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新课标高等考试生物总深刻复习配套课程教材-3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t
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磷酸,外,氢键,反向平行,双螺旋,脱氧核苷酸链,稳定,不一定,2,亲代DNA,子代DNA,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核,亲代DNA的两条链,细胞呼吸,DNA聚合酶,形成子代DNA分子,边解旋边复制,连续性,5.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2表示,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其排列顺序中蕴藏着_。 (2)图中3有种,中文名字分别是。,(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 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个,C和G共对。 该片段复制4次,共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个。 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 (4)假定大肠杆菌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5N的DNA培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解析:(1)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碱基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2)图中3应为碱基,由于有3个氢键存在,因此应为C(胞嘧啶)或G(鸟嘌呤)。 (3)A、T碱基对间的氢键个数为2个,G、C碱基对间的氢键数为3个,若200个碱基均由A、T构成应有200个氢键,多出来的60个氢键应是G、C碱基对的,因此共有腺嘌呤40个,C与G共60对。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任一DNA分子都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含60个胞嘧啶的DNA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分子,新增DNA分子15个,需胞嘧啶为6015900。,答案:(1)磷酸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 (2)2鸟嘌呤、胞嘧啶 (3)4060900C和G (4)(ab)/2(3ab)/4,考点一DNA分子的结构分析 1.DNA的分子组成,2.结构形成,为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单链;为脱氧核苷酸双链;为双螺旋结构。 由图分析,可以看出: (1)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11。 (3)和之间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用限制酶处理可切断,用DNA连接酶处理可连接,还可用DNA聚合酶连接。 (4)和 之间的化学键为氢键,可用解旋酶使之断裂,也可加热使之断裂,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 (5)每个脱氧核糖连接着2个磷酸,每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不直接相连。 (6)若碱基对为n,则氢键数为2n3n,若已知A有m个,则氢键数为3nm。,特别提醒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可概括为“五种元素、四种碱基、三种物质、两条单链、一种结构”。即: 五种元素:C、H、O、N、P 四种碱基:A、T、G、C,相对应四种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两条单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一种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3.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稳定性: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3)特异性:每种DNA有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4.由碱基种类及比例可分析判断核酸的种类 (1)若有U无T,则该核酸为RNA。 (2)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 (3)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5.有关DNA碱基的计算 根据AT,GC,图示如下:,链 AGCTTCCm 链 TCGAAGGm,1.(2013年黄冈模拟)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A.24%B.22% C.26% D.23%,答案:A,考点二DNA的复制 1.有关DNA复制的几个问题 (1)复制的场所:主要场所是细胞核,但在拟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如质粒)中也可进行DNA复制。 (2)外界条件对DNA复制的影响:在DNA复制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和ATP供能,凡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都会影响DNA的复制。 (3)DNA复制的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DNA能准确地进行复制。 特殊情况下,在外界因素和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造成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起基因突变。 (4)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模板链)。,(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 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2n1)个。 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2.(2013年江苏淮安调研)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组成元素有C、H、O、N、P,A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T,T也占全部碱基的20%,由于ATGC100%、CG,得出C和G各占全部碱基的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B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部位的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的氢键,C正确;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有两条母链含15N,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子代总脱氧核苷酸链的1/8,D错误。 答案:D,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理论归纳:关于DNA复制方式的探究,充分体现了假说演绎法,即在克里克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最终通过实验得以验证。 1.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3.实验假设: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4.实验过程:(见下图) (1)大肠杆菌在含15N标记的NH4Cl培养基中繁殖几代,使DNA双链充分标记15N。 (2)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标记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3)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间隔的时间为大肠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 (4)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位置。,5.实验预期: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见上图) (1)重带(密度最大):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15N/15N)。 (2)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5N,另一条链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15N/14N)。 (3)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14N/14N)。 6.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相符。(见上图) (1)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15N/15N)。 (2)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中带(14N/15N)。 (3)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2轻带、1/2中带。 7.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3.(2013年武汉模拟)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等(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相关文字补充在上图中),并画出结果C(同时含有14N和15N的DNA分子称为中链DNA)。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分钟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解析:(1)DNA分子复制除了需要模板、原料外,还需要能量、酶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等。 (2)实验一、二不能证明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用15N标记DNA的细菌在14N培养基中培养或用14N标记DNA的细菌在15N培养基中培养,然后提取细菌DNA离心,观察结果,如果复制1次结果只有中链DNA,则可以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细菌大约每20分钟分裂1次,连续培养细菌60分钟过程中,可认为细菌连续分裂3次,DNA复制3次,不管复制几次产生多少个DNA分子,含最初两条母链的DNA只有两个,且含两条母链的DNA所占比例为2/2n。,答案:(1)能量、酶、适宜的温度和pH (2) (3)对照,类型一DNA的结构 例1(2013年长春统考)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听课记录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的结构并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属于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由和及下面的磷酸才可以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DNA复制时,氢键的形成不需要连接酶,DNA片段的连接才需要DNA连接酶,C错误。 答案D,例3(2013年福州模拟)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解旋过程需要细胞提供。除了图中所示酶外,丙DNA分子的合成还需要酶。 (2)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为_;,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 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听课记录(1)解旋中需要断开氢键,消耗ATP。要将DNA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连接酶。(2)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少量DNA。乙与丙是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3)若DNA的一条链中A替换为T,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突变,这条染色单体进入卵细胞或3个极体的可能性各为1/4。,答案(1)能量(ATP)DNA连接 (2)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