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_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6页).doc
-
资源ID:36782408
资源大小:129.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家校共育_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6页).doc
-家校共育_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第 6 页研究报告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单位:西安市高新第二小学 姓名:张艳丽时间:2015年3月一、问题的提出1、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它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从生理角度讲,它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习惯通过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而且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变成需要并不容易改变,而这种“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方式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才能完成。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不断地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3、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保证。研究证明,3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老师在此期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引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是值得思索的问题。4、我校历年来重视养成教育,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加强和改进班风基础工作来抓。我们倡导:以文明习惯教育为突破口,进而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律习惯方面培养学生好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在学生一些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上有了一定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即学校重视,家庭忽视;学校偏重于校内的教育,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这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受多方面影响,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实际情况2014年9月,我对本班60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行为习惯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生活习惯形成率38%,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率56%,健康习惯形成率70%,行为习惯形成率45%。普遍存在做事拖拉、没有条理、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等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大部分家长都能够接受好习惯应该从小培养的观点,明白自己孩子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迫切希望得到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三、采取的措施1、制定制度,齐抓共管。为了使研究工作扎实推进,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倾听家长对教育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请专家讲座,交流经验,并发放资料,对学生家长进行辅导,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将各个年级好习惯要点打印成表格,让家长有章可循。通过培训,消除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误区,使家长掌握了一些较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家校合作,齐抓共管,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一年级学生好习惯要点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健康习惯、行为习惯。其中学习习惯包括:1、按时完成作业。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3、每天阅读。 4、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5、在生活中主动识字。6、不懂的问题请教他人。7、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生活习惯包括:1、按时作息。2、礼貌就餐,不吃零食,爱惜粮食。3、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4、自己穿衣服、系鞋带。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健康习惯包括:1、早晚刷牙,每天穿校服、戴领巾。2、饭前便后要洗手。3、不买“三无”食品。4、按时做两操,遵守纪律。行为习惯包括:1、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2、不乱扔果皮纸屑。3、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5、乐于帮助同学。6、不与陌生人交往。2、多措并举,强化习惯养成。为了促使学生初步养成的习惯得到巩固,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主要有:(1)循序渐进反复磨炼。凡事“欲速则不达”,培养良好的习惯更是如此。况且,有些孩子在学龄前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要纠正起来也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培养良好习惯的复杂性、艰巨性,重视逐步培养良好习惯的操作过程,针对学生实际制定阶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切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得其道,并反复磨练。如果没有长期的磨练,不良的习惯难以改掉,良好的习惯也不能达到彻底的自觉的境界。一定要督促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不断的磨炼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2)严加要求,多加鼓励。改变不良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斗争过程,良好习惯养成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与不良习惯作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是教师跟学生商定确保养成过程正常进行的若干制度,然后付诸实施,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3)加强检查,强化评比。我们成立了检查评比小组,每天由教师带队,分别对学生日常行为、纪律、卫生、出操等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处理,由评比小组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学年末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班级之星挂勾。3、创建班级文化,塑造育人氛围。良好的习惯,既要有刚性的制度要求,也少不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创建班级文化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我集思广益,让孩子们自己为班级起班名,订班训,明目标,又从卫生、学习、行为等方面确立了目标印制成标语张贴在教室墙上,如: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你我心灵;每天前进一小步,成功路上一大步;静则善思,思则生慧。浓浓的氛围让学生行为更自主、自觉。四、取得的成果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家长、学生都有了不同的变化。教师强化了习惯培养意识、科研意识、家校合作意识;家长完善了教育理念,提高了对孩子习惯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丰富了,也更加科学,家长的综合素质借助课题研究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孩子们在家长和学校的默契配合、联合教育下,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稳固,坏的习惯得到了有效地扼制,校园内和谐向上的氛围逐步形成,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实现了研究的初定目标。具体体现为:1初步形成教育网络,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保证。(1)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平时又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座谈,通过电话、短信、校讯通等各种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家长适时交流,及时沟通,快速而便捷。(2)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对于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一些重大决策事先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还设立了家长学校,开设了家长课程,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我们学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校联系卡,在这卡上,学校把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和目标及在校表现明确地反馈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家长把子女在家庭里的表现再反馈给学校,这样学校和家庭教育更和谐一致。(3)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上,我们还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农场、亲近自然、动手了解身边的科学这些活动方式都是家长们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提供教育契机,取得良好效果。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逐步实行“生本教育”等先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能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和主体学习意识。“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导”和“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这极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并且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空出的课堂时间,可以充分开动学生的思维,作业也尽可能做到少而精,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认真听课习惯、勤于思考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3、探索建立了学生的考核机制,让管理科学化。将学生的习惯要求细化为表格,每天对照进行检查、评比,达标的同学每天会得到奖励的一枚印章。这样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步在养成,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表现在:(1)生活习惯:具有主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2)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热情高;(3)健康习惯:基本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大多数同学都讲究卫生,自觉维护班级形象;(4)行为习惯:文明语言、互助互爱、关心集体的现象随处可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4、探索形成了不良习惯矫治和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主要有:(1)家校联系。促进家校沟通,使教育同步一致,也使学生校内外言行一致,再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效果。(2)目标一致。其他任课教师必须将班级的习惯要求贯穿在课堂内外,这样目标一致,方法得当,才能把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3)及时反馈。离开评查、监督,那么再好的计划都将落实,对于学生的各方面习惯的表现应经常督促、评查,及时地批评或表扬。这样才能巩固下来,最终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综上所述,通过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家校合作共育的能力,形成了和谐宽松的育人大环境,总结出多种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新途径,在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还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在检查评价方式上,还存在不够系统和科学,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一定能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走得更深、更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关鸿羽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新世界出版社吴崇涵 在路上 江西教育出版社陈鹤琴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