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挂篮施工方案(31页).doc
-目 录1、编制依据- 1 -2、编制目的- 1 -3、工程概况- 1 -4、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 3 -4.1气候条件- 3 -4.2地形、地貌- 3 -5、施工工期计划- 3 -5.1施工进度安排- 3 -5.2施工人员、机械配备- 3 -6、挂篮结构组成及设计- 5 -6.1挂篮结构组成- 5 -6.2挂篮设计及检算- 6 -7、施工方案总体概述及施工流程- 7 -7.1挂篮悬浇施工工艺流程- 8 -7.3挂篮压载- 9 -7.4挂篮悬浇施工- 15 -7.5挂篮滑移- 19 -8、施工监控及测量- 21 -8.1施工测量- 21 -8.2施工监控- 22 -9、混凝土外观控制重点- 22 -9.1节段色差处理措施- 22 -9.2节段接缝错台处理措施- 22 -9.3底、侧面外观颜色控制措施- 23 -9.4线形(梁顶面平整度、整体线形、翼缘板线形)控制措施- 23 -10安全、质量、环保与文明施工- 23 -10.1安全保障措施- 23 -10.2质量保证措施- 24 -10.3文明施工与环保保证措施- 25 -11、附件- 25 -第 - 0 - 页-九江长江公路大桥B3合同段预应力箱梁挂篮悬浇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 1.1根据项目办下发“一纲四册”管理文件中的质量管理手册第四章“首件工程示范制”实施办法的要求; 1.2依据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图设计 第五册 第二分册 跨黄广大堤桥上部构造(B3标); 1.3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项目办下发“一纲四册”等相关规范及文件。 1.4相关技术要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技术文件。2、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九江长江公路大桥B3合同段线内实体工程施工的质量,明确跨黄广大堤桥上部结构挂篮施工技术要点,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特编制此方案。3、工程概况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B3合同段,工程里程范围为K22+639K24+844,线路全长为2.205km。工程地点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境内。跨黄广大堤桥上部结构设计为,变截面连续箱梁。箱梁为分离的单箱单室截面,左、右幅宽均为16.25m,底宽8.25m,两侧翼缘宽为4m。连续箱梁中跨墩顶支点处梁高为6.2m,跨中最小梁截面高为2.8m。梁底板为变厚设计,由支点向跨中逐渐减小,箱梁底板下缘呈二次抛物线变化。 预应力箱梁单幅分为1个0#段,12个对称段、两个边跨合龙段、一个中跨合龙段和两个直线段。箱梁对称段长度为4节×3m+8节×4m,最大混凝土64.69m3,最小混凝土47.07m3,合龙段长2m,混凝土23.48m3,边跨现浇段长4.8m混凝土56.35m3。挂篮施工部分为对称段中的1#12#段、边跨合龙段和中跨合龙段。节段主要参数表节段名称0/21234567节段长度500300300300300400400400节段体积116.8961.7956.2953.651.1264.6961.1758.16节段重量303.92160.66146.35139.36132.92168.2159.05151.2节段名称89101112合龙段现浇段节段长度400400400400400200480节段体积55.6453.6351.248.4247.0723.4856.35节段重量144.66139.43133.13125.89122.3861.05146.52跨黄广大堤桥结构布置图4、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4.1气候条件本项目所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温温和、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寒夏热、秋冬干阴和无霜期长等特点。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最高月平均气温33.0,最低月平均气温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8.9.该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6月,易产生地区性洪涝灾害;降水量最少的时期是10月次年1月,4个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3471440mm,多年平均风速2.03.1m/s,年最大风速7.720.0m/s,年平均相对湿度:77%80%。 4.2地形、地貌 福州到银川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路线走向大致为由南往北,K7+715K20+121段为丘岗垅谷地貌,地形呈波浪型起伏,最高海拔68m,最低13m(湖平面)。K20+121(江西永安大堤)K22+727(湖北黄广大堤)之间为长江河道,地貌特征以河流级阶地、河漫滩和河床为主,深槽靠近江西西岸。K22+727终点为长江北缘松散堆积平原区,地貌上属长江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开阔。区内沟渠纵横、塘堰广布。本标段部分墩位处于河漫地之外,其余均处长江北缘松散堆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沟渠纵横、塘堰广布。5、施工工期计划 5.1施工进度安排 跨黄广大堤桥上部构造施工计划时间安排为2011年10月2012年7月,共9个月,其中0#块施工施工2011年10月2012年元月底,对称段施工2011年12月2012年7月,共投入0#块支架4套,三角挂篮4套。挂篮施工工期安排如下:挂篮安装10天;压载和安全技术鉴定7天;一个对称段施工10天。 5.2施工人员、机械配备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120人,现场主要管理人员12人。管理人员配置姓名职务职责罗建平生产副经理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刘学智片区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落实,施工过程控制及技术服务管理冯四超现场技术员现场技术服务唐永刚现场技术员现场技术服务章秀根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蒋仕松工班长施工作业人员组织管理李 振质检工程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张小云机械工程师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管理及调配崔国豪测量负责人施工过程测量控制蒋利军试验室主任施工过程试验检测及原材料质量控制陈海强物设部部长施工用材料采购及供应高建刚办公室干事宣传及后勤作业人员配备编号工种人数1钢筋加工班102混凝土班203钢筋安装班404模板安装班205装吊班106预应力施工班10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序号机械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进场日期1砼拌合楼HZS902台2009112潜水泵5台2009.103钢筋弯曲机GQ40-12台2009.114钢筋切断机JW-40-12台2009.115钢筋调直机GD2402台2009.116发电机200KW2台2009.117电焊机BX3-30020台2009.118塔吊2台2011.119砼罐车8m34台2009.1110卷扬机JK-54台2010.511插入式振动器1.1kw20台2010.312千斤顶YCW245020台2010.513砼输送泵HBT802台2010.56、挂篮结构组成及设计6.1挂篮结构组成跨黄广大堤桥上部结构现浇梁悬臂施工采用三角挂篮悬浇工艺。三角挂篮主要由承重系统、底模系统、侧模系统、内模系统、锚固系统等组成,具体为:6.1.1承重系统。包括三角桁架(主梁、立柱、斜拉杆)、立柱平联、前上横梁、后上横梁。主梁为2I45a工字钢,上下贴焊接=10钢板,在支点处布置=10加劲肋;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为236b槽钢,上下贴焊=10钢板,在吊点和支点处布置=10加劲肋;立柱为236b槽钢和=10钢板焊接成的箱型结构。横向斜拉带为212槽钢,纵向斜拉带为2×6根JL32精轧螺纹钢筋。两片桁架之间通过平联连成整体,组成挂篮的承重系统。6.1.2底模系统。包括底模纵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及底模板。底模纵梁为32根I28a工字钢,前下横梁为236a槽钢,上下贴焊接=10钢板,后下横梁结构与前下横梁相同,为减小滑移过程跨中变形,下侧焊接50cm高加强桁架。前下横梁利用6根JL32精轧螺纹钢筋与前上横梁连接,下端设计为铰接,后下横梁利用4根JL32精轧螺纹钢筋与已浇注梁段底板锚固,外侧利用2根JL32精轧螺纹钢筋与后上横梁连接,下端设计为铰接。底模采用面板为=6mm4块4.125×2.25m大块钢模板。6.1.3侧模系统。包括侧模桁架、侧模板及侧模滑梁等。单侧悬臂端侧模纵向宽度4.5m,侧模桁架由212加工而成,单侧共5片。侧模滑梁为2I28a, 上下贴焊接=10钢板。6.1.4内模系统。包括内模、支架、内模滑梁等。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拼装,内模支架采用8型钢钢焊接而成。侧模滑梁为2I28a, 上下贴焊接=10钢板。6.1.5走行系统。包括主梁滚筒、侧模滑轮、内模滑轮、牵引装置等,。6.1.6锚固系统。包括扁担梁、主梁后锚杆及底模后锚杆。6.1.7工作平台。包括前工作平台、后工作平台(吊篮)及侧模平台。6.1.8其它部件。包括前吊杆、后下横梁吊杆、吊杆连接件、IV钢螺帽及连接器、导链、销轴、拉条、千金绳、滑车等。三角挂篮结构立体图6.2挂篮设计及检算 6.2.1设计概述 跨黄广大堤桥单段混凝土最大方量5#段为64.69 m3 ,节段长度为4m,挂篮单头重量63.45t吨.与施工最小梁段12#重量比值为0.49。单端挂篮结构重量表承重构件(t)侧模(t)底模(t)内模(t)合计(t)42.5414.373.343.263.45 6.2.2设计参数取值 a、混凝土最大方量5#段(64.69 m3)为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 b、混凝土涨模系数取1.05; c、冲击系数取1.2; d、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e、施工机具、人群荷载取2.5Kpa; f、钢材弹性模量取2.1×105Mpa; g、杆件承担砼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1/400; h、杆件承担挂篮自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1/250; j、应力取值: Q235钢:轴=170Mpa,弯=170Mpa,=85Mpa; 16Mn钢:轴=210Mpa,弯=210Mpa,=125Mpa 6.2.3主要构件受力结果,详细设计检算见计算书。构件受力计算表构件名称弯(拉/压)应力(MPa)剪应力(MPa)挠度(mm)备注底模纵梁118.867.199.1满载前下横梁34.598.610.3满载前上横梁121.6612.444.73满载后下横梁40.442.6718.92空载后上横梁29.255.900.38满载内模滑梁121.3413.348.34满载外模滑梁82.395.7115.26空载主梁72.1921.971.92满载立柱20.89满载吊杆324.23满载斜拉杆207.207、施工方案总体概述及施工流程 箱梁0块采用搭设钢管支架现浇施工。箱梁112节段采用三角形挂篮悬臂浇筑,各节段混凝土全截面一次浇注;直线段(边跨现浇段)块采用钢管支架现浇施工,全截面混凝土一次浇注;中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段采用吊架施工,全截面混凝土一次浇注。施工过程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节段施工及总体施工流程。 7.1挂篮悬浇施工工艺流程 7.2挂篮安装 0#块施工完成后,对临时锚固系统进行张拉,拆除施工支架,进行挂篮安装。挂篮安装利用汽车吊配合塔吊完成。 7.2.1主梁安装 在0#块上先进行放样,定出主梁位置线,并精确定位主梁垫块,找平,安放主梁垫块,安装主梁,完成后进行临时锚固。 7.2.2后上横梁安装 主梁就位后,吊装后上横梁,并通过高强螺栓与主梁连接。 7.2.3立柱安装 将立柱吊装至设计位置,通过高强螺栓与后上横梁连接。 7.2.4三角斜拉安装 安装斜拉带精扎螺纹钢,并进行预张。 7.2.5立柱平联安装 两片主桁全部安装并锚固好后,安装主桁立柱平联及横向斜拉,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7.2.6前上横梁安装 安装前上横梁,挂篮承重体系形成整体。 7.2.7后锚系统安装 安装后锚扁担梁,并利用千斤顶对称锚固。 7.2.8下横梁安装 依次安装后下横梁、前下横梁,并将其通过吊杆对应固定在后上横梁和前上横梁上。 7.2.9底模纵梁及模板安装 依次安装底模纵梁、铺设底板模板。 7.2.10侧模系统安装 将滑梁穿入侧模桁架,然后前端通过级钢吊杆固定于前上横梁,后端经侧模滑轮固定于已完成箱梁0#块翼缘板上。 7.2.11作业平台安装 挂篮主体拼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对挂篮进行作业平台及临边防护的安装,翼缘板外侧、挂篮底模前端焊接防护栏杆及作业平台,侧模外侧安装检查通道,同时将翼缘板与检查通道利用防护网进行封闭。 7.3挂篮压载 挂篮安装完成后,项目部安全鉴定小组,对挂篮结构进行安全鉴定验收,合格后报驻地办、总监办、项目办,组织联合验收,同时报公司进行安全鉴定,合格后对挂篮进行压载。 7.3.1试验目的 为了确保挂篮施工安全,减少挂篮的非弹性变形,获取弹性变形参数,得出压重与挂篮本身的变形关系,为挂篮施工和线性控制提供挂篮弹性挠度计算的可靠依据,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7.3.2 试验方法 挂篮安装完成后进行荷载时试验。挂篮通过原位堆载的方法进行荷载试验,堆载重物为河沙(密度为1.45t/m³)。挂篮安装完成后在挂篮的底模上按照施工过程中最大荷载工况下,荷载的分布情况确定各区域堆载沙袋的体积。最大试验荷载为最不利施工荷载(5#节段)的120%。 7.3.3管理人员配置 预压由项目总工全面管理,生产副经理组织协调现场施工生产,同时配备三名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工作,三名测量人员全天候跟踪测量。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主要管理人员表序号姓名职务备 注1罗建平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生产调度2陈海强物设部主任负责材料供应3刘学智工程部技术管理4崔国豪工程部沉降观测5李 伟工程部沉降观测6唐永刚工程部沉降观测7冯四超工程部影像资料收集7.3.4试验荷载分级加载步骤 (1)模板安装完成为初始状态; (2)加载到钢筋绑扎完毕(11.77t); (3)加载到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42.80t+11.77t); (4)加载到腹板混凝土浇筑完毕(39.53t+42.80t+11.77t); (5)加载到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74.64t+39.53t+42.80t+11.77t); (6)超载20%的状态下(74.1t+39.53t+42.80t+11.77t)×1.2=201.84t; 7.3.5预压范围 根据5#段荷载分布形式,本次挂篮荷载试验横向宽度16.25m,纵向4.5m,堆载横向剖面如下图。 7.3.6观测点布置 挂篮荷载试验观测点布置见下图。挂篮压载测点侧面布置图1挂篮前端压载测点布置图挂篮后端压载测点布置图7.3.7预压实施程序 (1)空载测量 在进行压载前,首先检查挂篮称重系统、后锚杆和各个吊杆是否按装合格。检查验收完成后,按压载要求布设测量控制点。 (2)第一阶段压载实施 空载测量完成后,将称重好的沙袋,按设计堆载方案,利用汽车吊进行底板部分的堆载,堆载过程保证两侧荷载对称施加。堆载完成后,进行观测点测量,并详细记录,持荷1小时后,再次进行测量,若无变化,进行第二阶段堆载,否则须继续持载,重新测量,直至测量结果稳定。 (3)其余阶段阶段压载实施 第一阶段测量完成后,按设计堆载方案,利用汽车吊继续进行对称堆载。堆载完成后,进行观测控制点测量,并详细记录,持荷1小时后,再次进行测量,若无变化,进行下一阶段堆载,否则须继续持载,重新测量,直至测量结果稳定。以后个加载阶段与第二阶段相同。最后一次加载完成后每间隔3小时进行一次测量。 (4)卸载 加载结束,连续3次观测结果稳定后,开始卸载。卸载时两侧挂篮和单侧挂篮的对称部位都应对称分阶段卸载。卸载时控制卸载速度。卸载完成后对所有观测点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每套挂篮在个阶段观测数据按照下表进行记录:挂篮压载测量观测数据记录表 挂篮名称:XX墩XX(左/右)幅 XX(大/小)里程挂篮 测点编号空 载 第一阶段完成 第二阶段完成 第三阶段完成 第四阶段完成 第五阶段完成卸载完成123456789 测量: 记录: 复核: 日期:7.3.8资料整理 (1)根据分级压载和卸载后的观测值确定各分段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见挂篮变形计算表),并绘制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曲线,确定完全非弹性变形值及消除完全非弹性变形的压载值,并确定回归线性方程,从而确定各梁段浇筑砼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值。 (2)把此次的成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并进行成果分析。 (3)预拱度重新调整和计算。挂篮变形计算表 挂篮名称:XX墩XX(左/右)幅 XX(大/小)里程挂篮 测点编号空 载 第五阶段完成 卸载完成0#块端部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12345678(平均值)测量: 记录: 复核: 日期: 7.4挂篮悬浇施工 挂篮压载完成后,对压载数据进行整理,并上报驻地办及监控组,同时对挂篮主要构件变形进行逐段施工修正,依据监控指令调整挂篮,进行对称段施工。 7.4.1模板工程 (1)模板拼装 现浇梁底、侧模板均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底、侧模及内模顶板模板一次性拼装到位,每节段施工完成后,随挂篮系统整体滑移,内模侧模板采取节段拼装方式。 (2)模板打磨 模板使用前,采用人工砂轮机对面板进行清理打磨,并用200目砂纸进行抛光,完成后采用肥皂水进行清洗,确保面板洁净。 (3)脱模剂涂刷 脱模剂采用柴机油混合物(体积比1:3),利用羊毛刷人工涂刷,涂刷要求为均匀一致,薄厚适中。操作要求为:以一滚轴刷脱模剂为准,反复在面板面涂刷,直至油料用完。检查标准为:目测表面脱模剂均匀,无下流现象,用手指划过模板面,无明油渍。 7.4.2钢筋工程 (1)钢筋构件在钢筋场内加工,运至施工现场绑扎,加工及绑扎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构架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 (2)节点钢筋绑扎必须采用双扎丝,接头缠绕不少于3圈,且完成后将扎丝接头反扣向腹板内侧 。 (3)保护层垫块采用成品的高强混凝土垫块,设计净保护层厚度为5.4cm,安装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绑扎时必须采用双扎丝,接头缠绕不少于3圈,且外侧腹板必须在内侧安装。 (4)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或焊接接头长度、焊缝质量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尽量减少在模板内部施焊。 (6)外露部分钢筋施工完成后,涂刷水泥浆进行防锈处理。 (7)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预埋件安装,包括护栏钢筋、泄水孔、底腹板通气孔、挂篮施工预留孔、监控测量原件等。序号项 目要 求1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15mm2底板钢筋间距与设计位置偏差8mm3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15mm4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15mm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5mm,06其他钢筋偏移20mm 7.4.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控制 现浇梁段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浇筑,两侧对称一次性完成,浇筑顺序为底板,对角交错同时浇筑一侧腹板,再同时浇筑另一侧腹板,同时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不平衡荷载不得大于施工梁段底板重量,超方量不大于梁段理论重量的3%。 (2)混凝土性能指标 拌合时间,干拌40s,湿拌不少于120s;运输方量,5m3/车;坍落度,160200mm,尽量控制在180mm。 (3)混凝土布料及振捣 混凝土泵送至模板内后,布料顺序由低向高,布料厚度控制在3045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间约为20S。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浇筑腹板时减缓浇筑速度,防止底板翻浆,腹板浇筑布料两次完成。 (4)混凝土收面及拉毛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采用人工收面,首先人工按顶面标高控制点进行初次收面,即利用木抹子进行混凝土平整,完成后采用线绳通过标高控制点高程,缠绕形成网格,然后再次利用钢抹子进行精确收面,在混凝土初凝前人工用端部齐平的扫把,沿横桥向由外侧向内侧进行拉毛,拉毛深度不小于3mm,且纹路规整。收面标高、平整度控制网线示意图 (5)梁端凿毛 端部模板拆除后,沿断面轮廓线内、外边缘向内侧5cm弹出墨线,对墨线内侧混凝土,利用凿毛锤进行凿毛,以保证节段施工新老混凝土交接面密实及施工接缝规整。凿毛要求,凿除表面浮浆,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 (6)混凝土养护 夏季施工混凝土终凝后采用白色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进入冬季施工采用棉篷布对梁段进行包裹,同时在箱内利用电炉烧水,进行蒸汽养护。 7.4.4预应力工程 (1)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及穿索 钢绞线采用人工砂轮机切割下料。穿索前对钢束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打火等损伤。对于较短钢束采用人工穿索,对后续较长钢束采用塔吊配合卷扬机整束穿索。 (2)预应力张拉 a.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方式,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前对设计给定伸长量进行复核计算,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张拉程序:安装锚具、千斤顶 张拉20%设计应力 量伸长量张拉设计应力持荷两分钟量伸长量回油锚固量出实际伸长量并求出回缩值检查是否有滑丝、断丝情况发生。 b.竖向、横向预应力张拉控制。竖向预应力采用穿心千斤顶单端张拉,横桥向预应力采取两端交错单根单端张拉。 c.预应力总体施加顺序为,先纵向,后横向,最后竖向,横、竖向滞后一个节段施工。 (3)封锚及压浆 a.张拉完成后,切除外露钢绞线,外露量35cm,清水冲洗,高压风吹干,采用无缩水水泥砂浆封锚; b.清理锚垫板上的灌浆孔,保证灌浆通道畅通; c.安装引出管,球阀和接头,并进行检查; d.搅拌水泥,控制其水灰比、流动度、泌水性等指标; e.启动真空泵抽真空,使真空度达到-0.08-0.1mpa并保持稳定; f.启动灌浆泵,当灌浆泵输出的浆体达到要求稠度时,浆泵上的输出管接到锚垫板上的引出管上,开始压浆; g.浆体指标控制为: 掺入水灰比:0.3 0.35之间; 浆体流动度:3050秒; 浆体泌水性:1)小于水泥浆初始体积的2%;2)四次连续测试的结果平均<1%;3)拌合后24h水泥浆的泌水能吸收; 浆体处凝时间:6h; 浆体体积收缩率:<1%; 浆体强度:标准条件养护下,28天龄期强度50mpa; 7.5挂篮滑移 上一段箱段灌筑完毕,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完成预应力张拉后,方可移动挂篮,进行下一段箱梁的施工。7.5.1挂篮的移动施工工艺流程7.5.2挂篮前移牵引系统 单侧挂篮前移动力由两台YQC-100吨千斤顶提供。从0#块开始,在每段箱梁前端腹板的上方通过竖向预应力筋锚固一块30mm后的钢板,钢板前端伸出两端80cm,作为千斤顶张拉平台,并在该钢板上焊接另一块竖向钢板作为锚垫板。在挂篮主梁下部焊接另一块锚垫板。在两块锚垫板之间穿JL32mm预应力钢筋。千斤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拉力,从而使挂篮前移。牵引系统组成图 7.5.2挂篮移动过程控制(1)挂篮移动前先脱离侧模系统,然后脱离底模系统,使侧模与底模系统松动的悬挂于前上横梁及侧模滑梁上。(2)拆除内模系统,使内模悬吊于内模滑梁上。(3)挂篮后端锚固解除,安装反向滑移滚筒,用千斤顶将挂篮主梁前端顶起,安装滑行滚筒,拆除垫块,铺设至前段箱梁,用千斤顶迁引主梁移动。(4)在滑移过程中,逐步前移更换扁担梁位置,保证主梁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前倾。挂篮主桁系统前移,同时带动侧模系统、底模系统及内模系统一起前移。(6)挂篮移动到位后,将主桁后端进行锚固,锚固时用千斤顶将后锚杆预拉,上紧,同时将各锚杆受力调节均匀。(7)提升底模系统,调整挂篮底板中线及标高,锚固后吊杆,上紧前吊杆。(8)提升侧模、内模系统,调整侧模高度及垂直度,并进行固定。(9)对挂篮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至此准备施工下一梁段。8、施工监控及测量 8.1施工测量 8.1.1主梁轴线控制 施工测量包括高程测量及平面控制测量。由于本桥位于线路曲线段上,每节段施工轴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为确保轴线的准确性,减小轴线偏差,0#块施工完成后,在其中心布设一控制点,同时在50#墩、53#墩墩顶轴线各设一控制点,在节段施工过程中,利用“穿线法”进行主梁轴线复核。 8.1.2高程控制 高程测量控制贯穿整个节段施工过程,主要包括立模标高控制、砼顶面高程控制,同时兼顾施工监控数据的采集,主要为砼浇筑前、浇筑后断面标高测量、纵向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断面标高测量、挂篮滑移到位后断面标高测量,本部分测量由施工单位与监控单位联合完成。高程控制点采用10圆钢,长度10cm外露混凝土表面2cm,预埋前外露端部利用砂轮机打磨平整,减小测量误差。测量控制点布置图 8.2施工监控 8.2.1监控单位的选择 本项目施工监控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共由5人组成监控小组,对主梁施工挂了成进行应力应变、线形等控制。 8.2.1施工监控的目的 (1)确保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且成桥后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受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值; (2)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和优化控制,在施工中逐步做到把握现在,预估未来,避免施工差错,缩短工期,节省投资。 (3)施工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将作为该桥健康档案的原始资料,为把握桥梁建造质量和桥梁运营期间的健康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8.2.2施工监控主要工作内容 (1)上部悬浇过程预拱度及其应力监控; (2)箱梁横向应力及变形监控; (3)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事故提出处理方案等; (4)提供中间过程及竣工后的全过程监控报告; (5)施工控制有关的基础资料试验与收集。 相关施工监控详尽内容,见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监控实施方案。 9、混凝土外观控制重点 现浇梁悬臂挂篮施工具有节段多,周期长的特点,为实现混凝土外观创优,除了常见混凝土外观通病外,主要要攻克问题为:节段施工色差、节段接缝错台、底侧面外观颜色、线形(梁顶面平整度、 翼缘板线形、整体线形)等。 9.1节段色差处理措施 施工前优化配合比,使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良好可控状态,施工过程根据不同施工环境及时调整,着重控制施工过程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水胶比及每批次原材料的质量。对局部出现的色差及时进行修饰,修饰前由试验室进行颜色调试,确认配合比。 9.2节段接缝错台处理措施 严格控制端摸结构尺寸及漏桨,脱模后严格进行梁段端部凿毛,确保梁端部混凝土的平直、规整;严格控制模板搭接长度(侧模10cm,底模15cm),止浆条黏贴规整,确保锚固点锚紧,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密贴,在节段混凝土浇筑过程,全程监控挂篮前端变化,及时调整,以确保后端模板的密贴。 9.3底、侧面外观颜色控制措施 脱模剂涂刷薄厚适中,施工过程尽量减少对模内污染,作业人员进入模内施工必须更换鞋子。尽量避免模内电焊作业,尽量减少施工时间,恶劣天气(如刮风、下雨)要进行覆盖。 9.4线形(梁顶面平整度、整体线形、翼缘板线形)控制措施 精确做好施工过程测量控制,严格执行监控指令;梁顶收面必须拉设高程控制网;横向预应力锚盒安装规范规整。 10安全、质量、环保与文明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具有节段多,周期长的特点,施工过程涉及大型吊装,跨越黄广大堤,安全、质量环保与文明施工控制尤为重要。 10.1安全保障措施 10.1.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成立以挂篮施工为主的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贯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0.1.2针对挂篮施工的特点,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包含对施工过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分析及交底,相关安全管理责任及分工,明确管理制度及要求,跨堤防护的实施与控制等。10.1.3严格执行及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大临设施验收制度,挂篮拼装完成进行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驻地办、总监办、项目办联合验收,同时报公司组织安全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挂篮滑移前,滑移到位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表。10.1.4大型吊装设备,如塔吊,在使用前报地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取证后,方可投入使用。10.1.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0.1.6严格执行班前讲话及每周一安全讲话制度,明确每天施工过程安全控制及预防重点,对一周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明确下一周安全控制重点。10.1.7针对大型吊装作业、挂篮滑移、高空作业等进行专项培训考核及交底。10.1.8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2名兼职安全员。10.1.9为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对挂篮结构进行全封闭防护,进入跨堤施工前,在在堤顶道路距离线路20米处设4.5米限高设施,在25米处设减速带及相关警示标牌,在跨堤施工时,24小时专人指挥交通。随节段施工进行,对应在线路下部及主要路口设置安全警戒线。挂篮封闭防护图 10.2质量保证措施10.2.1强化质量控制意识,特别是混凝土外观创优工作的开展,以项目部质保体系为依托,成立质量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及职能。10.2.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落实执行“三检制”,执行关键工序签认制度。10.2.3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特别是碎石、砂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出仓性能指标。10.2.4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成立QC小组,针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公关,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挂篮。10.2.4严格执行首件工程示范制度,成立首件工程领导小组,完成第一节段施工后,及时进行总结,形成工法,指导后续施工。10.2.5严格执行每月安全检查制度,针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开会总结。 10.3文明施工与环保保证措施10.3.1总体规划施工现场,合理利用场地、施工便道,做到整洁规整,施工现场安放工程简介牌、重大危险源告知牌、施工工艺流程牌、现场管理人员牌等标识。10.3.2加强施工现场作业安全、施工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等相关内容的宣传和更新。10.3.3施工现场机具摆放合理,材料堆码整齐,做到下垫上盖。10.3.4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注意保养和正常操作,采取措施防止机械、车辆停放、维修以及油品存放时的油品泄、渗漏,产生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10.3.5施工场地经常洒水,保持场地的湿度。经常清洗运输车辆车轮,减少扬尘。对建筑材料要妥善保管,避免雨水冲刷污染江水。10.3.6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10.3.7应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注意保养和正常操作,尽量使噪声维持其最低声级水平,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11、附件 11.1跨黄广大堤桥上部结构主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11.2挂篮滑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