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听课点评(4页).doc
-
资源ID:37017720
资源大小:11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听课点评(4页).doc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听课点评-第 4 页圆明园的毁灭听课点评桑庆文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就努力营造了一个朴素、实在、富有“文气”的课堂氛围。可以说是一节较有语文味的好课。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亮点有五: 一、教学目标定位合理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桑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材选编的意图,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合理,为本节课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语言,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本课的亮点之二。课文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为的是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过去的美好,把美好的东西毁灭,更能激起人们的痛惜与仇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然而,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已不复存在,只能通过阅读课文感悟、想象等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景观,对此,桑老师让学生认真读书,有重点、有层次地理解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首先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宏大的布局,然后重点感受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当学生抓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或联系生活经验,或展开想像来理解金碧辉煌的殿堂大气之美和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秀气之美。更喜的是教师巧妙地引出“也有”这个关联连词语让学生感受其妙处,使学生感受到了一个“也”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建筑景观风格迥异,应有尽有,同时也体会到这样的句式在这句话里所表达的含蓄的自豪感,从而自然感受到了作者用词讲究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加之范读、引读、齐读、默读、评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学生就有滋有味地将自己的感悟尽情地表达出来了。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一个如诗入画的、梦幻般的皇家园林已在脑海中了 三、注重以情激情,以情传情是本课的亮点之三。整堂课都将一种揪人肺腑的情感贯穿始终,教师通过自己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每位学生都被圆明园的宏伟壮观所深深感染,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充满无比仇恨。这使得教学主题与思想达到自然的升华,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恰当的资料拓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是本课的亮点之四。40分钟的时间是短暂的,而相关资料的补充对学生的理解感悟又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教师如何能在用好、用足教材的前提下,适当引进相关资源,很好地为文本的学习服务也是讲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桑老师的这节课能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到好处地引入相关资料,使学生的心潮在扩充材料的推波助澜下,像海浪般一波波涌起,较好地处理了文本与课外资料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有效整合。 五、运用现代化媒体创设情境,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真情是本课成功的亮点之五。 教学时,桑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感悟体验,再现史诗影片片断,领略圆明园昔日辉煌,在辅以电影火烧圆明园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镜头,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