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起源和发展(3页).doc
-春联的起源和发展-第 3 页对联的由来及发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有闲常同书作伴,无事且与字为邻。”活动主题的确定对联,作为中国古老民俗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华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它以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自成一体。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 活动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发展史,寻找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对联及趣联故事,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之美;3、初步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调查,能运用故事、短剧、书面汇报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法和结果,培养乐于合作学习的品质。4、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去调查、去思考、去探究等综合能力,初步学会撰写简单的有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对联。(二)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学习积累阶段(1) 在学校各处、室张挂对联,营造浓厚的对联文化氛围。(2) 利用语文课进行“我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演讲。(3)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有关对联的知识、对联的轶闻趣事,并分门别类收集各种对联。(4)根据自己的能力朗读背诵教室、校园内的对联,并进行比赛,形成一定的文化积累。第二阶段:文化活动阶段(1) 对联故事知多少利用语文课,轮流介绍有关对联的轶闻趣事、对联之最、对联史话,引起对对联的兴趣,从而以最大的热情去关注对联。(2)对联零距离利用讲座的形式介绍有关对联的知识,如:对联的由来、对联的别称、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特征、对仗的方法,对对联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3)互动赏对联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对联知识,亲近对联、爱好对联、品赏对联、研究对联。(4) 对联演变看历史从古今对联内容的演变来关注历史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从而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为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5)众说纷纭话对联对联有的思想深刻,振奋精神;有的诗情浓郁,意境优美;有的构思奇妙,体物贴切;有的充满哲理,耐人寻味。让学生学会欣赏对联、阅读对联,寻求对联的美。如:节奏美、对称美、格调美、风格美、语言美等。(6)畅游书海背对联利用语文课每天积累几句对联,让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累,为以后创作对联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获与体会增加了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语言积累,培养了良好的人文素质,魔兽世界私服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经典对联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春联中传递出的幸福祥和、国泰民安自能激发爱国爱家之情,如“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而“人勤三春昌,地肥五谷丰”、“劳动门第春常在,勤俭人家庆有余”中蕴涵的是传统美德的教育;那些“励志联”,如“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穷而有志思壮举,学不自满求创新”更能激起自强自立自新。篇二: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楹联起于桃符,蜀孟昶“长春”一联最古。纪晓岚对仗的渊源最早的形式则是以“对语”形式出现,秦汉瓦当中刻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对语。古诗赋中的对偶诗经里就有“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谢眺)真正讲究字词句平仄声韵的还要等到唐代格律诗的兴起,对联是从诗歌特别是唐代格律诗以及汉魏id骈体赋中演变出来的。对联起源于书桃符。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宅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