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页).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 9 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一“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3、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 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贫困大学生也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群体,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备受关注。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一般的大学生发生率高。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即贫困大学生在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一、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第一,从社会阶层流动看,贫困大学生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强烈愿望与现实中处于劣势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贫困生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社会上层、社会中层和社会下层。当前,占高校20%的贫困生基本上来自于社会下层,其中有80%左右是来自贫困和偏远地区。因此,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流动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他们上大学受教育的学习动机就是为了个人乃至家庭家族向中层或上层流动。 因此在常规化的社会流动中,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机制当首推教育及其因教育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社会,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恰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然而教育作用的大小在不同时代也是变化着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成为了大众教育。进入大学,并不像以前一样,意味着成功实现了阶层流动,取得了铁饭碗,而仅仅是实现向上流动的一个门槛。面对着需求不足的就业市场,对阶层流动起作用更多的是人际关系,家庭的社会背景和权力要素。然而由于贫困生原本来自社会底层,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上处于弱势,要实现社会流动,必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此,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就日益突出。第二,当代社会流动的阻滞也导致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自1980年以来,处于较为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加,代内流动明显减少;而处于经济社会地位较低阶层成员的子女,要进入较高地位的社会阶层,其门槛明显增高;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障碍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一份关于北京高等院校生源的调查报告则显示,尽管来自农村的生源的绝对人数是增加的,但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比例出现了明显下降。上世纪80年代时还占30%,90年代末仅占17%多一点了2。这两个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课题研究结果,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流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障碍,阶层之间的流动渠道不是变宽了,而是变窄了,社会流动出现了阻塞现象。这种阻滞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很有可能达不到社会流动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阶层经济地位、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就会与现实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为贫困生考入大学,所实现的阶层流动是准阶层流动。他们拿到了进入高一阶层的许可证。但真正实现流动和融合,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然而在情感上,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是高阶层的人。这样必然出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第三,贫困大学生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落差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1.经济上,有些贫困生可能一心想与其他同学一样生活,一样消费,可是窘迫的经济背景却让他们在生活用品和日常消费中处于弱势,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的心理;而有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经济弱势,可能会虚荣地模仿城里人,花钱大手大脚,与人称兄道弟,产生虚荣和文饰的心理。2.文化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阶层文化的差异性。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有或多或少的距离,比如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很多在城里人认为司空见惯的事物在他们看来很新奇,由此,有些时候会有“土”的感觉,以致产生自卑。在交流的话题上,可能关注的与城里的同学不一样,甚至与城里人没有共同话题,这样又会产生孤独,无助。3.教育上,贫困学生存在明显劣势。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三多三无”现象3比较普遍: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关注。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农村大学生的早年成长多处于自然状态。另外,农村学校教育偏重于单一的应试教育,也影响了农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有些贫困大学生一门心思地寄希望于学习,希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是很优秀的。这种愿望是很正常的,但一旦期望值过高,结果没考好,就容易受挫,产生悔恨、内疚、抑郁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二、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的,因此,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缓解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1.文化熏陶:加速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在校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质上是整个社会客观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在大学校园的延伸和反映。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加速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应改善教学、实验条件,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电化教育等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把校园真正建设成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成长驿站”,使校园每一个“文化人”有健全的人格,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通过多种途径,搭建贫困与非贫困,城市与农村学生互动平台,培育兼容并包、互相学习、团结互爱的氛围,抑制校园贫困学生群体与富裕学生群体的对立,使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通过文化交融、达到和谐、共振,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共处与提高。2.心理扶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阵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心理扶持。一方面,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客观地评价他人;培养他们正确把握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善于以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积极投身社会,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引导贫困学生正确对待阶层之间利益差距拉大的状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到实现阶层流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现实降低自身的预期值,达到心理的平衡。3.社会支持:营造就业的良好氛围。教育应该给每个人公平奋斗的机会,社会更应该如此。因此,要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实现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这样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流动才能得以畅通。同时,社会各界应对资源相对缺乏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进行援助,如高校可以设立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基金,实行贫困生就业见习援助行动,帮助贫困生提升就业技能,扩展就业机会;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支持贫困生就业;实行贫困生就业导师制等等。4.经济扶助:完善资助体系和勤工助学制度。当前高校贫困生主要以家庭经济收入作为评定的指标。经济上的贫困是直接的原因,因此,对贫困生经济上的扶助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的4。要不断完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大力推进、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帮助在校农村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