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3_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5页).doc
-
资源ID:36780621
资源大小:82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5页).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第 4 页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基础。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课时安排了降水的定义、降水的变化和降水与生产、生活三方面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降水的含义、主要形式和降雨的等级划分。2、学会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3、了解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1、利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的阅读与绘制。【教学难点】通过读图与绘图,使学生能够通过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教法、学法的选择】1、 读图分析法:通过学生从“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得有效的地理信息,分析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2、 活动探究法: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分析降水量柱状图所表示的降水变化的季节特点合作讨论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投影图片: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指导学生自学58页降水量的测量简单介绍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思考和说明。利用情境进行导入,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新 课 教 学降 水 的变化一、出示学习目标二、达成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降水的变化”文字内容,学习降水的概念、降水的主要形式和降雨的不同等级。2、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降水的变化的两个方面: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材料一:材料二: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3、通过各地不同的降水量柱状图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4、指导学生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从而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降水量柱状图,提出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5、“举一反三”(1)各地降水量各月分别有什么特点?(2)说出分别属于哪种降水类型?6、活动探究:出示几组组图片及材料小组讨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三、课堂小结:出示本节课结构图,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主要知识。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降水的主要形式,知道降水量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知道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了解了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1、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2、学生读图分析,明确降水变化一般从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去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柱状图表示。3、小组根据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完成绘图。4、学生分析降水量柱状图并回答相关问题。5、学生讨论并推选一名同学回答问题。6、学生读图、材料分析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并且通过合作绘图增强合作精神。加深学生对降水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认识,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思想情操。 布置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25的练习板书设计季节变化年际变化1、降水的定义2、降水的变化3、降水量柱状图4、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变化【预期效果】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直观地演示课堂内容,使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力求用小组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贴近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