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86页).doc

    • 资源ID:36829726       资源大小:560K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86页).doc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第 80 页 编 号:CDHG201501 版本号:YA01 xxx有限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发 布 人: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xxxx 发布批准页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编制了xxxx有限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经审核,同意批准实施:编号为:CDHG201501,版本号为:YA01的xxxx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本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执行。批准人:批准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前言1编制目的1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工作原则2第二章 公司危险性分析2.2.1 公司基本情况2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 事故排放风险影响分析及防范32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353.1 应急组织体系353.2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353.3 应急救援队伍36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38危险源监控及预防38预警系统38信息上报与处理39第五章 应急响应405.1 响应分级405.2 响应程序415.3 处置措施425.4 紧急安全疏散455.5 事故应急终止47第六章 信息公开486.1 信息发布部门486.2 信息发布原则486.3 信息发布形式48第七章 后期处置487.1 现场保护487.2 现场清理487.3 善后处置497.4 生产秩序恢复497.5 修订预案497.6 应急救援评估50第八章 保障措施508.1 通信与信息保障508.2 应急队伍保障50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518.4 其他保障51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539.1 应急培训计划539.2 演练计划54第十章 奖惩5510.1 奖励5510.2 责任追究55第十一章 附则5611.1 术语和定义5611.2 应急预案备案5611.3 维护和更新5611.4 制定与解释5711.5 应急预案实施57第二部分 石脑油、溶剂油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57事故类型57可能发生的季节571.3 事故严重程度分析57第二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8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583.1 应急组织体系583.2 指挥机构及职责60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614.1 危险源监控61预警行动64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65信息报告与通知655.2信息上报66信息传递66请求支援方式和内容66信息发布67第六章 应急响应676.1 响应分级67响应程序68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07.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配备情况707.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和管理措施72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第一章 事故特征73第二章 应急组织与职责74指挥机构的设置7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7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及分工74第三章 应急处置76事故应急处置程序76现场处置应急措施。76第四章 注意事项79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79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79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79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79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80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80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80第四部分 附件附件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表81附件2周边关系图83附件3 应急计划区84附件4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名录和清单85第一章 前言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特编制本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3 适用范围 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事故单元为溶剂油储罐和溶剂油生产装置等,主要事故类型为管道、弯曲连接、阀门、物料存储罐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露,发生毒害、火灾或爆炸事故。1.4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2)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第二章 公司危险性分析.2.1 公司基本情况企业概况xxxx位于xxxx,成立于xxx年xxx月,注册资金xxx万元,总投资为xxx万元。法定代表人为xxx。主要以石脑油原料生产6#溶剂油、120#溶剂油、140#溶剂油、180#溶剂油、200#溶剂油。 厂区位置xxxx位于xxx。项目规模该项目新建生产厂房及公辅设施,厂区占地面积81910m2(合122.8亩),本项目占地面积约61910m2(合92.8亩)。建设2000立方米储罐12个,3000立方米储罐10个,溶剂油生产装置一套,配套设施为导热油锅炉一台、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控制室、发电机室、事故水池、隔油池等。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石脑油、溶剂油均属于易燃液体,若储罐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物料使材质腐蚀穿孔,导致物料泄漏/跑损,遇点火源引发火灾事故;若储罐进出口连接外接头、阀门、法兰等密封圈密封不严或破损,使危险物料发生跑、冒、滴、漏,遇火源会发生火灾事故;若储罐没有防雷、防静电设施或防雷、防静电设施失效,在雷雨天气储罐遭受雷击或产生电火花,会引燃物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管道输送系统风险识别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大多物料通过管道输送,若管道压力过高,被车辆碰撞或阀门失效等原因造成危险物料泄漏,易引起人员中毒,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 运输装卸系统风险识别(1)装车设施、设备、管道在设计施工中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施工和安装。否则,存在管道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设备、管道破裂损坏,进而引发装卸的物料泄漏,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2)装车设备、管道若未静电接地,或设置的静电接地失效,在输送、装卸危险品的过程中,会发生静电集聚放电,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3)装车鹤管未与槽车等电位连接,致使电荷积聚,可能导致火灾爆炸。(4)槽车未戴防火罩,操作人员未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风险识别生产装置区管线破裂,导致物料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造成大气污染。原料罐区泄漏挥发,污染大气环境,或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污染大气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物料泄漏,地面防渗措施不当,导致物料下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 危险因素识别火灾、爆炸危害识别(1)识别标准火灾危害确定标准和爆炸危害确定标准分别见表1和表2。表1 火灾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极易燃闪点小于0和初沸点不大于35的液体和液化易燃气体2高度易燃闪点小于21但不是极易燃物质3易燃的闪点不小于21且不大于55的液体和固体4可燃的闪点大于55的液体和固体5爆炸的最低引爆能量超过爆炸触发阈引起爆炸,同时伴有着火现象的物质表2 爆炸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蒸汽/空气混合物爆炸易燃气体和闪点小于21的液体,在环境温度下气体/液体释放形成的气体/蒸汽/空气混合物有巨大爆炸危险2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汽/空气混合物闪点在21至100之间的物质3微细分散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场合,可燃液体的烟雾通常也是爆炸性的(2)火灾爆炸物质危险特性项目涉及的物料及存储介质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表1和表2。表1 主要原料、产品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类序号物质名称熔点()沸点()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分类下限上限1石脑油-20160-18350甲B2溶剂油-20200-18350甲B表2 主要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类序号物料名称储罐贮罐型式介质火灾危险性类别规格个数总容积1原料储罐200048000内浮顶罐甲B26#溶剂油200024000内浮顶罐甲B3120#溶剂油200024000内浮顶罐甲B4140#溶剂油200012000内浮顶罐甲B5200#溶剂油200024000内浮顶罐甲B6180#溶剂油200012000内浮顶罐甲B7备用罐30001030000内浮顶罐甲B8由表1和表2可见,项目原辅料中易燃易爆物质及存储场所都有潜在的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若防护处理措施不当,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毒性危害识别项目涉及到的物质毒性危害标准主要取自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具体见下表。主要毒性物质危害评价标准汇总表序号有害物质名称OELs(职业接触限值)(mg/m3)备注MACPC-TWAPC-STELIDLH1石脑油-1590*238541000-注:*-数据取自美国政府及工业卫生协会标准。物质危险指数采用如下公式:Hi=Qi/C0i式中:Hi毒性物质i的危险指数;Qi第i种物质的加工或储运量(kg),具体见下表;C0i第i种物质的允许浓度(mg/m3)。 装置主要毒性物质加工或储运量序号毒性污染物加工或储运量(吨/年)1芳烃石脑油20000026#溶剂油400003120#溶剂油300004140#溶剂油400005180#溶剂油300006200#溶剂油60000采用上述公式得出的工程主要物质的危险指数见下表。装置主要物质危险指数序号毒性污染物危险指数Hi1石脑油×10426#溶剂油75503120#溶剂油126004140#溶剂油151005180#溶剂油25106200#溶剂油12600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物料,按照以上方法判断,石脑油为主要危害物,其次为溶剂油。 危险度识别危险度识别借鉴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规定各单元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共同确定,各项目危险度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分,取值方法见表-6,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危险度分级见下表。危险度评价取值表项目A(10分)B(5分)C(2分)D(0分)1、物质(系指单元中危险、有害程度最大之物质)甲类可燃气体;甲A类物质及液态烃类;甲类固体;极度危害物质乙类可燃气体;甲B、乙A类可燃液体;乙类固体;高度危害介质乙B、丙A、丙B类可燃液体;丙类固体;中、轻度危害介质不属于左述之AC的物质2、单元容量(气体、液体)气体1000m3以上液体100m3以上5001000m350100m3100500m31050m3<100m3<10m33、温度在1000以上使用,其使用温度在燃点以上。在1000以上使用,但使用温度未达燃点;在2501000中使用,温度在燃点以上2501000时使用,使用温度未达燃点;未满250时使用,但使用温度在燃点以上使用温度未满250且未达燃点4、压力100MPa以上20100MPa120MPa<1MPa5、操作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的放热反应操作;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中等放热反应(如酯化、加成、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操作;系统中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就可能发生危险反应;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能够发生粉尘爆炸的操作;单批式反应。轻微放热反应(如加氢、水合、异构化、磺化、中和等反应)操作;在精制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虽为单批式,但已开始用机械进行程序操作;有一定危险的操作。无危险的操作 危险度分级表总分值16分11-15分10分等级危险程度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拟建项目各单元危险度评价得分情况见下表。 危险度评价结果表单元名称介质物质评分容量评分温度评分压力评分操作评分总分等级1#精馏塔石脑油5200292#精馏塔石脑油5200293#精馏塔石脑油5200294#精馏塔石脑油520029重沸器石脑油520007导热油炉导热油51000015罐区石脑油、溶剂油51000015通过危险度评价可知,在不考虑其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导热油炉、罐区的危险度为级,即“中度危险”;溶剂油装置区5塔的危险度为级,即“低度危险”。项目主要生产单元处于较高的危险度,企业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等操作,强化设计、工艺控制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好对周围间距、紧急泄漏处理、防雷防静电、报警等方面的措施,制定出科学、详实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以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危险工艺识别根据国家安全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文,本项目生产工艺属于精馏过程,不属于国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重大危险源识别本项目涉及物料中石脑油、溶剂油等被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其生产场所及贮存场所临界量见下表。 危险物质临界量物料名称临界量(吨)使用或贮存量(吨)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石脑油生产场所100015否贮存场所10008000是6#溶剂油生产场所5001否贮存场所1000680是120#溶剂油生产场所50001否贮存场所50001420是140#溶剂油生产场所50001否贮存场所5000430是180#溶剂油生产场所50001否贮存场所5000776是200#溶剂油生产场所50001否贮存场所50002280是由此表可知,拟建项目原料储罐和产品储罐超过临界量。因此,拟建项目罐区石脑油产品储罐区均构成重大危险源。2.石脑油、溶剂油的危险特性表-1 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石脑油别名溶剂油;粗汽油;石油英外观及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分子式主要为烷烃的C4C6成分分子量CnH2n+2(n=58)密度(g/cm3)沸点()20160闪点()<-18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物质危险类别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引燃温度()350爆炸极限(V%)废弃处理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毒理学数据LC50:16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毒性分级中毒UN编号1256CAS.NO.8030-30-6危险货物编号32004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表-2 6#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6#抽提溶剂油英文名称外观及性状无色透明液体侵入途径食入、吸入密度(g/cm3)0.6550.686(相对水)沸点()熔点()溶解性溶于苯、氯份、丙酮、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济,但不溶于水主要用途可作清洗剂,清洗电子零件,也可用作金属脱油去污清洗剂,广泛用于印刷、五金、电子、胶水、橡胶、国防工业、油漆、化工、油脂等工业方面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爆炸极限(V%)废弃处理焚烧法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列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急救措施·吸 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误 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露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向、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应急人员应戴正压字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使用防爆等级达到要求的通讯工具。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如果储罐或槽车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水道、排洪沟等地方。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用雾状水驱散、稀释挥发的油气。收容的泄漏也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残液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表-3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120#溶剂油英文名称Solvent 120#外观及性状清澈透明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密度(g/cm3)050.725(相对水)闪点()-15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制鞋行业,再生胶的综合利用,调制各种粘合剂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物质爆炸极限(V%)废弃处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分解产物CO、CO2、SO2包装方法罐装毒性特性·吸入:其蒸气浓度在高于建议暴露值时,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造成头痛和眩晕。可能有麻醉性,可能对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皮肤接触:经常或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乾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眼睛接触;会使眼部不适,但不会损伤眼组织。·误食:在吞咽或呕吐时吸入呼吸系统的少量液体,会异致支气管炎和肺部肿;毒性极小。·慢性的:该产品含有正已烷。过多的接触正已烷会导致外围神经系统,尤其是手臂及腿部神经长期及不可逆的损伤。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对身体有害:长期吸入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对身体有害:吞入后会造成肺部损伤;·气雾会使人昏昏欲睡及晕眩。急救措施·吸 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误 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泄露应急处理·消除点火源;向下风口地带的居民发出火灾和爆炸警告;阻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水网或低洼地带。·隔离人群;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用黄沙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喷洒灭火。表-4 14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140#溶剂油英文名称Solvent 120#外观及性状清澈透明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密度(g/cm3)450.775(相对水)闪点()-15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制鞋行业,再生胶的综合利用,调制各种粘合剂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物质爆炸极限(V%)废弃处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分解产物CO、CO2、SO2包装方法罐装毒性特性·吸入:其蒸气浓度在高于建议暴露值时,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造成头痛和眩晕。可能有麻醉性,可能对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皮肤接触:经常或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乾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眼睛接触;会使眼部不适,但不会损伤眼组织。·误食:在吞咽或呕吐时吸入呼吸系统的少量液体,会异致支气管炎和肺部肿;毒性极小。·慢性的:该产品含有正已烷。过多的接触正已烷会导致外围神经系统,尤其是手臂及腿部神经长期及不可逆的损伤。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对身体有害:长期吸入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对身体有害:吞入后会造成肺部损伤;·气雾会使人昏昏欲睡及晕眩。急救措施·吸 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误 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泄露应急处理·消除点火源;向下风口地带的居民发出火灾和爆炸警告;阻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水网或低洼地带。·隔离人群;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用黄沙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喷洒灭火。表-5 18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180#溶剂油英文名称Solvent 120#外观及性状清澈透明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密度(g/cm3)650.795(相对水)闪点()-15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制鞋行业,再生胶的综合利用,调制各种粘合剂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物质爆炸极限(V%)废弃处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分解产物CO、CO2、SO2包装方法罐装毒性特性·吸入:其蒸气浓度在高于建议暴露值时,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造成头痛和眩晕。可能有麻醉性,可能对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皮肤接触:经常或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乾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眼睛接触;会使眼部不适,但不会损伤眼组织。·误食:在吞咽或呕吐时吸入呼吸系统的少量液体,会异致支气管炎和肺部肿;毒性极小。·慢性的:该产品含有正已烷。过多的接触正已烷会导致外围神经系统,尤其是手臂及腿部神经长期及不可逆的损伤。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对身体有害:长期吸入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对身体有害:吞入后会造成肺部损伤;·气雾会使人昏昏欲睡及晕眩。急救措施·吸 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误 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泄露应急处理·消除点火源;向下风口地带的居民发出火灾和爆炸警告;阻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水网或低洼地带。·隔离人群;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用黄沙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喷洒灭火。表-6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200#溶剂油英文名称ligroin外观及性状无色,透明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分子式无资料分子量无资料密度(g/cm3)(相对水)闪点()-732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一硫化碳、四氯化碳、乙酸等混溶主要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口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物质爆炸极限(V%)废弃处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理毒理学症状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刺激性:有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有麻醉作用。毒性分级低毒UN编号1267分解产物CO、CO2、SO2危险货物编号32003包装方法罐装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忌用肾上腺素。·食入: 误服用应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急送医院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泄露应急处理切断电源后。迅速撤离泄露污染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泄露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吸收残液。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灭火方法可用泡抹、二氧化碳、干粉灭火。2.氢氧化钠(液碱)的危险特性表-7 液碱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中文名称氢氧化钠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别 名苛性钠;烧碱;火碱;固碱CN编号82001分子式NaOHCAS 1310-73-2分子量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蒸汽压0.13kPa(739)闪 点-熔 点沸 点1390密 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性毒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86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