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16页).doc

    • 资源ID:36993654       资源大小:161.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16页).doc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植物营养学知识点-第 16 页第四章 、植物营养原理1、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a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b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c PH,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碱性有利于吸收阳离子 d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偏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a截获,质流,扩散。 b影响因素: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 (1.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养分数量多,截获多; (2.浓度梯度大时,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 (3.水分多时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养分多。3、有益元素:非必需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如豆科植物-钴,人参-哂。4、大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以上,包括C、H、O、N、P、K、Ca、Mg、S等九种。5、微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一下,包括Fe、B、Mn、Cu、Zn、Mo、Cl(Ni)等七种。6、确定必须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 a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b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他元素均不能替代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c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7、同等重要率: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与其在作物中的含量无关。8、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 a构成植物的结构、贮藏和生活物质; b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 c其他特殊作用,参与物质的转化与运输、信号传递、渗透调节、生殖、运动等。9、有害元素:Al、Mn、Fe,重金属。Al的毒害:抑制根系的生长;抑制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抑制生物固氮10、有益元素:Na、Si、Se、Co等。Si的作用:硅可能是禾本科植物,尤其是水稻等作物必需;硅积累,增加植物的抗逆力,包括抗倒伏,抗病虫等;硅可以减轻低价铁或锰对水稻的危害作用。11、根系吸收的特点: a选择性,对某些元素优先吸收,对另一些元素吸收较弱或不吸收细胞 b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很大,有些离子的浓度胞内高于胞外,有的则相反 c饱和性,外界溶液中的养分浓度超过一定阀值后,吸收速率不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保持恒定 d不同植物吸收离子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 12、根部详细介绍: a 根尖生理活动旺盛,细胞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但输导系统尚未形成,而根毛区以后,外周木栓化程度较高,水分和养分难以进入,因而这两个部位养分的横向运输量都很低。 b 伸长区及稍后的区域输导系统初步形成,同时内皮层尚未形成完整的凯氏带,养分可以通过质体直接进入木质部导管。这个区域是靠质外体运输的养分的主要吸收区,如钙、硅等。 c 在根毛区,内皮层形成了凯氏带,阻止质外体中的养分之间进入木质部,养分的运输主要以共质体形式进行。13、质外体: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体。14、共质体:由细胞的原生质组成,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连成一个整体。15、矿质养分的吸收:矿质养分可通过沿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或蒸腾流引起的质流作用进入植物根的细胞壁自由空间。根自由空间中的离子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可以自由扩散出入的离子,二是受细胞壁上多种电荷束缚的离子。16、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主要发生在根尖幼嫩部分,而非全部根系,其中根毛区是吸收氮、磷、钾等养分的主要区域,因此,施肥要施在根系密集区域。17、土壤养分向根系表面迁移的方式:质流、扩散和截获。18、质流:养分随植物的蒸腾流而迁移到根系表面的现象。19、扩散:土壤中的养分由于在近根区和远根区土壤溶液之间养分溶度的差异,而从远根区向根系表面迁移的现象。20、截获:根系与土壤颗粒紧密接触,土粒表面和根系表面的水膜相互重叠时,他们之间发生离子交换,使土粒上的吸附的阳离子到达根系表面。21、离子的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的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扩散运动,这一过程不需要能量。包括简单扩散、杜南扩散和协助扩散。22、离子的主动运输:植物细胞逆电化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23、简单扩散:指分子或离子顺化学势或电化学梯度转运的现象24、杜南扩散:半透膜两边存在带电荷的不扩散基,那么可扩散的带电离子就会在膜的两边不均匀分布,有不扩散基的一边就会聚集较多的与不扩散基电性相反的离子25、协助扩散: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转运机构顺浓度梯度的转运现象。膜转运蛋白酶有两种,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26、离子通道:细胞膜上由蛋白质构成的一种特殊通道,可以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式激活,从而控制离子顺电化学梯度通过膜27、载离子体分类:第一类是与离子形成复合物,协助离子在膜脂双分子层中扩散,使离子扩散到细胞内部;第二类是诱导膜形成临时的小孔,是离子进入细胞28、主动吸收的特点:29、根外营养:植物除了可以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30、叶面施肥的局限性:肥效短暂,每次使用养分总量有限,容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失,有些养分从页面向其他部位转移困难31、叶面施肥的好处:一是直接供给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转化固定;二是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三是叶面施肥能影响作物的代谢活动;四是叶面施肥是经济施用微量元素和补施大量元素的有效手段32、叶片对钾的吸收速率是KCl大于KNO3大于K2HPO4;对氮的吸收是尿素大于硝酸盐大于铵盐。33、土壤的通气状况从三个方面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一是根系的呼吸作用;二是有毒物质的产生;三是土壤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34、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35、根系吸收养分横向运输的途径:一是离子间的拮抗作用、二是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拮抗作用:指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协助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36、木质部运输:木质部中养分的移动的驱动力是根压和蒸腾作用,蒸腾起主导,由于根压和蒸腾作用只能使木质部汁液向上运动,所以木质部中养分的移动是单向的37、木质部汁液的成分:矿质元素、有机物质和激素38、韧皮部养分运输特点:在活细胞内进行的,而且具有在两个方向上运输的功能,一般以下行为主;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和薄壁细胞组成39、韧皮部和木质部汁液组成的差异:一是韧皮部汁液的PH高于木质部,前者偏碱,后者偏酸二是韧皮部中干物质和有机化合物高于木质部三是某些矿物质元素,如Ca和B,在韧皮部汁液中小雨木质部,其他矿物质浓度高于木质部40、韧皮部汁液的化学成分:有机物质(氨基酸,苹果酸,蛋白质)、无机离子(K)41、Ca在韧皮部中难移动的原因:一是Ca向韧皮部筛管装载时受到限制,使Ca难以进入韧皮部中二是即使有少量Ca进入了韧皮部,也很快会被韧皮部中高浓度的磷酸盐所沉淀而不能移动42、养分再利用的意义:一是多年生植物在秋季落叶之前,矿物质元素从衰老的组织运输到存储组织,有益于来年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矿物质的高效利用二是在养分不足的条件下,矿物质元素从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有利于维持生长点的生长,对于生命的延续有主要意义三是在生殖生长时期,矿质元素从营养器官运输到生殖器官,有利于生命的延续43、缺素症状表现部位与养分再利用程度之间的关系:N、P、K、Mg 缺素症状出现在老叶 再利用程度高S 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 再利用程度低Fe、Zn、Cu、Mo 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 再利用程度低B、Ca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顶端分生组织再利用程度很低44、植物内部养分循环: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的矿质养分一部分在根细胞中被同化利用;另一部分经皮层组织进入木质部、输导系统向地上部分输送,供给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所需。地上部分的绿色组织合成的光合产物及部分矿物质养分通过韧皮部系统运输到根部,构成植物体内的物质循环系统,调节着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配。第四章 、氮素营养与氮肥<1>植物体内氮素的含量与分布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35。植物种类: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品种:高产>低产。器官:叶>根。<2>氮素的分布是变化的。营养生长期在营养器官。生殖生长期到贮藏器官。<3>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吸收的形态:无机态、有机态。影响硝酸盐还原的因素:1植物种类:与根系还原能力有关2温度:温度过低,酶活性低。根部还原减少。4施氮量:施氮过多。吸收积累也多5.微量元素供应:钼铁铜锰镁等微量元素缺乏,NO3-N难以还原。6陪伴离子:如K+促进NO3-N的还原作用<4>植物对氨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机理 a被动渗透 ; b接触脱质子。<5>酰胺意义 a贮存氨基 ; b解除氨毒 ; c参与代谢。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尿素同化途径:1脲酶途径;2非脲酶途径:直接同化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会出现受害症状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1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生命物质2氮是核酸的成分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3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场所5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铺酶的成分6氮素是植物激素的成分生理活性物质7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1氮缺乏:外观表现:整株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化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茎细小分枝小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花稀少提前开放。种子果实少且少,早熟,不充实。根白色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影响:a影响蛋白质含量与质量;b影响糖分,淀粉的合成。2氮过量:外观表现:a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b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互相遮荫。c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d根系短而小,早衰。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其含量来源:1施入土壤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2动植物体的归还。 3生物固氮。4雷电降雨带来的NH4+-N和NO3_-N。含量:我国更低土壤全氮含量0.040.35,与土壤有机含量呈正相关有机态氮的狂化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氮的过程。过程:有机氮通过异养微生物和水解酶的作用转化为氨基酸,氨基酸通过氨化微生物的水解氧化还原转氨变为NH4+-N和有机酸发生条件:各种条件下均可发生最适条件:a温度2030。b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3%,土壤PH=7。氨的挥发损失: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的NH4+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影响因素:a pH值。b土壤CaCO3含量呈正相关。c温度,呈正相关。d施肥深度:挥发量表施>深施。e土壤水分含量。f土壤中NH4+含量结果:氨素损失硝化作用: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影响条件: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反应。土壤温度。条件:铵充足;通气良好;温度25-30。利:为喜硝植物提供氮素。弊:容易随水流失和发生反硝化作用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土壤中国的氨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影响条件:土壤C/N比,温度,湿度,PH。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土壤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流失的现象。土壤氮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增加:1施肥。2氨化作用。3硝化作用。4生物固氮。5雷电降雨。减少:1植物吸收。2氨挥发损失。3硝化作用。4反硝化作用。5硝酸盐淋失。6生物和吸附固定氨态氮肥共性:包括液氮,氨水,碳酸氢氮,氯化铵,硫酸铵。1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3可发生硝化作用。4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5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伤害。6对钙镁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硝氨态和硝态氮肥共性:1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2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3易发生硝化作用。4促进钙镁钾等吸收。5吸湿性大,助燃性。6硝态氮含氮量低氮中毒与防治:原因:施用氨水、碳铵、机理:1在根部抑制根部呼吸,破坏氧化磷酸化,影响其他离子吸收。2在叶部抑制植物光合磷酸化作用。防治NH3毒害措施:1改进施肥方法,如采用深施,侧施,与泥炭或风化煤混施等。2控制肥料用量。3在作物吸收能力较弱的苗期切忌大量施用氮肥。4在低光照不足等不良条件下要特别注意氮肥施用方法和用量。施用硫酸铵五注意:1尽量不施用在水田,在淹水条件下土壤胡严重缺氧,硫化物浓度积累过高使根系受害死亡。2属于生理酸性肥料,不适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在南方酸性土壤上施用时应注意配合施用草木灰等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注意配合施用有机肥料。3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基肥深施,种肥控量,追肥最宜。旱地施用注意浇水追肥施用应先排水落干。4不宜在同一块地上长时间施用5不能将硫酸铵肥料与其他碱性肥料或物质解除或混施降低肥效。两种形态氮素性质和某些特性的比较。氨态氮素:1带正电荷,是阳离子。2能与土壤胶粒上的阳离子交换而被吸附。3被土壤胶粒吸附后移动性减少,不随水流失。4进行硝化作用后。转为硝酸态氮,不降低肥效。硝态氮素:1带负电荷,阴离子。2不能进行交换而存在土壤溶液中。3在土壤溶液中随水运动而移动,流动性大,易流失。4进行硝化作用后形成氮气或氧化氮气而丧失肥效。长效氮肥和速效氮肥的特点比较:短效肥:优点:水溶性,肥效快价格易被接受。缺点:易挥发,硝化,流失,反硝化。一次过多施用会造成减产且污染环境。长效氮肥:优点:抗淋溶,损失少肥效长一次性施肥可代替多次施肥,对环境污染轻。缺点:作物早期生长供氮不足,价格较贵。长效氮肥的存在问题:1难以满足作物早期吸收和吸肥高峰期需要。2大多数品种价格高难以在大田推广,多用于观赏性植物和园艺。3其中优良品种也难以满足环境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氮肥的施用与环境:1氮肥施用与全球变暖:农用施用化学氮肥是大气中N20增加的主要原因。2氮肥对水体的污染:污染水体的氮肥一来自氮肥的地表径流二来自打免费的渗漏损失(主要污染源)。3氮肥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长期施用单一氮肥使土壤板结,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发生次生盐渍化。1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3根据氮肥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4根据作物品种,品种特性合理非陪和施用氮肥。5氮肥深施是提高氮肥肥效的重要措施氮肥配施:好处:1无机氮可以提高有机氮矿化率。2有机氮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加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稳产。优质。目的:作物高产。稳产。优质。改良突然,提高氮肥利用率。第五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影响作物吸收磷的的因素:1作物的生理特性。2土壤供磷状况。3植株的磷素营养。4 pH与其他养分。5根系微生物菌根。6环境因素如水分温度通气性。7作物根系的阳离子交换量8CaOP205的重量比磷的营养功能:1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核酸和核蛋白,磷脂,植素,腺苷三磷酸)2磷与植物代谢的过程(参与碳代谢,参与光合作用固定CO2,促进碳水化合物在作物体内运输)。3参与氮代谢,促进N03_吸收和同化,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4参与脂肪代谢,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5磷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植物缺磷与过多的症状:磷素营养缺乏症:1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2花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3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症状从根部开始磷素过多:无效分枝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土壤中磷的转化:1化学固定作用:化学固定所引起的土壤磷酸盐转化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为钙镁控制的转化体系,另一种则产生在酸性土壤中为铁铝所控制的转化体系。2吸附作用:分为非专性吸附和专性吸附。3生物固定作用。4闭蓄作用,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5有机磷的矿化作用。磷肥的制造方法:1酸制法:用硫酸,硝酸,盐酸或磷酸处理矿粉,可制得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磷肥品种。2热制法:借电力或燃料产生高温使磷矿粉分解而制。3机械法。将磷矿石用机械磨细成磷矿粉做磷肥施用。磷肥品种的分类:1水溶性磷肥2弱酸性磷肥3难溶性磷肥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关键:即要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避免水溶性磷酸盐被固定又要尽量将磷肥施用与根系密集的土层中,增加肥料与根系接触,利于吸收。一般可以采用措施:1集中施肥。2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3制成颗粒磷肥。4分层施用。5用于根外追肥。磷矿粉的肥效影响因素:1磷矿粉的细度和用量。2土壤条件,磷矿粉中磷酸盐的溶解接受土壤基本酸度的影响。3作物的种类:各种作物吸收难溶性磷酸盐能力不同。4与其他肥料的配合,磷矿粉与酸性肥料或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1突然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2土壤有机质含量。3土壤PH。4土壤碳化程度。简述过磷酸钙的作用机理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不断从周围向施肥点汇集,过磷酸钙发生水解和解离,形成一水一磷酸一钙饱和溶液。局部土壤中的磷酸根离子的浓度比原来土壤溶液中的高出数百倍以上,与周围溶液构成浓度梯度,使磷酸根不断向周围扩散,磷酸根解离出的H+引起周围土壤pH下降,把土壤中的铁铝钙溶解出来,磷酸根向周围扩散过程中,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钙固定,在酸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铁和磷酸铝固定,在酸性土壤上水溶性磷酸还可发生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第六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钾得到营养作用1、促进酶的活化2、促进光能利用,增强光合作用,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改善叶绿体结构,能促进叶片对CO2的同化3、促进作物体内物质的合成(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2)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4、维持细胞膨压,促进植物生长5、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抗寒: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抗旱:提高交替的水合度,调节气孔的开闭,维持根系生长,增强吸水能力。抗高温:保持较高的水势,调节气孔和渗透,提高对高温的忍耐力。抗盐:稳定质膜中蛋白质分子上的S-H基,避免蛋白质变性。抗倒伏:促进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并能减少可溶性的蛋白质含量,增强抗倒伏能力。植物缺钾的一般症状:植株组织中出现细胞阶梯,死细胞增多,根系生长不良,一出现根腐病,组织柔弱易倒伏,气孔开闭失调,抗旱能力下降。钾的晶格固定:有些次生粘土矿物晶层吸水膨胀,是半径与晶格空隙半径相当的钾离子进入晶格的孔穴中,而当失水以后晶格收缩,落入孔径中的钾离子较难回到自由状态,他难以与其他离子产生交换,所以是非交换性钾晶格固定:在土壤干湿交替影响下速效钾进入2:1型粘土矿物晶片层间而被固定的现象。KCL施用:1.应增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3.硫酸钾做基肥、种肥。追肥均可,钾移动性小,一般以基肥最为适宜。4.应集中条施或穴施,使肥料分布在作物根密集的湿润土层中。6.在还原性强的水稻地试用可能产生的H2S的危害。草木灰施用1.因为他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试用,也不能与人尿粪、圈肥等有机肥料混合,以免引起氮素的挥发。2.草木灰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其水溶性也可做根外追肥。3.草木灰还可以做水稻秧田的盖肥,能起到供给养分,增加地湿防止烂秧等多种作用。华南地区缺钾的原因气候条件:高温多雨,淋溶剧烈,粘土矿物类型多为1:1型高岭土,吸持钾能力弱。耕作制度:复种指数高,植物带走更多的养分。施肥习惯:重氮磷,轻钾肥或不施钾肥。社会因素:农家肥。秸秆还田少。钾肥的合理施用:1.防止钾肥流失与固定,提高利用率第七章 、植物微量元素营养与微肥硼的营养功能:1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硼能促进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减少花粉中糖的外渗。2参与半纤维素和细胞壁物质的合成。3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4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5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硼能促进糖的运输的原因:1合成含氮碱基的尿嘧啶需要-硼而UDPG是蔗糖合成的前体。2硼能直接作用与细胞膜,从而影响蔗糖韧皮部装氧。3缺硼易生成胼胝质,堵塞筛板上的筛孔,影响糖的运输。植物缺硼的表现:1茎尖生长点受抑制,严重时枯萎,死亡。2老叶叶片变厚变脆,畸形,枝条节间短,出现木栓化现象。3根的生长发育明显受阻,根短粗兼有褐色。4生殖器官发育受阻,结实率低,果实小,畸形,缺硼导致种子和果实减产。锌的营养功能:1某些酶的组分或活化剂。2参与生长素的代谢。3参与光合作用中CO2的水合作用。4促进蛋白质代谢。5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提高抗逆性。植物缺锌与中毒的症状:植物缺锌时,生长受抑制,尤其是节间生长严重受阻,并表现出叶片的脉间失绿或白化。生长素浓度降低,赤霉素含量明显减少。缺锌是叶绿体内膜系统易被破坏,叶绿素形成受阻,因而植物常出现脉间失率现象,一般认为植物含锌大于400mg/kg就会出新锌的毒害。钼的营养功能:1硝酸还原酶的成分,钼对氮素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钼时,植物硝酸盐积累,氨基酸和蛋白质数量明显减少。2参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3促进植物体内有机含磷的化合物合成。4参与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5促进繁殖器官的建成。植物缺钼和钼中毒的症状。植物缺钼的共同症状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失绿,且有大小不一的黄色和橙黄色斑点。严重缺钼时叶缘枯萎,有时叶片扭曲呈环状,老爷变焦枯。缺钼发生在酸性土壤上,常常伴生锰和铝的毒害。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以防止缺钼。铁的营养功能:1叶绿素合成所必需。2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3参与植物呼吸作用植物缺铁及对缺铁的反应:缺铁从幼叶开始,典型症状是叶脉间和细网组织出现失绿症,叶片上叶脉绿深而脉间黄,黄绿相间明显。严重缺铁时,叶片出现坏死斑点。并且逐渐枯死,植物的根系形态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植物缺铁是根中有机酸积累主要是苹果酸和柠檬酸。在缺铁环境下,植物产生一些机理:1双子叶和非禾本植物缺铁原生质膜上可诱导产生还原酶,并提高活性,此时受酶控制的质子向膜外泵出H+使根际pH降低,以提高铁的有效性,而且在根表皮中形成有助于运输的转移细胞。2禾本科植物在缺铁条件下,大量分泌铁载体,它对铁有活化作用。亚铁的毒害:在排水不良的土壤和长期渍水的水稻土上经常会发生亚铁中毒。当亚铁含量大于300mg/kg可出现毒害作用,造成亚铁毒害的原因是植物吸收亚铁过度导致氧由基的产生。铁中毒的症状表现为老叶有褐色斑点。根部呈灰黑色,易腐烂。防治方法:适量施用石灰,合理灌溉或适时排水晒田。也可选优良品种。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1土壤PH。2土壤有机质。3土壤氧还状况。土壤锌的形态:1难溶性。2水溶性。3代换性。4有机整合态。影响土壤铁有效性因素1 pH值。2有机质。3气候因素。4重碳酸盐(1土壤pH值增加;2使细胞质pH值升高,引起铁的失活3妨碍铁在植物体内运输)可能缺素的土:1 Mn、Zn、Cu石灰性土或酸性土使用过石灰时。2缺B有效硼低的土。3缺Cu有机质土。4缺Mo南方酸性红壤。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因素:1土壤pH2土壤有机质可提高微量元素有效性,铜特殊3土壤氧化状况影响Fe、Mn有效性微量元素缺乏加重:1农产品种的引用2耕作制度的改革3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4违反营养十分平衡原则5农产品商品化归还减少微量元素的施用原则;1针对性强;2施用量少;3严格控制。土壤施用谷底微肥会出现什么问题:1有效性降低;2施用不均匀;3污染环境。为什么页面喷施微肥的效果好:1用量少,比较经济;2避免固定;3养分吸收快,效率高;4易于控制浓度;5减少污染。第九章 、复混复合肥料复混复合肥料系指肥料成分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养分的化学肥料。按照制造方法分类:复合肥料、混合肥料、掺合肥料复合肥料: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含两种主要的肥料。如磷酸铵和硝酸钾复混肥料:通过几种单质肥料,或单质肥料与复合肥料混合,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的肥料。如尿磷铵钾、氯磷铵钾和硝磷铵钾掺合肥料: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肥料混合的原则:1、 混合后不会产生不良的物理性状。2、 肥料中养分不受损失、有效性不能降低。3、 肥料在运输和机拖过程中不发生分离。4、有利于提高肥效和工效。复混复合肥料的优点:1、养分全面,含量高,副成分少。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匀的、长时间的同时给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施肥效果。2、物理性质好。坚实、无尘,粒度大小均匀,吸湿性小,便于储存和施用。3、节省包装、储存、运输和施用等费用。缺点:1、养分比例规定,尤其复合肥料,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各地区的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2、难以满足不同肥料的施肥技术,各种土壤养分在土壤中运动的规律各不同,因此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不同养分的要求。复合肥料主要品种和性质:一、二元复合肥料磷酸铵:特别注意其遇热分解及碱性条件下分解,在石灰性土壤中,易发生分解,引起氮的损失,同时因部分水性磷生产磷酸氢钙而退化。磷酸铵类肥料:硫磷酸铵、硝磷酸铵、尿磷酸铵。三元复合肥的基本类型有三个:硫磷钾型、尿磷钾型、硝磷钾型。特点:1、粒型一致,外观较好。养分含量高达45%。2、 氮素一般有硝酸氮和铵两部分组成。3、 磷素中既有水溶性磷,也有拘溶性磷,一般水溶性较少。4、 多数产品的钾素以氯化钾形态加入。6、产品中一般不添加微量元素养分。选用复混复合肥料的原则:1、考虑作物种类,一般粮食作物应选用氮磷含量较高的复混肥,豆科作物宜选用磷钾含量较高的肥料。2、考虑土壤条件:(1、水田、旱地的,应选用磷铵系列的复混肥;2、pH的,如盐碱地和对氯敏感作物不能选用含氯的复混肥;3、土壤供肥水平,根据土壤供肥水平选择合适的配方)3、考虑复合肥料的性质:铵态氮应深施,硝酸氮的应防止淋失,P、K防止被固定等。第十章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之统称。根据其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分为四类:粪尿肥:人粪尿、畜粪尿、禽粪、厩肥堆沤肥:秸秆还田、堆肥、沤肥和沼气肥绿肥:饲料绿肥为主杂肥:城市垃圾、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污水污泥等有机肥料的特点:1、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2、养分全面,但是含量低,肥效长而慢3、作用多样,环保作用,提供养分、改土、活化土壤微生物等,节约能源、净化污染土壤、废弃物再利用4、成本低,但是体积大,使用不方便有机肥料的作用:1、营养作用(1)直接提供作物各种养分:在矿化分解过程中将各种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不断地释放。(2)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土壤磷和化学磷肥的有效性,促进化学氮肥的生物固定,减少氮的损失。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2、有机肥料的改土作用(1)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激发效益,加快或减慢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水稳定性团聚体,土壤结构,空隙状况。(3)提高土壤生物活性(4)改善土壤环境: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消除或减轻土壤中有害物质对农作物的危害和污染。但是,必须是是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5)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总之,多施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活性和生物繁殖能力,从而提高土壤的吸附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力。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使用的效果:(1)促进作物增产,化肥增效:各有特点,配施可互相取长补短,缓急相济,平衡养分供给。有利于相互提高利用率。氮肥有机肥:化学氮肥能促进有机肥料的矿化,提高有机肥的肥效。有机肥可促进化学氮肥的生物固定,减少无机态氮的硝化及反硝化延长化学氮肥的供肥性能。磷肥有机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磷肥的肥效。有机肥中P、K有效性较高,可以补充化学磷肥、钾肥的不足,含有各种微量元素,且有效性较高。(2)改善作物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外观品质(3)培肥土壤,用养结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无机有机复合体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降低环境压力,改善环境条件。

    注意事项

    本文(植物营养学知识点(16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