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卫生微生物学笔记(37页).doc

    • 资源ID:37019757       资源大小:300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卫生微生物学笔记(37页).doc

    -卫生微生物学笔记-第 37 页负责整理者:李江恒同组者:童柏铭 黎智斌 潘永帅 周守林注:“ ”标记的为必须掌握的重点 “ ”标记的为掌握和注意的知识点 “()”括号内的为解释说明作用,多了解即可 其他未做任何标记的为熟悉或了解知识点 卫生微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的发展史(了解)一、启蒙时期对病原的认识包括文明古国对病原的认识、卫生学的启蒙和早期对微生物的认识。二、微生物学的初创和奠基时期(一)、微生物的发现: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第一次看到微小生物,开创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微生物的先河。(二)、微生物学学科的形成:巴斯德和郭霍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的成就: “巴氏消毒法”应用于各种食物和饮料消毒; 发现并根除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拯救了丝绸工业; 意识到许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建立了微生物理论。郭霍的成就:创用了固体培养基,从环境和病人标本中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细菌,为病原体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三、近代与现代微生物学时期包括疾病预防的卫生学起源和卫生学学科的形成。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一、定义(掌握)卫生微生物学(sanitary 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方略的科学。二、卫生微生物学定义的范畴(掌握)广义从上讲,卫生微生物包括存在于自然界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较少)和非致病微生物(较多);从狭义上讲,卫生微生物不包括引起传染病流行的病原微生物;卫生微生物的定义是广义的。三、卫生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熟悉)(一)、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消长规律1.空间分布2.时间分布3.不同环境的消长规律4.不同环境中的种类分布5.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6.不同环境的致病能力(二)、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三)、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检验的目的: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来源分析检验方法:浓缩(提高检出率)、免疫学(增强特异性)、各种标记(增加能见度)、分子生物学方法(增加准确度)。(四)、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为卫生微生物监督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五)、研究利用微生物解决卫生学问题1、微生物检测环境污染: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 test)检测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发光细菌检测污染物的急性、毒性。2、微生物治理污染-环境生物技术 第三节 卫生微生物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解)一、卫生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区别(熟悉)二、卫生微生物学与环境微生物学(有交叉)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自然环境微生物以预防,控制,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卫生微生物学:研究人体外环境中(包括体腔环境)微生物,预防和控制人群疾病三、卫生微生物学与其他预防医学学科包括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并为这些学科打下了基础。 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其研究前景(了解)1.在感染性疾病控制和治疗中的应用;2.在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3.在生物病原性突发事件中的应用;4.在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服务中的应用;5.在应对生物危害和恐怖中的应用;6.在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微生物生态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一、基本概念、生态学(ecology;掌握):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为10个层次。(一)、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存在的各种生物体所组成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具有一定功能和独立性的动态复合体系。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的总称,包括水生物圈、地上岩石生物圈和大气生物圈。(二)、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掌握):是在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交叉学科,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微生物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生境(了解):是指微生物能够在其中生存并执行其特定功能的微小环境,又称微环境。可理解为微生物的“住址”p 龛(了解):不但包含了生物生存的空间概念,还蕴含着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中的位置。可理解为微生物的“职业”二、研究范畴(略)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一、 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熟悉)(一)、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law of restriction factor)又称最小因子定律,适用于“稳定状态”的环境,其核心是:任何生物的总产量或生物量决定于所存环境中该生物生长所需的数量最少或浓度最低营养因子。数量最少或浓度最低是指其含量与微生物需要量之比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当其中某物质可利用的量最接近于所需的临界最小量时,这种物质就成为限制因子。在考虑限制因子时,不仅要注意其在微生物环境中的浓度,还应关注这种因子是否能被微生物获取。(二)、耐受性定律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是指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消长不但取决于营养,而且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生态因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生物的存亡,生物对这些生态因子所能耐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范围称为耐受限度。耐受性定律的优点是:考虑营养因素的同时也考虑了其它生态因子,可以解释微生物对环境因子耐受范围的宽窄与其分布广泛性的关系和一个生态环境中微生物优势种形成的原因。(三)、综合作用定律综合作用定律(combined law)是指一种生物或生物类群的存在和繁殖取决于综合条件,任何一种接近或超过耐受性限度的条件可以说是一种限制性条件或限制因的因子。其核心是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取决于综合环境。各种因子不孤立,是相互联系的。若一个因子能增加另外一个因子对生物的生态效应,称为增效,反之,称为减效。某一生态因子的减弱对生物生长不利,但可有另外一生态因子的增加而得到补偿的生态效果,称为补偿作用。二、微生物生态演化的自然选择与适应(了解)(一)、适应性:是指生物能适应在一定时间内的环境波动或剧变以保证其本身生活和生存的能力。适应性是微生物进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其是基因型和环境因子作用共同的结果,其中以基因型为主。适应性分为遗传适应性和表型适应性。(二)、变异性:是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其意义是有利于适应变化剧烈的新环境。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三)、选择性:自然选择是自然环境决定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所保存的变异对生物本身有利;人工选择是以人的意志为主,是较快的过程,所保存的变异只对人类有利。三、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熟悉)(一)、互生:是指二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时,相互有利或者一种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为另一种生物创造了有利的生活条件。互生包括偏利互生(对甲有利,对乙无利也无害)、互利互生(彼此互相有利,专性)和互惠互生(彼此互相有利,非专性)(二)、共生:指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但两者之间互无伤害,也互无补益,各自互无影响的关系。(三)、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表或体内,从中摄取营养物质而进行生长繁殖,并在一定条件下杀死或伤害另一种生物。前者为寄生物,后者为宿主或寄主。种类:1.专性寄生物:寄生物对寄主一般有害,寄生物离开寄主不能生活专性寄生物。2.兼性寄生物:寄生物离开寄主可以营腐生活不死亡。(四)、拮抗: 指两种微生物共同生长,其中一种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温度、)而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的现象。分为非特异性拮抗和特异性拮抗。(五)、捕食: 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的现象。如原生动物捕食细菌、真菌、藻类等。(六)、竞争:二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为争夺食物、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四、微生物生态的平衡与失调(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的各种微环境状态(一)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与失调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称演替,其本质是不断发生平衡失调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二) 人体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与失调菌群失调指在原生态环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种类、总菌数和各种群落成员的活菌数的异常变化。其诱发因素主要有:1射线照射;2使用抗生素;3外科手术等。 第四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前景(了解)一、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一) 、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疾病的发生归结于病原宿主环境的生态失调以及影响这一生态平衡的因素。(二)、在认识疾病本质中的作用(三)、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四)、在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1、对有机物的降解2、对金属的转化3、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4、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5、微生物监测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前景(略) 第三章 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方法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特点及基本原理一、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熟悉)1.检测的对象多: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特别是能反映环境、食品、健康相关产品等样品卫生质量的卫生指示微生物。2.检测的范围广:标本的来源不仅局限于人体,也来源于空气、水、食品等环境。3.检测的方法更敏感:可以检测环境标本中数量很低的致病微生物。4.定量测定和分型检测:可以探明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情况等。二、卫生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则(采集、保存、运送、检测)(一)、样品的采集原则(掌握)总原则:生物安全 代表性/针对性 防污染 防杀菌 细标记基本原则: 1、生物安全:防人员感染 防标本和环境的污染2、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影响因素包括:采样量 采样部位 采样时间 采样的随机性和均匀性 以及按批号抽样 3、注意采样的针对性:样品种类 恰当时间 采样量4、避免采样时外界微生物对样品的新污染:所有采样用具、容器需严格灭菌,并以无菌操作采样。5、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具。6、注意保护目的微生物7、注意对样品的详细标记:包括:样品名称、编号、采样量、采样时间、采样者、检测项目。(新食品国家标准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危害较大的微生物)和三级(危害较小的微生物)两种)(二) 、样品的运送原则(掌握)1、 尽快送检:采集的样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34小时)送到实验室。2、保护待检微生物:如温度调节、加入保护剂和去除其他不利于待测微生物生存的因素(如pH、蛋白质、抑制剂、抑制非目的微生物、渗透压和气体)3、根据生物安全规定妥善包装待运输的标本4、遵循完善的样品交接制度: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必须附有样品送检单,实验室收到样品应按送检单逐项核对,检查样品是否符合检验要求,确证无误方可签收待检。(三)、实验室检验原则(掌握)1、具有相应的实验室硬件设施2、具有合格的人员和采用标准/公认的方法3、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a、仪器设备的校准和培养基及试剂的质量监控;b、消毒灭菌效果监控;c、实验记录与核查;d、报告质量:菌落总量的测定,一般样品以1g或1ml为单位的菌落形成单位;表面涂抹采样或空气采样以1cm2或1m3为单位的菌落形成单位;致病菌或特定菌检验,一般以1g或1ml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4、根据卫生检验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a、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b、微生物检验优先;c、恰当的样品处理(均质化、乳化后再行稀释;抑菌物质去除;目的菌浓缩)与检验;d、微生物的复苏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微生物样品的特点: 目的菌数量低浓缩 细菌受损复苏 杂菌多选择性增菌和分离)一、 样品处理(熟悉)(一)、样品混匀:(液体样品常通过电动、手摇或敲打震荡,使之混匀;固体样品需通过置灭菌乳钵内研磨均匀,或于高速组织捣碎机或匀浆器中在少量液体存在下,捣碎混匀后再取样,或使用商品化的均质器混合待检样品。)(二)、样品浓缩:1、沉淀法:(细菌可通过普通离心机离心沉淀而浓缩,或者通过差速离心,去除杂质,收集菌体,达到浓缩的目的。病毒浓缩需采用高速或超速离心机。)2、过滤法:(是将样品在负压或正压作用下,通过孔径为0.45m的滤膜,细菌被阻留在膜上,而达到浓缩的目的。样品中的病毒可通过膜的静电吸附浓缩。过滤法不但可浓缩微生物,还可消除样品中的抑制剂对后续培养的影响。)3、吸附沉淀法:(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吸附两类。非特异性吸附如利用加入化学制剂,形成沉淀,细菌被共沉淀的方法;而特异性吸附则是利用配体与受体的亲和力,吸附待检微生物,如为浓缩检样中的流感病毒,利用该病毒具有血凝素,可与红细胞结合的特点,将检品中加入红细胞吸附病毒,低速离心收集红细胞,而达到浓缩病毒的目的。)4、免疫磁珠法。二、损伤菌的复苏(了解)修复的基本方法是在细菌繁殖之前,将其置于无选择性压力的培养环境中,一般降低培养温度培养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常规检验。复苏的培养基可以是不含任何抑菌剂的培养基、生理盐水,也可以是在选择性抑菌培养基中加入能中和抑制物的试剂而成。三、增菌与分离(了解) 1物理方法:主要通过调节培养的温度、气体条件和光照,进行选择性增菌与分离的方法。2化学方法:利用目的微生物的特定生理功能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和显示目的微生物的化学制剂,配制成选择性鉴别培养基,达到对目的微生物增菌分离的目的。四、定量计数方法(掌握)1倾注平板计数法:不使用不透明培养基,菌落生长在琼脂表面和琼脂内,加样量1ml,分散方式是混匀,连续10倍梯度准确稀释样品。2表面涂布计数法 :可使用不透明培养基,菌落生长在琼脂表面,加样量0.1ml,分散方式是涂布。3MPN法:即最可能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最常用的是多管发酵法对水和食品中的大肠菌群的计数。4 其它方法:(包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浊计数法、微菌落快速计数法、生化方法间接推算微生物量,以及半定量法(semi-quantitative method)等。)五、 分型鉴定的方法噬菌体分型、细菌素分型、耐药谱分型、血清学分型、质粒图谱分型六、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 第三节 卫生指示微生物指示微生物(indicator microorganism;掌握):是指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分为四种类型: 菌落总数(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 其它指示菌:特定菌、某些致病菌;病毒(包括噬菌体)卫生微生物检验中最重要的指示微生物是大肠菌群一、 菌落总数(掌握)概念:菌落总数是指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表面积(cm2)或体积(m3)内所含有的能在某种培养基上经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培养后长出的菌落数量。以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 ,cfu)表示。种类:菌落总数包括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意义:用于判定检样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或动态观察,也是某些样品的卫生限量标准。测定方法:常用标准平板计数法(standard plate-counting method)和表面涂布法(Spatula Method ) 二、粪便污染指示菌(熟悉+掌握)(一)、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是一群能在3537°C、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的无芽胞杆菌。是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大群菌。主要包括:四个属的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ae)、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根据生长温度的差异,将能在37°C生长的称为总大肠菌群,而在44.5°C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group) 或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 Fc),耐热大肠菌群的主要成员是埃希氏菌属的菌。利用大肠杆菌产生的葡萄糖苷酸酶,分解吲哚葡萄糖苷酸,产生有色物质,而使大肠杆菌菌落显色,对大肠杆菌数进行测定。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杆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的检出意义略差一些。 (二)、粪链球菌:是人与动物的正常菌群,粪大肠菌群与粪链球菌的比值可作为判断粪便污染的来源,比值大于4.1,可认为污染的来源主要为人便;小于0.7,可认为污染的来源主要为动物便;介于两者之间可能为人和动物便的混合物。(三)、产气荚膜梭菌:若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被大量检出而大肠菌群数量很少时,则表示样品曾受过粪便污染,即有陈旧性污染。常被作为水或土壤卫生细菌学检验中的指标菌。 三、其它指示微生物(了解)(1)不得检出的致病菌 (2)肠道病毒的指标微生物 1)大肠杆菌噬菌体f2(coli phage) ;2)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减毒疫苗株I 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前景(略)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论及要求一、 消毒(disinfection)(一)、概念及要求(掌握)概念: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要求:1、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2、消毒产品的实验室试验结果符合相应条件;3、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实验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大于等于3.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4、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大于等于1.00;5、消毒产品用于饮用水消毒时,消毒效果的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二)、特殊消毒概念(熟悉)1、医院消毒:指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物体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2、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3、 随时消毒:是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4、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5、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6、工业消毒与灭菌: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防止产品染菌所进行的消毒或灭菌处理。二、灭菌(sterilization)概念(掌握):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的处理。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灭菌合格标准以是否达到灭菌保证水平来判断。灭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掌握):指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通常表示为10-n,一般SAL为10-6.三、相关概念(熟悉)1、无菌:指不存在任何微生物的状况,往往是灭菌处理的结果。2、商业无菌:指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而尔含有耐热性芽孢残留。3、无菌操作:指在无菌状态下的操作。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方法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首选方法)(一)、 热力(掌握)1、湿热消毒灭菌法:杀菌机制:在水分子存在情况下更易于 使菌体蛋白凝固,有潜热存在,热力穿透性更强。a、煮沸消毒:适用于耐热耐湿物品b、流通蒸汽消毒:又称常压蒸汽消毒,强于煮沸法。C、巴斯德消毒法:适用于牛奶的消毒。d、压力蒸汽灭菌法:有效杀灭各种菌,效果可靠,灭菌快,常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有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能用于对液体的灭菌)两种。2、干热消毒灭菌法:使菌体脱水干燥、大分子变性。80 100 1 h可杀死繁殖体,160 170 可杀死芽胞。a、烘烤:适用于耐高温忌湿物品的灭菌。b、烧灼:接种环、接种针等灭菌。C、焚烧:废弃物如尸体等。d、红外线照射。(二)、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平坦光滑表面或流动的空气和水的消毒。(三)、电离辐射灭菌法适用于忌热物品,尤其是一次使用性医疗卫生产品的消毒灭菌。(四)、滤过消毒一般不能阻留病毒等体积微小的微生物,适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五)、微波消毒适用于餐饮具、部分医疗药品及器械的消毒,对人有危害(六)、脉冲强光灭菌用于水处理、空气杀菌、食品加工、制药、农副产品等众多领域。二、化学消毒灭菌法(熟悉)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由大到小分依次为:朊病毒、细菌芽孢、分支杆菌、无脂病毒或小型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和含脂病毒或中型病毒。按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为三类:1、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如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2、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乙醇;3、低效消毒剂:如氯己定根据作用机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Ø 酚类-石炭酸、来苏、洗必泰等。Ø 醇类- 70%75%乙醇杀菌力最强。Ø 重金属盐类-红汞等Ø 烷化剂-甲醛等,杀菌力强,但毒性大,有致癌性。 (二)、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氧化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与细菌的酶结合使之失去活性。过氧乙酸对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真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三)、损伤细菌细胞膜· 表面活性剂:增加细菌细胞表面张力,并增加其通透性使细菌破裂。化学消毒剂大多对人体组织有害,只能外用或环境消毒。消毒剂应用的剂量包括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使用次数越多,存放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用于消毒染有血液器材的消毒液或消毒手的消毒液污染几率最高。三、 生物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消毒与灭菌的影响因素(熟悉)一处理剂量二 微生物的种类和剂量三温度四湿度五 酸碱度六 化学拮抗物质七穿透力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与保证一、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分为实验室试验、模拟现场试验和现场试验。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微生物学监测法、指示物监测法和程序监测法。D值(掌握):指杀灭生物指示物中90%细菌所需的时间。存活时间(ST;掌握):指经处理后所有指示物均能检出活菌的最长时间。杀灭时间(KT;掌握):指经处理后所有指示物均不能检出活菌的最短时间。 第五节 消毒与灭菌研究的展望(略) 第五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多为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指用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以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对人类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危害。生物安全实验室(掌握)指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由硬件设施、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规章制度所形成的的一套严密的防控体系。生物因子分级危险度1级: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危险度2级: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危险度3级: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不能因为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治疗的病原体。危险度4级: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相互传播的病原体。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根据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危害等级不同,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区分为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其级别与生物因子的危险度等级相对应,1级最低,4级最高,分别用BSL-1至BSL-4表示。一级生物安全验室:1、限于处理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例如布鲁氏杆菌,大肠杆菌等;2、标准的微生物学试验操作:限制试验区人员走动,严禁在试验区饮食,避免使用口吸式移液;3、实验时,需普通实验服、乳胶手套防护面具和防护眼镜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1、限于处理那些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例如,登革病毒,乙肝病毒,风疹病毒,沙门氏菌,以及血液标本(应小心针头或尖锐物)。2、废弃物处理:普通废弃物和含感染性物质的废弃物分别处理,含感染性物质的针头等尖锐废弃物应放于坚固的容器中,统一处理。3、注意事项:a、人员培训应每年进行,进行P2试验前应体检并保留本底血液样品。记录个人病史,并保留工作人员的疾病和考勤记录。b、孕妇应避免从事P2试验,如需进行亦应明确微生物暴露对未出生婴儿的危害。C、P2实验室中不许饲养动物。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1、限于处理通过气溶胶引起严重感染,对实验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易导致严重危害的病原体,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一般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2、双门入口,气流单向,实验室内负压状态;实验室内壁,天花板和地面易于清洁;真空装置需要过滤或者消毒措施。3、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提前申请P3实验室试验,明确病原微生物和操作方法,经院所生物安全委员会通过后才可开展工作;工作人员体检和健康状态记录;进行试验人员应健康,无疾病和表面皮肤破损。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限于处理通过气溶胶引起严重感染,对实验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易导致严重危害的病原体,易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一般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例如SARS病毒等生物战剂相关病原体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的用途:个体防护、实验对象防护和环境防护。超净工作台不能代替生物安全柜。 第六章 生物战剂危害的防护一、相关概念(掌握)生物战剂(biological agent):是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制剂。生物武器(biological weapons):指装填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生物战(biological warfare):指应用生物武器达到军事目的的作战。二、生物战剂分类(熟悉)根据对人的危害作用分类:1、失能性战剂和致死性战剂。2、传染性战剂和非传染性战剂。3、长潜伏期与短潜伏期生物战剂。根据微生物学分类法分类:1)细菌类生物战剂。 2)病毒类生物战剂。3)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4)衣原体类生物战剂。5)毒素类生物战剂。6)真菌类生物战剂。三、生物武器的性能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2、 污染面广; 3、不易被发现。四、生物战剂的生物学特性1、繁殖力强;2、传染性强3、危害时间长4、发现和防治困难5、稳定性较差。五、生物武器施放的方式1、 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2、 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3、 其他方法:派特务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或撤退时遗弃带菌物品、尸体等。六、生物战剂的基本要求1、毒力强、剂量低,少量即可造成人畜感染或中毒;能耐受气溶胶分散应力;能工业化生产;能长期储存;2、稳定性好、储存及形成气溶胶后仍能维持生物活性及毒力。七、生物战剂所需的技术1、基因重组技术2、蛋白质及多肽毒素修饰改造技术3、固相培养、高密度培养、连续培养和中空纤维技术4、多肽合成及纯化技术。八、生物战剂危害的特点生物战剂的危害易受侵入途径、施放源的强度、施放有效微生物气溶胶的回收率和衰亡率、气象条件、地形和林被的影响。九、生物战剂的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过程异常;a、传染源难于追查;b、传播途径反常;c、人群免疫水平低;2、流行特征异常;a、地区分布异常;b、流行季节异常;c、职业分布异常;d、流行形式异常。十、生物战剂的防护1.预防为主2.群众性防护3.综合防治4.发挥技术优势5.物理防护:包括人体呼吸道防护、人体表面防护和机体防护。6.免疫防护等 第七章 水微生物 第一节 水生境特征(了解)一、总的特点:比较稳定,具有缓冲、稀释和混合作用二、水生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物理因素:1、温度:温度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嗜冷、嗜热微生物;2、静水压:影响海水中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3、光照紫外线:对水体微生物的生存影响不大(二)化学因素:1、溶解氧表层、深层2、氢离子浓度一般适宜pH6.58.53、化学物质:有机物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来源;无机物部分直接被利用4、 营养物质决定微生物数量的多少 第二节 水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一、水微生物的来源(了解)1、自然存在的微生物群落2、外部带入: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厕所粪缸设置不合理;粪船装卸溢漏;地表径流和雨水冲刷;水边建鸡鸭养殖场;微生物实验室废液二、水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熟悉)自然条件下几乎各种水体均有微生物生存,包括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细菌和病毒;水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微生物;水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一般无致病作用;在水体表面和底泥中微生物含量高,分布与水量、水体类型、层次、污染状况和季节等有关。(一) 、水中微生物的特点1、 水中细菌个体较小,多有鞭毛,能运动2、 多数水中细菌具有纤毛,聚合一起形成星状、片状、带状及球状聚合物3、 许多水中细菌具有粘附在固体表面或碎屑上的特性4、 垂直方向的细菌种类的分布差别较大5、水中细菌能耐受低浓度的营养物质,并利用其进行生长繁殖6、外来微生物易受攻击(二)淡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共同特征:垂直方向的细菌种类的分布差别较大;水中细菌能在低浓度的营养物质上生长;外来微生物易受攻击。大气水地面水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地下水(三)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 海水中细菌具有嗜盐性 2.海水中细菌具有嗜冷性3.海水中细菌具有耐压和嗜压性4.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多属兼性厌氧菌;5.海洋微生物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都具有多样性。6.能在低浓度的营养物质上生长(四)水体中的浮游生物1、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2、光合成微生物是最重要的浮游生物3、藻类浮游生物,如蓝细菌和红色颤藻等易引起水华和赤潮(五)水体中的病毒粪便污染水源是导致病毒播散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甲型肝炎病毒;饮用水中病毒的指标微生物,目前尚无统一;浓缩是检测病毒成败的关键。建议:饮用水中尽可能不含肠道病毒三、水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熟悉)引起水传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第三节 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多为掌握)一、水微生物的检测卫生学所关注的是来自人或动物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肠道致病菌(一)、生活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指标1、菌落总数是指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意义:是判定水质被污染程度的指示菌,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检验方法:倾注平板计数法报告方式:菌落形成单位数(CFU)2、大肠菌群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群的数目,即总大肠菌群数意义:作为粪便指示菌,大肠杆菌检出意义>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并间接提示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检验方法: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检测报告方式:MPN3、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检测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4、肠球菌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比值的评价可作为判断水污染的来源>4.1,表示家庭污水污染<0.7,表示是人以外其他畜、禽来源污染两者之间,表示是人和动物的混合污染5、产气荚膜梭菌(二)致病菌检验必须对水样进行浓缩及增菌以扩大细菌量,从而提高检出率。 二、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标准水质微生物常规指标及限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掌握)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我国 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菌落总数小于或等于20CFU/ml,大肠菌群小于或等于3MPN/100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第五节 水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与控制 (了解)一、水微生物污染来源:人或动物的粪便病原体:细菌、病毒、原虫、蠕虫、霉菌、螺旋体等,其中以细菌为最常见。典型的水传播疾病是霍乱和伤寒。水中常见的病原体是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霍乱弧菌。 第八章 土壤微生物(熟悉章节) 第一节 土壤生境特征一、 土壤的固相成分:营养物质矿物质和有机质二、 土壤的水分:利于微生物的利用三、 土壤的pH:中性或弱碱性,ph为6-8;偏酸性土壤适合真菌生长,微碱性土壤适合放线菌生长。氧化硫硫杆菌最适ph是2-3.四、 土壤的温度:一定的保温性五、 土壤的空气:决定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 第二节 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土壤微生物的来源 天然栖居微生物外来微生物二、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土著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病毒,其中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外来微生物可分为腐生微生物和致病菌;土壤微生物对营养和能源要求不同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微生物,无芽孢细菌占优势,多数为嗜中温型;土壤微生物对氧的需要程度不同分为:专性厌氧、兼性厌氧、微需氧、专性需氧等;土壤中多数细菌属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真菌属需氧型微生物,在土壤深层或潮湿的粘土中真菌数量少。土壤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有:伤寒杆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司杆菌、土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三、 病原微生物污染土壤的途径和危害1、人土壤人方式2、动物土壤人方式(钩端螺旋体、炭疽杆菌)3、土

    注意事项

    本文(卫生微生物学笔记(37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