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pptx
第二章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收入- -支出模型支出模型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概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掌握均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的所有支出。 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之间的依存关系。记为: C = f(Y)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存关系,假定储蓄仅受收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假定储蓄仅受收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储蓄是收入的函数,记为:储蓄是收入的函数,记为: S = g(Y)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影响储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财富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就是消费支出占收入的)就是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比例;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就是储蓄占收入的比)就是储蓄占收入的比例。例。用公式表示就是:用公式表示就是: ; 由由 Y = C + S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表表2-1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用公式表示就是:用公式表示就是: ;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因为因为所以有:所以有: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表表2-2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一)消费曲线(一)消费曲线 消费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消费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如图2-1所示。 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 C = a + bY (2.1.1)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C=a+bY450CYaAEB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二)储蓄曲线(二)储蓄曲线 储蓄曲线是用来表储蓄曲线是用来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0E -aYSS=-a+gY 储蓄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储蓄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 令令g为边际储蓄倾向,则上式简写为:为边际储蓄倾向,则上式简写为: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2.1.2)S = -a gYS = YC=Y(abY)= -a(1b)Y(三)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对应关系(三)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对应关系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消费曲线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是与储蓄曲线是相互对应的。相互对应的。hh45oCSoC=a+bYS=-a+gYYY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增加,消费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消费、储蓄可能会呈现表2-3中的情形。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表表2-3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情况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情况表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二)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条件下,平均消费减条件下,平均消费倾向也会递减。因为:倾向也会递减。因为: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还可以从几何图上得还可以从几何图上得到说明。到说明。CoABC=a+bYY1Y2Y六、其它消费函数理论六、其它消费函数理论 (一)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森贝里杜森贝里提出。其主要论点是其主要论点是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其论点可归纳为: 1、消费的、消费的“示范效应示范效应”。 2、消费的、消费的“棘轮效应棘轮效应”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却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当前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意义上的收入水平。 YCC = Y Cs2Cs1C1C2Ct1Yt1Y1Y2(二)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二)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安尼莫迪里安尼提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的收提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及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同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有关。消费入及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同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有关。消费者会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规划他们的消费开支,以求在整个生命者会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规划他们的消费开支,以求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由于在短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平由于在短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在长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在长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是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且两者之间一般存在某种比例关系,是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且两者之间一般存在某种比例关系,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可能变成常数,即固定不变。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可能变成常数,即固定不变。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三)持久收入消费函数理论(三)持久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消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当前收入或现期收入决定,而是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当前收入或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由他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决定。决定。 所谓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预期的、有获取保障的、稳定的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预期的、有获取保障的、稳定的长期性收入。长期性收入。 从长期来看从长期来看,只有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只有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稳定的函数关系性和稳定的函数关系,持久消费且与持久收入之间有一固定比率持久消费且与持久收入之间有一固定比率.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七、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理论的简要总结七、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理论的简要总结 上述理论都是假设收入为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其它假设收入为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其它因素既定不变。因素既定不变。实际上,除了收入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如: 1、利率。、利率。 2、价格。、价格。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即有的人只注意到货币收入的提高而忽),即有的人只注意到货币收入的提高而忽略了物价的相应上升,误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消费,导致略了物价的相应上升,误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消费,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上升;另一些人则可能只注意到物价的上升而忽略了货币收入平均消费倾向上升;另一些人则可能只注意到物价的上升而忽略了货币收入的相应提高,从而减少消费,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相应提高,从而减少消费,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2.1 消费与储蓄消费与储蓄 3、金融资产。 人们通常把这种由于市场情况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财富的增减,进而对消费者的消费产生的影响称为财富效应财富效应。 理论上在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时,实际上是理论上在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时,实际上是在讨论短期或某一特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决定时,在讨论短期或某一特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决定时,一般假定消费仅受收入的影响,而且仍运一般假定消费仅受收入的影响,而且仍运用用C=a+bY形式的消费函数,即短期消费函数。形式的消费函数,即短期消费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收入和支出相等(也可理解为全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收入和支出相等(也可理解为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联立方程:联立方程: 解联立方程,求得均衡国民收入为:解联立方程,求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2.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2.1)(2.2.2)均衡收入的决定还可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均衡收入的决定还可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一)消费与投资曲线表示(一)消费与投资曲线表示2.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ABEFY1YYC, ICC+I Y0之左之左:YC+I, 意外投资意外投资0,生产扩大生产扩大 Y0之右之右: YC+I,意外投资意外投资0,生产缩减生产缩减.(二)投资与储蓄曲线表示(二)投资与储蓄曲线表示 2.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S,I0ESYIY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联立方程组:通过联立方程组: C = ab(Y TO+TR) (2.2.5) C = ab (1-t )Y +TR (2.2.6) C = ab (1-t )Y TO+TR = a bTO + bTR + b (1-t )Y (2.2.7)2.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2.8)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 1、定量税:、定量税: T(S+T)左上移)左上移 Y0 2、比例所得税:、比例所得税: tS+t(Y)的斜率)的斜率 Y0OI+GS+TOI+GS+tY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根据收支均衡方程式,有根据收支均衡方程式,有 求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求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2.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2.10)(2.2.9)一、投资乘数一、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就是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投资乘数就是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的倍数。 以以KI代表投资乘数代表投资乘数,有:,有:取值范围:因为取值范围:因为0b1,1b0,01b1,所以,所以11/(1b) 2.3 乘数原理乘数原理 (2.3.3)投资乘数的直推法投资乘数的直推法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20,意味着新雇工,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人的收入增加20,形成,形成Y1=I=20。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棉布,、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2=I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的收入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的收入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Y3=2I 4、加总:、加总:Y=Y1+Y2+Y3+YN=II2In1I=I(12n1) 于是有于是有Y= I1/(1),所以,所以KI= Y/ I=11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一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一1111YCCYYIYKI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二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二11110101IYKIIIYYYI节约悖论节约悖论 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加。但如果所有家庭都增加储蓄,则加。但如果所有家庭都增加储蓄,则MPS,从而投资乘数下降,国民收入收缩。从而投资乘数下降,国民收入收缩。 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收入减少,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加,国民收入扩张。从而投资乘数增加,国民收入扩张。1、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这一乘数这一乘数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 以KG代表政府购买乘数,有 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2.3.4)KG =1/(1) (一)基本表达式:(一)基本表达式: (二)政府支出乘数(二)政府支出乘数KG=Y/G 所以,所以, KG =Y/G=1/(1)1TGIYGTGITGIYYY11101012、税收乘数、税收乘数 这一乘数表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表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增或倍减作用。 以KT代表税收乘数,有 KT=Y/T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TTGITGIYYY110101所以所以,1TYTK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可得以下结论可得以下结论:(1)T对对Y的影响为负的影响为负;(2)(-)/(1-)的绝对值小于的绝对值小于1/(1-)的绝对值的绝对值,所所以税收变动对以税收变动对Y的影响程度小于的影响程度小于G对对Y的影的影响响.为此,政府需重视政府支出的作用。为此,政府需重视政府支出的作用。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这一乘数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增或倍减作用。 以KTR代表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KTR=Y/TR(2.3.6)00)(GGIITRTYCGICY基本表达式基本表达式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 可得基本表达式为:可得基本表达式为: 2、KTR的推导:的推导: 可得:可得: 结论结论(1):):1/(1-)/(1-),所以改变政府支出),所以改变政府支出相当有效。(相当有效。(2)KTR的绝对值等于的绝对值等于KT,所以同时增税、,所以同时增税、增转移支付不会影响国民收入。增转移支付不会影响国民收入。1TRTGIY1TRK)1 (1)(00000tTRTGIYTRTRGGIITRtYTYCGICY4 、考虑比例税因素后,基本表达式为:考虑比例税因素后,基本表达式为: 4 、考虑比例税因素后,、考虑比例税因素后, KI 、KTR 、KT可表示为:可表示为: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2.3.9)(2.3.10)(2.3.11)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以以K代表平衡预算乘数,则代表平衡预算乘数,则 该式表明,政府如果等额地增加购买和税收,对该式表明,政府如果等额地增加购买和税收,对于国民收入具有倍数扩张作用,反之亦然。于国民收入具有倍数扩张作用,反之亦然。 (2.3.12) 另一种形式:定量税1111BKGTYGT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这一乘数表示的是出口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表示的是出口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 对外贸易乘数可表示为:三三、 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2.3.14)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KI 、KTR 、KT可表示为:可表示为:2.3 乘数原理乘数原理 (2.3.15)(2.3.17)(2.3.16)练习题练习题判断题判断题 1、定量税的增加会减小总支出曲线在纵轴(代、定量税的增加会减小总支出曲线在纵轴(代表总支出)上的截距。表总支出)上的截距。 1、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不一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不一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递减。递减。 2、3、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 数。数。 3、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并不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数额的减少。 4. 练习题练习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述哪种消费函数论最不易用以说明申请较多、下述哪种消费函数论最不易用以说明申请较多货款来购房的行为?货款来购房的行为? A、相对收入、相对收入B、绝对收入、绝对收入 C、生命周期、生命周期D、持久收入、持久收入1、B2、消费曲线的斜率与以下哪一项直接相关?、消费曲线的斜率与以下哪一项直接相关? A、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D、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2、C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投资乘数理论?、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投资乘数理论? A A、I I的减少会引起的减少会引起Y Y的倍数减少的倍数减少 B B、K KI I的计算以的计算以MPCMPC递减为假定前提递减为假定前提 C C、K KI I与与MPCMPC正相关正相关 D D、C C最终趋近于零最终趋近于零3、 B 4 4、就同一时期的某经济体而言,其乘数之间一般、就同一时期的某经济体而言,其乘数之间一般存在如下关系存在如下关系 A A、税收乘数大于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大于政府购买乘数 B B、投资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投资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 C C、转移支付乘数大于投资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大于投资乘数 D D、税收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 4、B5 5、投资乘数效应的产生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投资乘数效应的产生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存在的?存在的? A A、所有生产厂商均没有大量库存品、所有生产厂商均没有大量库存品 B B、初始投资全部转化为消费、初始投资全部转化为消费 C C、消费增量不断趋于减少、消费增量不断趋于减少 D D、收入增量不断趋于减少、收入增量不断趋于减少5、B6.消费曲线的斜率决定于 A. MPC和APC B. MPC和APS C. MPC和MPSD. APC和MPS 6. C7. MPC递减意味着 A.MPS递减 B.消费额减少 C.APS递减 D.产品滞销的可能性递增 7. D8.如果以KW代表对外贸易乘数,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与KW正相关正相关 B.税率与税率与KW负相关负相关 C.边际进口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与KW负相关负相关 D.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转移支付与KW正相关正相关 8. D9.如果MPS为负,那么 AMPC大于1 BMPC等于1 CMPC小于1 DMPC与MPS之和小于1 9. A10.弗里德曼认为,下述哪一项中包含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性? A. 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 B. 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 C. 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 D. 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 10. C11.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进口倾向为0.2,比例税率为0.1,则该经济体的转移支付乘数为 A. 3/2 B. 1/0.1 C. 1/0.6 D. 18/7 11. C 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7题: C=a+bY =50+ Y = 50+ Y 由C+I=Y,得: 50+ Y+70=Y Y=180亿收入缺口为:540-180=360700500 195070013 13 KI= = =1.511b111/3360=1.5I I=240 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