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doc
-
资源ID:37016920
资源大小:204.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第 4 页2 芦花荡【学习目标】1.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吗?2.你喜欢“老头子”的性格吗?为什么?3.你知道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吗?它与人物的关系是什么?【重点难点】重点:1.“老头子”有什么性格?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知道的?2.体会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并揣摩其作用。难点:本文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预习指导】1.课前查资料,了解作者孙犁。2.反复自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传奇色彩。3.在文中勾画出写景的句子,并揣摩其作用。【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 疟子( ) 疟疾( ) 仄歪( ) 转弯抹角( )2.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老头子”的性格?你找到了吗? 答案提示:第六段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知识勾连】1.最后一课羚羊木雕中已初步学过景物描写的作用。2.小学已学过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教学建议】一、教学预设 1.学情预设: 学生对抗战历史并不特别了解,课文强调了老英雄的英勇和智慧以及他的传奇色彩,所以有必要交待这段历史的艰苦和全体中国人的抗战热情。而人物形象的把握,估计学生能通过相关的人物描写归纳出来,但一定要记得提醒学生读第六段第一句话,这是理解老英雄形象的核心。 2.建议课时:二课时 3.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个人所长 (1)教师可利用自己长于讲故事的优势,对复述做示范,以便学生的复述质量更高。 (2)教师对孙犁作品的喜爱,可以和学生作分享。二、课堂流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一:有一个作家,在写抗日题材的小说时,少了血雨腥风,多了诗情画意,让我们走进孙梨先生的卢花荡去体验体验。导入二:小兵张嘎、雨来等抗日小英雄我们敬佩不已,在抗战时期,还涌现了数不清的大英雄,今天让我们在英雄榜上再添一员虎将无名的老英雄。环节二:课堂探究1.结合预习,复述课文。突破方式:A.课前布置预习,课中老师作好示范,力求学生不仅复述得来,而且复述得生动。B.学生举手发言或教师抽答,评出优胜者加以表扬。2.同学们觉得故事中的老英雄是不是特别神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突破方式:A. 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老英雄的特别之处,然后站起来在全班交流。B. 教师适时指出这就是“传奇色彩”,引导学生在第六段找首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并且明确这是老英雄的性格核心。C. 全班朗读这句话,思考“过于”一词的含义。D.学生举手或教师抽生回答明确。在苇子中如入无人之境给部队送粮草,答应安全送大菱二菱这是很“自信”的表现,但因太大意导致大夌受伤是“过于自信”,未完成任务觉得丢脸而不好意进部队是“过于自尊”,痛打鬼子则是“自信与自尊”的完美体现。3.找出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突破方式:A.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作勾画。B.教师引导点拨:这些景物描写的共同点是什么?A. 作者为什么要在战争小说中把景物写得这么美好?此时,教师宜补充孙犁小说别具一格的风格。环节三:目标检测(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孙犁,是“白洋淀派”的代表人之一,其作品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有荷花淀。( )3.“他曾在战斗中挂花了”一句中的“挂花”,是说他是英雄,戴上了大红花。( ) (二)文章倒数第二段为什么要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答案提示:景物写出了老头子痛打鬼子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环节四:拓展延伸建议一:课外类文阅读荷花淀(全班)。建议二:有余力的学生可多读孙犁的作品。建议三:观察身边的景物,试写100字左右的景物来表现人物的心情。(全班) 三、学习反思1这篇学生喜欢的小说,就内容分析显得偏多。2教学中提到小说三要素似乎割裂了小说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