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卖炭翁》(5页).doc
-
资源ID:36720563
资源大小:15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卖炭翁》(5页).doc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卖炭翁-第 5 页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 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2分)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百姓的同情。7.赶着走 (2分) 8.B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这首诗按照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依次是:卖炭翁( )炭、卖炭翁( )炭、卖炭翁( )炭。(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了运炭历时之久。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D、“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7烧;失(2分) 8D(2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可见一些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C“把”“称”“叱”“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蛮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8、“一车炭,千余斤”在数量上形成鲜明反差,从而体现诗作主题的诗句是“ ”。(2分)7(2分)C 8(2分)半匹红绡一丈绫(一)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他处境的悲惨。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百姓的形象。D本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参考答案:7.赶着走(2分) 8C(2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翩翩两骑来是谁”“骑”应解释为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B“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宫使的蛮横。C“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D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参考答案:7(2分)骑马的人 8(2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