: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_2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感情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全诗说的都是“作者的落寞惆怅的心情”,但是作者的目的似乎不是单纯吟诵这些落寞,而是在“见梅赏梅折梅”中抒发了这种落寞心境,应是“借物抒情”。)23 秋斋独宿唐 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 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题: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_23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试比较“山月”与“冷晕”、“皎如烛”与“侵残烛”、“动”与“深”、“鸟惊栖”与“鸟鸣寒枝”,联系全诗,可发现韦诗淡静清幽,而赵诗更显凄寒冷寂。)24 兀 坐赵树吉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注恋微官。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注 升斗:微薄的薪俸。题: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答:_

    注意事项

    本文(怎样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14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