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余热锅炉设备维护检修规程(30页).doc
-三废余热锅炉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 30 页三废余热锅炉维护检修规程(试行)1 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半水煤气发生炉吹风气、合成弛放气、废渣、废灰同时混燃的燃烧气为热源的Q230/900-60-5.29/490三废余热锅炉(以下简称三废炉)的维护与检修,吹风气余热锅炉参照执行。1.2 设备结构简述三废流化混燃系统的燃烧部分由两台设备组成,一台是三废流化混燃炉,另一台是组合式除尘器;热量回收部分由锅筒、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炉内水冷件组成;单锅筒纵置式,受热面为吊挂布置,自然循环,直通隧道式余热锅炉;在锅炉入口处设置防爆装置;本体设置10台伸缩式蒸汽吹灰器。1.2.1 锅炉的主要部件组成项目所含部件备注过热系统过热器集箱、减温器、过热器固定装置、过热器蛇形管蒸发受热面系统对流管束、汇集集箱、蒸发管固定装置、锅筒、下水管、汽水引出管、炉内水冷件管束、水冷件集箱锅筒最大起吊重量59t省煤器系统省煤器管束、省煤器集箱、省煤器连接管、省煤器固定装置构架系统柱和梁、平台楼梯、密封护板锅炉范围内管道系统锅炉范围内管道、本体附件锅炉附件炉墙附件、炉墙本体备用件炉墙附件材料、锅炉烟气进出接口1.2.2 锅炉主要部件结构特性说明1.2.2.1 对流管束1.2.2.1.1 凝渣管束凝渣管束由51×5,20G(GB5310)管子按横向节距250mm,纵向节距150mm错列成8排。该凝渣管束作为蒸发受热面的组成部分,有遮挡高温烟气辐射、保护过热器的作用。为了防止前部凝渣管束磨损,在凝渣管束第一排加装防磨片。1.2.2.1.2 对流管束对流管束均由51×4(-)、51×5(),20G(GB5310)管子按纵向节距150mm顺列布置而成。对流管束横向节距115mm,横向排数为25排,纵向排数为16排;对流管束横向节距120mm,横向排数为24排,纵向排数为16排;对流管束横向节距130mm,横向排数为22排,纵向排数为16排;对流管束横向节距150mm,横向排数为19排,纵向排数为12排;对流管束横向节距150mm,横向排数为19排,纵向排数为4排;它由上下集箱、连接管、下水管与锅筒形成闭合的汽水循环回路。本蒸发管束的作用是产生饱和蒸汽。1.2.2.2 过热器级过热器蛇形管由42×3.5管子按横向节距165mm,纵向节距110mm(平均)顺列布置而成。级过热器蛇形管由42×3.5管子按横向节距120mm,纵向节距110mm(平均)。为了方便减温,以减温器为界过热器蛇形管分成前后两级过热器,前级过热器为高温过热器(级),由12Cr1MoV(GB5310)材质管子制成,级过热器为低温过热器,由12Cr1MoV(GB5310)材质管子制成。为了保证可靠的减温幅度,减温器为喷水减温方式,减温水采用化水;为了防止前部过热器管束磨损,在过热器管束第一排加装防磨片。1.2.2.3 省煤器管束省煤器管束32×4,20G(GB5310)管子按横向节距100mm,纵向节距75mm组成,横向的排数120排,纵向排数54排布置而成,烟气为水平方向流动,介质在受热面内0.2m/s向上流动。1.2.2.4 锅筒及锅筒内部设备锅筒规格为1500×55(内径×壁厚)用Q245R(GB713)钢板卷制而成,两端带人孔球型封头,采用Q245R(GB713)钢板冲压制造。锅筒全长13.5m。锅筒内部设备采用旋风分离器,共24个(左旋12个,右旋12个);二级分离器则为波形板。为了保证蒸汽的品质要求,锅筒内还有连续排污装置和加药装置。为了实现锅炉正常运行,锅筒上还设有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平衡容器、再循环等接口。1.2.2.5 空预器凝渣管束由60×3.5电焊管横向节距100mm,纵向节距95mm分三组组成,每组横向的排数30排,纵向的排数31排。1.3 主要技术参数Q230/900-60-5.29/490 主要技术参数名 称技术参数烟气流量Nm3/h(标态)2125×104锅炉蒸发量t/h60额定蒸汽压力MPa5.29额定蒸汽温度490进口烟气温度850950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230给水温度105烟道总阻力Pa1033烟尘含量g/Nm3820锅炉水压状态时水容积m362.5锅炉热态时水容积m349.5外型尺寸mm23000×3970×13400试验压力MPa7.2752 三废炉完好标准2.1 零部件齐全完好,质量符合要求;2.1.1 燃烧炉、组合式除尘器完好2.1.1.1 炉墙完好无裂纹,无变形,砖衬良好,炉墙外壁温度不超过50。2.1.1.2 燃烧炉、组合式除尘器本体金属结构完好,无变形、倾斜、烧损现象。2.1.1.3 组合式除尘器中心筒完好,无明显冲刷、腐蚀现象、无变形、断裂及烧损现象。2.1.1.4 各浇注层无漏烟、漏火现象。2.1.1.5 炉内水冷件完好,管道无明显冲刷、腐蚀等现象;管内无结垢;焊口无泄漏。2.1.2锅炉本体完好2.1.2.1 炉墙完好无裂纹,无变形,砖衬良好,炉墙外壁温度不超过50。2.1.2.2 锅筒、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等受压部件完好;管道无明显冲刷、腐蚀等现象;管内无结垢;焊口无泄漏;烟气通道流畅,无堵塞。2.1.2.3 空预器完好,管道无明显冲刷、腐蚀等现象;管内无结垢。2.1.3 安全阀、液位计、报警器等安全防爆装置完好、可靠,仪表齐全,性能良好,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要求。2.1.4 各辅机齐全、完好,符合设计要求。2.1.4.1 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水泵、透平机完好,符合设计要求。2.1.4.2 煤加工及输送系统完好,符合设计要求。2.1.4.3 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完好,排烟达到环保要求。2.1.4.4 冷渣系统、气力输灰系统完好,符合设计要求。2.1.4.5 蒸汽吹灰器完好,符合设计要求。2.1.4.6 管道、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标志清晰。2.1.4.7 保温、防腐完好,符合设计要求。2.2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预定能力;2.2.1 燃烧炉内燃烧正常,炉床各点温度正常,符合设计要求。2.2.2 布风均匀,煤粉分布均匀,效果良好。2.2.3 蒸发量达到预定能力,蒸汽压力、温度符合设计要求。2.2.4 各辅机运转正常,性能良好。2.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2.3.1 锅炉出厂应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和为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所需要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2.3.1.1 设计图纸(锅炉整体总图、各部件总图和分图、汽水系统图、热膨胀系统图、测点布置图、基础荷重及其外形图等)。2.3.1.2 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和汇总表。2.3.1.3 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书。2.3.1.4 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焊接质量和水压试验合格证明等)。2.3.1.5 锅炉说明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2.3.1.6 锅炉热力计算汇总表。2.3.1.7 烟风阻力计算汇总表。2.3.1.8 汽水阻力汇总表。2.3.1.9 各项保护动作整定值。2.3.2 锅炉应装设金属铭牌,铭牌上至少载明下列项目:2.3.2.1 锅炉型号;2.3.2.2 产品编号;2.3.2.3 额定蒸发量(t/h);2.3.2.4 给水温度();2.3.2.5 额定蒸汽压力(MPa);2.3.2.6 过热蒸汽温度();2.3.2.7 制造厂名称;2.3.2.8 锅炉制造许可证级别和编号;2.3.2.9 制造年月。2.3.3 竣工图、安装及调试记录齐全,原始开车记录齐全,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书齐全。2.3.4 运行、维修、验收记录齐全、准确、工整、无涂改现象。2.3.5 锅筒、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炉内水冷件、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定期检验记录和质量证明书齐全。2.3.6 有完整的锅炉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与安全技术规程。2.4 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2.4.1 锅炉及周围环境整洁,地面平整,无杂物、油污及积水。2.4.2 各密封部位良好,无跑、冒、滴、漏。2.4.3 平台、楼梯、栏杆及安全设施齐全可靠。2.4.4 备件、消防器材、工具摆放有序、适时有效。3 三废炉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日常维护内容:3.1.1.1 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风压,风量等各项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3.1.1.2 及时消除各密封点跑、冒、滴、漏,对暂时不能消除的,又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应挂牌示意,并做好记录。3.1.1.3 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随时检查并保证润滑油油位、油温、油质正常。3.1.1.4 锅筒液位计应每班冲洗一次,保持清晰,检查包括所有双色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和水位记录仪表等在内,检查时可变化锅筒水位,以观察所有指示器及水位计的反应,保证液面计指示可靠。3.1.1.5 每班两次对各排污口排污,并保证排污畅通。3.1.1.6 定时化验锅炉水质,水质标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12145)和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1)中的规定。3.1.1.7 清理设备管道及周围环境油污、灰尘,做到文明生产。3.1.2 日常巡回检查内容:3.1.2.1 按规定的巡回检查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各温度、压力、液位、电流等工艺指标;3.1.2.2 定时检查各辅机运行情况及工艺参数;3.1.2.3 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完好,各设备地脚螺栓、各吊杆螺栓有无松动;3.1.2.4 检查各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3.1.2.5 各电器、仪表动作是否正常。3.2 定期检查内容3.2.1 外部检查由生产车间及设备主管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每年一次,主要内容如下:3.2.1.1 全面检查炉墙有无裂缝,破损及变形;3.2.1.2 检查烟风管道及各液、气、油管道有无破裂;3.2.1.3 全面检查锅炉金属构件有无变形;3.2.1.4 检查设备管道保温是否完好;3.2.1.5 检查各基础支架有无变形、倾斜、裂纹等缺陷;3.2.1.6 宏观检查各受压元件有无变形等异常现象;3.2.1.7 检查锅炉的运行参数;3.2.1.8 定期检验安全阀起跳压力。3.2.1.9 定期检查蒸汽吹灰器跑车蜗轮蜗杆的接触情况(接触斑点尽可能靠近在涡蜗轮中部)。3.3 检验3.3.1 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按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纲、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503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和DL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等规定进行检验。3.3.2 锅炉、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应纳入安装、设备检修计划。未经检验合格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准安装和投入运行。3.3.3 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的安全性能检验包括:3.3.3.1 锅炉产品制造质量监检。3.3.3.2 锅炉安装阶段检验。3.3.3.3 在役锅炉定期检验。3.3.3.4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检。3.3.3.5 压力容器安装阶段检验。3.3.3.6 在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3.3.3.7 管道配制过程的监检。3.3.3.8 管道安装阶段检验。3.3.3.9 在役管道的定期检验。3.3.4 运行锅炉应进行定期检验,锅炉的内外部检查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验的种类和检验间隔:3.3.4.1 外部检验:每年不少于一次。3.3.4.2 内部检验:结合每次大修进行,其正常检验内容应列入锅炉“检修工艺规程”,特殊项目列入年度大修计划。3.3.4.3 新投产锅炉运行一年后应进行内部检验。3.3.4.4 超压试验:一般二次大修(68年)一次。根据设备具体技术状况,经锅炉监察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或缩短间隔时间。超压试验结合大修进行,列入该次大修的特殊项目。3.3.5 锅炉除定期检验外,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内、外部检验和超压试验:3.3.5.1 新装和迁移的锅炉投运时。3.3.5.2 停用一年以上的锅炉恢复运行时。3.3.5.3 锅炉改造、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更换后。3.3.5.4 锅炉严重超压达1.25倍工作压力及以上时。3.3.5.5 锅炉严重缺水后受热面大面积变形时。3.3.5.6 根据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3.3.6 锅炉外部检验的主要内容:3.3.6.1 锅炉房安全措施、承重件及悬吊装置。3.3.6.2 设备铭牌、管阀门标记。3.3.6.3 炉墙、保温。3.3.6.4 主要仪表、保护装置及联锁。3.3.6.5 锅炉膨胀状况。3.3.6.6 安全阀;3.3.6.7 规程、制度和运行记录以及水汽质量。3.3.6.8 运行人员资格、素质。3.3.6.9 其他。3.3.7 锅炉内部检验除包括外部检查内容外,一般还应检查(具体由锅炉检验员确定):3.3.7.1 锅炉受压元件的内外部表面有无裂纹和腐蚀现象。3.3.7.2 管壁有无磨损和腐蚀现象,并抽管测厚。3.3.7.3 检查锅筒内部各部件是否可靠,有无腐蚀,磨损及冲刷现象。3.3.7.4 检查砖衬是否完好,在砖衬处的锅炉元件及构件有无腐蚀,或因砖衬破坏发生过热现象。3.3.7.5 检查受压元件内侧有无水垢、水渣等杂物。3.3.7.6 检查减温器、进水管和排污管等各接口处有无裂纹、腐蚀,有无水垢、水渣等杂物,各部联接是否可靠。3.3.7.7 检查安全附件、仪表及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3.3.7.8 检查锅炉范围内管道及其附件是否正常。3.3.7.9 对每条焊缝宏观检查有无缺陷,发现缺陷则依据有关法规制订方案处理。3.3.7.10 检查锅筒内部分离器、锅筒及其连接管、测量汽包的内径和厚度。3.3.7.11 工作压力下水压试验:专业检查人员认为必须检查的项目。3.3.8 在役锅炉超压试验一般在锅炉大修最后阶段进行。超压试验应具备以下条件:3.3.8.1 具备锅炉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条件。3.3.8.2 需要重点检查的薄弱部位,保温已拆除。3.3.8.3 解列不参加超压试验的部件,并采取了避免安全阀开启的措施。3.3.8.4 用两块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3.3.9 锅炉超压试验的压力,按制造厂规定执行。制造厂没有规定时按1.25倍锅炉设计压力规定执行。3.3.10 锅炉进行超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地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无漏泄或异常现象后,再升到超压试验压力,在超压试验压力下保持20min,降到工作压力,再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维持不变。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环境温度低于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水压试验水温按制造厂规定的数值控制,一般以3070为宜。3.3.11 超压试验的合格标准:3.3.11.1 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没有任何水珠和水雾的漏泄痕迹;3.3.11.2 受压元件没有明显的残余变形。3.3.12 水压试验压力:7.275MPa。3.3.13 在役主蒸汽管和主给水管及其附件的技术状况应清楚明了。若无配制、安装等原始资料或对资料有怀疑时,应结合大修尽快普查,摸清情况。3.3.14 主蒸汽管的蠕变测量应由专人负责。测量工具应定期校验,并及时正确地记录测量和计算结果。测量间隔、测量和计算方法按DL441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蟠变监督导则执行。主蒸汽管的检验周期、更换标准按DL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的规定执行。3.3.15 工作温度为450的中压碳钢主蒸汽管应加强石墨化检验。运行10万小时后应进行石墨化检查。当有超温记录、运行15万小时或正常工况下运行达20万小时时必须割管检查。焊接接头、管材石墨化达34级时应进行更换。3.3.16 主蒸汽管弯头运行5万小时时,应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后检验周期为3万小时。若发现蠕变裂纹、严重蠕变损伤或圆度明显复圆时应进行更换,如有划痕应磨掉。给水管的弯头应重点检验其冲刷减薄和中性面的腐蚀裂纹。3.3.17 管道运行中应检查支吊架有无松脱、卡死以及管道的膨胀情况,检修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修复,并做出记录。3.3.18 在役锅炉和主要受压管道检验后应将检验结果记入锅炉和管道技术档案,并填写锅炉登录簿。3.4 紧急情况停车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3.4.1 锅炉严重缺水,此时应严禁向锅炉进水。3.4.2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并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3.4.3 锅炉水位已升到最高可见水位以上(满水),经减少进水量后仍不能恢复正常。3.4.4 给水系统无法正常供水时。3.4.5 水位表、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3.4.6 燃烧炉、组合式除尘器损坏,炉墙裂缝太大并有倒塌危险或燃烧炉、组合式除尘器被烧红,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3.4.7 锅炉主要元件损坏,危及安全时。3.4.8 鼓、引风机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3.4.9 受压元件漏泄、炉膛严重结焦、锅炉无法排渣、锅炉尾部烟道严重堵灰、炉墙烧红、受热面金属严重超温、汽水品质严重恶化等情况时。3.4.10 其他异常情况,危及安全运行时。3.5 常见事故处理方法现 象原 因处 理 方 法燃烧炉沸腾高度不够或各处沸腾高度不同 空气预热器漏风严重或通道堵塞检修空气预热器,当泄漏时应堵管,堵管数超过1/5应更换,通道堵塞应清灰 风门开度不当或风机转速低调节风门开度或提高风机转速风道、风室漏风堵塞漏风处风帽烧损或通风孔堵塞清理风帽通风孔或更换风帽燃料粒度太大或分布不匀调整燃料粒度燃料层太厚排渣,降低料层高度燃料层中结块提高风压,增加冷渣口排渣次数布风不均匀检查是否局部风帽孔堵塞予以清除,必要时测定布风板布风均匀性炉床结疤启动时风量、煤量配比不当调节风、煤量配比升温时布风不匀,局部过热注意观察,发现“放花”或“流量”时,及时把焦块钩出来 升温速度过快或温度过高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及床温燃料粒度大或大小不匀控制燃料粒度并将燃料混合均匀入炉运行中熄火床温过低,料层太低,增大送风时增风过快提高运行温度,适当提高料层,增大风量时应缓慢进行燃料水分过高控制燃料水分给煤机故障断煤检修给煤机,确保供煤均匀炉墙有较大的裂纹和变形炉墙砌筑质量差停炉检修炉墙,并按规程砌筑,验收保证砌筑质量烘炉效果不好按烘炉预定方案和升温曲线进行点火速度过快,结疤以后冷却速度过快点火时控制升温速度,结疤后严格控制冷却速度炉膛有异响、炉膛正压,冷渣口风室有水流出炉内水冷件管束磨破,出现泄漏现象停炉更换破裂的管子,并加强防磨装置水质不合格,管内结垢后过热胀粗后破裂保证水质符合GB1576标准,管内有水垢时应煮炉清洗及时更换埋管 水循环差,受热管过热加强水循环及排污耐火砖脱落检查掉砖情况,停炉抢修烟气内有带出物检查清理烟囱冒白烟受热面管泄漏或汽包泄漏检查修理排烟温度高吹灰器效果差检查修理吹灰器炉膛有正压,负荷加不上炉膛积灰,流动阻力大加强排灰受热面管积灰检查修理吹灰器除尘器,烟道漏风大或堵塞堵各处漏风,消除堵塞现象引风机积灰停炉清理引风机机壳、叶轮积灰除尘系统积灰清堵炉顶变形,漏火漏烟炉顶砌筑质量差停炉后修理炉顶,砌筑时保证质量烘炉质量差严格执行烘炉方案液位计看不见水位水位过低检查液位计,停炉检查给水系统及锅炉失水情况水位过高检查液位计,排水至正常水位液位计损坏检修液位计冷渣口正压喷渣冷渣管烧坏停炉时修理冷渣管炉内有渣块,风帽上有渣块阻挡清除炉内渣块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正常运行时检修周期一般参照下表:检 修 类 别小 修中 修大修检修周期(月)41236运行十年后大修周期改为12个月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清理炉床。4.2.1.2 检查每一个风帽喷嘴是否被堵,如有烧坏应予以更换。4.2.1.3 检查过热管、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炉内水冷件的磨损情况,并抽管测厚。4.2.1.4 清理风室中的积渣。4.2.1.5 检查、修理布风板。4.2.1.6 清除运行中发现的阀门和填料等的泄漏。4.2.1.7 清理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积灰。4.2.1.8 校验电气、仪表。4.2.1.9 检查各润滑点及传动设备各部位状况。4.2.1.10 检查鼓、引风机传动部件,并按风机维修规程检修。4.2.1.11 检查清理组合式除尘器中心筒缺陷及磨损情况。4.2.1.12 检查各门孔密封垫圈,如有必要更换新的垫圈。4.2.1.13 检查所有渣管、灰管是否堵塞,磨损和过热等情况,并根据需要予以修理或更换。4.2.1.14 检查风室底层床料沉积情况,若堆积过高应予清理。4.2.1.15 应对燃烧炉、组合式除尘器、锅炉本体、风室、顶棚等处的耐火层、保温层定期检查,必要时予以修复。4.2.1.16 检查修理蒸汽吹灰器。4.2.2 中修4.2.2.1 包括全部小修内容。4.2.2.2 检查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炉内水冷件管的腐蚀磨损情况,如有必要予以更换或堵管。4.2.2.3 检查校验安全阀、水位计、报警安全装置。4.2.2.4 检修各水、汽的主要阀门。4.2.2.5 清理风机叶轮积灰,检查传动轴承,更换润滑油。4.2.3 大修4.2.3.1 包括全部中修项目。4.2.2.2 拆检所有风帽。4.2.2.3 布风板隔热层修理或重筑。4.2.2.4 检查修理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炉内水冷件、组合式除尘器中心筒等。4.2.2.5 锅筒内外部检查。4.2.2.6 检修炉墙、烟道等耐火砖层。4.2.2.7 检查、修理各风、烟、汽、水管道。4.2.2.8 按水压试验方案进行水压试验。4.2.2.9 按仪表检修周期进行安全装置仪表的校验、检定。4.2.2.10 各风机、水泵按有关规程大修。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检修方法简述:5.1.1 锅筒、集箱,主要受压元件鼓包、变形或严重腐蚀,超过安全允许范围的应予更换。5.1.2 受压元件焊接接头经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的,由项目技术员根据缺陷情况提出返修方案和焊接工艺,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进行检修。5.1.3 过热器、受热面管腐蚀减薄超过规定者应予更换或堵管,每排堵管总数一般不应超过4根;空气预热器如管子磨穿,可将穿孔管堵塞,但堵管总数不得超过总管数的20% ;焊缝不可在弯曲部分,焊缝距起弯点至少50mm,焊缝距汽包或联箱外壁不少于50mm。升、降管与联箱焊接时应按规定在管端开坡口,同一根管对接焊缝距离不小于300mm。5.1.4 检查所有风帽,更换破损件,用胶布将通风孔封好,与绝热层接触部位用纸糊好,装在布风板上,应注意通风口安装方位,使布风符合设计要求。5.1.5 布风板上的绝热层应按设计要求浇筑。5.1.6 炉内炉墙耐火砖部分损坏可视情况挖补,局部更换或重新砌筑。5.1.7 鼓、引风机检修可参照有关风机检修规程进行。5.2 检修质量标准5.2.1 检修质量应遵循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以及的有关规定。5.2.2 锅炉范围内的蒸汽管道、给水管道和工业水管道的安装及检修应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 5.2.3 承压管道配制和安装、检修中的焊接工作应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重要钢结构、承压部件上的非承压件应由适合该项工作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 5.2.4 泵类安装、检修应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5.2.5 热工测量仪表安装、检修应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5.2.6 锅炉本体受热面及其他有关管系的防腐要求应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DLJ5881)。 5.2.7 锅炉起重设备等机械设备安装、检修应参照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四)、(五)、(六)TJ23175(一)、TJ23178(四)、TJ23178(五)及TJ23178(六)及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1088)的有关规定执行。5.2.8 锅炉钢结构及附属机械、设备的钢结构,若采用焊接及铆钉连接时,应参照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的有关规定执行。 5.2.9 各风机的检修质量可参照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5.2.10 锅炉的砌筑质量可参照筑炉有关技术规范执行。5.2.11 设备的保温技术要求按DL/T 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有关规定执行。5.2.12 冷态试验:检查鼓风机风量和风压是否满足需要,炉膛内布风均匀性,冷态流化临界风量,飞灰循环系统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各隔火墙无漏风,各防磨装置正确有效。5.2.13 安全附件5.2.13.1 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不小于10.0MPa。5.2.13.2 水位计:经5.82MPa试压无泄漏,最高、最低水位标线清楚,汽、液相阀、排污阀灵活、无泄漏。5.2.13.3 安全阀:按安全阀整定压力进行校验,做好校验记录,记入技术档案,经校验后必须铅封。5.2.13.4 排污装置完整畅通,阀门灵活可靠。5.2.14 炉墙的质量:炉墙的质量按DL/T 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有关规定执行。5.2.14.1 耐火砖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5.2.14.2 炉墙砖缝不超过23mm,每平方米最大砖缝条数不超过5条。5.2.14.3 耐火砖墙应平整,表面平面度应不超过5mm/m。5.2.14.4 伸缩缝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充填填充物。5.2.14.5 梁、柱金属构件与炉墙相接处应填充绝热材料隔热。5.2.14.6 所有砖必须错开。5.2.15 烘炉:5.2.15.1 经检修炉墙必须进行烘炉,烘炉应严格按烘炉方案执行。5.2.15.2 新炉烘炉后必须冷炉,全面检查炉墙耐火层,水份达标且无裂纹为合格。5.2.16 锅炉的化学清洗锅炉的化学清洗工作,可按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SD135-86)的要求,在化学专业人员指导下,依照已批准的化学方案及措施(或专业指导书)进行清洗,担任化学清洗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资质。5.2.16.1 新炉根据安装过程中所有循环部件的生锈状况的估计是否进行化学清洗,清洗的范围按SDJJS03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的规定执行。5.2.16.2 锅炉投运后每一年或二年进行一次割管检查受热面管子内壁的腐蚀、结垢、积盐情况。当受热面沉积物(按酸洗法计算达到下表的数值时,或锅炉化学清洗间隔时间超过表9中规定的极限值时,应安排锅炉的化学清洗。 采用酸洗法进行锅炉化学清洗时,应注意不锈钢部件(如节流圈、温度表套、汽水取样装置等的防护,防止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锅炉经化学清洗后,一般还应进行冷态冲洗和热态冲洗。5.2.16.3 省煤器和蒸发系统的化学清洗应严格按化学清洗方案执行。 锅炉化学清洗间隔锅炉类型工作压力MPa沉淀物g/m2清洗间隔年汽包锅炉5.8860090012155.8812.644006001012.73004006直流锅炉 20030045.2.17 锅炉系统空气试验锅炉机组一旦安装完成后及对烟风系统的检修完成后,必须进行空气试验以检测锅炉烟风系统空气和烟气的泄漏情况,这些泄漏应及时修补以保证系统的气密性和安全运行,步骤如下:5.2.17.1 在引风机的进口安装一闭塞板。5.2.17.2 关闭所有的人孔门和观察孔。5.2.17.3 塞住所有与仪表连通处。5.2.17.4 打开所有待测试的通道。5.2.17.5 运行鼓风机使系统增压至750Pa。5.2.17.6 使用合适的视、听设备检查整个系统,这些系统包括肥皂膜、烟弹和声音检测器等,应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5.2.17.7 确定所有的泄漏。5.2.17.8 系统减压;5.2.17.9 修补所有的泄漏。5.2.17.10 如果发现泄漏,泄漏修好后重复空气试验。5.2.17.11 确认整个系统无泄漏后移去闭塞板和塞盖。6 试车与验收锅炉机组的启动试运及验收应按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及DL/T 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6.1 锅炉大、中修由设备专业组织生产车间、维修、仪表、电气、安全部门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小修由生产车间组织验收。6.2 锅炉验收必须具有下列资料,并归档。6.2.1 检修内容及检修完成情况记录。6.2.2 内外部检查情况记录。6.2.3 无损检测报告及耐压试验记录。6.2.4 冷态试验报告。6.2.5 炉墙检修记录。6.2.6 安全附件检修记录。6.2.7 烘炉曲线、执行情况及结果记录。6.3 试车6.3.1 试车前具备的条件:6.3.1.1 所有的风机必须可以投运,设备应在振动所允许偏差范围内正常运行。6.3.1.2 煤加工及输送系统等辅助设备必须满足所有运行工况的调节要求,并且无粘结或堵塞。6.3.1.3 确保冷渣、气力输灰系统完好,做好投运准备。6.3.1.4 所有电动阀、气动阀、液压阀能够正常运行,检查限位开关以确保已完成了正确的安装,并可提供准确的位置指示。 6.3.1.5 所有的关键流量元件必须校准;6.3.1.6 所有的关键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必须对它的连接进行检查、校准并确保它们能正常运行;6.3.1.7 所有空气、烟气、水、蒸汽和固体流体的烟道、风道、槽或导管必须正确可靠地连接;6.3.1.8 必须检查所有的膨胀节以确保其处在正确的连接状态;6.3.1.9 必须检查除尘器以证实系统能正常运行;6.3.1.10 必须检查所有的电气接点以证实它们已正确地安装好并且有良好绝缘。6.3.2 投运前,须做好下列工作:6.3.2.1 投运前,锅筒的双色水位计必须按图安装检查。当锅筒的水位低于双色水位计的最低点时,所有的水应排出水位计,在任何时候对水位计做维修或更换时,都应检查水位及水位计是否准确。6.3.2.2 排污管道的疏水阀必须关闭,双色水位计应有合适的照明以便运行人员观察。6.3.2.3 所有的排空、疏水和排污管道必须易于操作并正确地连接到排污扩容器或其它安全地方,保证任何时候都不伤害运行人员。6.3.2.4 位于锅筒和水位计之间的阀门必须处于全开位置并锁定。6.3.2.5 所有安全阀的堵头及水压试验管塞必须去除,阀门必须处于正确的运行状态,排汽管和疏水管的支撑结构应根据安全阀制造商的推荐进行布置。6.3.2.6 锅筒内件必须正确地按图安装以确保不会出现任何蒸汽短路现象。6.3.2.7 必须安装好所有必要的测试用接口。6.3.2.8 在锅炉烟风系统中,须根据5.2.17内容进行密封性试验,并消除所有的泄漏。6.3.2.9 锅炉的散热区必须绝热或用绳索隔开以保护运行人员的安全。6.3.3 投运前,还需作以下检查:6.3.3.1 所有必要的运行仪表(包括永久性的和暂时性的)必须安装,运行可靠,且经正确校准。6.3.3.2 锅炉范围内所有弹簧吊架、恒力弹簧吊架必须已去掉定位销,处于可投运状态,并按照制造厂商或本公司的图纸、文件调校在“安装载荷”状态。6.3.3.3 所有的区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6.3.3.4 不应使用危险的走道,可布置爬梯和扶梯,在必要的地方提供畅通的走道和平台。6.3.3.5 烟风管道必须畅通,并且机组能够通过锅炉用风得到彻底的清扫。6.3.3.6 一旦机组在运行时,给水必须充足和不间断。6.3.3.7 应该保证充足的燃料供给。6.3.3.8 在确认无人在机组内之后,所有的人孔和观察孔必须关闭。6.3.3.9 按工艺规程进行冷态试验合格。6.3.3.10 蒸汽压力升到工作压力时校对安全阀,并在热态情况下检查。6.3.4 只有当确认上述安全保护措施被充分地理解并已遵循时,才可开始随后的烘炉、煮炉、初次启动和正常启动等工作。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本锅炉的检修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并应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定。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 锅炉主管人员必须熟悉锅炉安全的有关规定;7.1.2 司炉人员应经上级有关部门安全技术考核合格,并认真执行各项运行制度。7.1.3 开、停炉应缓慢进行,不超温、超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影响安全运行应停炉。7.1.4 按时测定水质,保证入炉水质合格。7.1.5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在巡检时人不可正对防爆门、看火孔等部位。7.1.6 应及时排污,排污时人不得正对排污口。7.1.7 各部安全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 锅炉检修前应认真办理交接手续。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