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5页).doc
-
资源ID:36785327
资源大小:2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5页).doc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第 5 页答谢中书书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两岸石壁,五色( ): 晓雾将( ): ( )竞跃: 未复有能( )其奇者: 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 念无与为乐者(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1)欲:夕日欲颓( ) (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实是欲界之仙都( ) 念无与为乐者( )欲穷其林( ) 相与步中庭( )4、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字通明,号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7.翻译下列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课文理解题。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3、文中的静景是: ,文中的动景是: 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6、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7、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8、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9、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10、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1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字子瞻,号 ,是 朝的 家。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 ”,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填空: (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3、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10.文章“记”的要素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托物言志 、即景生情 、类比象征 、以物喻人 二、阅读理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 2.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3.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 5.“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6.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相 与 步 于 中 庭 (2)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耳7.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 8.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 9.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10.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12.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 13.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