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领秀城商业综合体高支模施工方案(修复的) .doc
-
资源ID:3652745
资源大小:7.04MB
全文页数:19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鲁能领秀城商业综合体高支模施工方案(修复的) .doc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泰安新华城国际广场项目工程高架支撑模板方案泰安新华城国际广场项目工程高架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泰安新华城国际广场项目部 目 录一 编制依据二 工程概况三 施工准备四 施工部署五 摸板体系的选择六 模板施工设计与施工七 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八 监测监控措施九 质量保证措施十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十一 安全应急预案十二 其他说明附件一 计算书附件二 附图一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5、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1991)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9、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10、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暂行办法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施工设计图纸二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泰安新华成国际广场项目,C-1座总建筑面积50136.16m2, -2层为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层高3.8米。-1层为沿街商铺,家居卖场及配套用房, 沿街商铺层高5.0米,家居卖场及配套用房层高为5.5米,局部层高4.0米。1层为家居卖场,层高5.5米,2层,3层,4层为家居卖场,层高5.1米,机房层层高3.3米,建筑高度为26.1米。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暂行办法的通知:高度超过8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支撑架工程。K-G/5-7轴处中庭上空处为高支撑模板。标高从-0.55025.75,高度为26.30 m,顶板为120mm厚,框架梁截面尺寸为400900、500900,4001000,非框架梁梁截面尺寸为200400,250600,300600,300800。高支模区域面积约97.98。 三 施工准备1、组织机构组长:董鹏副组长:王德亮、李宝弟组员:王林海、刘成刚、张永波、董刚、伏洪宁、赵建龙2、技术准备1)根据结构施工图、施工现场条件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绘制模板加工图和各部位模板安装图。3)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精读图纸,对设计图纸中的疑难点进行汇总,并对劳务分包主要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对施工班组下达书面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书。3、材料准备1)各类材料、工具、劳动力以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到位。2)根据施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3)对于发生变形、翘角、起皮及平面不平整的模板,及时组织退场。4)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4、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塔吊等垂直运输机械;手电钻、砂轮切割机、圆锯机、平刨、压刨以及电焊设备等。2)主要工具手锯、钉锤、铁水平尺、钢尺、扳手、钢丝刷、油刷、铁桶、撬杠、起钉器、经纬仪、水平仪、塔尺等。5、作业条件1)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已达到规定值,足够承载模板体系重量。2)模板、连接件及支承工具已经备齐。3)已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4)作业需要的脚手架已搭设完毕。5)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检验其上岗证书的有效性,同时应对其劳动技能进行考核。6)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等文件及地方性规定,与劳务分包签订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等协议。四 施工部署1、施工目标质量目标:确保工程验收质量达到合格质量标准。工期目标:地上主体结构从2013年12月开始施工到2014年5月15日施工完毕。安全文明目标:确保支撑体系符合安全要求,杜绝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轻伤率在1以下。环境目标: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噪音、光污染、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回收或处理。2、机具配置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1塔吊TC50132台2塔吊TC60151台3台式电锯MJT5002台4木工平刨MBPYW9032台5木工压刨MB106A2台6力矩扳手5把3、材料配置序号物资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木胶板1220mm2440mm15mm约7002钢管48.33.6mmm40000m3木方50mm100mm100m34平网1m6m1000张5对拉螺杆M141000根6底座900个7U托可调节900个4、劳动力准备本工程高支模计划从2014年5月10开始搭设,2014年5月25日完成,拟投入劳动力如下表:工种人数工作内容架子工30负责架子搭设及拆除测量放线工3负责脚手架垂直度控制木工20负责材料运输五 摸板体系的选择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浇筑此区域内的J和H处的四颗框架柱,三天后 再施工水平结构;混凝土梁的施工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斜面浇筑。2、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3、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4、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5、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便于检查验收;6、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要符合山东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有关标准。7、结合以上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根据具体的构件类型采用以下不同类型的模板支撑体系方案。(1)板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板(120mm厚)模板15厚木胶板次龙骨5080mm木方200mm主龙骨双钢管900mm。支撑体系支撑采用钢管满堂支撑架,48.3钢管立杆纵横向900mm,横杆步距1300mm,最顶部三步步距为1米,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在架体外部和中部设纵横竖向剪刀撑沿高度连续布置,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必须控制在45-60度之间。在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水平剪刀撑,在各层梁处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并且设置水平拉杆使架体与梁侧面顶紧,水平拉杆间距不大于3米一道。(2)高支模部分取截面尺寸最大(4001000)梁作为构造示例,4001000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构件规格模板及支撑体系梁(梁高1000mm)模板15厚木胶板龙骨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116mm,主龙骨48.3双钢管900mm梁侧5080mm木方次龙骨276,48.3钢管做主龙骨350,14对拉螺杆350250。支撑体系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1000mm,梁宽方向居中设置,横杆步距1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交角控制在45-60度之间。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3)高支模部分取截面尺寸最大(500900)梁作为构造示例,500900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构件规格模板及支撑体系梁(梁高900mm)模板15厚木胶板龙骨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146mm,主龙骨48.3双钢管450mm梁侧6080mm木方次龙骨240,48.3钢管做主龙骨350,14对拉螺杆350300。支撑体系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1000mm,梁宽方向居设置,横杆步距1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交角控制在45-60度之间。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4)高支模部分取截面尺寸最大(400900)梁作为构造示例,500900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构件规格模板及支撑体系梁(梁高900mm)模板15厚木胶板龙骨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116mm,主龙骨48.3双钢管900mm梁侧6080mm木方次龙骨240,48.3钢管做主龙骨350,14对拉螺杆350300。支撑体系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1000mm,梁宽方向居中设置,横杆步距1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交角控制在45-60度之间。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5)高支模部分取截面尺寸最大(300800)梁作为构造示例,300800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构件规格模板及支撑体系梁(梁高1200mm)模板15厚木胶板龙骨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100mm,主龙骨48.3双钢管900mm梁侧50100mm木方次龙骨315,48.3钢管做主龙骨500,14对拉螺杆500250。支撑体系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2000mm,梁宽方向居中设置,横杆步距1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交角控制在45-60度之间。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6)高支模部分取截面尺寸最大(300600)梁作为构造示例,300600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构件规格模板及支撑体系梁(梁高1200mm)模板15厚木胶板龙骨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100mm,主龙骨48.3双钢管900mm梁侧50100mm木方次龙骨215,48.3钢管做主龙骨500,14对拉螺杆500200。支撑体系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2000mm,梁宽方向居中设置,横杆步距1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交角控制在45-60度之间。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7)高支模部分取截面尺寸最大(200400)梁作为构造示例,200400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构件规格模板及支撑体系梁(梁高1200mm)模板15厚木胶板龙骨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100mm,主龙骨48.3双钢管900mm梁侧50100mm木方次龙骨230,48.3钢管做主龙骨500.支撑体系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宽方向居中设置,横杆步距1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可调支撑进行高度调节。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交角控制在45-60度之间。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六 模板施工设计与施工6.1顶板模板1、顶板模板设计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1.9条规定: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 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 mm,安装时应上下同心。在立柱底距地面200 mm高处,沿纵横水平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搭设扫地杆。最上面横杆三道步距为1米。本工程顶板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面层,次龙骨采用5080木方,主龙骨采用48.33.6mm钢管。模板支撑系统为48.33.6mm钢管扣件式满堂架6.2 顶板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放线并报验搭设满堂脚手架铺设钢管主龙骨铺设木龙骨铺木胶板面层自检报验。2、放线:首先放好+50cm标高控制线,然后以此标高控制线为准在木胶板下皮向下10cm处弹一道模板控制线,校核后报验。3、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纵横间距为1.3米,上面为可调丝杠。脚手架要求牢固可靠,施工过程中按跨度确定斜向支撑,防止施工荷载太大造成倾覆。4、铺设木龙骨:龙骨排放要整齐,不得歪斜,表面并且要刨光,间距满足笨方案要求。5、铺木胶板:对每跨进行模板设计,争取最少的木胶板裁锯量。6、木胶板铺在龙骨上,调整相邻两块木胶板之间的缝隙,然后用钉子钉在木龙骨上。注意严禁用铁锤直接敲击木胶板边缘,必要时应垫以木块敲击。7、当顶板跨度大于等于4米时,模板须起拱,本工程起拱要求为13。8、木胶板铺设完毕后先进行自检后报验。6.2梁模板1、梁模板设计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梁侧采用5080木方作背楞,采用48.33.6mm钢管进行加固;梁底次龙骨采用5080木方,主龙骨采用48.33.6mm钢管。梁支撑体系为扣件式脚手架,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900m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mm。梁底中部支撑一道立杆 ,间距按梁截面设置。水平杆步距为1300mm。在柱底部侧模板设置清扫口,以保证在砼施工前吹干净木屑等杂物。2、梁模板安装1)施工工艺: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找平(起拱)绑扎梁筋封侧模。2)梁底模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本工程要求起拱2/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6.3满堂脚手架构造要求1、剪刀撑的搭设部位与布置: 结构高支撑顶板模板设计高支撑部位沿支撑体系周围和中庭中间处搭设纵横满设剪刀撑,从底到顶连续设置,框架梁底部均设置。在有竖向剪刀撑的位置,在竖向剪刀撑的底部、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在其中间增加三道水平剪刀撑。2、剪刀撑的搭接要求剪刀撑的纵向接长应采用旋转扣件。所有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用力矩扳手实测,要求达到4065Nm,过小则扣件容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件断裂。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连接,对接扣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跨内,两个不同步或不同跨的接头错开不小于0.5m,各接头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立杆接长每层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沿脚手架整个长度和宽度均设剪刀撑,剪刀撑每道的宽度不应少于4跨,且不少于6.0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当倾角为45时最多7根;当为50时,最多为6根;当倾角为60时,最多为5根。剪刀撑斜杆用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上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m,并用3个扣件均匀布置固定,端部扣件离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3、架体拉结点设置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2.4条规定: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 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 m、竖向间距2-3 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本工程架体拉结点采用钢管与每层框架柱相抱及每三跨设置一个拉结点。如遇无柱时在楼板或梁上预埋A18钢筋与支撑架体拉结牢固。为了保证楼板承载力, 在高支模所在层砼浇筑之前,不拆除下一层模板支撑体系。七 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7.1模板搭设1、施工流程下部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搭设模板脚手架体系铺设50厚木跳板安装底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独立框架柱钢筋独立柱模板独立柱砼浇筑框架梁板模板框架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2、施工注意事项1)此处地下二层按照立杆间距为0.9米的纵横间距,步距为1.8米进行支撑,立杆顶端上部满铺通长400025050木跳板。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通长400025050木跳板,每根立杆底部加设底座;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立杆底部U托支撑2)钢管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高支模的大横杆均应与周围普通楼层的大横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要与框架柱和结构面有可靠连接。3)立杆接长严禁使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一断面内,相互错开应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的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立杆对接4)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连接,对接扣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跨内,两个不同步或不同跨的接头错开不小于0.5m,各接头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水平杆对接5)上部可调支撑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间隙不大于3mm。最上一步水平横杆距立杆顶100250mm。6在每层结构面处每三跨(2.7米)设置一处拉结点,高支模架体和周围的框架柱做抱柱拉结。7)梁混凝土的浇筑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8)本工程梁截面较大,为加强类似梁的混凝土保温效果,混凝土表面采用一道塑料薄膜和两道毛毡覆盖保温养护。7.2模板拆除1、拆除制度实行模板拆除审批制度,模板拆除前,由工长通知试验员做同条件拆模试块的试压,试压强度达到100%后由技术负责人批准,由安全总监监护,报监理审批,并下达相应部位的安全交底后方可进行施工。2、模板拆除的原则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支模时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3、拆模时砼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不承重的构件的侧向模板,其砼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梁、板模板拆除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且上部无结构施工荷载时方可拆除。4、拆模顺序先拆柱模拆梁侧模拆板模。5、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托螺旋23cm,使模板下降材料堆放、整理拆除楼板模板、主次龙骨及支撑6、拆除工艺施工要点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的连接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开。用钢钎轻轻撬动木胶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步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木胶板拆下时,应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加强边缘区域模板拆除安全监控,外围护网应严密结实。7.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100%,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应有效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它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于安全处。高处拆除模板时,应遵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它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八 监测监控措施1、监测监控小组组长:董鹏、王德亮组员:李宝弟、王林海、刘成刚、张永波、董刚、伏洪宁、赵建龙2、监测设备及方法1) 监测设备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用途精 度数量1水准仪S2标高测量控制2mm/Km1台2钢卷尺50m距离测量经计量检验合格2把3钢卷尺5m距离测量经计量检验合格2把2) 立杆水平位移变形值监测监控(1) 立杆最大变形单元的确定立杆最大变形单元发生在框架梁和板区域的跨中1/3范围内,在其范围内共设置2个立杆水平位移观测点。(2) 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在上述立杆位置的框架梁内设置,采用150mm内径、长度高出梁板上平100mm的钢套管,调整垂直后与框架梁钢筋焊牢,套管内径设48钢管作为应变传导器,下与需要监控的立杆顶部500mm高度范围扣接,立杆顶部采用支托传力时,需要在支托丝杠高度范围设置与扣件厚度一致的硬木垫板调整应变传导钢管垂直度,上至套管顶部-1mm处,套管顶部安装1mm计十字分划板,并用红漆覆盖应变传导钢管初始位置。(3) 观测方法与报警值的确定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安排专人每10min进行1次变形观测,当累积变形值达到20mm,且变形速率5mm/10min时,立即报警并停止施工。经加固处理,并经模板支撑体系重新验收确认,满足刚度要求后方可恢复施工,并仍采取上述变形监控。3) 主次楞竖向位移变形值监测监控(1) 主次楞最大变形单元的确定主次楞最大变形单元发生在框架梁跨中1/3区域内,在其范围内分别设置2个主楞竖向位移观测点和2个次楞竖向位移观测点。(2) 观测点的设置观测基准点设在框架梁跨中的立杆上,采用25钢筋做直角拐头、竖向高出框架梁上平100mm,调整垂直后与下部立杆焊牢,水平向延伸至主次楞跨中观测点钢筋处;观测点采用12钢筋,并作1mm计刻度,调整垂直后与框架梁钢筋点焊牢固。(3) 观测方法与报警值的确定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安排专人每10min进行1次变形值观测,当主次楞累积变形值超过1.5倍设计容许挠度值,且变形速率1mm/10min时,立即报警并停止施工。经加固处理,并经验算确认刚度满足设计要求方可恢复施工,并仍采取上述变形监控。4) 施工荷载监测监控(1) 施工活荷载的监测监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施工活荷载的监控,两个混凝土浇筑班组不得集中在1m范围内进行振捣,防止因施工活荷载超限值形成模板支撑体系应力集中现象而倒塌,施工活荷载必须严格按照4kN/m的支撑体系结构设计荷载布置,即混凝土施工时,按每班组不超过4人(按平均75kg/人测算)和每班组配置一台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混凝土浇筑。(2) 施工恒荷载的监测监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混凝土卸料堆积高度不得大于200mm严格监控。九 质量保证措施1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高支模工程施工中,我们将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各个部门组成的高支模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部、安全部、质量部、材料部等从材料验收、工序验收、安全专项验收等层层把关。2 质量标准1)模板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具有足够的支撑面积。2)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即检验方法见表9.1检查方法:在同一验收批内,对梁、柱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大空间结构,墙按相邻轴线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得少于3面。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口和预留孔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9.2规定。检查方法同上 9.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 9.2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10外露长度10,0预留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4 成品保护1)模板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柱、墙、梁、板等混凝土,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结构。2)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表面应认真涂刷脱模剂,不得漏涂,涂刷后如被雨淋,应补刷脱模剂。3)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砂浆、木屑等杂物。4)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5)不得在模板平台上行车和堆放大量材料和重物。6)在模板上进行钢筋、铁件等焊接工作时,必须用石棉板或薄钢板隔离。7)拆模板吊运时应轻起轻放,不准碰撞柱、墙、梁、板等混凝土,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结构。8)拆除模板时要轻轻撬动,使模板脱离混凝土表面,禁止狠砸硬撬,防止破坏模板和混凝土构件;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掷。9)拆除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暂时不用时应遮荫覆盖,防止暴晒。十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1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人员组成:组长: 董鹏副组长:王德亮、王震组 员:李宝弟、王林海、刘成刚、张永波、赵建龙2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安装模板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挂好安全带。2)模板安装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未固定前,严禁利用拉杆上下人。3)模板安装应在牢固的脚手架上进行,如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柱、模板联结稳固,不得架空搁置,以防掉下伤人。4)六级以上大风天,不得安装模板。5)登高作业时,模板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堆放模板时,应按规定码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6)安装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7)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8)高空拆除模板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带。作业区周围及出入口处,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拆除作业区应有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入内。9)在支架上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拆模间歇时,应将拆下的部件和模板运走。10)拆楼层外边梁和圈梁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防止模板向外翻倒的措施。11)拆除时如发现梁混凝土有影响结构质量、安全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12)拆下的支撑、木档,要随即拔掉上面的钉子,并堆放整齐,防止“朝天钉”伤人。13)六级以上大风天,不得进行模板拆除作业。14)拆除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15)拆除承重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塌落,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正在施工浇筑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撑不得拆除。3 架体的避雷接地措施1)严禁施工人员雷雨天气上脚手架作业。2)钢管脚手架在建筑物各角的脚手架立杆上安装避雷装置,将最上层的所有横杆全部连通成避雷网络。3)安装接地极和接地线装置,接地极可采用角钢或者钢管,接地线采用圆钢或者扁钢,并应设在人不易到的地方。4)防雷措施施工完毕后应测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母,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 环境保护措施1)模板安装、拆除时应注意控制噪音污染。2)木模板加工过程中使用电锯、电刨,应在室内作业,注意控制噪音。在居民稠密区夜间施工应遵守当地规定,防止噪音扰民。3)加工木模板产生的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避免污染环境。4)涂刷隔离剂时要防止撒漏,以免污染环境。5)模板拆除后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并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十一 安全应急预案1、重大危险源辨识高支撑模板的施工潜在的应急情况分类见表: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 分数值应急内容LECD风险等级坠落、物体打击3671263架体坍塌1674242、建立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 董鹏副组长: 王德亮 王震 组 员: 李宝弟、王林海、刘成刚、张永波、董刚、崔西金 2)成立应急队队长:付启龙成员:骆文明、付伟、吴海忠、吴常雨3)应急小组职责(1) 项目经理在接到险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按照预案措施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疏散群众。(2) 应急小组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通知事业部,由事业部逐级上报公司。由公司安排工作小组赶到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3) 项目经理应组织应急小组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对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的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在记明数据和绘制现场示意图的前提下清除危险,避免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4) 接待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的初步调查,组织接待并籍慰事故人员家属和社会关注方。4)联系方式应急情况出现后,首先联系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若联系不上可以联系应急小组组员。由应急领导小组直接联系应急队成员。小组联系方式见表: 应急小组联系方式。应急小组联系方式领导小组序号姓名联系方式序号姓名联系方式1董鹏184548329998董刚186183857132王德亮139690955649崔西金182063826303王震186531825494李宝弟158660244035王林海186689050136刘成刚150988252757张永波18663047669应急队1伏其龙133552035855吴常雨131271114992骆文明186607793753伏伟152619071334吴海忠18012530276急救中心电话:120 火警电话: 1193、应急救援信号、标识、标示配置统一的标记、标识。一旦事故发生,指挥人员、救援分队人员、各种车辆以及事故边界,区域的标记、标识立即使用,并按使用规定置于明显位置。1)应急救援信号应急救援信号识别见下表序号事件类别哨声类型1着火信号数短哨音2触电信号长鸣哨音3应急撤离信号紧急撤离与救援无关人员信号: 一长二短哨音各救援人员撤离现场人员信号: 一长三短哨音4应急救援小组进入事故现场信号一长一短哨音5事故排除安全信号短哨一声6解除信号短哨二声2)应急救援标志、标识应急救援标志标识见下表序号标志类型标志描述1警戒区域标牌与标识20厘米宽,黄色警戒线2应急救援人员标识黄底袖圈红色事故救援字施工现场应急响应管理流程图应急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交通事故122; 急救120发现后立即向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报告发现人迅速作出判断,下达应急指令;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求助;同时以最快方式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迅速判定项目经理部应急措施的适宜性,重大情况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处理,并向局安全与环境管理部报告。公司安全环境主管部门公司安全环境主管部门跟踪应急处理情况,必要时赶赴现场协助处理。收集公司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局分管领导、安全和环境管理部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包括程序文件和应急预案以及响应过程的适宜性,必要时修订文件。应急流程图4、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应急救援物资准备见下表序号应急物品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1急救箱/个1安全部医务人员2止血纱布/若干安全部医务人员3碘酒/瓶若干安全部医务人员4消炎药/瓶若干安全部医务人员5创可贴/包若干安全部医务人员6云南白药/瓶若干安全部医务人员7红花油/瓶若干安全部医务人员8担架/付4安全部医务人员9应急灯具/盏5安全部安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