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汉语笔记(12页).doc

    • 资源ID:37020619       资源大小:20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汉语笔记(12页).doc

    -古代汉语笔记-第 12 页古 代 汉 语 绪 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三、学习古代汉语有何意义四、古汉语常用工具书2、查检词语和典故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1)助字辨略清人刘淇著(2)经传释词清人王引之著(3)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4)古书虚词集释(5)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 第一章 文字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一、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论六书说二、汉字的形体构造 1、象形 甲骨文“鱼” 金文“鱼” 甲骨文“马” 甲骨文“虎” (2)象形字的特点 甲骨文“鹿” 甲骨文“象” 金文“象” 2、指事 3、会意 甲“逐”篆“戒” 篆“寒”(2)会意字的特点 4、形声 (1)许慎对“形声”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2)形声字的特点 (3)形声字常见的结构形式 见教材P77 (4)形声字比较特殊的一些结构 穎、栽、騰、勝、穀、賴、疆、荆、佞 旌、旗、徒、聽、歸 游、隨 歸、星、屦 豪、雷、夜 5、转注6、假借 (1)许慎对“假借”的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2)“六书”的“假借”与通常所谓“通假”有别第三节 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第四节 古书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 1、 什么是古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如上古时代,一个“共”字就兼表“共同”的“共”、“拱手”的“拱”、“供应”的“供”等词,如: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商君书·修权)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荀子·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左传·僖公四年) 3、古今字的特点然燃 孰熟 隊墜 縣懸 其箕 要腰 反返辟避 属嘱 章彰 竟境 賈價 昏婚 取娶 解懈 敛殓 赴讣 說悅 陳陣身娠 诗经:“大任有身,生此文王。”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2异体字之间形体上的差异三、通假字1什么是通假?2用字通假的几种类型四、繁简字松 鬆干 乾 幹 榦斗 鬥(鬭、閗)谷 穀里 (裡)余 餘 后 後曹植登台赋:“从明后之嬉游,聊登台以娱情。”鐘 鍾诗经·关雎:“窈窕淑女,鐘鼓乐之。”發 髮 獲 穫“獲”在古书中表示的意义较多,“猎获”、“俘获”、“获得”等意义都要写作“獲”。而“穫”在古书中一般表示“收获庄稼”或“农业收成”的意义。如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穫稻。”丑 醜第二章 词汇第一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一、词汇的继承二、词汇的发展 1旧词的消亡。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继承与发展 一、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三、古今意义同中有异。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2、掌握词的本义有何意义? 3、探求本义的方法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引申义 第三章 语法 第一节 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将某个常属某词类的词临时灵活地用为另一词类的词,使它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的比较固定的语法功能。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四、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 2.名词用作使动动词。例如: 宦士三百人于吴。(国语·越语上)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 3.名词用作意动动词。例如: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4.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 (1)表示行为动作的方位、处所。可译为“向”、“在”等。例如: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2)表示行为动作的工具或依据。可译为“用”、“以”、“按照”、“依据”等。例如: 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三国志·华佗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3)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把当作”等。例如: (4)表示比拟。往往形容某些行为动作的情态、方式等。可译为“像一样”。例如: 射之,豕人立而啼。(齐襄)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左传·庄公八年)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 (陈涉)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贾谊过秦论) 五、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也可视为词类活用的判别方法)六、形容词等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何异同?七、词类活用会使词语发生哪些变化?第二节 古汉语的词序一、宾语前置 1什么是宾语前置?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称宾语前置。2宾语前置的语法条件(也可视为宾语前置的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二、主谓倒置 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悲哉,世也!(刘基良桐为琴) 三、定中倒置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定语放到中心词的后面。即通常所谓“定语后置”。例如:第三节 古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是用谓语之所指对主语之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用以断定二者是否属于同一事物,或者断定主语所指的属性、类别等。一、古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基本形式第四节 古汉语的被动句一、意念上的被动句 二、结构上的被动句此类被动句,有人称之为“语法被动句”或“被动句式”。1“于”字式。将介词“于”放在及物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动词于名词”的形式。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2“见”字式。在动词前面加“见”表示被动,构成“主见+动词”的形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为”字式。就是在及物动词的前面用“为”表示被动,如:4“为所”式。“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放在主语后;又在及物动词前加“所”字,构成“主语+为+名词+所+动词”的形式。 例如: 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侯)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活板)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5“被”字式。动词前面加“被”字表示被动,构成“主语+被+动词”的形式。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请师见拒,辞行被拘。(后汉书·臧洪传) 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第五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1.表程度高的 古汉语中常见的有:最、太、孔、极、甚、殊、尤、良、颇 2.表程度轻微的 古汉语中常见的有:少、略、颇、微3.表程度有所加深 古汉语中常见的有:愈、加、益、更、弥、滋诗经·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郑玄笺云:“孔,甚。棘,急也。诚曰相警戒也。玁狁之难甚急。”诗经·小雅·小明:“念我独兮,我事孔庶。郑玄笺:“孔,甚。庶,众也。我事独甚众,劳我不暇。”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然而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 二、范围副词 1.表范围大的 古汉语中常见的有:皆、悉、举、咸、毕、尽,凡2.表范围小的 古汉语中常见的有:只、但、独、仅、第、唯、特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魏文帝善弹棋,不复用指,第以手巾角拂之。”魏·邯郸淳的艺经·弹棋中说“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以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三、时间副词 1.表过去时的,常见的有:尝、既、已、业、曾 2.表进行时的,常见的有:方、正、适、会、鼎 3.表将来时的,常见的有:将、且、行、垂4.表时间长短的,常见的有:俄、暂、常、素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旁舍生乃谋于妻,以女鬻于商人,得钱四十万,行与父母诀,此所以泣之悲也。”苏轼祭常山神文:“今夏麦垂登,而秋谷将槁。若时赐需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岁秋九月,当与吏民,复走庙下。”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四、情态副词 1.表行为动作的频率,常见的有:数、亟、屡、累、辄 2.表行为动作的速度,常见的有:暂、遽、猝、渐、稍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三国志·华佗传:“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五、否定副词古汉语中常见的此类副词有:不、弗、毋(无)、勿、非、未、微参阅: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六、语气副词 1、表肯定语气 常见的有:必、定、诚(的确)、信、果 2、表揣度语气 常见的有:盖、殆、庶几 3、表惊异语气 常见的有:曾、乃 4、表祈请语气 常见的有:其5、表反问语气 常见的有:岂、其、宁(难道)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P311)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七、谦敬副词 1、表敬副词 常见的有:请、谨、惠、辱、幸2、表谦副词 常见的有:窃、伏、忝、猥、敝 后汉书·杨赐传:“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第六节 代词 古代汉语的代词主要有三类: 人称代词代词三大类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 一、人称代词 1人称代词的类别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 其所指代的人、事或处所距离说话人较近。 常见的有:“是”、“斯”、“此”、“兹”、“之”等,可译为“这”、“这些”。例如: 例如晋书·顾恺之传: 作危语,(桓)玄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仲堪曰:“百岁老翁攀枯枝。”有一参军云:“盲人骑瞎马临深池。”仲堪眇目,惊曰:“此太逼人!” 2远指代词 其所指代的人、事或处所距离说话人较近。常见的远指代词有:“彼”、“夫”、“其”等,可译为“那”、“那个”、“那些”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3无定指代词 又称“无定代词”、“不定代词”等,其所指不够十分明确。主要有“或”、“莫”、“某”。“莫”是否定性无定指代词,可以指人、事物或处所,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没有什么地方”等。“某”可以指代某个人、某个时间或某个地点。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战国策·秦策二) 4旁指代词 或称“他指代词”,是指表示“其他的”、“别的”等意思的代词。古汉语中,旁指代词主要有:“他”、“它”等。5逐指代词 含有“逐一”意义的代词。古代汉语的逐指代词有“每”、“各”。 三、疑问代词 指人的,如:谁、孰、何 疑问代词三大类 指事物的,如:何、胡、曷、安、奚 指处所的,如:安、恶、焉四、辅助性代词:者、所 1.“者”的常见用法: (1)放在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后面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名词化,意为“的人”、“的事”、“的东西”。例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诗)(2)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组成“者”字结构,表示“几个人”、“几件事”、“几种东西”、“几方面”等,或直接表示时间。 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周易) (3)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复指作用。例如: 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2.“所”的常见用法: (1)“所”+及物动词(或相关词组),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称代动作支配的对象,意为“的人”、“的事”、“的东西”。例如: 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韩非子·五蠹)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2)“所”+不及物动词(或相关词组),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不称代动作支配的对象,而是称代动作发生的处所、原因、方式等。例如: 冀土之北,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左传·昭公四年) (3)“所”+介词+动词(或相关词组),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称代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原因、方式、涉及的工具、对象等。(其意思的重点在介词上)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诗经·小雅·小宛) “所”字后面实际上省略了介词“由”。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所”字后面实际上省略了介词“以”。(4)“所”字结构+“者”,构成“所者”,意义、用法同于一般的“所”字结构。“所”与“者”用法上的区别第七节 常见的介词、连词 一、于(於) 1引进行为动作的处所、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从”“到”等。例如: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国语)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2引进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于”等。例如: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3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一般用在形容词的后面。例如: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战国策) (谢)安棋常劣于玄。(肥水之战)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4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现代汉语“被”。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5引进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二、以 1、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表示行为动作的的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拿”。例如: 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燕丹子) (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例如: (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3)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由于”。例如: 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战国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4)表示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王凤以五月五日生,其父欲不举,曰:“俗谚:举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自父母。”(西京杂记) 2作为连词的常见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今语“又”、“并且”。 主严以明,将知(智)以勇。(战国策·楚策一) (2)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表示顺承等关系。例如: (王密)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后汉书·杨震传)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3)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示偏正关系。例如: 淫侈之风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三、而 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并形成各种关系,主要有: (1)平列关系。可译为“且”、“而且”等,或不译。察言而观色(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形成偏正关系。可译为“地”等。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3)顺承关系。可译为“便”、“就”等。 (4)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但是”等。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6)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于是”等。例如: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四、于(於)是 是以 1.“于是”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组成的具有介宾关系的凝固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根据不同的语境可理解为“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在这种情况(或条件)下”、“从此”等。例如: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明日,王出而呵之,曰:“谁溺于是?”(韩非子)此例中的“于是”意思是“在这个地方”、“在这里”。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2“是以”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可译为“因此”、“所以”,一般用于句首。 五、然 虽然 然则 然而 1.“然”作为转折连词,在复句中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然而”等。例如: 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宋史·石守信传) 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韩非子·说林上) 2.“虽然”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意思是 “虽然这样(如此)”、“即使这样(如此)”,表示让步或假设,与现代汉语中作连词用的“虽然”不完全相同。例如: 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伐虢。乃使荀息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而求假道焉。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虞公弗听,遂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处三年,兴兵伐虞,又克之。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献公说曰:“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韩非子) (P384) 3.“然则”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用,可以译为“既然如此,那么”或“那么就”。 4.“然而”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表示承上转折时,译为“这样却”,“虽然如此,但是”;表示承上顺接时,译为“这样,那么”。例如:以骄主使罢民,然而不亡者,天下少也。(吕氏春秋·适威)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礼记·文王世子)附带说明的是,古汉语中,“然而”也有与现代汉语“然而”相当的。六、之 “之”作连词的两种常见用法: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2.插在主谓结构之间,使之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第八节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一、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 陈述语气词:也、矣、耳、焉、已 主要的三大类 疑问语气词:乎、与(欤)、邪(耶) 感叹语气词:哉、夫、兮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2.句首、句中语气词 句首语气词:夫、盖、唯(维、惟)、其 盖儒者所重,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句中语气词:也、其、与(欤)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二、词头、词尾 重要的词头有:有、其、言、于、薄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尚书·召诰) 何迁乎有苗?(尚书·皋陶谟)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扬之水)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汉书·卫青传) 重要的词尾有:然、如、尔、若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朱熹集注:“油然,云盛貌。沛然,雨盛貌。浡然,兴起貌。” 天下晏如也。(史记)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王子坊 桃花源记 姑母潭西小丘记 郑伯克段于偃 齐桓公伐除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庐山草堂记 鞍之战 子产论尹何为邑 晏婴论季世 勾践灭吴 范雎说秦王 韩信破赵之战 张骞传 华佗传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汉语笔记(12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