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20页).doc
-
资源ID:36395060
资源大小:265.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20页).doc
-XX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第 17 页XXXXXXX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编写:审核:批准:XXXXXXXXX公司2017年9月目 录1设备系统概述12编制依据23调试范围及目的3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35调试方法及步骤66安全注意事项97调试质量验收及标准118组织与分工119调试仪器设备1210附录121设备系统概述1.1锅炉概述本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锅炉主要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台绝热式旋风分离器和一个由汽冷包墙包覆的尾部竖井(HRA)三部分组成。炉膛内布置有水冷管束和高温过热器。锅炉共布置有2个生物质给料口和1个给煤口,全部置于炉前,2个生物质给料口在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1个给煤口在生物质给料口下方、靠近锅炉中心线处。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制围成的水冷风室,水冷风室下部布置有点火风道,点火风道内布置有两台床下风道点火器,点火器配有高能点火装置。风室底部布置冷渣器,风室底部布置有3根219的落渣管(其中一根为紧急放渣管)。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两台绝热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J”阀回料器。尾部烟道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采用光管式。过热器系统中设有一级喷水减温器。锅炉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支吊在锅炉钢架上。1.2锅炉规范:锅炉主要参数BMCR锅炉额定蒸发量B-ECRt/h65过热蒸汽压力Mpa.g5.29过热蒸汽温度480给水温度105注:表中g表示表压。1. 3燃料特性CFB锅炉以生物质(树皮、木屑)为主要燃料,还可燃烧生物质与蔗渣的混合燃料。蔗渣掺烧比例不超过30%。生物质(树皮、木屑):Car 25.645% Har 3.06% Oar 20.24%Nar 0.21% Sar 0.02% Aar 0.83%War 50% Vdaf 40.4% 生物质燃料低位发热量按7117kJ/kg(1700kcal/kg)设计。蔗渣(蔗髓):全水分Mt=50% 灰分Aar=0.9% 挥发分Var=44.4% 碳Car=24.05% 氢Har=3.05% 氮Nar=0.1% 硫Sar=0%氧Oar=21.9% 低位发热量为7871kJ/kg(1880kcal/kg)。为控制入炉燃烧的品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地运行,锅炉设计时燃料按以下原则进行组合:a、设计燃料:100%树皮、木屑;b、校核燃料:70%树皮、木屑+30%其它(注)。注:“其它”为除树皮和木屑外的可能燃用的当地农林业生产废弃物如树根、树干、树枝、蔗渣等混合料。燃料粒度:最大长度150mm 最大宽度80mm 最大厚度50mm2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2.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2.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2.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2.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总2003407号;2.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2.8设计院、制造厂提供的图纸及说明书等技术资料。3调试范围及目的3.1调试范围整套启动试运阶段是从炉、机、电等第一次整套启动时锅炉点火开始,到完成满负荷试运移交试生产为止。分空负荷调试、带负荷调试和满负荷试运三个阶段进行。此阶段涉及到锅炉所有系统主要有:烟风系统、燃油点火系统、给料系统,除灰除渣系统、汽水系统、排污系统、疏放水系统、锅炉加药系统、取样系统、减温水系统等。3.1.1 空负荷调试阶段3.1.1.1指导运行人员按启动方案及运行规程的要求进行点火操作,将分系统投运,调整燃烧,控制升温升压速度,完成启动中有关工作;3.1.1.2配合汽机冲转至3000r/min空负荷试验;3.1.1.3配合电气空负荷试验、并网及带初负荷;3.1.1.4配合汽机超速试验;3.1.1.5进行锅炉蒸汽严密性试验及安全门整定。3.1.2带负荷调试阶段3.1.2.1 配合化学专业进行汽水品质调试;3.1.2.2燃烧调整试验;3.1.2.3配合其他专业进行带负荷调试。3.1.3 满负荷72+24试运行阶段3.1.3.4 完成72+24小时试运后,移交试生产。3.2 调试目的为了暴露锅炉各主辅机、锅炉各系统的缺陷,以便消除缺陷,使锅炉机组各设备运行正常。通过整套启动过程中各项试验与调整,使机组的联锁保护动作可靠,各项技术参数达到设计值,满足机组达标投产要求。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4.1 吹管临时系统全部拆除,正式系统全部恢复。4.2 整套启动的现场条件:4.2.1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畅通,厂房各层地面应完成,试运现场应设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包括试运区和施工区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志。4.2.2试运区的施工脚手架应拆除,现场清扫干净,保证安全操作。4.2.3试运区的梯子、平台、栏杆、护板等应按设计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4.2.4消防系统具备投用条件,已经当地消防部门验收通过并已投入正常使用.试运区域的消防水源可靠,消防设施齐全。4.2.5厂内、外排水设施能正常投运,沟道畅通,沟道及孔洞盖板齐全。4.2.6试运范围的工业、生活用水系统和卫生安全设施应能投入正常使用。4.2.7试运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应能在正式照明故障时及时自动投入。4.2.8所有投运的设备、管道和阀门已命名,并挂好标志牌,有关电气设备及禁烟区已配齐标志牌。4.2.9各运行岗位都应有正式的通讯装置,根据试运要求增设的临时岗位,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络设施。4.2.10保温、油漆及管道色标工作已按设计完工,并经验收合格。4.2.11在酷暑季节或高温岗位应有防暑降温措施,雨季应做好厂内的排水措施,确保人身安全。4.2.12主厂房已封闭、完整。4.3 锅炉所有参加整套启动试运的设备和分系统调试工作结束,经验收合格已办理签证且均具备投入条件,主要分系统及工作如下:4.3.1 锅炉煮炉工作完成;4.3.2 锅炉冷态试验及烟风系统通风检查工作结束;4.3.3 锅炉吹管工作结束;4.3.4 锅炉烟风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5 汽水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6燃料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7疏放水和排污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8火检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9减温水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10制水加药取样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11循环冷却水及消防水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入条件;4.3.12膨胀指示器已调校完毕并归零。4.5 热工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条件:4.5.1 DAS、SCS等系统调试完备,能随时投入。4.5.2 各就地表记调校完备,能随时投入。4.5.3 工业电视(汽包水位) 调校完备, 能随时投入。4.5.4 热工信号及报警系统动作检查试验,热控已经自检完毕。4.5.5 辅机设备事故按钮、联锁及保护试验,热控已经自检完毕。4.5.6 系统及辅机设备程控启、停检查试验, 热控已经自检完毕。4.5.7 锅炉的风量标定工作结束。4.6满足安全阀校验有关条件。4.7管道的保温工作已结束。4.8生产方面应达到的条件:4.8.1 准备好足够的试运用燃料、除盐水。4.8.2 设备及主管道标识齐全,符合要求,所有系统设备及阀门的挂牌齐全。4.8.3 运行人员经培训合格已具备上岗资格。4.8.4 试运现场备有系统图、机组启动曲线以及运行人员所需工具。4.9 安装单位应组织好检修人员并分值上岗,并准备好检修用的材料、工具等。4.10 试运组织系统健全,职责分工明确。4.11 试运方案经过审批,并已进行交底,运行人员上岗。4.12 在整套试运期间各有关的主、辅机厂家应到位。4.13 试运现场的消防、安全应达到的条件:4.13.1消防系统具备投用条件,已经当地消防部门验收通过并已投入正常使用.试运区域的消防水源可靠,消防设施齐全。4.13.2现场或集控室应设有足够逃生出口,当发生严重火灾时,人员能及时快速撤离现场。4.13.3保证可靠的信息畅通。4.13.4其他安全事项参考下面安全注意事项部分。5调试方法及步骤5.1 锅炉上水5.1.1 第一次上水应通过主给水上水管路经省煤器系统向锅炉注入合格的水。5.1.2 上水时,当相应部件的放气阀冒水时, 就关闭其放气阀。上水温度应控制在2070范围内,且应不低于锅筒壁温。5.1.3 检查锅筒电接点水位计在主控室内运转情况,并同双色水位计的读数作准确 比较。5.1.4上水时间控制:冬季不少于4小时,夏季不少于2小时。5.1.5上水水温应28,且不高于90,与汽包壁温差不大于30,汽包上下壁温差50。5.1.6水位上至-50mm停止上水。5.1.7锅炉进行冷态冲洗,冷态冲洗水质合格,锅炉准备点火。5.2 锅炉点火 5.2.1点火底料:采用炉渣,颗粒度010mm,厚度约400mm左右,加入点火底料后,启动风机吹平,使床料在布风板上均匀分布。5.2.2烟风系统的启动5.2.2.1按顺序启动引风机、回料罗茨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 -100Pa,逐渐增大一次出力,缓慢增加风量使床层达到确定的流化状态,检查床料的流化状态。5.2.2.2锅炉吹扫,至少以全风量的30%(不得超过40%)吹扫锅炉5分钟。5.2.2.3吹扫完成后,调整二次风风量,给料口密封风风量,播料风风量。5.2.2.4调整床下启动燃烧器燃烧风风量,调整混合风挡板,维持总一次风风量不变。5.3点火和升温5.3.1调整好油压,启动燃烧器点燃后,迅速增大点火风的风量,并相应关小混合风挡板,使燃烧风风量与燃油量相匹配,燃烧良好。由观察口观察点火情况以便确保燃烧良好。注意调整燃烧器的给油量和风量,使热风炉内燃烧良好,并使排出的热风温度逐渐满足床料的点火要求。点火后,不可升温太快,应按升温升压曲线进行升温升压,因此油量要逐渐增加,如有需要更换油枪雾化片。5.3.2注意控制床下风道点火器出口烟气热烟气温度在900以下。此时要密切监视风室内风温及床层温度变化。5.3.3 点火升温过程中,在此期间,温升率不得超过28/每2030分钟5.4投料5.4.1启动一台给料机,并将其出力调至炉膛额定燃料量的15%,运行2分钟后,关闭给料机,监视氧量和平均床温以建立一个总体时间趋势概念,在头几分钟时间里,平均床温应总体降低,随后再升高。而氧量一开始维持不变,随后在平均床温升高之前,开始减小。记录将入炉的燃料全部完全燃烬所需的时间周期。这一时间周期应由开始给料起计,一直到出现最高平均床温和最低氧量止。现场在摸索熟悉后,可将此周期设定,但应注意物料的不同会使周期发生变化。5.4.2再次启动一台给料机,并将其出力调至炉膛额定燃料量的15%,再进行一次2分钟的供料,关闭该给料机。监视平均床温和氧量,在达到尖峰床温时刻之前,再次以15%出力启动给料机,然后添加燃料再保持5分钟。5.4.3在逐渐增加燃料量的同时,逐渐减小床下油点火器出力,直至床温高于650且氧量稳定。5.4.4关闭床下油点火器同时,调整燃烧风量,燃料量以使床温达到约650-700,并维持氧量在不小于3.5%。5.5锅炉升压5.5.1锅炉点火后,根据温度及压力情况,再逐步增大燃料量,调整燃烧。5.5.2控制锅炉升温升压速度符合启动曲线的要求,首次启动速度可以适当减缓。逐步投入二次风和返料系统,并逐步增加返料量,稳定工况。5.5.3汽包压力升至0.10.2MPa时,关闭蒸汽系统的所有空气门,冲洗校对水位计。5.5.4汽包压力升至0.3MPa时,定期排污一次,记录膨胀值,通知检修热紧螺丝。5.5.5汽包升压至0.20.4MPa,冲洗汽包水位计,联系热工冲洗仪表管,并校对水位,联系化学冲洗取样管。根据化学要求进行水冷壁下联箱、分离器下联箱、集中下降管排污。5.5.6根据汽包壁温差情况,开启水冷壁、水冷屏下联箱排污门放水,使各部受热均匀,尽快建立水循环。5.5.7根据蒸汽温度情况,关闭疏水门。5.5.8汽包压力升至0.51.0MPa时,联系化学化验炉水、蒸汽品质,根据化学要求投入连排。5.5.9汽包压力升至1.5MPa时彻底冲洗各炉水、蒸汽取样管、定期排污一次,化验汽水品质。根据化学要求,启动加药泵。5.5.10汽包压力升至2.0MPa时保持压力稳定,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停止升压,故障消除后方可升压。5.6冲机5.6.1锅炉汽温汽压升至冲机参数后,进行冲机。注意保持汽温、汽压和汽包水位。5.6.2冲机过程中,解列所有自动调节装置,手动操作,冲机结束逐一投入。5.6.3冲机结束后应将锅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5.6.4冲机后,维持锅炉参数适应系统要求。5.7升负荷5.7.1冲机后,调整燃烧,按启动曲线增带负荷,保持各参数正常。5.7.2根据燃烧情况调整配风,保证工况、床温稳定。5.7.3负荷调整靠改变燃料量和风量,一次风量主要保证正常流化及稳定床温,二次风控制总风量,以保证炉膛出口过剩空气1020%。满负荷时,一次风量占总风量5060%,二次风量占总风量4050%。5.7.4 机组增负荷过程中,逐步投入相应的自动装置和保护装置。逐步加负荷至锅炉额定出力。5.7.5按照启动验收规范进行72+24小时试运工作。5.8锅炉停炉5.8.1锅炉停炉前,应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缺陷。以便停炉后检修。对紧急放水电动门、向空排汽门做可靠性试验,若有缺陷及时消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停炉前应进行一次全面吹灰。5.8.2控制减负荷速度,在停炉过程中,注意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得超过50。过热汽温调整切手动,逐渐降低过热汽温。当需要停炉时,首先停止垃圾给料系统,然后调整给煤量和风量,将负荷降至50%,保持正常床温。负荷降低到50%和锅炉停止运行以前须吹灰并将锅炉有关自动退出运行。采取滑停时,根据滑停要求,控制汽温汽压参数,保证过热器温度有50以上的过热度。5.8.3减负荷时,混合燃料应均匀减小。5.8.4床温降至650前,停除尘器,投入启动燃烧器。根据汽温下降情况,调整减温器的喷水量调节过热器出口温度,当不再需要减温时,关闭减温管道上的截止阀。5.8.5停炉前最好烧完炉前煤斗的存煤,床温降到450时,停止启动燃烧器,锅炉熄火,关闭各燃油角阀手动门。调整一次和二次风机入口调节门和引风机入口调节挡板,保持炉压在-100Pa锅炉吹扫5min,当床温降至400时,若不需快速冷却,可停风机。待炉子缓慢冷却,24小时之内不得打开炉门,更不可通风强冷。适度打开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及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并注意控制锅炉的冷却速度,只要在这期间还有蒸汽产生,这些疏水阀就不能全关。5.8.6锅炉停炉后,如果需要维持锅炉压力,在吹扫结束后停运各风机。关闭所有相关的风机挡板以使机组进入热备用状态,当锅筒压力已降至安全阀最低整定压力以下,并且没有足够蓄热产生蒸汽而使安全阀动作时,关闭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及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如果不需要维持锅炉压力,打开主汽集箱疏水阀和主汽连接管疏水阀,启动给水系统,维持汽包高水位。5.8.7 将汽包水位升至最高可见水位。停止进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5.8.8 根据情况决定停炉后采取热备用或放水,并采取锅炉防腐措施以保护锅炉。6安全注意事项1)参加试运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机组试运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2)在机组试运过程中如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有关试验工作,必要时停止机组运行。3)在试运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4)试运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5)加强机组启动前的检查试验工作,尽可能提前在冷态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启动中要按照规定的升温、升压、升负荷曲线进行,机组首次启动应尽可能缓慢。6)锅炉启动中,要定期检查各部热膨胀,发现膨胀不畅要停止升温升压,待处理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升压工作。7)汽机启动后,要防止主汽汽温度急剧波动,严防蒸汽带水。8)在锅炉启动和运行中,注意各自动启、停设备是否按其逻辑关系正确动作。9)注意加强监视炉膛负压变化和床温变化情况。要加强监视和调整,保持炉内燃烧稳定。10)注意监视空预器出口烟温的变化,防止尾部烟道二次燃烧,当发现烟温不正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11)保持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在规定的范围内,控制低过出口烟气含氧量在3.5%左右,尽量降低飞灰可燃物,提高锅炉效率。12)注意监视炉膛负压、主汽压力、汽包水位、主汽温度等自动控制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3)启动和运行中,注意监视过热器壁温,严防各处管道超温。14)注意加强燃烧监控,当床温不稳定时要及时调整给煤量或垃圾量与一次风量。最低运行床温为750,在无助燃情况下,不允许床温低于这一水平。当床温低于750时,投油助燃,防止结焦。15)在锅炉运行期间,燃油系统应处于随时备用状态,每班应对油枪进行一次检查。16)注意监视和调整汽温,正常时应控制在480±5范围内.过热蒸汽减温水应投“自动”,并加强对自动控制的监视.在运行中尽量减少引起汽温变化的因素,如汽压波动、负荷变化、煤质或垃圾热量变化、给水温度变化、水位等。这些因素易引起汽温波动和不稳定。17)注意监视和调整锅炉汽包水位,保持在±75mm范围内,尽量防止和减少水位波动,采取措施防止锅炉满水和缺水,发现水位发生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处理,查清引起变化的原因。18)注意监视和调整主汽压力,主汽压力在5.29MPa左右,在手动调节时,正常运行时注意不要大幅度调整燃料量,防止过调引起汽压大幅度变化。19)保持机组的有关参数在正常范围,尽量避免超限报警,若发生报警,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以免发生事故。20)锅炉启动和试运期间,应按设计要求投入全部的联锁和保护系统。如因某些原因,需撤除某项保护时,应由值班试运指挥批准并做好事故预想。21)点火初期注意省煤器再循环门的开关,上水时关闭,不上水时打开,防止冷水直接进入汽包或省煤器沸腾。22)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各转机的轴承温度、润滑油位、冷却水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23)要经常巡回检查设备、系统运行情况,每班不少于四次。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24)燃油应按设计品种供货,应提供油料化验单,严防不同油品混合使用。加强进油、用油管理,注意节约用油。25)燃料应按设计提供,每天应取样化验煤质。取样化验灰、渣,及时调整锅炉燃烧。26)运行时,炉膛下部正压区的炉门不允许打开,以免伤人。27)试运中和停炉期间应有可靠的防火、防雨、防冻措施。28)机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指挥应统一,各方职责分工明确。7调试质量验收及标准锅炉整套启动调试质量按以下标准执行: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4)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8组织与分工8.1总包单位:8.1.1负责全面指挥机组启动试运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8.1.2负责协调设备供货商供货和提供现场服务;8.1.3负责下发正式保护定值和逻辑;8.1.4负责现场试验安全措施的落实等。8.2施工单位:8.2.1负责完成整个机组调试阶段的设备与系统的维护、检修完善和消缺以及调试临时设施的制作安装和系统恢复工作;8.2.2完成试运设备与运行或施工中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等。8.3生产单位8.3.1负责设备启动前的检查及启停操作、运行调整、巡回检查和事故处理;8.3.2负责已由业主代保管设备和区域的管理及文明生产;8.3.3负责机组移交后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种正式标识牌的定制和安置,生产标准化配置;8.3.4在设备安装结束至机组正式移交之间,按照与总包公司的协议,做好设备的代保管工作等;8.3.5业主运行单位负责根据方案及运行规程编写操作票,并在调试单位、施工单位的指导下负责整套运行阶段的运行操作。8.4调试单位:8.4.1负责整套启动试运期间全面主持指挥试运工作,主持试运调度会;8.4.2负责整套启动试运调试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8.4.3负责对试运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8.4.4在整套启动试运中,协助相关各方审核和签发工作票;8.4.5负责整套期间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等。9调试仪器设备 无。10附录附表1:整套启动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整套启动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系统检查内容和要求结果烟风系统二次风机、一次风机、 引风机、 返料罗茨风机风门挡板调试完毕,有关信号及联锁保护投入;完成分部试运签证。调节挡板调试完毕。各人孔门、看火孔完整良好,并已关闭。汽水系统疏水、放气系统调试完毕,可以投用;有关信号及联锁保护投入。过热器减温水系统调试完毕,有关信号及联锁保护投入;完成分部试运签证。汽包各水位计调试完毕,能正常投用。安全阀冷态整定结束。锅炉汽水取样系统、加药系统调试完毕,可以投用。燃料系统燃料系统调试完毕,可以投用。燃料系统有关信号及联锁保护投入;完成分部试运签证。吹灰系统锅炉的吹灰系统均安装、调试完毕,程控试验结束,完成分部试运签证。其它锅炉吹管阶段发现的缺陷已处理完毕。已准备好足够的燃料及化学除盐水,燃料分析已完成。大屏报警可正常使用。锅炉MFT及机、电联锁试验合格。事故柴油发电机调试结束,能正常投用。结论经检查确认,该系统已具备整套启动试运条件,可以进行整套启动试运工作。总包单位(签字): 年 月 日施工单位(签字): 年 月 日调试单位(签字): 年 月 日生产单位(签字): 年 月 日附表2:整套启动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整套启动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调试项目主持人交底人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宣读锅炉整套启动统调试方案;2讲解调试应具备的条件;3描述调试程序和验收标准;4明确调试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5危险源分析和防范措施及环境和职业健康要求说明;6答疑问题。参加人员签到表姓名单 位姓名单 位附表3:整套启动阶段试运参数记录表整套启动阶段试运参数记录表项目单位记录时间给水流量t/h给水温度给水压力MPa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t/h过热器出口压力MPa汽包压力MPa过热器减温水流量t/h过热器出口温度低温过热器出口温度低温过热器进口温度过热器出口温度总燃料量t/h总风量m3/h氧量%记录人: 复核人:附表4:整套启动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整套启动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机组号单项工程名称锅炉单位工程名称点火升压指标控制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检查结果备注锅炉燃烧正常炉膛出口烟温主控符合制造厂要求热膨胀状况主控均匀、无卡涩现象数值mm符合设计要求水位计就地水位计mm指标正确、液面清晰差压式水位计主控mm指标准确热工表计温度指标准确压力主控MPa流量挡板及阀门气动调节挡板动作可靠、调节灵活电动挡板动作灵活,无卡死现象电动排汽阀动作可靠电动疏水阀动作可靠电动排污阀动作可靠给水调节阀动作可靠,调节灵敏最大升压速度01MPakPa/min符合设计要求15MPakPa/min总包单位(签字) 年 月 日施工单位(签字) 年 月 日调试单位(签字) 年 月 日生产单位(签字) 年 月 日附表5:整套启动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整套启动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机组号单项工程名称锅炉单位工程名称锅炉本体带负荷调试和燃烧调整(50%负荷)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检查结果备注流量及压力给水流量t/h符合设计要求给水压力MPa符合设计要求主蒸汽流量t/h符合设计要求过热器减温喷水量t/h符合设计要求分离器压力MPa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主蒸汽压力主控MPa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温度主蒸汽温度主控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给水温度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排烟温度符合设计要求省煤器出口氧量%符合设计要求锅炉燃烧主控稳定油燃烧器雾化、进退良好过热器管壁温度主控设计报警值炉墙外壁温度50炉顶密封严密不漏、膨胀良好炉顶悬吊系统受力均匀、正常锅炉膨胀系统膨胀舒畅、均匀主控管道支吊架符合设计要求总包单位(签字) 年 月 日施工单位(签字) 年 月 日调试单位(签字) 年 月 日生产单位(签字) 年 月 日附表6:整套启动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整套启动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机组号单项工程名称锅炉单位工程名称锅炉72+24h满负荷试运行)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检查结果备注流量及压力给水流量t/h符合设计要求给水压力MPa符合设计要求主蒸汽流量t/h符合设计要求过热器减温喷水量t/h符合设计要求汽包压力MPa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主蒸汽压力主控MPa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温度主蒸汽温度主控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给水温度符合汽轮机试运要求排烟温度符合设计要求省煤器出口氧量%符合设计要求锅炉燃烧主控燃烧稳定,火焰不刷墙,不冲屏过、无明显结焦油燃烧器雾化、进退良好过热器管壁温度主控设计报警值炉墙外壁温度50炉顶密封严密不漏、膨胀良好炉顶悬吊系统受力均匀、正常锅炉膨胀系统膨胀舒畅、均匀总包单位(签字) 年 月 日施工单位(签字) 年 月 日调试单位(签字) 年 月 日生产单位(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