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页).doc
-
资源ID:36973944
资源大小:14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页).doc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 5 页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教学准备:PPT课件、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6÷3×2 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7(4×3)=7+12=19 4×37 127194×312 12719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为什么先算4×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三、精讲点拨(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4×3 7 12719 7+4×3 71219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712÷3 7411问题:1. 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四、巩固练习(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 81÷92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二)小动物回家(连一连)(三)在 里填上“ ”“”或“” 54÷9÷2 3 3×6÷2 1356÷73×716 27 459×3 5×818(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理解。)五、小结、作业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 7+4×3 4×37712 12719 19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的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而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因为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通过算式引导学生归纳同级运算的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进行。因此学生在了解了这法则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较好。练习中除了粗心大意外,都较为乐观。但是我班学生欠缺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课堂作业本里,学生对应用题这块做的不是很好,不能根据题意准确的列出算式。因此,对解决问题这块我将重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