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成语故事(5页).doc
-
资源ID:36838563
资源大小:15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成语故事(5页).doc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成语故事-第 5 页第一编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话题一 成语故事(一)闻鸡起舞名篇阅读:初,范阳祖逖(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cù)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选自资治通鉴)注释:祖逖:晋朝人,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操,博览古今书籍。司州主簿:官名。蹴:踢。标题解读:“闻鸡起舞”原意为半夜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实战演练:1、 解释下列带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_ (2)此非恶声也_ (3)因起舞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1)中夜闻鸡鸣。_(2)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_3、“闻鸡起舞”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_ (二)揠苗助长名篇阅读:宋人有闵(mn)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go)矣。(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注释:宋:周代诸侯国。闵:忧虑。揠:拔。芒芒然:疲倦的样子。其人:指他家里人。病:累坏。趋:快走。槁:草木枯干。名篇解读:“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禾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现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的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实战演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闵其苗之不长(那些) B. 芒芒然归 (回来) C.谓其人曰(对说) D.予助苗长矣(我)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_3、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启发。_(三)守株待兔名篇阅读: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选择韩非子) 注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桩。耒:农具名,状如木叉。冀:希望。名篇解读:宋国人的可笑行为形象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而一成不变的人,和那个宋国人一样会成为后人的笑柄。实战演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兔走触株_ (2)因释其耒_(3)冀复得兔_ (4)而身为宋国笑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3、 “守株待兔”的故事可笑在什么地方? _(四)自相矛盾名篇阅读: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选自韩非子难一)注释: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盾:古代作战时防身的武器。鬻:卖。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名篇解读: 说话、写文章如果前后抵触,就会矛盾百出,楚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为了卖出货物,他片面夸大“矛”与“盾”各自的优点,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自相矛盾”一词就来源于这个故事。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誉之曰_ (2)物莫能陷也_(3)吾矛之利_ (4)其人弗能应也_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誉之曰 B. 陷子之盾 C. 以子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4、 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