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6页).doc
-
资源ID:37002943
资源大小:29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6页).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 6 页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定稿)课题圆的认识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多种形式的操作认识圆,帮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会用圆规画圆。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教学难点明确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画指定大小的圆课前准备圆形纸片、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圆规尺子、练习本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检查课下自学情 况 1.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半径是8厘米。 ( ) 半径2厘米的圆比半径1.5厘米的圆大。 ( ) 圆的半径是射线。 ( )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先让学生判断对错,错的说说错的原因。2.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巡视。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骑过自行车吗?那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为什么车轮设计成圆形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并会用字母表示。2.知道同圆内,圆的半径、直径的特点,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3.会按要求画圆。先学1.自学书57-58页,看图,看概念,知道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分别用哪个字母表示?。2.同圆内半径、直径有什么特点?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3.怎样画圆?分几步? 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认真自学。自学反馈1.通过自学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后教1.直径必须经过什么?(必须经过圆心)半径和直径必须是什么线?(线段)。画给定大小的圆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先量出半径的长,再确定圆心,最后画圆)。2.“圆上”是什么意思?半径长度相等,直径长度相等,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前提条件是什么?3.画圆分为几步?)4.学生交流解答。5.教师对照板书强调:“圆上”就是曲线所在的点叫圆上。画圆分三步:一是定圆心。二是定半径的长度。三是带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分层练习1.看图: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3.拓展应用 公园要建一个直径是12米的圆形画坛,怎样画出这个圆呢?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d=2r 画圆: 一、定圆心 o 半径:r r= 二、定半径 . 直径:d. 三、旋转一周反思“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最后练习用圆规画圆。课前引导学生自学,课上再根据自学指导自学,完成检测题时进一步纠错,完善对知识的认识。在检测中,学生能解决的老师就不再重复讲解,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可以引导解决。 主要教学策略和方法: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和以探究为主线的理念,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归纳总结,应用提高。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的谈话引入中,生活化的设计的确打开了学生关于圆的记忆,由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学生猜想,设疑由此引入课题:圆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的做圆,通过课前借助身边物体画圆,对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学会画圆,我的预设是学生中会有很多用圆形的物品画圆,学生汇报的方法也很多。通过折圆来认识圆心、半径、直径,为下一步的认识半径、直径的特征打下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在教师的问题提示下让学生采用量的方法,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它们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预设是学生会有多种发现,但是没有想到发现只局限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的。 第四个环节是画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清晰,直观的演示画法,我先让学生看视屏,并思考:怎样画圆?画圆分几步?看完后回忆画法,再动手画圆。 不足:1.有些知识处理的太仓促,如学生画完圆以后先同桌互相检查,检查谁的圆画的不成功,分析原因。但学生画完后就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2.课前学生预习了圆的知识,导致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直接说出了结论,没有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3.老师还是扶的太多,放的太少,个别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没有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