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优秀教学案例 李佳卉(6页).doc
-
资源ID:36716003
资源大小:14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优秀教学案例 李佳卉(6页).doc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优秀教学案例 李佳卉-第 6 页活用经验 让“新”知变“旧”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案例武汉市汉阳区知音小学 李佳卉 【教学背景】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然后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使他们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的知识。 三年级下册76-78页的内容涉及到看年历、认年历、说日期、填表格、找规律、记规律等方面。信息量大,教学内容多,且诸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也能进行自主预习。因此,课前我让学生自行对年、月、日的内容进行预习,自己准备几份不同年间的年历,方便上课时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让新的知识变成旧的知识。 【课堂写真】 【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知道今天的日期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15年5月8日。师:这里有哪些时间单位?生:年、月、日。师: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它们是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用什么东西记录呢?(钟、表)年、月、日是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可以用什么东西记录呢?(年历)板书课题:6.年、月、日 【这里通过学生熟知的日期引入新课,十分自然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通过“旧知”时、分、秒与“新知”年、月、日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年、月、日是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自然而又流畅。再通过“旧知”时、分、秒可以用钟、表记录,与“新知”年、月、日类比,学生可以了解年、月、日也是有东西可以记录的,接着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关键道具:年历。整个过程都是在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进行引导,适当的新旧对比、新旧类比,都能让学生把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紧紧联系在一起,知识上进行完善统一】 【片段二】探究新知1.年历初印象看年历教师展示2015年的年历师:说一说年历上有哪些你知道的日子?把你知道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告诉同桌。生:一年有12个月;年历上最多发是数字表示年份;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有30天,最特别的是2月,2015年的2月是28天。【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年、月、日的基本知识,为课堂节省时间,也为接下来的验证做准备】2. 验证初印象统计对比得规律师:观察课本76页、77页的2011年、2012年的年历,完成77页的复式统计表。123456789101112201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2012312931303130313130313031师: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间说一说。生: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0月都是30天。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师:其他年份的每月天数是不是这个规律呢?将准备的年历进行验证。 【这一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验证,学生通过对具体年历的观察、统计得出结论,这里学生已会认年历、认复式统计表,整个过程完成的很顺畅,规律的总结也是一个“新知”变“旧知”的过程,最后一步则是对规律再次验证,加深印象】3.研究统计表整理规律顺思路师:观察统计表,你可以把这12个月分成几类?生:3类,31天的月份为一类,30天的月份为一类,2月单独是一类。师:你能把这三类分别取一个名字吗?生:31的月份是大月,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叫平月。师:观察大月有几个月,小月有几个月,平月呢?生: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平月有1个。师:一共有几个月?生:刚好12个月,说明一年有12个月是正确的。 【再次观察统计表,让学生自主对月份进行分类,在分类和取名字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年、月、日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整个过程步骤清晰、逻辑清楚】4. 观察分类图想方设法记牢靠师:怎样才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把你的好方法跟同桌说一说。生:拳头记忆法。(学生展示,师生一同学习)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 【整个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始终围绕统计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得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结论,并把结论分类整理便于记忆。整个过程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观察的层次层层渐变、由浅入深、循循递进。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一起想方法记忆。这样既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片段三】巩固练习,合理运用1. 一年的天数与每月天数师: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我们也知道了,一年有多少天呢?你是怎么想的?生:把12个月的天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年的天数。月份123456789101112201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师:这是2011年12个月的天数表,你准备怎么计算呢?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师:观察,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生:=365,7个大月就是,4个小月就是,再加上2月的28天。师:再观察,12个月的天数都接近哪一个数?(30)生:=365,把每个月的天数看成30,加上7个大月少算的7天,减去2月多算的2天。师:既然一年的天数是把12个月的天数加在一起,那是不是每年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呢?生:不是,因为2月的天数不一样,2月如果是28天,一年就有365天,2月如果是29天,一年就是366天。小结:2月28天,一年365天;2月29天,一年366天。2. 我是小法官。(1) 爸爸4月31日去杭州出差。(2) 2011年5月30日是星期一,6月1日就是星期二。(3) 一年有365天。(4) 4月和5月一共有61天。 3.完成课本78页做一做。 (1)先填自己生日的月份。 (2)给出每个月1号是星期几,让学生自主完成。 【第一题是直接跟随教学内容的相应题型,在具体的计算中体会月与日的关系,明白一年是365天还是366天与2月的天数有关系。第二题则是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作用和价值。第三题则是一个与学生自身相关的题型,通过填写生日月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用已有生活经验,把“新知”变“旧知”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跟他们的已有认知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方法去获得新的知识,逐步获得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然而,数学学习方法的习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读懂教材,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为开展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而服务。 “一问”:新知从何处来?研读教材76页,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节日作为素材,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得出结论的思路。作为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获得这个新知识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但帮助学生找到新知与旧知的联结点特别重要。在铺垫中,我设计了认年历、说日期等教学环节,为新知识的生成做好铺垫。 “二问”:怎样合理运用学生的已有认知? 学生知道某个知识点是非常正常的,但并不意味着他知道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含义,与已学知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要怎样去运用这些新知识。因此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先帮助他们理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起知识间的桥梁;再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运用旧知发现新知;接着新知、旧知多次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巩固新知,加深印象,合理运用。 “三问”:怎样运用新知?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数学水平高低的尺子,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很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总的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是从问题入手,想清楚需要先知道什么,再知道什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在条件中寻找关键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提取最有用的信息,这需要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是从已有的认知入手,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简洁化,从而方便学生认知。运用方法各有不同,但主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