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技能训练二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检测1(4页).doc
-
资源ID:36778444
资源大小:16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考物理总复习 技能训练二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检测1(4页).doc
-中考物理总复习 技能训练二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检测1-第 4 页技能训练二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是力学计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之一,也是中考高频考点之一。一、计算浮力的方法1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或F浮液 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4平衡法:F浮G物。(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状态的物体)二、计算浮力的基本思路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隐含条件的关键词,如浸入、浸没、装满、未装满、溢出、未溢出、漂浮、悬浮、上浮、下沉等。2确定研究物体,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浮力、拉力或压力等)。3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列出关系式,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用线吊在液体中时:F浮GG示;被强制压(按)入液体中时,F浮GF(F为压力或拉力),若有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4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或密度、重力的计算公式代入关系式,代入已知量解出未知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较难题适用,对解较容易的浮力题也适用。三、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的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1(2016,泰安)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 cm2,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 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 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g取10 N/k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物体的质量是2.8 kg;物体的体积是1×103 m3;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5 N;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260 Pa。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2(2017,百色模拟)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中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像,已知水1.0×103 kg/m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 PaB圆柱体重力是12 NC圆柱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是8 N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 kg/m33(2016,重庆A)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柱形容器A,容器A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中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如图),计算可得出( C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 N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 Pa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 Pa4(2016,襄阳)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 m2的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0.5 m2、体积为5 m3的物体A放入其中,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当再给A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大小不变的力F以后,A物体最终恰好浸没于水中静止,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了1×104 Pa。则:(1)A物体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增大了多少?(2)A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多少?(g取10 N/kg)(4)从A物体漂浮水面到浸没水中静止过程中力F做了多少功?解:(1)Fp·S1×104 Pa×2 m22×104 N(2)F浮水gV排水gVA1.0×103 kg/m3×10 N/kg×5 m35×104 N(3)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F总G水GA,当物体浸没时,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总FG水GAF。两式综合可得力F的大小,FF2×104 N,当物体浸没时,GF浮F5×104 N2×104 N3×104 N(4)A从漂浮到浸没过程中水面上升h1 m,A漂浮时V排3 m3。A的高度hA10 m,漂浮时A浸入水中深h漫6 m,h露hAh浸10 m6 m4 m,使A浸没时,力F向下运动距离hh露h4 m1 m3 m。力F做功WFh2×104 N×3 m6×104 J5(2016,随州)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轻细弹簧,原长均为L020 cm,甲图中长方体木块被弹簧拉着浸没在水中,乙图中长方体石块被弹簧拉着浸没在水中。木块和石块体积相同,木块和石块静止时两弹簧长度均为L30 cm。已知,木块重力G木10 N,水和木块密度关系水2木,水1×103 kg/m3。(忽略弹簧所受浮力)(1)求甲图中木块所受浮力;(2)若弹簧的弹力满足规律:Fk(LL0),求k值(包括数值和单位);(3)求石块的密度。解:(1)木块重G木木gV木,木块浸没受浮力F浮水gV木,又水2木,三式综合可得F浮2G木2×10 N20 N(2)甲图中,有F弹G木F浮,则F弹F浮G木20 N10 N10 N。由F弹k·(LL0)得:10 Nk×(30 cm20 cm),k1 N/cm(3)乙图中:F弹F浮G石。因为V木V石V排水,有F浮F浮20 N,G石F弹F浮10 N20 N30 N,又G石石gV石,V石,两式联解得石1.5水1.5×103 kg/m36(2016,贺州)如图甲所示,将一个5.4 kg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块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块的长0.2 m,宽0.1 m,高0.1 m,求:(1)物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2)图甲中,物块水平放置时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3)图乙中,把物块竖直放置于足够大的容器内,然后倒入水,直至水深0.3 m。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N?解:(1)物块的体积V物0.1 m×0.1 m×0.2 m0.002 m3,物块的密度2.7×103 kg/m3;(2)物块的底面积S0.2 m×0.1 m0.02 m2,物块的重力G物mg5.4 kg×10 N/kg54 N,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物54 N,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7×103 Pa;(3)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物0.002 m3,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002 m320 N7(2016,柳州模拟)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 cm2,高为10 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 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 N。g取10N/kg。求:(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液体的密度。(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解:(1)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F4.8N,由压强公式p1.6×103 Pa;(2)因为长方体下表面距液面的距离h20 cm0.2 m,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得0.8×103 kg/m3;(3)因为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Sh30×104 m2×0.1 m3×104 m3,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0.8×103 kg/m3×10 N/kg×3×104 m32.4 N,F液F空F浮5 N2.4 N2.6 N,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为2.6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